學佛者,鮮有不念佛;念佛者,念自性佛也。口念心不行,如夢亦如幻;不明此理,不知此法,終無有益,喊破喉嚨也枉然!


念之理論


常人,心猶如猿猴不定,野馬狂奔,蠻牛不馴,難以調服。雖可統領百萬雄兵,卻無能駕馭己心;雖可說服眾人之心,但卻難能降伏其心。故佛在《遺教經》中教導弟子:「制心一處,無事不辦。」讓散亂之心,歸於一念,而達到一心不亂,此境界稱為「念佛三昧」,或稱「一行三昧」,此乃念佛之理論。


念之名稱


念什麼?常見的念可歸納為六種:一者、念經:如念--《金剛經》。二者、念佛:如念--南無阿彌陀佛。三者、念菩薩:如念--南無觀世音菩薩。四者、念咒:如念--嗡嘛呢叭美吽。五者、念息:如--數息法(一呼一吸從一至十)。六者、念法:如念--摩訶般若波羅蜜。


念之真義


若念不解其意,如鸚鵡學人喃喃自語,終不能解其理。如父母要孩子學《弟子規》,其意並非要孩子念給大人聽,而是要他們經由---念而能背,背而能解,解而能行,行而能成;讓孩子明白事理,懂得待人接物,而成為一位知書達禮之士、有用之人。


因此,念《金剛經》不是為念而念、為功德而念、為消災解厄而念,是為理解經義,而後自利利人,故經中常教學人:「受持、讀誦,為人解說。」而念佛、菩薩亦是如此,念阿彌陀佛要憶念佛之十名號(如來、應供、正遍知、明行足、善逝、世間解、無上士、調御丈夫、天人師、佛世尊。)若不知其意,那如何憶念佛之功德、智慧、慈悲呢?及佛在因地時,是如何修行而成就,和他的悲願等。如阿彌陀佛有四十八願,每願皆為眾生所發,念佛之人若不深解又怎能感動;像須菩提尊者便是一個例子,聽聞《金剛經》深受感動,而涕淚悲泣,學佛之人也當如此。又從何瞭解佛、菩薩的事蹟呢?可由經典來知道,故我們要多讀大乘經。


但念咒、念息,並不一定要去知其意思,若能知道更好,如念楞嚴咒、大悲咒等;透過持咒、數息而修止,由止而定,由定起觀,因觀生慧,亦是一個方式。


般若妙法


至於念法,就少有人會修。六祖大師為大眾開示之前,告曰:「總淨心念---摩訶般若波羅蜜。」而後為人解說此法,這種教導值得我們學習及讚歎!為何呢?《大方便佛報恩經》云:「佛以法為師,佛從法生,法是佛母。」此法即是“摩訶般若波羅蜜法”,故《金剛經》云:「一切諸佛,及諸佛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法,皆從此經出。」因此《大品般若經》說:「般若波羅蜜經是諸佛母,何以故?因般若波羅蜜出生諸佛。」為此,佛說般若妙法二十二年之久,玄奘大師譯成六百卷《大般若波羅蜜多經》和鳩摩羅什大師譯成三十卷《摩訶般若波羅蜜經》及龍樹菩薩的百卷《大智度論》,可知其重要性。


凡做朝暮課誦,後皆稱“摩訶般若波羅蜜”。如早課最後稱:「南無普眼菩薩摩訶薩,摩訶般若波羅蜜。」晚課最後稱:「南無護法藏菩薩摩訶薩,摩訶般若波羅蜜。」由此可知,摩訶般若波羅蜜是諸佛菩薩所倚重的。


據《傳法正宗記》記載:隋大業間,尊者(禪宗四祖,道信大師)嘗南游至廬陵,會賊黨曹武衛,以兵圍其城七旬不解。尊者因勸城中人,皆念:「摩訶般若波羅蜜。」賊黨俄見城堞之上有人不翅千數,皆長丈許,其介冑金色赫赫曜日。賊輩大駭相謂曰:「是城必有大福德人,不可攻也。」即日引去。一心稱念“摩訶般若波羅蜜”諸佛菩薩、龍天護法皆護念此人,實在不可思議。


然惠能大師教授於人此法,並非只停留於念,而不解、不行,《壇經》云:「世人終日口念般若,不識自性般若,猶如說食不飽;口但說空,萬劫不得見性,終無有益。善知識!摩訶般若波羅蜜是梵語,此言大智慧到彼岸。此須心行,不在口念。口念心不行,如幻如化,如露如電;口念心行,則心口相應。」故我們要知,念只是為了淨心的前方便,而不是目的。

禪林塵宇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禪修的標準




 禪的修行,無論是打坐或是參話頭,開始的時候都是以除妄想為主。妄念清淨,才有開悟見性的可能。是故禪修一般以妄念多寡作為衡量禪修進步的標準,有些修行人就追求斷絕思念,以為開悟後是不用想念,祇需要用直觀和直覺生活,並認為這就是禪宗所謂「無念」的意思。


  然而禪宗六祖惠能大師卻說:「於諸境上心不染曰無念,於自念上常離諸境,不於境上生心,若祇百物不思,念盡除卻,一念絕即死,別處受生,是為大錯。」六祖很清楚的告訴我們,無念不是百物不思,而是有心和有念的。祇是心不會因為境界而產生污染的念頭,起心動念是不會受外境干擾而得自在的。在『六祖壇經』的一個偈子裡,六祖又說:「惠能沒伎倆,不斷百思想,對鏡心數起,菩提作麼長。」所以可以肯定的說,六祖認為禪悟之後,不是沒有念頭,心念是可以因應境緣而活動,祇是不會受外境污染而恆常清淨的。


  既然開悟是包含有念頭的,我們就必須分辦清楚,甚麼是修行時要除卻的妄念,甚麼才是修行完成後清淨的念頭。其實眾生的心病主要有兩個來源,一是妄念相續不斷,二是誤認妄想為我。所謂妄想,實際是指心內不受控制,相續不斷的念頭的活動,這在開始打坐內觀的人最容易察覺得到。念頭受內境外緣發動,奔走天南地北,難以駕馭。這些含有我執和貪瞋痴等煩惱的混亂妄動,就是驅使我們時常身不由己,做出損人害己的行為的原因。一般人更以這些混亂的心念活動,看作是有一個「我」在背後思想這些妄動的心念。其實所謂「我」,不過是意識對心內的亂識,串聯起來作一個整合的推想解釋。一個虛構的「我」,自然就產生更多虛妄顛倒的行為,去滿足這個推想出來的「我」的欲求。要真正看出這個幻我的意思,就必須要去盡妄想後,前後做個比較才會明白。


  所謂清淨心,並不是沒有心識活動的念頭,而是念頭不受控制地自發不斷繁衍,不斷相續的活動力,得到止息,正如『楞嚴經』云:「狂心頓竭,竭即菩提」。此時若不是在思量事情的話,內心是完全沒有念頭的。若要停止心念,亦可隨意立刻停止。按曹洞宗默照禪的發明者宏智正覺禪師所提出的標準就叫做「絕滲漏,無走作」。宏智禪師說:「絕滲漏無走作,喚作了事衲僧。」又謂:「絕滲漏,喚作能成家業底漢。」可見絕滲漏是禪師認為修行的目標所在。


  宏智禪師引用清平禪師的公案去解釋甚麼叫有漏無漏:「示眾舉僧問清平,如何是有漏,平云笊籬。如何是無漏,平云木杓。」笊籬是會漏水的籃子,即是說修行未完成的心就像會漏水的容器,意謂帶煩惱的意念不停的在心識內漏泄,就是相續不斷的妄念。修行的過程就像把破漏的洞口補起來,讓水漏越滲越慢,到最後完全止息,一滴不漏。清平禪師把這個時候的心比喻為一條木匙,是完全不會滲漏任何水滴的。這個時候心裡自發不斷繁衍,不斷相續的念頭活動,便完全止息。身心會如釋重負,感到無限輕省,或喚作「身心脫落」,這時的心境就叫做「絕滲漏,無走作」。煩惱的心識活動止息後,內心是完全寂靜的,昔日看作為「我」的相續心念就不復存在,很容易就會發現「無我」的這個事實。修行到這個地步,會比從前輕鬆省力極多,但還需要繼續護持保任,確保修補過的漏洞能夠越來越堅固,不會再有滲漏。更要把絕滲漏無走作的心境延伸至所有的日常生活當中,才算是真正的受用。


  作為禪修的標準,絕滲漏無走作會比無妄想更為準確和可靠。因為無妄想難以分開妄念和淨念,而且容易偏向一種無念頭的修行主義,就是六祖惠能所嚴厲批評的錯誤的修行觀念。另外,妄想薄時有時很難判斷數量的多寡,尤其是挾帶著一些非妄想的念頭,例如調整修行姿態或方法的一些想法。絕滲漏卻是一個極為清楚的狀態,因為心一就是有漏,一就是無漏。心內祇要有一個再小的漏洞,都會把煩惱的心識漏泄出來。修行人還是會感到煩惱的心識走作,不得安寧。祇有把心裡的漏洞完全堵住,妄想流的活動才會終結,才會感到煩惱頓息。而絕滲漏無走作後所運作的念頭,都可以算做清淨的念頭,不用再懷疑念頭是不是妄想,所以可以把妄念和淨念驅分得很清楚。


  總的言之,絕滲漏無走作是一個更為清楚明確的禪修進度的指標。是通向發現無我,大徹大悟的門徑,應受到禪師和習禪者更廣泛的使用。

禪林塵宇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未學佛之前被世間法所困,學佛之後被佛法所綁,學與不學盡不得要領;以前常用腦袋思考,現在卻不敢用意識思量,思與不思不知如何是好;有師教人學一宗之經,又有師教人廣學經論,多與寡皆不知所措;有人除佛書之外,其他典籍一律謝絕不看,看與不看皆有遲疑。乾脆不學,則是愚癡;隨人興趣,即是習氣。那該如何?

湖與海深度不同,江與河廣度有異,草與木大小有差,人與我根基不一。自己吃幾碗飯才能飽,喝幾口水才止渴,穿幾號的衣服才適合,難道自己會不知道嗎?又何必到處去問人,要吃幾碗飯、喝幾口水;常有一些同學東問西問,問人家怎麼修?讀哪些經典?哪個法門最殊勝?這不好很好笑嗎!

或許我們會說,吃飯、喝水是知道,但對自己卻不瞭解,故才要請教善知識。假如善知識告誡您:不老實、依賴、懈怠、沒有恆心、沒有毅力、沒有決心、沒有擔當、沒有魄力等,您會虛心接受嗎?如果善知識再問:我告訴之後,您會不會再去問別人呢?最後善知識問:我教完之後,您是否願意如法修行呢?以上這些事情,我們是否一犯再犯?若是如此,問別人有用嗎?

諸位,老實面對自己,做個深明大義的人。學習不可停止,如法華經中記載:縱使多寶如來已成佛,還是四處聽聞法華經,況且我們是凡夫俗子呢?亦不可畫地自限,認為自己沒有那樣的程度,此生不敢妄想悟道,六祖常開示,迷悟只在一念之間。亦不可有教派之見,認為自己所信的教最好,所學的宗派最圓滿,所跟的善知識最優秀,所修的法門最殊勝,所讀的經典最上乘,而不知不覺毀謗其他法師或法門,此罪過極深,不可不慎!

更不可輕忽沒有學習佛法的人,或是其他典籍,如四書、老莊、世間智者所言之經典。以前佛門中的小沙彌,老和尚還是請私塾老師來教四書五經、古文觀止、諸子百家,等明白做人的道理,才正式授其佛法,故古時候高僧輩出,現在卻是寥寥無幾。如明朝的憨山大師有道德經之註解,蕅益大師有周易及四書等闡述,皆說明佛法並不排斥其他學說或是世間法,如果您能通達法義,即能明白一切法悉是佛法。

因此,建議諸位要肯學、肯問、肯思、肯行,肯定自己一定可以積水成海、積沙成塔,而修行不外乎,解門及行門。

解門即是建立更廣、更圓滿的知見,要如大海能納百川;讀完小經,再讀大經,經研完畢,讀諸論述,且博覽世間其他學說。將自己的心量不斷的打開,見地一直的擴大,讓自己更有智慧及能力來幫助眾生。解門非只是守著一經一論,而是剛入門時,師父怕您有壓力,故權巧方便之說。

行門即是一門深入,深更深、還要更深,開悟之後才是修行的開始。接著從「一門」契入一切門,即是「普門」。依普門品來說,一心稱念“觀世音菩薩”之聖號,不但可滅除貪瞋癡,還能徹悟世間一切的聲音,因為您不斷的用心「觀」察體悟,「世」間一切憂悲苦惱、喜怒哀樂、人聲非人聲、有情無情聲、六道眾生之聲、四聖境界之聲「音」,此時就能明白「菩薩」的悲智,而您即是觀世音菩薩的化生,發願要來度眾生的呀!

因此,在法華經‧法師功德品記載,佛告常精進菩薩:「若善男子、善女人,受持此經,若讀、若誦,若解說、若書寫,得千二百耳功德。以是清淨耳,聞三千大千世界,下至阿鼻地獄,上至有頂,其中內外種種語言音聲,象聲、馬聲、牛聲、車聲,啼哭聲、愁歎聲,螺聲、鼓聲、鐘聲、鈴聲,笑聲、語聲,男聲、女聲、童子聲、童女聲,法聲、非法聲,苦聲、樂聲,凡夫聲、聖人聲,喜聲、不喜聲,天聲、龍聲、夜叉聲、乾闥婆聲、阿修羅聲、迦樓羅聲、緊那羅聲、摩侯羅伽聲,火聲、水聲、風聲,地獄聲、畜生聲、餓鬼聲,比丘聲、比丘尼聲,聲聞聲、辟支佛聲,菩薩聲、佛聲。以要言之,三千大千世界中、一切內外所有諸聲,雖未得天耳,以父母所生清淨常耳,皆悉聞知,如是分別種種音聲、而不壞耳根。」

經一門而能普門,應以何身得度,即化何身。應以上根則說上乘法,應以三乘則說四諦、十二因緣、六度,應以人天乘則說因果等善法,此時您即能徹底了悟一即一切,一切即一之不二法。

故修行最穩當的方式,莫過解行同時,也請諸位細細三思,來調整自己的修學心態,從新出發吧!

禪林塵宇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說學佛,卻不懂佛;談修行,卻不會修;論心性,卻不識己。只會終日將這些名相掛在嘴邊,自欺欺人,不知「誤」了什麼?

許多人未學佛之前,觀念就不太正確,以致帶著錯誤的知見來學習,又沒有善知識的引導;或雖遇到,因自己貢高我慢、習氣難改,始終不能調伏,因此學習不得力,甚至越學越偏差,與社會的看法產生對立,和人群的關係越趨疏遠,故常被世人所批判及不認同。

像這種人,如同瞎子摸象,以自我的偏見、主觀和好惡,認為這就是所謂的修行,因此總是執著一邊;不是著有,整日做功課;不就落空,只會光說不練。這樣一直下去,不但不會見性,反而徒增邪見與無明,唯有中道,才是真實的智慧。

或者常看別人怎麼修,自己就跟著做,或者乾脆依賴師父或老師,不然就直接依靠佛菩薩;這種不負責任的態度,及鴕鳥心態,根本就是迷信、盲目,和外道沒有兩樣。還有一種自我放棄的人,佛學唯求保平安,下輩子不要墮三惡道就好。

為何想學佛,又始終不願去明白如來真實義呢?可嘆!可悲!可憐!可惜!

佛說一切法的用意,就是要讓我們自己去解決煩惱、摒除障礙、降伏妄心、破掉執著,將無明徹底去除,而恢復本來「清淨」的心;以「平等」的心來觀察一切,以「平常」心來面對周遭的事物,以「智慧」來處理問題,以「慈悲」來幫助世人,這才是佛陀的本懷。

學佛切莫被文字、名相所綁,經文分明說得很清楚,是我們誤解而作繭自縛。應以現代人的觀點,語言模式來認識佛法、學習佛法、解說佛法,實踐佛法,方可自度度人。有了清楚的概念之後,便可好好的學佛,其次第分為:信、解、行、證。

一、「信」即是深信佛、法、僧三寶及心。信「佛」是一位已成就,人格圓滿的大覺者;其所說得「法」,皆集結於經典裡,故應深入經藏,只要依法修行,任何人皆可解脫自在;「僧」即是具有清淨、慈悲、智慧之義,如果對方具足其中的一項,則可跟這樣的善知識學習。「心」就是自心,依深信三寶之心,您定可成佛;且心生萬法,用此法來利益眾生,卻不著諸相,其心自然清淨。

二、「解」即是理解真相、明白自己。平常在家可以藉由閱讀、讀誦、抄經,上課時專心聽經聞法;不論自修或學習,看過、聽完後,應當思惟經中的法義,直到明白為止。切勿思惟不出所以然,以後就懶得思惟,因而放棄思惟,如涅槃經所言:「一切善法無不因於思惟而得,何以故?有人雖於無量無邊阿僧祇劫專心聽法,若不思惟,終不能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

三、「行」即是依教奉行,落實於生活。學佛不是名詞,而是動詞。以行動來改變自己的身、口、意,以實際來利益大眾,不論親疏遠近,皆要怨親平等,如同父母對待子女般,那樣的無私。

四、「證」即是達到圓滿的人格。當您願意摒棄內在的貪婪、瞋怨、愚痴、傲慢、邪見及私心,自然展現出慈悲、祥和、清淨、智慧,以及不可思議的能力,那時人們便稱:「您是佛、菩薩」。

奉勸諸君!您來世上不要空走一回,要相「信」真理的存在,接著去瞭「解」人生的意義及目的,當明白之後應該力「行」於生活,真心去幫助別人,漸漸昇華自己的生命,讓您高貴的情操,如陽光般普照每一處黑暗的角落,這才是學佛的目的。

禪林塵宇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

一、深信因果


因果定律,自然法則。重則下沈,清則上升。善有善報,惡有惡報;並非不報,時機未到。凡事發生,必有前因;仔細推敲,自能明了。愚者不信,智者深信;凡夫畏果,菩薩畏因。


二、改過遷善


苦必因過,無過則樂;難必因過,無過則安;禍必因過,無過則福;惱必因過,無過則清。知過改過,無過智生。


三、持戒修福


以戒為師,佛子當遵。諸惡莫作,能持五戒;眾善奉行,能行十善。持戒堅固,定慧隨之,三業清淨,自是有福。


四、讀經解義


深入經藏,智慧如海。執理廢事,增長邪見;執事廢理,徒增無明。解行相應,方是修行;依教奉行,方能受益。


五、念佛西學


自力不足,佛力加被,五濁惡世,難以成就,信願持名,西去修學,暫捨禪觀,一切法門,只管去否,莫論迷悟。


若見彌陀,何愁不悟;若往極樂,何憂不覺。彌陀親授,菩薩相輔,朝夕聞法,晝夜修行,若不成佛,釋迦妄語。


六、發願度眾


做人且知,服務大眾;學佛豈能,不度眾生。虛空有盡,我願無窮,十方往返,隨處應化,如是發心,方報佛恩。

禪林塵宇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世間的人都有煩惱,不論一般人或修行人,在家人或出家人,每個人皆在尋找共同的答案:「如何消除心中的煩惱。」

一般人總是無能為力,來解決這個問題,因此一輩子活在無奈及抱怨中,直到老死。但稍有悟性的人,覺察到這不是自己想要過的人生,便四處去尋覓決解之道;有幸跟對善知識學還好,若是不幸則掉入邪魔歪道,讓煩惱的自己更加痛苦。

還有一種通常的現象,就是變成宗教的信徒;或者參與行善的團體,成為一位志工;甚至決意出家,專心來修行,但煩惱依舊存在,仍然揮之不去。百思不解,不知如何是好?

然前念已去,後念又來;前事已過,後事又生。一念皆一念,一事接一事,實在苦不堪言;問人無解,求己無用,拜佛不來。雖在人間,心卻時常活在地獄中,被貪水所淹,瞋火所燒,愚痴不醒,輪迴不停。

但有果必有因,有問題也定有答案,因此大家不要氣餒。唯有把心靜下來思惟,就可以找到明確的答案!佛說:「眾生悉有佛性。」佛性即是覺性,覺性能生智慧,只有智慧才可解決煩惱。

譬如,要消除黑暗的方式,只要把燈點燃,黑暗即刻消失;要消除黑夜的方法,只要太陽升起,黑夜立即不見。黑暗及黑夜,表示我們的愚痴;燃燈和太陽,好比心中的智慧,因此六祖說:「一燈能除千年暗,一智能滅萬年愚。」

因此,要用自心的智慧,來消除自心的煩惱。不知諸位,您是否警覺到相同之處,那就是「心」在作祟!煩惱是心所生,智慧也是心所起,而關鍵就在於「自心」;明白此道理,就無須向外追求,所謂:「聖人求心不求佛,凡夫求佛不求心。」

接下來當思惟煩惱是什麼?所謂煩惱,是使身心發生惱、亂、煩、惑、污等精神作用之總稱。人們常於有意或無意間,為達到自我滿足,故常沉淪於苦樂之境,而招致煩惱之束縛。簡單的說,因不能滿足自己,而產生種種不好的感受。

當我們瞭解煩惱的由來,則知這完全出於個人的主觀(即是邪見)和好惡(即是習氣)所帶來的困惱;經由理智的觀察,快者馬上讓煩惱消失(即是頓悟),慢者漸漸減少煩惱(即是漸修)。

那該如何來消除煩惱呢?事實上是不用消除煩惱的,因為它是由於誤解而產生的。

一般人常為錢煩惱。當沒有錢時煩惱,有錢時也煩惱,他到底在煩惱什麼?不然就為情所苦,當還沒談戀愛時苦悶,談了戀愛也不快樂,等到失戀之後更痛苦,他到底在煩惱什麼?是欲望嗎?表面上如此,但實際上是自己愚痴無明所造成的煩惱!

而修行人常為妄心煩惱。當未修行時,心很混濁;當已修行時,心更混亂。出家人,常為悟道煩惱。讀經藏不懂時,心生挫折;稍懂卻做不到,更顯得無力感。難道是這些人自找苦吃嗎?表面上好像不是,但實際上還是自己愚痴無明所造成的煩惱!

人常不知不覺掉入自己創造的陷阱,且不斷的自我折磨。事實上,本來就沒有煩惱,是愚痴的心所產生的;當創造了煩惱,接著去想解決煩惱的方法,這不是很可笑嗎?正所謂頭上安頭,一迷再迷。

煩惱生起時,是一迷;找方法來解決它,是二迷;解決煩惱後,想得個清淨或開悟,是三迷。智者知道煩惱是無中生有,當下不降伏便自除;明瞭無一物可得,一法可求,故不求清淨便自淨。因此迷悟只在一念間,明瞭了,不就沒事!

舉例來說,外面有各種聲音,您可以因此而生煩惱;但聲音無所謂煩惱與不煩惱,是自己愚痴所生。為了解決此聲音,於家中裝隔音玻璃,若不夠再裝隔音板,再不行把窗子封閉,但家裡面還是有其他人的聲音;不然獨自搬到山上,而戶外有大自然和蟲鳴鳥叫的聲音,那乾脆關在裡面,但自己的內在還是有心聲。由此可知,這不是根本的辦法,而是一種自我折騰;只要願意接受此聲音,煩惱立即不藥而癒。
 
不知您是否已領悟!好好體會六祖所說:「煩惱即菩提。」迷時生煩惱,悟時即菩提

禪林塵宇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入道多門,唯人志趣,了無一定之法。其一定者:曰,曰恭敬。此二事,雖盡未來際諸佛出世,皆不能易也。而吾人以博地凡夫,欲頓消業累,速證無生,不致力於此,譬如木無根而欲茂,鳥無翼而欲飛,其可得乎?!

  世欲讀書,絕無敬畏。晨起則不加盥漱,登廁則不行洗濯。或置座榻,或作枕頭。夜臥而觀,則與褻衣同聚;對案而讀,則與雜物亂堆。視聖賢之語言,同破壞之故紙,漫不介意,毫無敬容。甚至書香家之婦女,花冊皆是經傅;世祿家之僕隸,揩物悉用文章。種種褻黷,難以枚舉;積弊已久,習矣不察。若不特示禍福,決定難免褻黷,未曾得益,先獲大罪。閔斯無知,須預指陳。

  念佛一法,乃至簡至易,至廣至大之法。必須懇切志誠之極,方能感應道交,即生親獲實益。若懶惰懈怠,毫無敬畏,雖種遠因,而褻慢之罪,有不堪設想者。縱令得生人天,斷難高預海會。至於佛像當作真佛看,不可作土木銅鐵等看。

  經典乃三世諸佛之師,如來法身舍利,亦當作真佛看,不可作紙墨等看。對經像時,當如忠臣之奉聖主,孝子之讀遺囑。能如是,則無業障而不消,無福慧而不足矣。

  現今士大夫學佛者多,然率皆讀其文,解其義,取其供給口頭,以博一通家之名而已。至於恭敬志誠,依教修持者,誠為難得其人。余常謂,欲得佛法實益,須向恭敬中求。有一分恭敬,則消一分罪業,增一分福慧;有十分恭敬,則消十分罪業,增十分福慧。若無恭敬而致褻慢,則罪業愈增,而福慧愈減矣。哀哉!

  禮誦持念,種種修持,皆當以誠敬為主。誠敬若極,經中所說功德,縱在凡夫地不能圓得,而其所得,亦已難思難議。若無誠敬,則與唱戲相同,其苦樂悲歡,皆屬假妝,不由中出。縱有功德,亦不過人天癡福而已;而此癡福,必倚之以造惡業,其將來之苦,何有了期!

  曰誠,曰恭敬。此語舉世鹹知,此道舉世鹹昧。(某某)由罪業深重,企消除罪業,以報佛恩,每尋求古德之修持懿範,由是而知誠與恭敬,實為超凡入聖了生脫死之極妙秘決。故常與有緣者諄諄言之。

  至於閱經,若欲作法師,為眾宣揚,當先閱經文,次看注疏。若非精神充足,見解過人,罔不徒勞心力,虛喪歲月?

  若欲隨分親得實益,必須至誠懇切,清淨三業。或先端坐少頃,凝定身心,然後拜佛朗誦,或止默閱。或拜佛後端坐少頃,然後開經。必須端身正坐,如對聖容,親聆圓音,不敢萌一念懈怠,不敢起一念分別,從首至尾,一直閱去,無論若文若義,一概不加理會。如是閱經,利根之人,便能悟二空理,證實相法。即根機鈍劣,亦可以消除業障,增長福慧。六祖謂,但看金剛經,即能明心見性,即指如此看耳,故名曰“但”。能如此看,諸大乘經,皆能明心見性,豈獨金剛經為然。

  若一路分別,此一句是甚麼義,此一段是甚麼義,全屬凡情妄想,卜度思量,豈能冥符佛意,圓悟經旨,因茲業障消滅,福慧增崇乎?若知恭敬,猶能少種善根,倘全如老學究之讀儒書,將見褻慢之罪,嶽聳淵深。以善因而招惡果,即此一輩人也。

    古人專重聽經,以心不能起分別故。如有一人出聲誦經,一人於旁攝心諦聽,字字句句,務期分明。其心專注,不敢外緣一切聲色。若稍微放縱,便致斷絕,文義不能貫通矣。誦者有文可依,心不大攝,亦能誦得清楚;聽者惟聲是托,一經放縱,便成割裂。若能如此聽,比誦者能至誠恭敬之功德等。若誦者恭敬稍疏,則其功德,難與聽者相比矣。

  今人視佛經如故紙,經案上雜物與經亂堆。而手不盥洗,口不漱蕩,身或搖擺,足或翹舉,甚至放屁摳腳,一切肆無忌憚,而欲閱經獲福滅罪,唯欲滅佛法之魔王,為之證明讚歎,謂其活潑圓融,深合大乘不執著之妙道。真修實踐之佛子見之,唯有黯然神傷,潸焉出涕,嗟其魔眷橫興,無可如何耳。

  智者誦經,豁然大悟,寂爾入定,豈有分別心之所能得哉。一古德寫法華經,一心專注,遂得念極情亡,至天黑定,尚依舊寫,侍者入來,言天黑定了,只麼還寫,隨即伸手不見掌矣。如此閱經,與參禪看話頭,持咒念佛,同一專心致志。至於用力之久,自有一旦豁然貫通之益耳。明雪嶠信禪師,寧波府城人,目不識丁。中年出家,苦參力究,忍人所不能忍,行人所不能行,其苦行實為人所難能,久之大徹大悟,隨口所說,妙契禪機。猶不識字,不能寫,久之則識字矣。又久之則手筆縱橫,居然一大寫家。此諸利益,皆從不分別專精參究中來。閱經者亦當以此為法。

  閱經時,斷斷不可起分別,自然妄念潛伏,天真發現。若欲研究義理,或翻閱註疏,當另立一時,唯事研究。當研究時,雖不如閱時之嚴肅,亦不可全無恭敬,不過比閱時稍舒泰些。未能業消智朗,須以閱為主,研究但略帶;否則終日窮年,但事研究,縱令研得如撥雲見月、開門見山一樣,亦只是口頭活計,於身心性命、生死分上,毫無干涉。臘月三十日到來,決定一毫也用不著。

  若能如上所說閱經,當必業消智朗,三種情見,當歸於無何有之鄉矣。若不如是閱經,非但三種情見,未必不生,或恐由宿業力,引起邪見,撥無因果,及淫殺盜妄種種煩惱,相繼而興,如火熾然。而猶以為大乘行人,一切無礙,遂援六祖心平何勞持戒之語,而諸戒俱以破而不破為真持矣。甚矣,修行之難得真法也!

  所以諸佛諸祖,主張淨土者,以承佛慈力,制伏業力,不能發現耳。當以念佛為主,閱經為助。【若法華,楞嚴,華嚴,涅槃,金剛,圓覺。或專主一經,或此六經,一一輪閱,皆無不可。而閱之之法,斷斷不可不依吾說,而苟且從事。致令不思議利益,由肆無忌憚並分別妄情而失之。豈不哀哉!】

  夫如來滅度,所存者唯經與像。若以土木金彩等像視作真佛,即能滅業障而破煩惑,證三昧而出生死。若以土木金彩視之,則亦土木金彩而已。又土木金彩,褻之則無過;若以褻土木金彩之佛像,則其過彌天矣。

  讀誦佛經祖語,直當作現前佛祖為我親宣,不敢稍萌怠忽。能是如者,我說其人必能即生高登九品,徹證一真。否則是遊戲法門,其利益不過多知多見,說得了了,一絲不得真實受用,乃道聼塗説之能事也。古人于三寶分中,皆存實敬,不徒泛泛然口談已也。今人口尚不肯談一屈字,況實行乎?

禪林塵宇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人類的意識到底是如何產生?依據心裡學的說法,是由先天的遺傳基因,和後天的環境,經過學習所造成的。然佛學的說法則是,無始劫來人們各依自己所造的因素條件,創造不同的生命型態;在其環境中,經由身口意不斷的造作,從舊有的意識型態,加上對新的事物的認知,所以新舊的意識觀念不停的轉換、增多、增強,以致產生一股強大的力量,稱之為「業力」。因此,佛學較心理學來得更加的深廣。


由於業力的關係,所以每個人死亡之後,都隨著這股力量的牽引。本想上天堂,卻不料下地獄;想再出生為人,卻投胎為畜生。往往事與願違,常讓我們感到無奈及恐懼,故才說要修行。


但有的人乾脆說沒有這回事,等到即將死亡時,恐懼感便油然而生,因為不知將何去何從?只是現在裝作灑脫,一副若無其事的樣子。另一種人祈求佛菩薩或上帝,將自己帶極樂世界或是天國,若是不明白道理,不去實踐,怎能往生到想去的地方呢?還有一種人,表面上很聰明,實際上是愚癡,常說:「活在當下就好,不用去管未來如何。」什麼是當下?他真的可以時時安住在如如不動的境界嗎?


如果我們想探討,則應從「我」研究起。「我」即是五蘊,五蘊即是身心,離開五蘊並非有我的存在。心經說:「照見五蘊皆空。」意思是說五蘊的本質是空相,故「我」的本質,即是「無我」。談到「無我」許多人感到害怕,甚至不能認同,因為眼前明明有我的存在,為何說無我呢?


「無我」並非否認生命,而是在談生命的真相。生命之性體,即是「空」。因空,故能隨著每個人的因緣展現不同的樣貌;因空,故能隨著各種境界而妙用無窮。這就是生命的性體、現象以及作用。明白才能不執著,明白才能解脫自在,明白才能無我利他,明白才能世世常行菩薩道。


但我們現在就是被我的身心所束縛,故要深入瞭解五蘊的運作及關係。色即是身體,受即是感受,想即是想法,行即是意志,識即是心識。這五蘊其實皆由識在主導其他四項。


以上圖來說,其順序為:識 → 色 → 受 → 想 → 行 → 識。心識裡面的概念(唯識家稱之為種子)是怎麼來的呢?當意識生起,則主導色身而產生言行;當色身與外境接觸,則有各種感受,苦受與瞋相應,樂受與貪相應,不苦不樂受與癡相應;感受生起就有種種的想法,稱之為「妄想」,而產生不同程度的執取,稱之為「執著」;將這樣的經驗或認知輸入意識裡面,產生新的概念。若是以前沒有的,則增加一個新的概念,若是本來就有的(如瞋心),則會增強此概念。一直如此,周而復始。


因此,意識裡面的種子就越積越多,或是越來越強烈,讓我們原本清淨的自性,被這些意識型態貪、瞋、癡、慢、疑、邪見等所遮蔽,故煩惱叢生,妄想執著不斷,分別取捨不停,以致生死輪迴。既是如此,又該如何轉換這些不善的種子呢?


以禪宗來說,惠能大師教人:「邪來煩惱至,正來煩惱除;邪正俱不用,清淨至無餘。」明白這些種子原本是虛妄,故稱之為「妄念」或「妄心」,只要如實觀照著它,久了我們的心自然不會被影響,那麼就回歸清淨的自性。


以淨土來說,徹悟禪師教人:「當念佛時,不可有別想,無有別想,即是止;當念佛時,須了了分明,能了了分明,即是觀。一念中止觀具足,非別有止觀。」以一句佛號止息一切妄念,純熟了便具足止觀,而能定慧等持,此時其心自淨。


所以瞭解五蘊,即是明白自己;明白自己即知真理,知道真理才能好修行。


 






禪林塵宇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一、 圖表






二、解說




此圖,外面的大圓,代表佛性;裡面的黑點,表示心中的妄念亦稱煩惱。壇經云:「人性本淨,由妄念故,蓋覆真如;但無妄想,性自清淨。」修行修心,心若無妄念,即能明心見性,故華嚴經云:「若人欲識佛境界,當淨其意如虛空,遠離妄想及諸取,令心所向皆無礙。」


但眾生有佛性,為何不能成佛呢?涅槃經云:「一切眾生悉有佛性,煩惱覆故,不知不見;是故應當勤修方便,斷壞煩惱。」雖然煩惱的心念有無數,歸納來說莫過於貪、瞋、癡三種,以圖中三大黑點來表示。因三毒而障礙我們成佛,故行者當「勤修戒定慧,息滅貪瞋癡。」


然一切的煩惱皆由貪、瞋、癡所起,而此三毒又從何來?華嚴經云:「一切眾生皆有如來智慧德相,但以妄想、執著而不能證得。」故此三毒,是由妄想、執著所產生的。


而自性妄執皆因無明所起,何謂無明?大乘起信論說,無明為不覺;不覺即是愚癡。以十二因緣中敘述,眾生的生死輪迴,全因無明所致,故當轉「無明」為「明」。又當如何轉?涅槃經云:「若與煩惱諸結俱者,名為無明。若與一切善法俱者,名之為明。」故行者當依諸佛教導:「諸惡莫作,眾善奉行,自淨其意,是諸佛教。」






此圖,裡面的-表示心中的惡念、瞋念;+表示心中的善念、貪念。善念、惡念皆是妄念,此念皆依自性妄執而起分別、對待。


分別善惡、正邪、順逆、好壞、吉凶、禍福、夭壽、美醜、貧富、貴賤、智愚、勝敗、強弱、大小、多寡等。因此,面對境界,心有取捨,喜歡即生起貪心,想要執取擁有;討厭即生起瞋心,想要捨棄遠離;時時生起貪瞋之心,即是愚癡的表現。所以於生活中心常不平、不滿,故不能以平常心來處世。


因為有分別心,故產生人我的對待,甚至對立及抗衡,如金剛經中的我相、人相、眾生相、壽者相,由此衍生人與人之爭鬥,家與家之爭好,國與國之爭勝,故人類的爭端,永不止息。


眾生因不明白“諸法實相,緣起性空”的真相,故以自己無知的想法、看法、作法,來面對這個世界以及自己的人生。那該如何修正此觀念呢?壇經有云:「於一切法,不取不捨,即是見性成佛道。」若能了悟諸法空相,自然不起妄想,心無取捨,念無貪瞋,則生平等空慧,而以平常心來過生活,平等心來待人,時時心中保持平靜的狀態。






此圖,裡面的▲表示念頭。有情的眾生必然有心念,念頭只是念頭,前念、今念、後念,念念相續了不可得,故金剛經云:「過去心不可得,現在心不可得,未來心不可得。」不要因各種妄念,而產生困擾;應要於此,生起覺性。


涅槃經云:「諸行無常,是生滅法。」不但念頭如此,世間一切事物,皆不離此法則。我們舉五蘊來觀察:


從身體來說,不舒服時,觀察苦的生起,只要一直觀照著它,苦的感覺便會消失;當苦的感覺消失時,舒服的感覺就會生起,但只要繼續觀照它,樂的感覺便會消失;當樂的感覺消失時,不苦不樂的感覺就會生起,再觀照它,不苦不樂的感覺就會消失;當不苦不樂的感覺消失時,苦樂的感覺又會再度生起。這就是五蘊中的色蘊,是無常、生滅、變化的。


從感受來說,不快樂時,觀察苦的生起,只要一直觀照著它,苦的感覺便會消失;當苦的感覺消失時,快樂的感覺就會生起,但只要繼續觀照它,樂的感覺便會消失;當樂的感覺消失時,不苦不樂的感覺就會生起,再觀照它,不苦不樂的感覺就會消失;當不苦不樂的感覺消失時,苦樂的感覺又會再度生起。這就是五蘊中的受蘊,是無常、生滅、變化的。


從想法來說,有想法時,觀察它的生起,只要一直觀照著它,它便會消失;當舊的想法消失時,新的想法就會生起,但只要繼續觀照它,此想法便會消失。當此想法消失時,其他的想法又會生起,再觀照它,此想法亦會消失。這就是五蘊中的想蘊,是無常、生滅、變化的。


從心念來說,有念頭時,觀察它的生起,只要一直觀照著它,它便會消失;當前念消失時,後念就會生起,但只要繼續觀照它,此念便會消失。當此念消失時,後念又會生起,再觀照它,此念亦會消失。這就是五蘊中的行蘊,是無常、生滅、變化的。


從意識來說,有概念時,觀察它的生起,只要一直觀照著它,它便會消失;當舊的概念消失時,新的概念就會生起,但只要繼續觀照它,此概念便會消失。當新概念消失時,其他的概念又會生起,再觀照它,其他的概亦會消失。這就是五蘊中的識蘊,是無常、生滅、變化的。


除了靜中觀察五蘊,於日常生活行動中亦當如是:苦事有生有滅,樂事有生有滅;好事有生有滅,不好之事有生有滅;順境有生有滅,逆境有生有滅。一切現象,皆有生有滅,無有一法,不是生滅;當深觀至此,行者的心,自然漸漸不再對任何事物產生執著。



 


此圖裡面的○,表示執空的念頭。原本眾生執有「我」及「我所」有的一切,經行深觀照五蘊的空相,終於發覺身、心、世界,皆是因緣所生之法,實無不變的主體。「我」只不過是五蘊的和合及展現,且世間的所有事物也隨著各種因緣而形成;既然「無我」,那麼「我所」執著的一切就會脫落。


現在的我是緣生,總有一天會緣滅;緣滅之後,必然隨著過去的因緣和現在的條件再度重新緣生;未來亦是如此。若是具有強烈的貪瞋癡的條件,則緣生為三惡道;若貪瞋癡較弱,而有持戒、修善、禪定等夾雜的條件,則緣生到三善道;若已具足戒定慧,則緣生為三聖道;若福慧圓滿,心地清淨,則緣生為佛道。


從「妄執」的分別,到諸行「無常」,進而認識「我」的本質是「無我」,此時唯有寂靜的感覺,心念好似靜止的狀態,但不可沈守空寂而執空;應再思惟「無我」的真實義,才能了悟生命的意義,及萬物生生不息的由來。


無我即是空,空即是佛性,佛性即是自性,故壇經云:「心量廣大,猶如虛空,無有邊畔,亦無方圓大小,亦非青黃赤白,亦無上下長短,亦無瞋無喜、無是無非、無善無惡、無有頭尾。諸佛剎土,盡同虛空。世人妙性本空,無有一法可得;自性真空,亦復如是。」


但空並非沒有作用,而是遇緣則生,妙用無窮無盡,故壇經又云:「善知識!莫聞吾說空,便即著空。第一莫著空,若空心靜坐,即著無記空。善知識!世界虛空,能含萬物色像,日月星宿,山河大地,泉源溪澗,草木叢林,惡人善人,惡法善法,天堂地獄,一切大海,須彌諸山,總在空中;世人性空,亦復如是。」






此圖裡面的+,不是善念,而是正念。眾生雖有善念,但此善念常帶有動機及目的,稱之有相布施;菩薩明白實相,故有正念,利益一切眾生心不執著,稱之無相布施。金剛經云:「若菩薩有我相、人相、眾生相、壽者相,即非菩薩。復次,須菩提!菩薩於法,應無所住,行於布施。」


「相」有生滅來去,「性」無生滅來去。著相不能見自性如來,故金剛經云:「若以色見我,以音聲求我,是人行邪道,不能見如來。」自性無來去,故又云:「若有人言,如來若來、若去、若坐、若臥,是人不解我所說義。何以故?如來者,無所從來,亦無所去,故名如來。」而離相方能見性,故云:「若見諸相非相,則見如來。」


但凡夫執事迷理,因為不明實相,而著此現象,隨著生滅而生起諸多的煩惱,以致流轉生死,苦不堪言。那麼何謂實相?實體(空)無有生滅之相,簡稱無生,故維摩經云:「諸法畢竟,不生不滅。」無生則無滅,離一切生滅現象,方能解脫自在。


但無生卻能生一切萬法,無我卻能千百億化身,故諸佛、菩薩各有其願力,隨著緣生度一切眾生,應以何身得度,即化何身,故法華經云:「觀世音菩薩成就如是功德,以種種形,遊諸國土,度脫眾生。」






此圖,無明已明,轉迷為覺,迷時眾生,覺時為佛;心佛眾生,本無差別,只緣迷悟,故有不同。圓中的空白並非頑空,而是清淨無染的自性,無念已無妄念,故念念清淨,但清淨的自性卻能生一切萬法,故壇經云:「一切萬法,不離自性。」


但為何又有三乘之別?什麼又是涅槃呢?所謂涅槃即是佛性,見性才是徹底的解脫。依涅槃經說:二乘人不見佛性,故聲聞乘稱為小涅槃,緣覺乘稱為中涅槃;菩薩少見佛性,故菩薩乘稱為大涅槃;佛徹見佛性,故一佛乘稱為大般涅槃。


那如何才能達到大般涅槃的境界?當轉識成智。前圖皆有八個符號,代表八識;此圖已轉八識成四智。然智與識其體本同,只是轉名不轉體。迷時用識,悟了生智;迷時名阿賴耶識,悟時則名如來藏。故壇經云:「大圓鏡智性清淨,平等性智心無病;妙觀察智見非功,成所作智同圓鏡。五八六七果因轉,但用名言無實性;若於轉處不留情,繁興永處那伽定。」六七識為因,五八識為果,故因轉果則轉。第六識的特性,即是妄想、分別,第七識的特性,即是執著。今妄想、執著已破,故一切種智則生。


又該如何轉識成智?即是息妄顯真。妄念之所以向外攀緣,且執著不斷,皆因不明白宇宙人生的真相,以及自己生命的本質,故執事迷理,見相著相,不是著有的常見,便是著無的斷見,各執取一端,而不能見到真相的全貌。


佛性即是中道,不落空有一邊,涅槃經云:「諸行無常,是生滅法;生滅滅已,寂滅為樂。」從有生有滅的法相,悟道不生不滅的法性,見到緣起性空之理體;再由不生不滅的法性,展現有生有滅的法相,見到性空緣起的妙用。不但見空,亦見不空,故言:「實相無相,無不相。」心經亦云:「色不異空,空不異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相因性有,故色不異空;性由相顯,故空不異色;一切即一,故色即是空;一即一切,故空即是色。


行者當深觀緣起中道,自能明心見性,見性成佛。「明心」即明白自心作佛,「見性」即見到心性本空,「成佛」即因般若的空慧而徹底覺悟,故此三事,即是吾人之一心。


所謂:「法無頓漸,人有利鈍。」利根者頓悟頓證,鈍根者漸悟漸修。凡修行當依自身的條件來修學,但皆不離解行並進,定慧等持。今以此修行圖解,供養諸位,自悟自修,自成佛道!

禪林塵宇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此圖,無明已明,轉迷為覺,迷時眾生,覺時為佛;心佛眾生,本無差別,只緣迷悟,故有不同。圓中的空白並非頑空,而是清淨無染的自性,無念已無妄念,故念念清淨,但清淨的自性卻能生一切萬法,故壇經云:「一切萬法,不離自性。」

但為何又有三乘之別?什麼又是涅槃呢?所謂涅槃即是佛性,見性才是徹底的解脫。依涅槃經說:二乘人不見佛性,故聲聞乘稱為小涅槃,緣覺乘稱為中涅槃;菩薩少見佛性,故菩薩乘稱為大涅槃;佛徹見佛性,故一佛乘稱為大般涅槃。

那如何才能達到大般涅槃的境界?當轉識成智。前圖皆有八個符號,代表八識;此圖已轉八識成四智。然智與識其體本同,只是轉名不轉體。迷時用識,悟了生智;迷時名阿賴耶識,悟時則名如來藏。故壇經云:「大圓鏡智性清淨,平等性智心無病;妙觀察智見非功,成所作智同圓鏡。五八六七果因轉,但用名言無實性;若於轉處不留情,繁興永處那伽定。」六七識為因,五八識為果,故因轉果則轉。第六識的特性,即是妄想、分別,第七識的特性,即是執著。今妄想、執著已破,故一切種智則生。

又該如何轉識成智?即是息妄顯真。妄念之所以向外攀緣,且執著不斷,皆因不明白宇宙人生的真相,以及自己生命的本質,故執事迷理,見相著相,不是著有的常見,便是著無的斷見,各執取一端,而不能見到真相的全貌。

佛性即是中道,不落空有一邊,涅槃經云:「諸行無常,是生滅法;生滅滅已,寂滅為樂。」從有生有滅的法相,悟道不生不滅的法性,見到緣起性空之理體;再由不生不滅的法性,展現有生有滅的法相,見到性空緣起的妙用。不但見空,亦見不空,故言:「實相無相,無不相。」心經亦云:「色不異空,空不異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相因性有,故色不異空;性由相顯,故空不異色;一切即一,故色即是空;一即一切,故空即是色。

行者當深觀緣起中道,自能明心見性,見性成佛。「明心」即明白自心作佛,「見性」即見到心性本空,「成佛」即因般若的空慧而徹底覺悟,故此三事,即是吾人之一心。

所謂:「法無頓漸,人有利鈍。」利根者頓悟頓證,鈍根者漸悟漸修。凡修行當依自身的條件來修學,但皆不離解行並進,定慧等持。今以此修行圖解,供養諸位,自悟自修,自成佛道!

禪林塵宇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