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分類:聖嚴師父 (46)

瀏覽方式: 標題列表 簡短摘要
     

申請資格:



亡者之配偶、直系血親或接受死者生前委託者。(受託人應攜帶委託人之身分證影本、印章及書面委託書)



申請注意要件及資料:



(1)申請人身分證明文件
(2)申請人與亡者身分關係證明文件。
(3)於植存前三日,親至申請窗口,辦理
骨灰植存備查程序,並領取骨灰植存容器。
(4)火化後之骨灰,需經再處理方可植存。(須加工成為粉、顆粒狀骨灰)
(5)至遲於實施植存一日前,聯絡植存服務窗口。



(6)骨灰已於外縣(市)再處理者:
應備骨灰再處理之證明文件,至臺北縣立殯儀館辦理。



(7)骨灰已火化,未經再處理者:
當地縣(市)政府無再處理設備者,應備當地縣(市)政府核發之火化許可證明,將骨灰送達臺北縣立三峽火化場,可免費代為再處理。



(8)骨骸(撿骨或黃金甕):需經火化及再處理,方可植存。
(臺北縣立三峽火化場火化費用:外縣(市)者,以臺北縣民之三倍金額計費。)



植存地點:



臺北縣立金山環保生命園區(臺北縣金山鄉頂角段半嶺子小段三四二地號土地)



而有關於樹葬、植存的過程,在生死禮儀版已經回答過數次,稍微找一下就可以找到相關的資料,在此就不多加贅述。



至於費用方面,目前園方是不收取任何費用的。(當然火化等政府規費是要另行支付的。)



有想要了解更多的,歡迎再補充發問,我知道的,會盡量都告訴您。

禪林塵宇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法鼓法音,響徹宇宙;金山有礦,永不憂愁。


法乳常哺,法水長流;三界眾生,苦海回頭。


 


祥雲法雨,普潤大千;十方三寶,心中自現。


作育龍象,遊化人間;禪修念佛,一念萬年。


 


彼此關懷,互相照顧;提昇人品,建設淨土。


修學佛法,分明因果;救濟眾生,慈航普度。


 


法鼓山呀!鼓在何處?弘法護法,就是法鼓。


法鼓山呀!誰敲法鼓?你我和他,都敲法鼓。


 


(聖嚴師父於1995年6月3日撰於東初禪寺)

禪林塵宇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

                                    

不會欣賞他人的成就,自己就不會感動,就變成妒忌人家。


看到人家得到了榮譽,得到了光榮或者是成就,還會酸溜溜地說:


沒什麼了不起。這種人是最沒有出息的。


如果經常能夠欣賞人家的成就,


讚嘆人家的成就,看到人家的光榮,


看到人家的好事,覺得好感動,


心想這個人真是了不起,能夠這般努力,


完成了這樣好的成果,那真是好啊!這個叫見賢思齊。


我們讚嘆人的時候,自己也希望能夠向他學習,


還有我們讚嘆人、欣賞人的時候,


也影響其他的人來欣賞值得我們感動的事、或者感動的人。


這對於生活環境來講,對自己,對當事人,以及對週遭的人都是正面的                                                                                                                                                       

禪林塵宇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死亡時,鼻息雖斷,但神識通常還在執著身體,一般在死亡八到十二個小時之後,才會逐漸離開身體。在神識未離去之前,正是最痛苦的時刻,只是有口難言;雖然痛苦不堪,但對亡者卻是最重要的時刻,因為當時的狀況將會影響亡者未來的去處,所以,佛教很重視臨終時的佛法開示,是希望藉由佛法的開示,幫助亡者或臨終者體會緣起法的宇宙人生真理「苦、空、無常、無我」,能夠萬緣放下,離苦得樂,充滿希望與光明,提起正念,往生淨土。

  


        根據《觀無量壽佛經》所說,阿彌陀佛在最初發願時,曾開殊勝方便:雖十惡五逆之人,於臨命終時,若遇善知識說法安慰、教令念佛,令聲不絕,具足十念「南無阿彌陀佛」, 即得往生淨土。這就是開示的目的和意義。


  


        因此,聖嚴師父在法鼓山智慧隨身書《助念功德怎麼做》中提到,人在臨命終時是最徬徨無助的; 如果他尚未信仰三寶,也沒有信仰其他宗教,在臨命終時,不知道一口氣不來之後會到哪兒去? 要何去何從?對世間的事,牽牽掛掛、放不下、捨不得、離不開;對於未來的前程,茫茫然不知何往, 因而恐懼、憂愁、害怕,在這種情況下斷了氣,因為貪戀、恐懼、瞋怨、不平, 會讓他們再生到人間的機會都很少!因此,不論臨終的人神智清楚與否,開示佛法是太重要、太有用了。


  


        尤其在臨終時為亡者授三皈依,為他唸三皈依詞,亡者會想:「自己已經成為三寶弟子,一定會有佛菩薩來救我、助我、接引我,應該放下這個環境,求生西方去了。」如果這個念頭一生起, 根據《無量壽經》所說,他至少能夠往生西方下品下生的蓮花。這對亡者來講,是一項大救濟,比什麼幫忙都有用。


  


        開示是指出家法師說法,但有時由於因緣不同,也可能由助念團的悅眾菩薩、居士為臨命終或亡者說法。 然而不論他們的神智是否清楚,都要做簡短的佛法開示,即使已經斷氣,在生理上屬於死亡, 但神識卻可能認為自己還活著,也要為其說法安慰。因為佛教認為亡靈的感應力非常好,相當於生前的七倍,所以,家屬的心念對亡者的影響很大。

禪林塵宇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人是群體的動物,不可能離群索居,除非你想成為與世界隔絕的人 ,把自己關在一個獨立的空間裡,不想和任何人接觸 ,也不想請求任何人幫忙,那才不需要與人溝通,否則都免不了要與他 人溝通。
 


溝通很重要,可是在人與人相處的過程中,一般都會選擇與自己比較契 合的人來往。



總認為反正不和某某人來往,不和某某人談話 ,一樣會有其他朋友,一樣可以過日子。



於是就開始有所分別這個人是 我的朋友,那個人不是我的朋友;或是這一班人都是壞人 ,我不願意和他們做朋友。



像這樣的人,在腦子裡已經設定好標準,認定了某些人不夠朋友 ,或不是朋友,或是這些人都是出賣他、要佔他便宜的 ,甚至覺得別人的水準太差,不夠資格做他的朋友。



這種不願雙向溝通 的人,要和他交朋友是很難的,因為,溝通一定是雙向的 ,如果是單向就不能稱做溝通,因為根本無從溝通起。
 


照常理說,只要不是惡友、損友,交朋友應該是多多益善 ,但如果任憑你如何努力,對方還是不願接受你,仍然對你有敵意 ,那就不用再努力,只有暫不往來了。



因為你不一定非得和他做朋友不 可,何況是他不願意和你來往,不願意接納你,如果你執意要和他來往 ,不但你很痛苦,他會更痛苦。事情到了這個地步,也是無可奈何的 。



不過,即使如此,也不要把對方當成敵人,心裡還是要把他當成朋友 。



這就是佛法中所謂「默擯」的方式。「默」是沉默,「擯」就是驅逐 ,意思是他不生活在我的範圍裡,我也不生活在他的範圍裡 ,彼此互不干擾、涉入。



因為既然沒有辦法溝通,那就不需要再強求了 。尤其是當對方無理取鬧、不可理喻,你和他有理也講不通時 ,那只有用默擯的方式。



可是等他回心轉意後,還是要將他視為朋友 ,不要因此而把他當成十惡不赦的人。



另外還有一種方式是試探,幾次試探後或許會發現,也許是因為你的方 法、心態或言語讓對方誤會,以至於他無法接受。這時你必須先調整自 我,調整到對方能夠接受的程度為止,但不能把自己完全變成別人期待 的樣子,否則就失去了自己的立場與原則,連一般人也沒辦法接受 。



你可以試著想辦法先適應對方,將自己的一部分改變 ,經過多次的適應調整,最後也許對方會回心轉意,願意主動或被動的 與我們接觸。



無論我們採用什麼方式溝通,都要明白,溝通需要雙方共同的努力 ,只靠單方面的努力是不夠的。



所以除了要敞開心胸接納別人外 ,對於他人剛強、抗拒的心,也要用慈悲心來軟化它 ,這樣才能達成真正有效的溝通。

禪林塵宇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要自知苦惱,才會不拒苦事。要自知福溥,才會惜福種福。


◎菲以自供,是惜福;厚以施人,是培福。


◎善於處人是智慧;受人善待是福報。


◎能夠了悟「萬法無常」是智慧;能夠運用「無常的萬法」自利利人是有福。


◎培福不是為了享福,否則也是不智。因此我們在培福之後要知惜福,惜福才有福,培福是增福。


◎當在享受福報時,切記不要作威、作福,要知福、惜福,更要培福。


◎惜福好比節流,是減少不必要的浪費、培福則似開源是不斷地增加收入。


◎有福而不用它來培植更多的福,便是等於守財奴,而非有福之人。


◎對於福,首先我們要知福,人間處處有幸福,其次要安於福,知足常樂,然後更要惜福和培福,開源節流,雙管齊下,如能如此則必是有大福德的人。


◎我們不僅要珍惜現有的福報。同時要為來生培養更多的福報。


◎孝養父母、栽培子女、關懷國家社會、盡義務、盡責任是培福。


◎對於一切眾生,給予安和樂利,也是培福。



【少欲、知足、慚愧、懺悔】



◎為了洗鍊我們的身心,應當多做一些使得物欲沈澱的工夫。


◎安心在於生活的少慾知足;安身在於生活的勤勞儉僕。


◎有錯誤能夠承認,真誠懺悔,就相當於衣服髒了,用肥皂水洗了再穿,髒了再洗,那衣服還是保持乾淨。如果根本不洗,那衣服永遠是髒了。有慚愧心的人,會聞過則喜,聞譽則懼。


◎真懺悔是發自內心懇切的意念。


◎要自知不會修行,才會虛心學習,念茲在茲。


◎慚愧是發覺自己的錯誤。「給人方便」就是成就自己。


◎懺悔是在承認自己的過失之後,願意承擔責任。


◎待人要厚,自供要薄 懺悔和慚愧都是反省的作用。


◎凡有慚愧心生起,便會自勉自勵而不易懈怠。生起慚愧心的同時,起惡念、做壞事的可能性也就不大了。如果慚愧心生不起來,則先修懺悔行。懺悔有三種方式:一、面懺悔(責心懺);二、對佛、菩薩像前懺悔;三、對知語的人懺悔。從戒律上來講,最輕的過失用責心懺悔,重的則要對人懺悔。對人懺也依情節輕重分對一人,多人及二十人僧眾懺悔的不同,藉人及公眾的約束力,來幫助自己的精進和清淨。


◎若發了願而未負責任,應生慚愧心,慚愧心生不起,則要懺悔。若能懺悔與慚愧心相應,此願便會逐漸成長。


◎每日反省,常常慚愧,時時懺悔,內心自然清明,性格自然穩定,縱然未得悟境,也是一個健康和快樂的人。


◎佛教我們:「少欲、知足、知慚愧」──唯有少欲、知足才能安心於佛法的修學;也唯有少欲、知足,才會真的生起慚愧心。


◎知道慚愧以後,才能夠懺悔往昔的罪過業障。


◎懺悔之後,才能使我們心得安樂,這就是佛法,這就有「法喜」。


◎慚愧是反省自己的身口意三種行為,從注意自己行為,進而了解自己行為,然後反省自己行為,結果是改善修正自己的行為,便是慚愧與懺悔的功能。


◎對佛懺悔並不是求佛赦罪,而是求佛證明,向佛坦白自己所作的罪業,下定決心,不再故意作惡。


◎正因為我們身心皆不受自己的約束,所以經常犯錯還不認錯,因此,只要承認自己錯


禪林塵宇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http://www.youtube.com/watch?v=2_rzN8ezgXo

禪林塵宇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

        








 


有的人不敢受戒,是怕犯戒;他們以為:「不受戒可保自由,受了戒就不自由了。」那等於是說,受戒後不可造惡業,不受戒便可以造惡業了。

其實,不論受戒不受戒,做錯了事,便要負責,這是因果。若不受戒,做壞事的可能性比較多,若受了戒,就會生起防止犯錯的作用。縱使犯了戒,趕快懺悔,及時回頭,以免越陷越深。所以,戒是修習定慧的防護網,是修道生活中的護城河。

受了戒雖會偶而犯戒,總比不受戒而經常作惡要好。因為受戒,便有持戒的功德;受一戒有一戒的功德、受一天有一天的功德、受一分鐘有一分鐘的功德。犯戒僅對某一時段特定的對象有害;持戒則盡形壽對一切眾生有功德。


禪林塵宇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聖嚴法師的禪法具有前述禪風中所謂的重視慧悟,而又強調老實修行的基礎訓練。因此,法師的禪法從基礎的入門下手,以數息法、隨息法、念佛法等讓禪眾安定身心,讓心念從散亂心的收攝,到集中心、統一心的階段。

而在進入突破統一心的階段,欲達到無我的層次時,同時繼承臨濟法脈與曹洞法脈的他,在此階段,主要運用臨濟宗的話頭禪,以及曹洞宗的默照禪,間或隨順禪眾根器,而以天台宗的止觀禪法攝眾。


他的話頭禪偶有古代機鋒峻峭的風格,許多經過他所指導用話頭方法的禪修弟子,對此皆有深刻的感受。而默照禪法也是法師接眾的重要法門,隨著眾生的特質與需求,放鬆與逼緊,互補互用,便成為禪堂的活潑風格。專修不同禪法的禪七,甚至創台灣佛教紀錄的禪四十九,便以不同的禪法而增長了禪眾的修行經驗。


此外,強調身心安全、安定與健康的法師,在禪堂中也推出一套動、靜兼修或坐或立的運動方法、慢步快步的行走方法,都是法師的所教禪法的特色。另外,法師重視慚愧與精進、感恩與懺悔,以此為禪修者的輔助方法,在坐禪感到不穩定時,在修行受到障礙與干擾時,使用這些方法,對禪眾有很大的幫助。


而以大乘佛教的菩薩行者為基礎,開展出來的禪修法門,發願與回向更形重要。此所以法師的教法中,發大菩提心是始終一貫的要求,初發心時,就是發的成就國土成熟眾生的菩提心。而於修行過程中,時時要將所修的心得分享眾生,便是回向心。


 而在禪堂外,法師重視生活中的禪修,因此,將禪法運用於生活中,提出種種自我覺察、觀照的方法及觀念,提供弟子們在任何時間、地點,都能派得上用場。這套活用及實用的禪法,也對許多社會各業的菁英人士影響很大,不但讓參與禪修活動者受用,也間接幫助了他們的工作夥

禪林塵宇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聖嚴師父


我們要廣結善緣,不要結惡緣。因為一旦與人結了惡緣,冤冤相報無盡期,是一件很麻煩的事。
萬一與人結了惡緣怎麼辦?冤家宜解不宜結,要想辦法把這筆帳理清。但有些帳則是糾纏不清的,你認為自己已經還債了,可能到臨死為止,對方還是照樣找你麻煩,不會因為你對他好就讓他改變。如果遇到這種情況,不要讓他欺人太甚,要不然會害他造業太重;但是讓他佔一點便宜,是沒有關係的。

如果真的有人對你怨恨不已,在不危害自己安全的前提下,就讓他的怒氣發洩一番也好。有些人乖戾凶暴,也許是他過去生帶來的惡因惡習,致使人人討厭他們,把他們當作壞人、惡人,我們不要報復他們,應該替他們祝福,祈願諸佛菩薩讓他們心地柔軟、觀念轉變。


禪林塵宇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繼程法師

眾所周知,聖嚴師是一位禪師,也同時是學者、宗教家、教育家、思想家與文學家。


其實師父也是實業家,師父創建的法鼓山,是一體系完整的大企業機構,有理念、有宗旨、有行政系統,也有規律,而且更有「產品」:禪修、佛教教育等,在佛教界,宗教界乃至文化界,已成一個「品牌」,對這些領域,發揮重大的影響力。


師父也是一位社會運動的推行者,師父積極的參與社會的人文與道德的建設。創辦了社會菁英禪修營,接引許多社會菁英到來參加禪修課程,鍛煉心志,以便對他們的事業有更好的表現。師父也經常與社會各階層的領袖人士對話,探討當今社會的狀況與問題,並以佛教的觀點,提供種種的處理或解決問題的意見與方案,受到社會各階層的歡迎與尊敬,是社會的一股清流。


師父在環保方面,也有傑出的貢獻,師父以身作則,在建設法鼓山的時候,完全以環保作為最重要的考量標準,因此法鼓山的建設,特別不容易,但為貫徹環保理念與行動,師父不畏任何的困難,堅決的克服種種難題,以求法鼓山的建設,沒有破壞自然環境,只要到法鼓山一遊,便可得知並體驗。


倡導心靈環保


更重要的是師父倡導心靈環保,從內心進行淨化而達到環保生活的完成,而此心靈環保的理念與實施方法,在「四種環保」、「心五四」及「心六倫」的理論與事行中,可見一斑。心靈環保的理念更被納入聯合國的憲章裏,作為環保工作中,對全體人類的啟示。


師父集多重身分於一身,因為師父在世間的成就是廣而深的。師父這一切的成就,是植根於佛法及禪修。因此這是師父悲心願的展現,能將此悲心宏願如此深廣的展現,與師父堅定不移的毅力有關。不論面對任何困境或問題,師父都沈著應對,並堅持信念的去面對,解決及克服這些困境與難題。


悲心宏願得以開展


這也得力於師父禪修的體驗與悟境。依此禪修的體悟所具足的智慧,師父的悲心宏願得以開展,並能妥善的策劃及推行,面對困境或難題時,能以種種善巧方便處理及解決。而在宏願推行時,真正做到了時時提起,時時放下;時時承擔,時時自在。


這其實正是菩薩道的三心:菩提心(堅定願力),大悲心(悲心宏願)及智慧(禪悟自在)融合而成,故是真正的菩薩。


其實師父的色身,向來衰弱多病,但師父的心力卻很堅強,這是師父禪修的定力,與深邃的慧力融合而成的力量。在此心力的驅動下,師父以如此的色身,完成了如此偉大的事業,獲得如此崇高的成就,對社會,國家乃至全世界,在佛教界,宗教界及文化界等領域中,作出那麼大的貢獻。


尤其師父這晚年才開山,其難辛困難,所消耗的精力體力,非一般人所能承受,乃至身強體健者亦不易為。此不可思議的力量,就是心的力量,師父心力之堅定與強大在近幾年的病軀中,更明顯的流露,只要不在洗腎時,不在病榻上,一站起來,一走入禪堂,走入人群,師父那般無形而堅強的心力就顯露了,讓人感受到,而無法想像及猜測師父的身體有多衰弱,病有多重。


如今師父得享天年,與佛陀同壽而以八十高齡,灑脫的舍報圓寂,內心深深的不舍,都化為深深的安慰。


只想輕輕的對師父說:師父,再見!

禪林塵宇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 平路


聖嚴法師走了。十丈紅塵之下,靈堂空空如也,聖嚴法師替自己預定輓額,為什麼只選了一幅「寂滅為樂」?


世人一晌貪歡,怎麼以寂滅為樂?禪宗的宗旨,當頭棒喝,聖嚴法師過世的時刻,沒有預知、沒有舍利、沒有肉身成佛、沒有各種坐化的神蹟,他說「本來沒有我」,正是這點醒的一棒。


臨終的告誡


遺言中平實敘述聖嚴法師仍然掛心的事。


明知道弟子執念,總希望師父的身影須臾不離,師父卻遺言「不發訃聞、不築墓、不建塔、不立碑、不豎像、勿撿堅固子」,師父為什麼諄諄告誡?正因為「寂滅」兩字,代表著火寂燈滅,捨棄各種的癡想眷戀。


為什麼師父遺言,文稿未經他生前審閱者不得再整理成書,為什麼年譜補至捨壽為止,身後勿再編印紀念集之類的出版品,在深一層意義上,了卻生死斬斷眷戀的同時,聖嚴法師必然更懍然於……身後神格化的虛妄。


神格化,在充滿俗世性的台灣社會裡,尤其容易牽連生者的個人私心與現實利益。遺言中更發人深省地是,莊嚴佛事,為什麼不可以辦成喪事?


如果師父未曾臨終告誡,弟子如此不捨,靜靜飲泣,怕也哭得淚眼模糊。證諸台灣民間充滿矛盾性格(包括號稱佛教儀式)的喪葬場合,一方面「駕返瑤池」,一方面「五子哭墓」,究竟何者為苦何者為樂?既然死者回歸極樂世界,為何又大聲嚎啕,哭得肝腸寸斷?苦樂都未曾定調,因之又如何離苦得樂?……極端的例子中,台灣民間的電子花車,正是弄不清楚這苦與樂的情緒,只好假死者之名而弔者大悅的混搭。


聖嚴師父遺言不要辦成喪事,除了所謂的「喪事」,常令人哭笑不得,不知所從,亦因為舉喪的場合,經常悲心甚微(慈悲心也甚微),反而是政治人物群集,社會階層顯形的一刻


圓滿的智慧


無事忙中老,空裡有哭笑。慈祥之外,聖嚴法師眼光澄澈,始終有一種帶著空性的機鋒。


參禪的機鋒,除了讓聖嚴法師自己了然生死,卻也讓他犀利地看出佛法在世間可能的變調,包括屈就於現實的方便法門,以及混合了民俗色彩的各種神通,尤其生死之間,正因為世人有貪生怕死的執念,可以操弄的機巧,莫過於假借一個神格化的人物,製造臨終前的神話氛圍…


佛法在世間,不離世間覺。細讀聖嚴法師的遺言,如此條理井然。極其清楚地,分疏出他處理個人與法鼓山法統資產的區別,前者堪稱破除迷信,刪減去神格化的空間;後者為弘法立下百年基礎,遺言中涵括抽象原則、具體做法、人事安排,在機制的運作中,不忘此後要依法、依律、依規制的告誡。


聖嚴法師以他的最後偈語,啟示普天下的善信弟子︰平實的寂滅,其中卻有圓滿的智慧。


接下去,大家都在看,法鼓山的僧團弟子,在宗師長辭之後,怎麼精神不滅,初心長存?怎麼施展教育大計,弘揚禪宗法脈?事實上,如果不預作規劃,佛教事業如同世間所有大企業,掌門人去後,同時也可能是分崩離析的時刻。


後世的榜樣


梵音如同海潮音,一波一波,生死相續之間,一代宗師在做後世楷模。


除了法鼓山,台灣還有慈濟、佛光山、靈鷲山等大型宗教團體,如何傳承,如何確立經營模式,卻又不辜負十方大德的捐輸美意,包括接續處理道場的資財土地,不只是佛教徒團體內部的問題,也將是台灣社會共同的資產……以及可能的罪過淵藪。


聖嚴法師在生死相續之間,正以無比的願力,設下可供依循的榜樣。

禪林塵宇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面對生命、接受無常、處理死亡、放下身後,
立基於「真空妙有」精神上的四段歷程,
是禪者最動人的一堂自在生死的語、默之教。


 


「無事忙中老,空裡有哭笑,本來沒有我,生死皆可拋。」


辭世的教誨


告別的時刻,修行者或留下偈語,或以靜默、大喝,在世人難捨中語默動靜教誨著弟子,就如聖嚴法師在《公案一○○》中所說的一段話,彷彿正透過他的辭世偈叮嚀了這最後一堂生死課:「許多禪師在臨終前也寫下辭世偈,表達當時的心境或期望對他人有所助益。由於是最後一句話、最終一個交待,影響力特別大,晚輩會牢牢記取,並努力實踐。」


擊法鼓的專注、敲法華鐘的莊嚴、行走於雪地的安然輕盈,聖嚴法師的身影或將只存留於弟子與世人的心、眼之中,但曾經留下的法教與禪的修持,都將在這一場圓滿的生死課堂中,烙印出一條實踐悲智的道途。


這其中對許多弟子乃至社會大眾而言,法師的「面對它、接受它、處理它、放下它」,曾讓許多人在生命困頓中得到開解,而在法師這最後一堂課中,從面對生命、接受無常、處理死亡,到放下身後,我們更從中看到一個具體實踐的生命典範。


面對生命


人生無常有生有滅,把握當下修福修慧。


生命中最大的課題,是生命價值的追尋與生存意義的探索,在這場無盡的叩問、尋究中,最難以化解的,是無常中的生滅變化。我們總期望找到永恆的、不朽的價值,好似只有恆常中得以建立的才是真正的價值,好似找到真正的不朽,才能踏實的活著。


但法師點醒我們,唯有真正體解無常,並且在無常中如實地活在每一個當下,才能化去心中對恆常與不朽的錯解,讓生命的價值與意義,活潑的展現。修福與修慧為的不是把捉、執取眼前與物質的福報,而是過程中曾經的用心與行持。


而這福慧修持的方向,乃至意義的建立,法師更指出「受報、還願、發願」三個面向,來展現他自在的人生,也提供給我們一個豁達生命的可能。因為秉持「受報」的心,因此在因緣成熟、果報現前時,能以坦然、平和的態度面對;因為曾發諸種願心,所以以「還願」來實踐承諾,直心對應;透過受報與還願,歡喜將生死看透。


而發願則是生命動力與能量的來源,從凡夫的願到佛、菩薩的願,不同層次的願力,體現了不斷提昇、成就的實踐之道。


接受無常


天老地荒人長久,四大分離夢一場。


無常是人生當中最如實的現象,只是對大部分的人來說,無常帶來的變動與無可把捉、無所掌握,皆使人不願坦然看待,更遑論平心接受了。如同法師的這兩句偈子所說,人們多半只願意接受天會老、地會荒,自然的、物質世間的成住壞空,卻無法接受人在無常中的生老病死。


對此,法師直指的卻是四大分離,形構人身的地水火風等物質元素,畢竟終有敗壞之時,如果無法坦然視之,便會在如夢的人生中妄想執持。


如果我們對死亡還有恐懼,那是我們對四大組構的色身還有執著,無論是憂慮死後的世界、不捨人間的情緣與關係的斷裂,抑或是對生命價值與意義不復存在的驚慌,都還是執 著「 我 」以及「我所擁有」,禪者的無懼,不正是在此一課題中殷殷提醒,一切是因緣的組合,如夢、似幻、如泡影,唯有清楚覺照與體解,如幻中的人間才有真正落腳處。

禪林塵宇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2009 年 2 月 3 日,敬愛的法鼓山大家長聖嚴法師圓寂了。法師僧俗四眾弟子在無限的不捨與無盡的感恩中,遵照遺言,圓滿了一場莊嚴的佛事。法師的圓寂不僅示現佛教的生滅無常之法,整個佛事的過程對僧俗四眾來說都是難能可貴的生死教育。

回顧法師的一生,無時無刻不在說法,無時無刻不在教育大眾。東初老人所創刊、繼而依聖嚴法師的理念發行近六十週年的人生雜誌,以感恩的心情企劃聖嚴法師圓寂記實,期使僧俗四眾對法師一生的行誼、教育理念、佛法思想與對世界的貢獻能有更深刻的瞭解,並進而凝聚心力,共同圓滿法師未完成的願。








有情緒的人生才活得過癮





 

「當我的師父往生的時候,我在美國,我已經哭過了……」畫面中,聖嚴法師正娓娓道來當年面對師父東初老人圓寂的片段,這是法師數年前帶領禪十四時的開示,而當這支影片在法鼓山園區簡介館播放的同時,聖嚴法師已經捨報示寂。三十年前,他從美國返台送恩師最後一程;現在,他則要告訴四眾弟子如何來面對他的離開。


與自己所親所愛的人,乖違離散、生死別離,聖嚴法師會難過不捨嗎?法師回憶,得知東初老人捨報的當下,就像晴天霹靂,悲不可抑,「但我倒不是說,我的師父死了,我從此以後怎麼辦?……他老人家修行那麼久,還要我悲傷什麼?我不是悲傷他,而是覺得我自己沒有盡到報恩的責任。」原來面對生離死別,聖嚴法師一樣會難過而落淚;然而,法師並不以別離為苦,他的傷悲是感懷師恩深重來不及回報而生起的。


「愛別離苦,對凡夫來講,是沒有辦法沒有的……如何能夠沒有愛別離苦?第一個,不要擔心自己從此以後變成孤兒,失去了一棵遮蔭的樹。」聖嚴法師溫婉的一席話,猶如慈父般殷切地開導孩子,如何面對他的死亡以及失去依怙的未來。


愛別離之所以讓人感到痛苦的根本關鍵在於,以「自我」為出發點,執取自己所喜歡的一切,因而在各種關係的生滅變易中,產生了不安與苦痛。影片中,聖嚴法師反問:「如果自己已經在救人、度人了,自己還需要覺得悲傷嗎?」法師以親身的經歷提醒:自我憐憫無濟於事,眼前當下,唯有轉變心念,放下自己,發願以有限的生命來奉獻付出,才能讓生命歷程更充實、圓滿。話鋒一轉,法師饒富興味地環視著大眾說道,「等我死的時候,看看你們誰哭?」


如果真有這麼一天,「心中不要以別離而苦,」聖嚴法師正色直言,「首先要知道的是,世間一切法都是虛妄法,一切法都是幻化的,都是無常的。」幻化無常如同一記當頭棒喝,警醒了簡介館裡每個低頭飲泣、不能自己的人。


本來花開葉落,「因緣如此,自然如此」,明白了世間緣起性空的實相,提起放下之間,也就沒有什麼好悲傷的了。(許翠谷)

禪林塵宇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懺悔」是肯定自我非常重要的途徑。懺悔的意思是「承認錯誤」,但是承認錯誤之後,還要負起責任,準備接受這個錯誤所帶來的一切後果,這才是懺悔的功能。

   根據佛經,懺悔有三種方法:第一是對自己的良心懺悔;第二是對我們所虧欠的人懺悔;第三則是當眾懺悔。在當下承認錯誤的同時,對自己負責,也對他人負責。

   佛教徒通常是在佛前懺悔,因為我們很多時候往往不知道自己做錯了事,或是根本不知道錯在哪裡,所以會在佛前求懺悔,請佛菩薩為我們作證明。佛經指出,凡夫的起心動念,無不是業、無不是罪,因此,無論我們如何客觀持平,都不免會犯錯。尤其我們的記憶總是很快就把錯的、壞的事情忘掉,或是不願想起,甚至於把錯誤合理化;但是對自己得意的事、對別人的貢獻,卻又記得牢牢的,而變得自傲自大,不懂得謙虛。所以,無論知不知道、有沒有發現自己行為上的錯誤,我們都應該懺悔。

   其實在我們一生之中,無意間對不起的人有很多很多,他很可能就是我們的父母、兄弟姊妹等最親近的親人;我們傷他們的心,讓他們受苦受難,而自己並不知道,甚至有時候讓人家受苦受難,心中還在幸災樂禍,說:「活該!希望他再更苦一點,這樣才能發洩我心中的不滿。」像這樣的心理,都應該要懺悔。如果我們平常能夠天天懺悔的話,我們的身心行為,就會愈來愈清淨。

   如果做錯事不懺悔會怎麼樣呢?佛教徒相信「罪有罪報,業有業報。」果報有好有壞,好的叫作「福報」,壞的叫作「業報」、「罪報」。如果不懺悔,我們受的苦難就會多些;如果懺悔,受的苦難就少些。

   我們的家庭、事業、學業,甚至於健康,都免不了會產生種種的挫折、磨難。這些阻礙、不如意、不順心,其實都是我們過去在有意、無意間,所造的種種罪業,而形成的果報。但是許多人不理解這個觀念,一旦果報現前了,就覺得是老天沒有長眼睛,而埋怨:「像我這麼好的人,為什麼老天對我不公平?為什麼我會遇到這樣的事?簡直是沒有天理公義!」 甚至會進一步會想:「天底下根本沒有天理、良心!既然人家對我這麼壞,憑什麼我要對人家好?」從此自暴自棄,出現報復的心態。這樣不僅害他人深陷苦難,也使自己再受一層煩惱所苦。所謂冤冤相報,無有盡期,真是苦上加苦、罪上加罪;如果還不懂得懺悔,想清楚問題的癥結,情況便會愈來愈嚴重。

   如果不懺悔,就像欠債不還一樣,總有一天債主會逼上門來。尤其到過年的時候逼得更緊;試想看看,過年過節如果有債主上門逼債,不是很痛苦嗎?懺悔以後,無論有形、無形,無論債主是不是在我們面前,至少我們良心上的負擔已經減輕了。

   可是懺悔以後,並不等於罪過就此一筆勾消,而是「承認錯誤,願意承擔」的意思,是表示「欠你的錢我會慢慢的還,等我有錢的時候一定會還,而且會主動還。」而且懺悔並不是將所有的過失都推給佛菩薩來負責,如此是誤解了懺悔的真正意思,也不符合因果觀念。

   不肯擔負責任,就不會改變自己,業力就永遠存在,這種假的懺悔並無法淨化內心;而且不懺悔改變,便無法真正肯定自己、接受自己。其實,只要肯接受「人是無法逃遁於自己的所作所為」的觀念,就會提醒自己少做一點錯事,這樣便能達到防非止惡的功用。所以懺悔之後,不是什麼事都沒有了,而是要更努力多做功德、多行布施,以積聚善緣。

   懺悔並沒有什麼特別的儀式,只要至誠地表明懺悔業障、罪障的決心即可。另外,也可以念〈懺悔偈〉:「往昔所造諸惡業,皆由無始貪瞋癡,從身語意之所生,今對佛前求懺悔」。它的意思是:「由於我過去貪、瞋、癡的心理,造了種種的業,透過行為、語言和思想表現出來,傷害到人;現在我來到佛前真心懺悔,願佛菩薩給我做證明,證明我已經全部懺悔了。」

   懺悔也可以用拜佛的方式,一邊拜一邊懺悔,一面念一面拜,或者是念完以後再拜。藉由無我的禮拜及〈懺悔偈〉的反思,就能毫無隱瞞地徹底承認錯誤,並增加擔負責任的勇氣,達到懺悔的功用。


 


禪林塵宇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法鼓禪風







法鼓山的禪法,同時承繼了中國禪宗傳統—臨濟及曹洞兩宗的法脈。既兼顧現代人的需求,處理現代人遭遇的問題,也融攝佛陀本懷與漢傳佛教重要禪法、禪觀。為一既具現代觀,又實用、安全而健康,且理性與覺性兼具的禪法。


一、知見與實證並重


雖然中國禪宗講究「不立文字」、「教外別傳」,但為避免墮於空談玄旨,或落入正邪不分、無所依從的困境,故法鼓山在推廣禪修的過程中,一向很重視正確知見的建立。


 


在禪修方法的練習上,則著重於止觀的訓練,強調放下萬緣,不做分別、不做比較的絕觀法門,最後乃至連方法也要放下,連「捨」也要捨。


 


循序漸進地依照禪修者不同的身心狀況,給予不同的知見和方法的引導,幫助眾生斷除煩惱。知見與實證並重,是法鼓山所提倡的禪法對現代人的重要意義與價值。

二、重般若空慧的開展


禪修須經過定的過程,但卻不以定為目標,而是以定為進入禪境的手段。所以定不修禪易落入修與外道相通的四禪八定;修禪不修定,則進入禪境的可能極為渺茫。


 


因此法鼓山的禪修重視般若空慧的開展,而不在於禪定境界的成就。雖重視慧悟,也未曾輕忽禪定基礎,只是兩者之間有層次之別。先以定()為基礎入門;後藉境鍊心,讓心雖止而更超越統一心,這才是真正開展出智慧的活潑大用。因此在法鼓山的禪修系統中,禪定是用以轉化身心,參禪則以般若空慧的開啟為目的。

三、循序漸進、老實修行


法鼓山的禪法秉持禪宗與大乘禪法「理以頓悟事以漸修」的基本立場。禪雖為頓悟法門,但是頓悟所悟的,並不是究竟成佛的佛,而是眾生的佛性與佛因的開展,所以頓悟後仍須漸修。因此,法鼓山對悟前的漸修與悟後的修行同樣重視。


 


法鼓山所提倡的的禪法,重視心的覺 察與觀照,在基礎上,則從數息、隨息、念佛等方法入手,幫助禪眾將心念從散亂心的收攝,進而達到集中心、統一心的階段。而欲突破統一心達到無我的狀態時,則主要運用臨濟宗的話頭禪,及曹洞宗的默照禪,進入般若空慧相應的第一義諦。

四、入世化世的人間佛教 


法鼓山教導的禪法不是避居山林的修行,而是讓人離開禪堂之後,還能時時在生活中運用的實用法門。以智慧心及慈悲心的開發為著眼,以動中的安定、靜中的清明為原則,來協助眾生認識自我、肯定自我、成長自我,開啟無我的智慧、平等的慈悲,乃至獲得究竟無礙的解脫。


 


五、立足於漢傳,放眼於國際漢傳佛教的特色與成長


自宋朝之後,除了禪宗尚能具有完整的世襲法脈、制度及傳承外,其他的宗派均已漸漸式微。然因為禪宗強調「不立文字,教外別傳」,造成普遍缺乏學問的基礎,終致形成代與代之間不僅沒有思想上的傳承,乃至連修行法門也相去甚遠。


 


法鼓山創辦人聖嚴法師表示,雖在思想及學術上,漢傳佛教無法再回到過去隋唐時期的盛況;但可借助日本及歐美學者,在歷史觀及思想整合的研究成果,再回過頭來檢視中國漢傳佛教的內容。更可結合南傳樸實、細膩的修持法門,以及藏傳清晰的思辯邏輯、次第分明的修學體系,變成一個新的、具有國際視野的漢傳佛教。以漢文化兼容並蓄、崇德報功的人文、人本的特質,融匯出未來的世界佛教。


禪林塵宇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聖嚴法師說禪


 問:有和尚問投子大同禪師:「鑄像未成,身在什麼處?」佛像尚未鑄成的時候,這尊佛在什麼地方?大同禪師答:「莫造作。」意思是不是說,設計、雕琢、鑄造都是多餘的,佛本就存在而且無所不在?

答:佛在心中、佛在印度、佛在佛國、佛在佛龕裡……這些都是錯的!佛是
「覺」的意思,佛是慈悲和智慧皆圓滿的意思,佛是無私的意思。能產生佛的功能就是佛,否則根本不是佛。

有人把佛像當成佛,把修道成功的印度王子釋迦牟尼佛當成佛,有人寫「佛」
字認為那就是佛,把助人而不求回饋的當作佛,有人覺得自己是大善人,也是佛。這些觀念對不對?似是而非!真正的佛沒有具體形象,也不是絕對沒有具體形象,要看指的是什麼。一個是看佛的功能,一個是看佛的本質。

佛的功能可以從凡夫的身上產生,也可以從自然界的物質上發生,只要你善
根足或有緣,就可以從不同的人事物接受到佛的功能。

有人跟隨師父修行,有人看佛經而得法益,有人因生活體驗而有心學佛,可見佛處處在度人,無法用某種形象或觀念來界定、說明、標示。


因此大同禪師說「莫造作」,你不要用你的心或觀念或某個形象來塑造佛,佛不是因人的造作而能加以代表、說明或呈現的。

不過,話說回來,如果沒有佛像,凡夫無法想像佛是什麼。釋迦牟尼佛涅槃之後,剛開始沒有佛像,供佛的舍利和經典的地方就代表佛的功能和精神,經過若干年代之後,覺得佛的精神逐漸淡薄,不易感受到,所以塑佛像供大家供養、膜拜、懷念。

雖然如此,作為禪宗的祖師或悟者,不會把佛像當成佛。《金剛經》說:「若以色見我,以音聲求我,是人行邪道,不能見如來。」佛不能用觀念、形象、物質來表現,否則那是造作,是你心中、手中造出來的東西,不是佛! 
 

禪林塵宇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問:布袋和尚這首詩「我有一布袋,虛空無罣礙,展開遍十方,入時觀自在。」讓人覺得好豁達、好自在,相較之下,一般人的「布袋」實在太小,太狹隘了。請師父為我們開示。


答:布袋和尚是宋朝的一位禪師,經常背著一個布袋,有人叫它乾坤袋。別人給他什麼他就收什麼,惡作劇的人給他葷菜他也收,布袋裡什麼都裝。任何不好的東西進入他的布袋以後,都會變成好東西,他常常拿出來送給別人,而且好像永遠掏不完。這首詩是他的體驗。他的布袋就是他的心境和胸懷,連虛空都能裝進去,布袋就等於虛空。


對他而言,沒有任何東西是不能接受、包容、承納的,不論善惡、是非、好壞、多寡,只要在他前面,都會變成沒有障礙;不論人家給他名譽、讚歎、羞辱或委屈,他心中不存任何芥蒂。因此,他的心就如他的布袋,打開時可以遍及十方。


十方是佛教對空間的說法,包括四面八方再加上下兩方,是形容他的心胸可以涵蓋無限大的空間。
「入時觀自在」,我進入布袋時就觀察到一切都是自在的,因為我心無罣礙,如果你也進入我的布袋,能體會我這個布袋的境界,你也能自在!


這首詩對於放大肚皮能容物的精神形容得很透徹。很多人喜歡布袋和尚的模樣,認為他是福神。其實在禪宗裡,布袋和尚象徵著泱泱大度、解脫自在,能夠容納一切、給予一切。這正是佛菩薩的精神。


禪林塵宇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聖嚴法師說禪


問:唐朝牛頭法融禪師說:「一心有滯,諸法不通。」一旦這個心有牽纏糾葛,要談自在解脫就難了。是這個意思嗎?


答:所謂「一心」是指一個念頭或一段時刻心的活動。這兩句話是說,只要有一念心帶著牽牽掛掛,對一切佛法就無法融通瞭解。還有一個意思是,如果你心中為煩惱所累,不通不暢,你看到的人、事、物就不會順暢。


人在心中有阻礙時,眼中的世界都有阻礙。心是很奇怪的東西,如果心中有物,外在的環境就會受影響。有人說眼睛容不下一粒砂,否則很痛苦;同樣地,心中不能容下任何煩惱,否則世界就變得灰暗。


我們的心好比一鉢魚缸,如果其中有一條煩惱的魚,那就無法安寧了。又假設有一條做功德的魚,存善心、發善願、做善行,可是只要有煩惱一進出,功德和願心都會受波及。所謂「一念瞋心起,火燒功德林」,瞋心一起,功德就沒有了。


一個大徹大悟、明心見性或者成佛的人,世界於他是通達的,因為他心中無


物,所以能容受一切物;心中無罣礙,所以一切人、物、現象都不會起障礙。這非常不容易。
一般人的心中經常受阻礙,夫妻之間、親子之間、朋友之間、勞資之間都不易溝通,大概是心中都存著一個「我」吧!只要堅持我的利益、我的立場,就不免產生障礙和摩擦;如果心中少一點我執和偏見,跟其他人的溝通會容易一點。


 


禪林塵宇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聖嚴法師說禪


問:永嘉玄覺大師在〈證道歌〉中有一段話:「行亦禪,坐亦禪,語默動靜體安然。」是不是說,不論你在做什麼事,心中感到自在安然,就是一種禪的體驗呢?


答:永嘉大師是禪宗六祖惠能大師的弟子,在受到六祖的肯定和印可之後,寫了一篇〈證道歌〉,這三句話即出自其中。大意是不論行住坐臥、語默動靜,只要能體會到安定自然,就在禪裡邊。


很多人誤解禪一定要打坐,或者一定不打坐;這兩種觀念都不要執著,否則都是錯的。禪宗講求心的自在、明淨和煩惱的解脫,不在於打坐不打坐。如果一味打坐坐到瞌睡連連或妄念紛飛或一片茫然,心不明淨不解脫,這種打坐是徒然的,只是讓身體休息、讓心胡塗,不能開悟。


不過打坐可以使人比較容易把心安定下來,也比較容易發現內心的種種活動,接著再用參禪的方法把散亂的、有如電影般一幕幕的念頭減少以至消弭,出現統一的念頭,最後連統一的念頭也不見了,這就是明淨安定的體驗,就是禪。

其實生活本身就是禪,問題在於能否體會到安定自然。若能體會,那麼講話也好、不講話也好,行動也好、在靜止狀態也好,無非是禪。也可以說,吃飯是禪、睡覺是禪、拉屎撒尿是禪、太太餵小孩是禪、先生上班工作全是禪。


永嘉大師這三句話雖很簡單,但已道盡修行禪法的原則和特性。修行禪法不在於採取什麼坐姿或生活方式,重點在於要體會到安定自然。不過,千萬不要誤會喝酒賭博、罵架鬥毆、燒殺淫掠也是禪,因為這些行為本身就是放逸、荒唐、罪惡,使身心都陷在混亂狀態,絕對不是禪。


禪林塵宇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1 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