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分類:咒語修法 (11)

瀏覽方式: 標題列表 簡短摘要

(王驤陸上師為大眾灌頂傳法時之開示 一九三七年丁丑年)

修之理由

吾人處世,每因精神空虛而心不安寧;又以無由自慰開解,郁悶愁苦,乃不知不覺釀成種種精神疾患。欲除此疾苦,唯有修心一法,使心有所寄,則心可以安定。心定則慧開,察見世上一切,成敗利鈍,是非得失,富貴貧賤,生死來去,都屬空幻。如能觀空,則一切惱怨不生。前因後果,了了分明,愁苦自解,病亦自除,思想不偏,顛狂自殺之風可以止矣,此即觀音大士救苦救難之法也。且人最苦者,為心無寄託。以此法門,可以消遣,可以去病,可以得定力增智慧。以用於社會,可以通佛法明心性,了未來生死,種無量福田。至於已學佛者,可以助西方往生之願,可以與觀音大士結無上勝緣。不論有罪無罪,一聞此咒,尚可立時解脫,何況虔心修持,當然可以出三界離惡世。種種好處,不能盡述。況修此得益者,不可勝數。如免除災禍,解除冤害,治療百病,得定生慧。南北同學中,信而有徵者,七八年來,已過五六百人。更有遠道請求代傳者,尚不在此數。惟遠道問法為難,不免中途因疑而止,殊為可惜。今特以修法明白開示,以利有志之士,使未發心者,可以發心。已發心者,可以精進。已精進者,可以修證。至於有病之人,仗大士慈悲之力,必可勿藥而癒。其病已深邃,壽緣有限者,亦可早種福田,使永離惡道之苦,或才可以挽回於萬一。又如鬼迷邪祟等夙業,亦可因此解除。更有因修持靜坐不得法而病者,如念佛傷氣,外道死坐木定,腹脹顛迷等病,惟有此法可治,一一開明如後。總之人生百年,彈指而過。及早回頭,尚恐不及。世間一切,都屬夢幻。借此一航,用渡苦海。不獨自利,兼可度亡,其利普哉。

 

嗡、嘛呢、葩德美(二合)、吽

此咒又名最勝觀音大士心咒。

此咒利益能﹕一降魔,二治病,三免劫,四各種成就,五去障,六登佛位,即得定開慧是也。

此咒雖只六個字,而光大圓明,妙用無盡,故名六字大明咒。此法威德無上,為密部極重要之法。

此咒即觀自在菩薩微妙本心,昔菩薩自己持此咒印而成佛,曰正法明如來。此如來以應身而來娑婆,顯菩薩身,助世尊行化。菩薩以大慈悲愿力,接引眾生,由極苦升極樂。慈愛如母,表像為四臂觀音。凡菩薩所化身,若綠度母,若白傘蓋,若準提佛母,若不空娟索等。化身無量,咒亦無量,統可名之曰大悲咒,以無一不由大悲如意輪中出也。此六字,又為一切咒之心,故又名大悲心咒,為大乘中最上精純。且只六字,便於持誦。而持誦之人,無貧賤男女之分,皆可使七代祖先,超升解脫。讀【大乘莊嚴寶王經】,可明此咒功德。今略說一二。

此咒在西藏,只傳六字咒音,而不輕傳手印。又蒙古與西藏音,微有出入,蒙古音不甚好讀。如嗡馬尼叭特麥吽。西藏音為嗡馬尼叭美吽。諾那大師又於吽下加一沙字。以無手印,取其速成就之意。惟大愚阿闍黎,正音為嗡馬尼叭媽吽,是取蒙古音而短速之並傳手印,為大蓮華手印,即召請菩薩之手印也。凡持咒而結印者,功力百倍,得定病癒,尤非手印不可。(今為持誦方便,前面咒文謹根據寧瑪派諾那祖師所傳之讀音,並用國際音標注意。又讀音當力求準確,但去聖時遠,方言迥異,讀音不能盡同,即上師、阿闍黎所傳亦非原音,但能竭誠精進,一門深入,自得成就,因佛海深廣,唯信能入,唯智能度。)

此六字本以表法。以六道輪迴言之。以上海音說明之,嗡表天道,嗎表阿修羅道,呢表人道,唄表畜生道。嚜表鬼道。吽表地域獄道。念此六字,即能斷輪迴,出三界,證聖果,此六凡之表法也。又嗡字由菩提心發生,初入十信位,由是增進。嗎字入十住位,呢字入十行位。唄字入十迴向位,嚜字入十地位。吽字入金剛定至大覺位。故念此六字,即能立超十地,成無上正等正覺。此四聖之表法也。

修法儀軌

得法後先將咒念熟,然後上座。上座前,一淨手,二設備一切,三禮佛。房內不必焚香,尤忌好香多煙。故坐在床上為宜,如出門或不便,即心拜心香可也。

有八忌。一忌風處坐,二忌飽後坐,三忌下座即大小便,必得過十分鐘。四忌貪坐,如不依規矩,一時高興多坐,後即退轉,故以一小時至兩小時為度。五忌大聲持誦而傷氣,最好金剛持。(即唇動無聲,自己聽見。)六忌身體活動,必致腰痛,伸腰當慢,不必過於正直。七忌求見光見佛。八忌見有幻象時,執取而生疑,如聞妙香,或聞妙音,自以為喜,皆可致病。此法既有手印,直證無相門,以心靈為主,不許觀光觀字,與西藏修法不同也。

有三要。一要在上座時,手印無論如何不能散放,此是身密,所以戒殺盜淫三惡也。二要口持咒勿停,金剛持,不可說話,此是口密,所以戒口業四惡也。三要心空如佛,自己即是四臂觀音,觀一切眾生,如醉病之佛,一醒即癒,同體不二,此是意密,所以戒貪瞋痴三惡也。此一法中,戒定慧三法具足,即三業清淨。

丁、修此法後,平時用功最為切要,宜時時注意如下:

(一)不許再犯殺盜淫妄諸罪業,時時改除習氣,否則學法無益。

(二)不許起貪瞋痴諸邪見,時時求開智慧,處處觀空,學習布施。

(三)不許輕慢他法,及未修人,當平等慈視。不可求神通,及名聞利養。

(四)常念恭敬觀世音菩薩,及諾那大師大愚阿闍黎之慈悲,並尊重自己佛性,知人人本可成佛,當發救度眾生之愿,即此便是供養。

(五)當盡孝悌忠信諸義,圓滿世法,人事盡,方可入佛。

行者應供養四臂觀音像一尊,無力者,或無處請者,可用他像代之。如實無力,不供亦可,因處處是佛也。

修時以黃布或其他淨布,包蓋手印,勿兒戲結印。

念咒以音準為最要,可參考小註及國際音標。

坐時雜念紛起,反而更亂。此是好,不是壞,切勿疑而中止。只要不理,覺得心亂,即顧到持咒,自然心思安密而定矣。如開首即求無念,便是壓迫,切切不可。況無念者,不是止滅,止意念如木石也。只是有念而不著,如通衢大道,一切車馬人物,非不往來,非不見聞,只如過而不留,是名無念。

多思多慮之人,每日精血虧耗,久久不足,關係事業甚巨,尤要多坐。但每日可坐半小時,勿間斷,必可益壽延年,免諸災禍,此亦亂世避劫之一法也。

禪林塵宇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修行不在身上修持。而應以整個虛空、整個法界,做為修行壇場,以及

做為身體,此情況下如何?

以整個法界做為身體,或以心住於法界來修持,或以整個法界做為法身

  。
要了解幾個觀念:把自己觀想空掉了,變成光體或只剩下外形在此。二

者有何差別?沒有差別。是我蘊,是我執,我變成光體了。也是我執,有我

的感覺,我感覺空掉了,成了一個外形,也是我執,實際肉體換成另一個不

執著外形,從頭到尾未走出我的感覺,一切修持在我知、我覺內。


    修行第一步:去除我執。此執著之修行,每人皆有犯到,外面修行者,

    有可能修持一輩子,皆在我執裡修持,第一產生「我」,我主觀之觀念:我

    認為怎樣,「我」使心胸不能寬廣,亦無法空掉。


  「空」首先需要放棄。修一輩子,還是在我的感覺或輕或重中過日子,此

    種修持不快樂,從來未體會到「空」,密宗行者在身體上修持,是對的,但

    不是離開肉體,在外胡思亂想,是肉體、心理合成一體。在空性中起觀,在

    空性中安住,如是只有光體或是空空一個影,皆無效,有如五十步笑一百步

    ,皆執著在身體。


    沒有寬廣之心,無法體會佛法之大意。比喻:安住在法界中,自己空掉

    了,以整個法界為法心。廣大虛空中,我只感覺到我空空之外,在虛空中想

    個廣大虛空,還是換湯不換藥,此種修持法不快樂。把人之心切一半,上方

    是佛,下面是凡間,人活在此時,又去想個未來世界,如此身心脫離,精神

    錯亂,也不會快樂的。沒有意義。


    在虛空中,把自己放開;每人身體皆具有五大種字,地、水、火、風、

    空每個人出生的身體之地、水、火、風、空,是差不多肉體的是四大(地、水

    、火、風)所假合,每人器官皆是由地、水、火、風組合而成。肉體─地、血

    液─水、熱度─火、呼吸─風。

    身體器官如肝臟可能10%水及100%地假合,肉體是實在的,但千瘡百孔

    ,一個洞一個洞如蜂巢,我們的心如不微細不清淨就未能察覺到地、水、火

    、風之組成,宇宙一切也是由地、水、火、風所組成,所以佛祖曰:「自己

    本來法性清淨」。每個人把我們組織分解回到最原始點回到最細之組織地、

    水、火、風,地、水、火、風如一粒一粒明珠上被黑煙蓋住那是業力每人無

    量無邊的業力把地、水、火、風做成不同組合;地、水、火、風結合的力量

    是業力,每人回到最原始點,化解到最原始點的地、水、火、風,你的地、

    水、火、風與我的地、水、火、風有何不同,自己的地、水、火、風的法界

    地、水、火、風,有何分別;眾生最原始皆從大日如來而來一切眾生皆是地

   、水、火、風,地、水、火、風、空物質界,〈空住之環境〉叫做五大,外

    在物質界地、水、火、風、空之存在,在於沒有覺受者是不存在的,如合歡

    山下雪時對你有存在嗎?但你沒有覺受到世界,因有你才覺得世界存在,地

    、水、火、風、空加上感覺意識成六大,法界叫做六大緣起。一切本是大日

    如來種字    〈地、水、火、風、空〉真言教主大日如來是一切

    根本,一切眾生回到最原始點之清淨,即可看到五智性光〈地、水、火、風

    、空之光芒〉身體乃是因緣業力,暫時把我們五智性光掩蓋,有一天死後,

    地歸地、水歸水‧‧‧‧‧‧與整個法界結合在一起,你是整個法界,整個

    法界有你的一部份,回到整個法界〈地、水、火、風、空〉,回到大日如來

    故鄉〈地、水、火、風、空〉,回到每人五智性光,大日如來代表一切,一

    切也代表每人,一切眾生本性清淨,回到原始點放下一切塵埃、塵垢,身體

    自性本具足地、水、火、風,產生本有功能,你發現充滿五智性光,法界也

    是充滿五智性光,五智性光交合不二,整個法界入不二之境,體受一如,大

    日如來法性清淨,一切佛,佛性,內心自足,三世一切佛平等不二。


    修持中,身體外再創造一個境,或以為身體是一切,皆不對。
了解無量覺受,無量一切,眾生無量。一切佛無量,身體無量,無量地 、水、火、風結合而成,虛空無量,諸佛無量,我無量;一個人俱足無量之 智慧,無量地、水、火、風,俱足一切。一切時,發現(粗淺)身體無量地、 水、火、風、空合而成、呼吸中無量無邊地、水、火、風結合而成。 如人身體,無量無邊之細胞在呼吸,每一細胞甦醒起來,恢復本來功能 ,地、水、火、風、空皆清醒,發出本來光芒,身體藉呼吸,五色性光向外 無量無邊開展,感覺宇宙中亦是地、水、火、風、空光芒,如蜂巢,五智性 光,由前滲透到後,由四面八方進入,再出,一呼一吸中,五智性光發光, 互相交融。 由毛細孔透出,整個宇宙充滿五智性光,有需要再執著自己?再找個身 體嗎?當你覺受法界無量身心放開時,完全無阻止、無妨礙、無顧慮時,自 己打開,藉呼吸與身體每一部份,本有光芒發揮出來,如光體般,由細胞毛 細孔發出無量無邊,地、水、火、風光明,隨著光明向外發射,宇宙中充滿 光明,一呼一吸中享受到法界光明,無阻礙、徹底透過肉體與你心靈作呼吸 ,肉體交融,發現身體發出無量光明。覺受宇宙無量無邊光明與你肉體交融 ,此時當個無事者,由他而去。當你能體受時,此是安心之道。先把心安下 ,坐禪做任何事,此有無量感覺,身體放開,覺受無量光明,空中無量光明 ,無量氣場,無阻礙,自然與肉體交融,無量無邊五智性光,無量諸佛,隨 時體受在無量諸佛,智慧光芒中受加持;沐浴在無量無邊之諸佛,慈悲氣場 中。 放下時,身體在轉換,內心發出與佛一樣慈祥,充滿智慧,清淨地、水 、火、風光明,一個人二六時中,不要只以二個鼻孔呼吸,以全部呼吸,全 部與宇宙交融,日久修持,心自然安穩、安靜,一個人時常把心寄託在宇宙 中,「心懷太虛」心胸廣大無邊。 反觀,如時常綁在身體中,修持心不能廣大,為了我產生無明煩惱,實 在太無聊。時常培養心量廣大,活在整個法界中,感覺我與整個法界同在, 十分安穩、十分寬廣,不再有悶的現象。安心之道做為初段入道工夫。 心時常與法界在一起﹝寂靜﹞,心會靈巧;吉凶未到先有兆,事情未發 生之前,先有個預兆,如螞蟻爬出即要下大雨了。預兆在微細中,粗心者無 法警覺、了解,看到了亦無法了解是何意思。靜的工夫體受較多,如泡茶, 突然外面有人進入,靜態與動態對立,入者匆忙,靜者「蹦」一聲,氣場全 改變了,開門那一剎那即起變化﹝氣場﹞,甚至走到門口,裡面之氣場即有 變化,會這樣嗎?是不是太神經質了,神經質也好,這表示你的心較細。我 們要的是高品質敏銳的心靈生活。 坐禪放鬆方法:脖子柔軟,兩肩下垂,雙手力道由指尖而出。由上而下 ,肩膀放鬆,腰桿挺直,胸部張開,重心放下,兩腿一直到腳下,四平八穩 坐著,加上心寂靜時,有如一個人,十分安穩,坐在平坦大地上,表示心是 寬廣平靜的。 如何觀想:身體放下,無念,中脈自然現前,心誠正意,中脈自然直而 現前。不是頭頂上,或斜上方,想個廣大虛空;應觀想:整個佛高大尊,整 個法界包圍著你,他的中心點,即是你的中心點,需要你嗎?不必要。本尊 即是法界,本尊高大無邊,本尊是高大身、虛空身。本身中脈與本尊中脈﹝ 三脈七輪﹞皆動。 安住中脈,中脈即是法界中心;安住心輪,心輪即是法界中心;安住臍 輪,臍輪即是法界中心,心在哪裡?哪裡即是宇宙中心點;可以那點當作呼 吸,不一定以鼻孔呼吸,此是重點。 以完全之心唸誦,唸出完全之音。以你的全身與本尊共振。自己肉體與 本尊廣大無邊振波,讓自己頻率也調整過來,與本尊一樣振動。每一尊有它 的特殊頻率及德性契入。 持誦咒語誦得很安心,與法界同在,與本尊同在。本尊是廣大之法界, 我在本尊廣大之法界,充滿本尊氣場,內心充滿本尊咒音頻率與外界頻率, 整個法界產生如意輪頻率,所有佛皆入如意輪之三昧,法界是本尊是如意輪 ,遍法界一切佛,皆是如意輪,我們是如意輪,法界也是如意輪,整個法界 是如意輪。 把心打開,整個法界當作你的道場,心、氣場、身體。身體所有氣脈 才能發動,是高超級氣功工夫。 所有氣脈力道,一時全部發揮出來,吸收無量無邊之能量,使本身產 生無量的能量,整個法界當作自己無量無邊的氣場,以本尊作靠山,本尊 是法界,是整個氣場。

禪林塵宇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念咒語時,對佛菩薩性德要有相當深的認識,能產生信心、敬仰

   心,進而由內心發出歡喜心,覺得與本尊很融合,非常親密,時時不

   分離。所以念咒語時,有此感覺,才能產生法樂。否則只是嘴巴念,

   內心無所依恃。所以最重要的是要把心擺在本尊六隻手的功德。


   二、勿將佛性區格化:


   (一)一般學密者通常所犯的毛病,總把每尊佛菩薩歸類:如藥師

佛是…治病,阿彌陀佛…往生淨土,地藏菩薩…滅罪等,將佛菩

薩作一種功能性的歸屬,需將此觀念打破。每尊佛菩薩所具足的

德性都一樣沒什麼差別,只不過有些菩薩特別強調某方面的性德



   (二)學密者常被某尊佛菩薩的特殊願力、特殊功德而迷惑。如身

體不好,可能要修藥師法;缺乏福報,就要修財神法;常被外在

無形所干擾,可能就要修不動明王的法。人人為了個人需求、現

世利益,這尊也學,那尊也學,學到最後,當要應用時,沒有一

尊產生應驗的,心識渙散,每尊佛菩薩皆具足種種功德,如:如

意輪菩薩具財法、敬愛法、誅法、息災法等等。


   (三)修行法門,貴在專一。當你持誦如意輪咒語時,產生無比的

信心,作為一切的守護;而不是當你生病時,才去找藥師佛…等

等,如此,信心不具足。

   三、本尊的特性:

  1、思維手:念咒恃,要離開一切思維、分別,專心一致,即是

正思維。在任何時刻皆遠離妄想,就是正念。能在一切處,

不因煩惱習氣的干擾,產生錯誤的行為,此即修成本尊的思

維手。

  2、光明山手:光明山乃普迦洛山,即觀世音菩薩之淨土。山者

指吾人之心。心即法界,光明山即光明之心,渡六道眾生之

阿修羅道。光明山者,突顯內心本有清淨之心,遠離善惡執

著,乃至離開一切是非、煩惱,內心獲得清淨,不再受外境

干擾,能如如不動,如一座山。而此唯一能掌握的是吾人之

心。所以念咒時,住入本尊性德,心境達山地步時,什麼都

不想,一心念誦,只在方法上用功。否則漫不經心,業力就

趁虛而入。

  3、蓮華手:大悲三昧手。蓮華代表清淨。清淨心是一切的根本

。蓮華象徵美好。所以觀蓮華時,由於內心逐漸釋放而舒展

、坦開,令我們本身得以產生快樂、法喜。故蓮華手亦代表

準提佛母,度人道眾生,得以清淨解脫。

  4、摩尼寶珠手:即如意寶珠,亦即本尊之。一般世人在修法過

程中,習氣未斷,往往被業力所牽引,無法超脫。一旦面對

事情的好壞須取捨時,皆會產生內心的痛苦與掙扎。所以業

力來臨時,不要排拒它,如果內心不被業力所轉,能坦然接

受,自然不以為苦。因此世事變化無常,畢竟幻化。若能以

平常心、清淨心處之,猶如夢幻泡影,終究還是一場空。吾

人若能知足常樂,即內心時時刻刻一切皆如意,無復他求,

再艱困的環境亦能滿足,自然熄滅慾求之心,這就是摩尼寶

珠手。


  5、大悲金輪手;即如意輪。輪者、乃滅罪及摧破一切之義(如

貪瞋痴等)。能堅定不移,勇往直前,精進不懈,克服一切

困難。故大悲金輪手,即降伏內心無明習氣,將自心打開,

量等虛空,常覺一切滿足;不因貪圖一時利益,而做出錯誤

的決定;亦不會按不住性子,而爆發出不可收拾的事情。


  6、念珠手:一顆念珠,一顆佛心。念珠與念珠之間,以紅線串

連;紅線代表大悲。每一顆念珠,皆是清淨玲瓏剔透的佛心

。念念清淨,念念大悲,念念相應,淨念相繼,自然遠離一

切無明,具足大悲的力量。


  總而言之,就是一顆清淨的佛心。在日常生活中,德性的涵養要

   猶如本尊所具足六隻手的功德。故念咒語時,一心住入本尊六隻手的

   性德,不再分別,整體契入。忽略此點,內心即不清淨。若在日常生

   活中不涵養這些性德,再怎麼修,也不會相應。所謂「喊破喉嚨也無

   用」。

禪林塵宇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一)觀想我就是本尊。

    (二)觀想本尊就在面前,如面對本尊念咒般。

  1、如何藉由觀想本尊來提昇我們的氣埸(能量)?

念咒時,不論那一種方式,要有本尊皆與我同在的覺

,或互為一體,兩者交融不二。本尊是大氣埸、大能

量,我是小能量,藉由此念咒語、結手印、觀想,三

密循環加持力來引動本尊大氣埸,來提昇我們的氣場

。本尊是整個大法界的能量,而我們本身與本尊能量

一樣,此是基本原理。因此觀想、時而我就是本尊,

時而本尊就在我面前,或兩者互融皆可。然後一邊念

咒,一邊安住在本尊六隻手的性德裡,內心很清淨、

很安樂、圓滿,充滿精進心與向上心,自己如本尊一

樣。倘若只是觀想心中種字,而不以三密循環加持力

來引動本尊大氣場來加持我們,如此念咒發生不了作

用。必須一邊念誦,一邊住入其性德,感覺自己如本

尊般,全身籠罩在整個大氣場裏,再開始觀想蓮台、

種字、咒謾而就此安住。種字代表一切功德出生之處

。如果有人觀不出種字、月輪時,或月輪飄來瓢去,

一半黑、一半亮;皆因從來沒想自己就是本尊。在很

有限的身體裡安一個種字,如此會產生胸悶氣脹,而

被絆住,再怎麼念誦,心中不能開闊,亦修不出廣大

心。

  2、中脈如何現前?

中脈氣若不足,觀想則不能清楚,乃執著身見;若誠

心正意,住入本尊六隻手性德,中脈自然現前。因此

一邊念誦,一邊住入本尊性德,漸漸會覺得身心沒有

了,唯有籠罩在本尊大磁埸裡,氣的進出就愈來愈順

,且咒音振動全身氣脈,身體當作共鳴箱,中脈氣自

然上來,遍體舒暢,愈覺得如蓮華手之開展,心會更

踏實、安樂與喜悅。念咒語亦愈來愈清晰,沒有妄念

。至此,心輪會打開,佛心亦現前,慈悲心、菩提心

、廣大心自然流露出來,如同開展自心性德,自證法

樂。

禪林塵宇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圖登.朋措嘉措仁波切著)
    緣起---許多人燒了一輩子香,卻不知道燒香的真正意義,更不知道在燒香的時候也修法除障、增福。這種運用燒香來修行的方法,就叫做「煙供聚資法」,顧名思意即是運用燒香的供養來聚集福德資糧的一種方法。

 

    佛 法的修行,無非是透過外在有形的種種動作,用來啟發內在每個人本身就具足的佛性。而這種燒香供養聚集福德資糧的方式,乃是藉由修行者每天燒香時,特別再賦 予觀照思量和持咒、發心的方法,使燒香的立意更趨於圓滿和豐富,並日漸具足成就的資糧,減少修行過程的障礙,可說是一種自利利他,極稱方便和有益的最佳法 門。

 

    然而,在進行「煙供聚資法」的修法過程當中,必需瞭解並具備如下之認知。

 

「供養的重要」---首 先要了解供養的重要,身為一個凡夫,不管你是修行哪一種法門,每天進行供養是必要的功課,因供養的福報和功德可以逆增上緣,並且令重業輕受,或是令業報現 前的人得以延緩受報,如此才有更多的生命時間修習佛法,讓業報深重的生命喘一口氣,這種得以轉圜的福報就是在供養當中所獲的好處。

 

    「佛說阿彌陀經」有云:「其土眾生,常以清旦,各以衣絨盛眾妙華,供養他方十萬億佛,即以食時,還到本國,飯時經行。」這一段經文指的是已經往生西方極樂世界的人,也是在每天供養,甚至每天早上就供養「十萬億佛」。

 

    能夠到西方極樂世界的人,都是具足善根福德因緣的人,「佛說阿彌陀經」有云:「不可以少善根福德因緣得生彼國」,而這些大善根、大福德的人,到了西方還要每天供養十萬億佛,反觀我們這些沉淪婆娑世界的人,怎可一天不行供養?怎可一天不向十方法界續諸緣法?

 

「供養的心法」---瞭解了供養的重要之後,再來就要知道如何供養。

 

    由 於眾生都是本具佛性的未來佛,在供養的時候應以平等性對待,不能只是供養諸佛、菩薩,而是要兼具下施六道眾生的供養,如此才不致於有所偏頗,也才能與諸佛 菩薩本願相應,尤其是許多大菩薩如文殊、觀音、勢至、普賢、地藏等,都是繫念於眾生,並發種種不可思議的大願,以渡眾生為志業,故而修行人亦應發平等心, 除了上供諸佛菩薩之外,也應下施六道眾生,如此才符合學佛的本旨。

 

    許 多修行人常慨嘆業障深重,修行不易,或是修行數十年仍未有突破,一點感應或消息都沒有,這都是與諸佛、菩薩的本願不相契應,若能回視六道眾生而與諸佛、菩 薩發同樣之大願力,當下就能相應,何怕沒有消息?主要的是許多修行人只知有佛、菩薩,卻忽略了眾生。殊不知諸佛、菩薩均是以眾生為成就的資糧,眾生是福田 的所在,修行人離眾生愈遠則成就愈慢,距眾生愈近則成就愈快,因佛法不離世間法,焉可捨眾生而妄想成就?

 

    至 於以焚香的香氣進行供養,「維摩經」有云:「上方有眾香世界,眾生聞香入律,自然止惡生善」。雖然這是指眾香世界的行者聞香而令行止有戒律,並且息滅惡念 而生出善法,對於我們這個娑婆世界也可適用。因為好的香,自然會讓聞者生出喜悅,這種喜悅對平素有修持的行者,馬上會轉換般若性智,對沒有任何修持的眾 生,也可因此而獲攝受,暫時止息惡念,進而生出向佛的善念。尤其重要的是六道眾生當中,有諸多眾生尚會覺知病痛和飢餓,這些眾生全靠佛教寺廟每天施食,才 能稍解飢渴,其他的宗教均付之闕如。而身為一個佛教徒,應該分擔這些日常的如來家業,每天在家中修習煙供,普令一切眾生聞香獲益,滿足六道眾生的需要,如 此結善緣,日積月累,將是修行者成就的最佳資糧。

 

    煙供所使用的香,必須具足「上供下施」的功用,否則不易竟功。所謂上供即是供養諸佛菩薩,下施即市佈施六道眾生。坊間一般的俗香皆未如法製作,故皆不具「上供下施」的功用。

 

    供養諸佛菩薩可用五香、五寶、五穀、五甘露,這些是娑婆世界最好的東西,而佈施六道眾生則必須另加舍利、甘露丸、經咒,使六道眾生得以攝受而獲益。「普陀香」則是根據「上供下施」的緣法而製作「上供下施」以利行者修法。

 

「平等的供養」---行者務必了解的是,「普陀香」的內容物即具備「上供下施」的功用,故可作煙供的助緣。六道眾生中的餓鬼道,或是中陰身的眾生並可聞「普陀香」而食,台灣的信眾喜供福德正神,此香亦是佈施福德正神和一切財神之主要香粉。

 

    「普陀香」也是佛教密宗修持息災、增益、懷愛、誅降等大法的必要助緣、唯在修法時,息災法需另加白芷若干,增益法可另加檀香粉若干,(懷愛和誅降的加料屬秘密,無灌頂者不授)。焚燒「普陀香」時可加誦六字大明咒:嗡嘛呢叭咪吽,自可增加供養和佈施之功德,並長養自身之般若智慧和廣結一切善緣。

 

    焚香是身為一個佛教徒日常最重要的供養之一,因香氣彌漫,可清淨此五濁惡世,令諸佛菩薩歡喜,並令六道眾生暫處淨土,故而選擇好香供養,是成就修行的一大起步。

 

「焚香功用殊勝」---就修習佛法的人來說,由於心氣無二的緣故,從鼻孔所吸入的香氣在進入中脈的五輪之後,必然影響心、氣、脈、輪的作用。因此、良好的香可促進人體血液循環,具足增進健康,並引發禪定四空四喜的功能。

 

    「普 陀香」的配方是以清淨身、口、意為主,焚香之後,香氣至鼻孔吸入,能淨喉輪之貪,上升頂輪毘盧遮那佛能袪除癡愛,下降心輪化除瞋恨,進而引動五方佛智慧及 地水火風,啟發身心的神通和般若智慧。上師指出,焚燒「普陀香」亦能改變外在星曜的影響,依密宗「時輪本續」記載,喉間四脈配四時,二十八脈配二十八星 宿,六十壇城配六十四時,因此在佛前以誠心焚燒「普陀香」上供,並以悲心下施六道眾生,得以轉化星曜日時之不利,消除諸多障礙。日日焚燒「普陀香」則可逢 日日是好日,時時是好時,其助緣之殊勝無法盡述。

 

    佛 教密宗大威德本續更以偈稱頌焚香的功德:「龍腦沉香肉寇等,善為和合諸般香,三種轉香金剛母,奉獻壇城尊鼻境。」焚香可說是很重要的供養,在密教初級的密 續當中,也是以香做為八供或五供,由紅色的金剛母手捧著上供下施。台灣的香粉或香條多半出自道教配方,大量使用沉香、壇香,在佛教的教法和規制上,另有不 同而圓滿的配方,絕不同於道教的用度,而台灣的佛教徒普遍接受道教甚至一般坊間自配的香條、香粉,故而無法運用焚香而進行修法,更何況是藉以聚集福德資 糧。

 

「普陀香的傳承」----    如法製作焚香的材料,必需要上師的傳承和指授,否則不易圓滿,「普陀香」的傳承緣起是根據龍樹菩薩所造「妙香混合寶鬘」一書所製,為佛教藏密歷代祖師相傳之無上妙寶,更是供養諸佛菩薩及下施六道眾生的重要助緣。

 

    「普陀香」據龍樹菩薩所記述,是觀音菩薩在過去世當中,因說法的助緣所製造,當時菩薩曾化身為白螺而為水中族類說法,但因水族貪、瞋、癡的念頭太重,難以聞法得度,故而調配此香而令水族聞此香而立開智慧並得度。

 

    故此香與海島眾生有莫大的因緣,舉凡法會、繞佛、禪定、放生,點燃此香均有不可思議之感應。

 

    「普陀香」在燃燒時,有上升、下降兩部份不同的香氣,上升的香氣上供諸佛菩薩以及天道、修羅,下降的香氣則可供餓鬼、地獄及畜生道,至於人道則兩種香氣均可得聞。

 

    龍樹菩薩是在禪定中發現觀音菩薩在過去世中有如此之度眾因緣。特別予以記錄下製香的妙方。並有特別之咒語加持本香。尤其是在製香時更需選擇適當日子,以甲子日誦經購買材料,丙子日打粉,戊子日入罐(裝箱) ,庚子日做其他加工成品。

 

「普陀香的配方」-----「普 陀香」的配方當中,溶入珍貴的「無量壽佛二五粒食真香」,這種香在印度和西藏都非常有名而經常使用,比如在寶瓶裡面,或是在灌頂瓶裡,以及在香爐裡面都安 放有這種香,這種香主要是以迎請阿彌陀佛為首,觀音菩薩、沽汝沽利天母、六臂大黑天等西方蓮花部聖眾。因此,常焚此香具有往生西方、延年益壽、消災、智 慧、懷愛、增長悲心等成就。

 

    以內容物的成份來看,「無量壽佛二十五粒食真香」包含二十五種人世間的寶物,其緣起極為殊勝,故能為諸佛菩薩和天人等一切眾生歡喜納受,在鼻嗅之後產生禪悅歡喜,如同得到美食一般,故名「二十五粒食真香」。

 

詳細區分和說明,二十五粒食真香可分五大類:

 

一、五香:赤白栴檀、肉果、冰片、紅花、沉香—是彌陀德藝象徵,能成就一切事業。

  當中檀香源出於佛經典故,檀香是印度大土守護天女供佛之物,緣起殊勝。而冰片是靈王持光天女供佛物,紅花是喀恰妙香天后供佛物,肉果是雅嘎剎天母供佛物,沉香是金光天女供佛物。常燒五香可以使戒心清淨,由天人護持,不墮惡趣。

 

二、五寶:金、銀、真珠、珊瑚、映青—是彌陀光明象徵,能清淨色、聲香、味觸五蘊,而得到身口意功德事業五種加持。

 

三、五穀:燕麥、粳米、小麥、豆、芝麻。象徵彌陀自性、能清淨地、水火、風、空五大,而得到五種智慧,消除饑饉天災。

 

四、五藥:苦蔘、白珍珠乾、仙人掌、海浮石、石菖蒲。象徵彌陀悲憫菩提能解脫疾病疫症。其中苦蔘為獅面天母供佛物,真珠乾為虎面天母佛

物,卷柏為鱷面天母供佛物,仙人掌為帝釋(玉帝)供佛物。能清五蘊,解脫疾病。

 

五、五甘露:蜜、白糖、乳酪、牛乳、油。象徵彌陀及五方佛力量。

 

    由此可見用香必需具足諸種因緣,坊間一般的香,有時只會吸引食香魔,而在缺乏「二五粒食真香」的諸種寶物、食物緣起,更難以具足上供諸佛菩薩,下施六道眾生的功德,焚香供養不得不細予講究。

 

「煙供的緣起和利益」-----煙供的緣起在西藏蓮花生大士時代,當時有許多的魔鬼和地神阻礙蓋廟,白天辛苦蓋的廟,到了晚上就被破壞,而當時有一位叫做博帝薩埵的大堪布(即精通佛法的博士)無 法可施,苦惱得很,不得已只好請蓮花生大士前來解圍。蓮花生大士即準備當時最好的五甘露樹等物來做煙供的法物,包括菩提樹、白檀木、野蒿、乳香、卷柏等 樹,以虔誠的心意供養,終獲魔鬼、地神的喜悅並幫忙蓋廟,最後使得蓋廟的工程順利完成,後世的人逐承襲了這個方法,做為除障增福的最好修法。

 

    眾 生因無明業障的召感而流轉於六道,很難頓悟本來面目,藉著煙供的方法,每天累積供養三寶和護法的功德,命終時可獲引導至西方淨土,匯歸毘性海。並由於每天 的煙供濟助六道眾生,以及對餓鬼道、地獄道和中陰身的無利益,其功德力可令修法的人解除累世的冤結,並令障道的惡鬼轉為護法,不作祟,迅速消除人我之業 障,如所知障和煩惱障,迅速累積福德、智慧兩種糧,若修煙供法做得圓滿亦可開悟成佛,是佛教密宗極重要的修行功課。

 

修持煙供可獲下列八大利益:  

 

一、解除宿怨。  二、諸業滅盡。   三、速獲功德。    四、感富饒果。   五、病苦痊癒。  六、天龍地祇擁護。 七、處所吉祥。    八、速證佛果。

 

    由 於修持煙供具有上述殊勝的好處,學佛的人應每日精進的修持以迄成佛。學習佛教密法的人雖有許多人接受各種的灌頂,並努力的修法,但仍舊無法成就,這是受到 前世的債務所障。因此,雖然在這一世裡做了許多善事和法,依然難以成就,此時就應經由煙供的修持法清償宿債。由於有修持煙供而激的廣大悲憫胸懷,才能獲得 佛法上的成就。否則,將會因累世的宿債未還而影學佛,並因冤親債主的困擾進而對佛法的懷疑,甚至後悔、懊惱所做的佈施和種善業,學佛的人應好好的以清淨的 心,思維佛法的真諦,並瞭解學佛的次第如此才能認真面對消除累世的債物,讓今世以迄未來世愈來愈順遂,最後才能離輪迴苦海。

禪林塵宇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嗡(唵)、啞(阿)、吽三字,也可作如下闡釋:

  嗡(唵),就是無相,代表了一切的總名,它象徵一切宇宙,是萬德的總名,有包容一切的意思。從密宗來說,嗡字也含有融入與皈依的意思。

  修密法的人,知曉宇宙本空,由嗡字代表宇宙的空寂,先由有聲音的嗡字,進入無聲音的嗡字,而達到了宇宙與我完全合一的境界。密宗行者望向藍空,宇宙化為嗡字,而密宗行者吞下這嗡字,便是合一。由觀察嗡字,再融入嗡字,便可以離開世俗的人間,去人我兩執,證得無我及空。 

  啞(阿)字,最具有權威,可算是諸佛之母吧。它甚至是諸佛共同的種子字,由此啞字生出諸佛菩薩。因為嗡字是空相,而啞字就是太初的意義。啞字就是一切的開始,有了啞字,才有諸佛菩薩的出生,不管是金剛界及胎藏界,全是由空相到太初的現象。這太初是不生不滅的,啞字象徵了宇宙的太初,更象徵了太初的不生不滅。

  《波羅密多心經》說「不生不滅」,「不增不減」,「無相無不相」,「不垢不淨」,「無眼、耳、鼻、舌、身、意」,「無色、聲、香、味、觸、法」,「無色、受、想、行、識」,就是指的啞字,原是太初宇宙的現象。  

  密宗行者要知道,嗡字是表示「○」,啞字是表示「一」。修法的人從宇宙太初的「一」,作為「心」的觀法,最後才融入宇宙的空相「○」之中。

  吽字,意味開花,也即是顯現自性而達到大圓滿成就。這個吽字,就是無量無邊不可思議的功德,象徵著大智慧、大權威、大神通,象徵開花得到結果。

  總而言之,吽字象徵圓滿修持,由於圓滿修持的成就,達到了顯現自性的吽字,由吽字的成就,融入了宇宙的嗡字之中,這嗡字就是寂靜的涅槃。

  以上對嗡、阿、吽三字的解釋,是從修法的成就次第而言,但也反應了此三字咒音及涵義的重要性。

  古印度吠陀經典《曼都卡奧義書》認為,唵(嗡)字是永恒的、不朽的音聲,整個宇宙就是它的波動,宇宙絕對本體亦名之為唵。該書說:「遍宇宙皆是唵。過去、現在及末來的一切都是唵。那個超越時間、空間和因果作用的也是唵。」又指出,念誦和觀想唵字,就能進入深沉的禪定。

  由上述可知,密宗咒語與音聲的神秘作用以及咒語的音聲與人體的奧妙關係,的確是值得認真探討和研究。

  日本東密研究家桐山靖雄修習東密求聞持聰明法取得卓越成就。他是日本念力密教的當代代表人物,也是日本密教史上第四個能以念力點燃護摩火的人。他在其《密宗入門》一書中說:他經過探索和研究,自己修法取得成就的主要原因「就是將一百萬遍的真言傳入腦中」。他認為,聲音是由呼吸、發聲、共鳴三種要素組合而成,且三者同等重要;發聲即振動,共鳴使振動增強,大大加強了振動力。他運用軍荼利瑜伽(即拙火瑜伽)的呼吸方法,把呼吸、發聲、共鳴三要素強化,並勤練海底輪和生殖輪兩個部位,強化肋間筋、腹筋和橫隔膜等,使其功能充分發揮,然後將喉腔的發聲所產生的共鳴,也就是真言的振動,輸入腦深部。他說:「振動的要訣是:將聲音的振動傳到臍輪的下部,使其產生共鳴,然後將喉輪的振動,透過生殖輪、心輪、眉間輪、頂輪傳達系統,輸入腦部深處。」

  有人認為,持誦咒語以促進氣、脈、明點的和合為其根本第一要義。用咒語聲音的頻率振蕩自己的氣,使之與宇宙之間的氣相接通,再從左右二脈引入中脈,由氣來通三脈七輪。

  咒音先振蕩氣,再引氣通脈,使脈結一一舒解,使脈結成明點,產生了舒解的光明,自然脈脈清淨光明,自己智、身、光完全打成一片,融入宇宙而得到相應。

禪林塵宇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早在佛教創立之前,上古的印度婆羅門教就相信咒語的神奇作用。婆羅門教和密教都認為,念誦咒語可以與天神的心靈直接感應而發生效力,咒語似是諸佛菩薩的電報密碼,可以呼應通靈,互相感召。實際上,咒語的神奇作用關係到音聲的秘密。現代科學迄今仍然未能解開音聲與宇宙萬有生命關係的神秘功能之謎。人類對於音聲的學識,恐怕還只知其能溝通人與人之間、人與動物之間思想感情等,至於利用音聲促進人與動物等的生命,啟發生機,或者感受死亡的秘密,以及植物和礦物等有無音波輻射和反應等問題,還有待於研究。音聲的振動,可使雪崩,可使玻璃窗破裂,可使人入靜或安睡,亦可使人煩躁不安。據說它還可使動物多分泌乳汁、多產卵,促進動物的生長發育,促使某些植物快速成長。又據科學實驗,超低音的振動,可使人激動、使人感到疼痛而呻吟,甚至對建築物造成破壞,這是音聲振動頻率不同對自然界和人體所造成的結果。那麼,由歷代密宗大師利用特別的音符精心創制的各種真言,可以振動身體內部的氣脈,使其激發出生命的潛能,超越慣有現象界,而進入神妙的領域,甚至可以啟發神通和高度的智慧,這是可以理解的。密宗上師根據徒弟個性、特質、習染的不同,密授的咒音,其效益彰。

  有人說,宇宙意識是音波頻率;真言也是音波頻率,二者的頻率相等時,就因共鳴而相應,所以就能產生不可思議的效力。咒語本身單調而複雜,但念誦起來卻很靈驗。所謂單調,因它是許多單音的組合,猶如蟲鳴、鳥叫,或如密雨淋淋,但聞一片淅瀝嘩啦之聲,洋洋灑灑。所謂複雜,因它把許多單音參差組合,構成一個自然的旋律,猶如天籟地籟,悠揚肅穆,使人回歸自然進入空靈的境界。

  東密和藏密所念誦的咒語,都是根據梵文或藏文的發音而來。唵(讀嗡)、阿(讀啞)、吽(讀:門+共)三字,是梵文聲母的總網,由此三字的發音組成的真言,便是普賢如來「三字根本咒」。佛學家南懷瑾曾論述此三字音聲的作用,特引述如下:

  唵(嗡)字,是宇宙原始生命能量的根本音。它含有無窮無盡的功能。就人體而言,它是頭頂內部的音聲,與人們掩蓋耳朵時,自己所聽到心臟與血脈流動的聲音相近。所以凡念誦唵字部發音的咒語,必須要懂得它發音機理的妙用。它的最低效果是使人頭腦清醒、精神振發。若患傷風感冒連續不斷地念此字音,可以使頭部發汗,收到不藥而癒的效果。

  阿字,是宇宙開僻、萬有生命生發的根本音。它具有無量無際的功能。同時,阿字是開口音,是世界一切生命開始散發的音聲。例如淨土宗念誦「阿彌陀佛」,便是屬於密宗阿部的開口音。也可以說,它是蓮花部基本的聲密。如果能夠懂得阿部音的妙用,就可以打開人身體內臟的脈結,同時可以清理臟腑之間的各種宿疾,真正了解又能合法修習阿部音,久而久之,自然可以體會到內臟氣脈震動的效果。

  吽字,是萬有生命潛藏生發的根本音。也可以說,唵字,是形而上天部的音聲;吽字,是物理世界地部的音聲;阿字,是人部的音聲,是人與動物生命之間的開口音。就人體而言,吽字是發自丹田的音聲。如果懂得以吽音來念誦咒語,可以震開脈結,啟發新的生機,最低限度,也可以起到健康長壽的效果。例如東密和藏密共同所傳的觀世音菩薩的六字大明咒:「嗡、嘛、呢、唄、咪、吽」,便概括了唵字與吽字的咒身,至於其中「嘛、呢、唄、咪、吽」四字之音,都是阿部音變化的妙用。

禪林塵宇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咒語,又稱真言,梵語稱為曼怛羅,又稱為陀羅尼,屬於密宗身、口、意三密中的口密。真言就是真實的話,不虛妄的話,佛菩薩所說的秘密語,被認為含有諸佛菩薩不可思議的加持(加被)力。真言源自古印度吠陀時代的婆羅門教根本經典,隨著密教的出現得到最大的發展。

  真言有各種類別,數量很多。善無畏三藏在《大日經疏》中就能說真言者來分,把真言分為五類:

  1.如來所說--釋迦如來、大日如來  等真言。

  2.菩薩所說--觀音、地藏等菩薩的真言。

  3.二乘所說--舍利弗、目蓮等真言。

  4.諸天所說--梵天、夜摩天等真言。

  5.地居天所說--帝釋天、毗沙門天等真言。

  在《大日經》中真言則分為三類,即:A.佛部真言,B.蓮華部真言,C.金剛部真言。

  按密宗的祈禱修法,則真言分為息災、增益、敬愛(攝召)和降伏四類,其所有的真言各有不同,但形式卻大致一樣。例如:

  1.息災法真言由﹁唵﹂(嗡)字開頭,以「娑訶」結尾。

  2.增益法真言始終都為「南無」。

  3.敬愛法(攝召法)真言都由「唵」字開始,以「吽發吒」終。

  4.降伏法真言都由「吽」字開始,以「吽發吒」終。

  所有真言的形式大體是相似的,若不以「南無」、「唵」、「吽」(較短的真言)開始,即以「南無」、「三滿多」、「勃陀南」(較長的真言)等皈敬語開始,最後即為「莎訶」(或梭哈)的成就句。

  以真言的長短來分類,則分為大咒(根本咒)、中咒(心咒)、小咒(心中心咒)等。

  現列出一些常用咒語為例:

  淨法界真言:嗡。覽姆。   

  文殊菩薩護身咒:嗡,吸林姆。

  大輪一字咒:嗡,勃魯姆。

  三字明咒:嗡,阿,吽。

  六字大明咒(觀音菩薩心咒):嗡,嘛呢唄咪,吽。

  阿彌陀佛心咒:嗡,阿彌爹哇,舍。

  地藏王菩薩心咒:嗡,哈哈哈,微三摩地,娑訶。

  準提佛母心咒:嗡,者利主禮,準提,梭哈。

  綠度母咒:嗡,達列,度達列,度列,梭哈。

  大悲咒心咒:嗡,乏及喇,達爾嘛,赫利。

  蓮華生大士心咒:嗡,阿,吽,邊札,古魯,貝馬悉,地,吽,舍。

  黃財神心咒:嗡,針巴拉,查冷查那耶,娑哈。

  在真言中,每個咒均有咒種子,依咒的種子而生出一切字輪(咒輪)。觀想本尊心中蓮花或月輪的中心一字,便是本尊真言種子。

  釋迦牟尼佛的真言種子是「」字;
  阿峽佛的真言種子是「」字;
  阿彌陀佛的真言種子是「密里」字;
  觀世音菩薩的真言種子是「」字;
  大勢至菩薩的真言種子是「」字;
  普賢王菩薩的真言種子是「」字。

  持誦真言之法有多種,著重在音聲方面的稱為音聲念誦,有四法:

  1.金剛念誦:口不動舌動。

  2.蓮花念誦:口動自耳得聞。

  3.言音念誦:口動他人得聞。

  4.忿怒念誦:厲聲吼誦。

  持咒音聲與心念、咒的意義相應的稱為略出經念誦,有四種:

  1.音聲念誦:一切聲是也。

  2.金剛念誦:口舌動轉默誦。

  3.三摩地念誦:心念是也。

  4.真實念誦:如字義修行也。

  持咒音聲與觀想咒輪、呼吸相應的稱為意支念誦:

  1.菩提心念誦:心觀字形。

  2.聲念誦:聲明朗。

  3.句念誦:句分明。

  4.命息念誦:字輪隨出入息互涉。

  持咒與觀想相應,並顧及咒的意義和呼吸的稱為觀想念誦,亦有四法:

  1.真實念誦:觀菩提心字義。

  2.三摩地念誦:觀實相並句義。

  3.光明念誦:觀自息風(呼吸)與光明。

  4.色念誦:觀印於胸間。

  至於持誦息災、增益、敬愛、降伏四法的咒語,其方法亦各有不同:

  息災法--誦咒不緩不急,要與慈心相應(清和調勻)。

  增益法--誦咒如數金剛珠,要與喜悅心相應(調喋捷利)。

  敬愛法--誦咒要緊捷,要與期望心相應(緊捷旋利)。

  降伏法--誦咒要忿怒,要與忿怒心相應(忿怒嗔色)。

  密宗稱持咒為「持明」《密教通關》一書說:「陀羅尼,此云持明,或總持,古譯云咒,即是設盟立誓,不二真實之言也。共依此約,不敢違越,名曰持盟。又持明者,謂持一切明門、明行,乃至盡此三昧耶誓願以來終不漏失,故名持明。又破除一切無明煩惱之闍,故曰明。」又指出:「蓋口誦明,手結印,意念本尊,三業相應,圓成各種事業也。」

  所以,與結手印一樣,持咒發自本心,通達菩提心,再加以身、口、意三密結合,就能取得法性光明的圓滿成就。

禪林塵宇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藥師灌頂真言咒(三十六遍)

南謨薄伽伐帝  鼙殺社  窶嚕薜琉璃  鉢喇婆  喝囉闍也  怛他揭多也  阿囉喝帝  三藐三勃陀耶  怛姪他    鼙殺逝  鼙殺逝  鼙殺社  三沒掲帝  娑訶

此咒出自於(藥師如來本願功德經),常誦此咒能消除,累劫宿世因果業病,如有病痛纏身業力現前難癒之苦,只要虔誦必能轉重為輕,轉禍為祥。若有急症危及生命時,誦此經咒先準備一杯水,而後眼看此杯水,誠心持誦一百零八遍,完後再讓病患喝下必得效益。

禪林塵宇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7) 人氣()

【迴向自身或家人的經咒與佛號】

一、「摩訶般若波羅蜜多心經」(三遍)

觀自在菩薩  行深般若波羅蜜多時  照見五蘊皆空  度一切苦厄  舍利子  色不異空  空不異色  色即是空  空即是色  受想行識  亦復如是  舍利子  是諸法空相  不生不滅  不垢不淨  不增不減  是故空中無色  無受想行識  無眼耳鼻舌身意  無色聲香味觸法  無眼界  乃至無意識界  無無明  亦無無明盡  乃至無老死  亦無老死盡  無苦集滅道  無智亦無得  以無所得故  菩提薩埵  依般若波羅蜜多故  心無罣礙  無罣礙故  無有恐怖  遠離顛倒夢想  究竟涅槃  三世諸佛  依般若波羅蜜多故  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  故知般若波羅蜜多  是大神咒  是大明咒  是無上咒  是無等等咒  能除一切苦  真實不虛  故說般若波羅蜜多咒  即說咒曰揭諦  揭諦  波羅揭諦  波羅僧揭諦  菩提薩婆訶

※每日持誦心經三遍以上,能有效去除心中雜思與慾念,如有眾生因累劫宿世因果業障,造成無明、煩惱、貪求所累,而產生出十二因緣(過去二因、現在五果、現在三因、未來兩果),苦無解脫之法,可誦心經之般若波羅蜜多咒、一百零八遍,先去除無明煩惱雜思慾望,方能漸入清淨無為自在本性。所以念心經的好處在於破除無明,進而了悟四聖諦(苦、集、滅、道),控制自己的六識(眼、耳、鼻、舌、身、意)所衍生出之六慾(色、聲、香、味、觸、法),修持六度波羅蜜(布施、持戒、忍辱、精進、禪定、智慧),看破自身五蘊(色、受、想、行、識)皆是虛假不長久,找出本身舍利子在諸多法相中不具任何實體的本性,渡一切眾生脫離一切苦難,方能見到如來本性自在觀音。

禪林塵宇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煙供之意義:

  藏文叫淨供。台灣俗稱煙供。因焚諸供物生煙薰之,使自己和對象清淨,故叫淨供。但世俗凡夫,看到有相的煙,而直稱煙供。

二、煙供之源起:

  蓮花生大士往西藏弘法,西藏鬼神厲魔及黑天龍八部因嫉妒瞋恨,處心積慮欲加害他。蓮師以神通力制伏他們,又以煙供布施、度化他們。故以後成就者均仿蓮師以煙供作下布施

三、煙供之種類及施供之對象:

(一)桑:屬於上供養之煙供。其供養對象:

   1.得三涅三寶:佛寶、法寶及一切十方諸佛菩薩、空行眾。

   2.護法:(1)世間法:保護佛法及佛子之白色天龍八部(善的天龍部)

        (2)出世間法:瑪哈嘎拉、一髮母、拉呼拉、十地或八地菩薩化身

                之護法

(二)訴:屬於下布施之煙供。其布施之對象

     1.六姓大悲之主客:即六道眾生

     2.魔鬼冤孽。

四、煙供之目的:

(一)桑:

   因對象是諸佛菩薩及護法、空行眾。他們本身清淨無染垢,不須淨供,故此桑煙   供,旨在淨治施供本身之所知及煩惱二障,並積聚福慧二資糧。 

(二)訴:

   1.六姓大悲之主客:

     淨息他們累世諸罪障,助其超脫輪迴之苦,得究意涅槃之樂。其中有的聞煙

     便立即解脫,有的雖未即世成就,但因煙供力結了佛緣,於未來世中獲解脫

     。

   2.鬼魔及冤孽因瞋恨之故,時時欲恣肆殺人。此時若以灰煙薰之,他們立即大

     樂而平靜下來。故施煙供可免除一切龍怪鬼魔之傷害,化解冤孽累劫之糾纏

     。

   3.中陰49天之亡者:

     此時新亡者徬徨無所依,又無身相,無法吞嚥及飲食。因此藉由聞煙,而得

     佛力之加持,獲得脫,逕佛土。

   4.喬遷新居、惡疾染身、子女乖逆、家庭不和、生意不順,以諸佛加持之煙供

     力,可除盡一切晦煞。

    以上所述屬外淨供之目的,至於內淨供之目的,則在成就佛果,得涅槃極樂。

五、煙供之材料:

  「桑」、「訴」共的材料:

一.香材:(煙供最根本材料)

    (一)柏枝(二)白檀香(三)沉香(四)野蒿(五)達子香(六)蘇盧(七

     )甘松

  對天龍八部及眾生有助益之草、樹枝其一百多種,最根本是以上七種。若香材有毒

  性無味、聞之不適者不可用之。

二.藥材:

  基本藥材:

  (一)訶子(二)藏紅花(三)小豆寇(藏蔻)(四)丁香(五)土砂仁(草果)

  (六)藏木香(七)野麥冬(八)乳香(九)安息香(除障香)

  一般藥材:

  (一)尼泊爾、印度、大陸、西藏....等佛教聖地之植物。如菩提樹葉、草、樹、花

     ....等。

  (二)珊瑚、瑪瑙、金、銀、銅、鐵....等無毒性者。

  (三)米、青稞、玉米、小麥、白芝麻、黑芝麻、紅豆....等磨成粉,做成香枝。

  佛教施煙供時,以香材、藥材佔大多數,其他材料摻少許即可。香材七種一起混合

  燒最殊勝分別燒亦可,但藥材一定要混合燒。

另外「訴」的特別材料:

共:1.三白:乳酪、牛奶、酥油

  2.三糖:蜂蜜、奶精、紅糖

不共:對象嗜吃何物,即布施何物。比如中陰亡者,生嗜吃糕餅,便以糕餅焚薰成煙以

   布施。

煙供之時間:

桑:農曆十五日左右,盈滿圓月日最吉利。一般人改運除障,宜選農曆1~15日中間之吉

  祥日。若每天施煙供者不用擇日。閉關者每天一次,以上午至中午之間施供最適宜

  。

訴:閉關時大多選擇黃昏時刻。一般修行人隨時皆可。若布施中陰亡者,視他生前三餐

  吃飯時間之習慣為主。鬼神隨時皆可,不須另擇時辰。厲魔則黃昏最適宜。

六、煙供之功德:

1.房間不安靜、不吉祥,薰之可驅除鬼厲。

2.著魔、內心不安、精神異常聞香迅速除魔。

3.精神萎靡、身軟無力、聞香可提神。

4.身罹疾病、久治不癒之無明病、感冒....等聞之可除病。

5.裝臟時用之。

6.修法、灌頂....等用以迎請諸佛迅速降臨。

7.可種福德、智慧資糧。

 

禪林塵宇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