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等懺悔無始來 妄想所纏造眾罪
身口意業常顛倒 誤犯無量不善業
慳吝珍財不行施 任意放逸不持戒
屢起忿恚不忍辱 多生懈怠不精進
心意散亂不坐禪 違背實相不修慧
恆退如是六度行 還作流轉三途業
假名比丘穢伽藍 比形沙門受信施
所受戒品忘不持 可學律儀廢無好
不慚諸佛所厭惡 不畏菩薩所苦惱
遊戲笑語徒送年 諂誑詐偽空過日
不隨善友親癡人 不勤善根營惡行
欲得利養讚自德 見勝德者懷嫉
見卑賤人生憍慢 聞富饒所起希望
聞貧乏類常厭離 故殺誤殺有情命
顯取密取他人財 觸不觸犯非梵行
口四意二互相續 觀念佛時發攀緣
讀誦經時錯文句 若作善根住有相
還成輪迥生死因 行住坐臥知不知
所犯如是無量罪 今對三寶皆發露
慈悲哀愍令消除 皆悉發露盡懺悔
乃至法界諸眾生 三業所作如此罪
我皆相代盡懺悔 更亦不令受其報



禪林塵宇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勸 發 頌


諸佛悟三等 住萬德真城 眾生迷一如 趶四生幻野
三有皆是苦 九界悉非常 聖猶隨無常 凡何遁必滅
一生既如夢 百年那異電 風葉身難持 霜露命易消
毒箭已入體 法藥未重心 無常嵐一扇 有待身四散
不救去燃石 何能免泥梨 謬一沈黃泉 恐永別白法
古賢猶能怖 今愚何不慎 為速離生死 必先厭名利
名官譬詐怨 榮樂類甘毒 愚迷醉愛死 賢智覺厭悟
生死本無常 尊卑何有定 昔樂今既無 今榮後寧有
三界六道報 生生感萬萬 天主人王位 世世經幾千
名官有何珍 望十號尊位 財利亦其舊 求萬德法樂
誰耽一旦樂 無顧多世苦 何為永劫榮 不忍暫時衰
況世間名利 非樂亦非實 愚人妄計樂 迷者虛執有
如愚獸小虫 愛廁下臭穢 似狂兒渴鹿 逐野中陽炎
於天龍恭敬 猶以不為喜 況人君歸依 何苟可生著
設自帝何益 況彼仕慢舉 天仙彈指辱 聖賢割心悲
恥 諸佛菩薩觀 我等悲啼哀 一切眾生 著世無慚愧
受難受人器 值難值法輪 今若不精勤 後必可憂悔
豈如拋萬事 發趣於一覺 修必入悉地 入定證菩提
佛昔在因位 精進既得果 我今居凡地 勤修盍成佛
唯願迷途流 一求覺道源 精修三密行 早歸五智都

勸發頌終

禪林塵宇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後漢沙門安世高 譯


為佛弟子,常於晝夜,至心誦念八大人覺:


第一覺悟:世間無常;國土危脆,四大苦空,五陰無我,生滅變異,虛偽無主,心是惡源,形為罪藪,如是觀察,漸離生死。


第二覺知:多欲為苦;生死疲勞,從貪欲起,少欲無為,身心自在。


第三覺知:心無厭足,唯得多求,增長罪惡;菩薩不爾,常念知足,安貧守道,唯慧是業。


第四覺知:懈怠墜落;常行精進,破煩惱惡,摧伏四魔,出陰界獄。


第五覺悟:愚癡生死;菩薩常念,廣學多聞,增長智慧,成就辯才,教化一切,悉以大樂。


第六覺知:貧苦多怨,橫結惡緣;菩薩布施,等念怨親,不念舊惡,不憎惡人。


第七覺悟:五欲過患;雖為俗人,不染世樂,常念三衣,瓦缽法器,志願出家,守道清白,梵行高遠,慈悲一切。


第八覺知:生死熾然,苦惱無量;發大乘心,普濟一切,願代眾生,受無量苦,令諸眾生,畢竟大樂。


如此八事,乃是諸佛,菩薩大人,之所覺悟,精進行道,慈悲修慧,乘法身船,至涅槃岸。復還生死,度脫眾生。以前八事,開導一切,令諸眾生,覺生死苦,捨離五欲,修心聖道。若佛弟子,誦此八事,於念念中,滅無量罪,進趣菩提,速登正覺,永斷生死,常住快樂。


 



禪林塵宇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健康生活





靜觀減壓 心靈健康






 

不少人對壓力習以為常,但其實若不正視這問題,便有機會演變成疾病。幸好,近年新興的「靜觀減壓法」,可幫助了解自己面對壓力時的反應,從而調適情緒和思想,提升抗壓的能力。

何謂靜觀減壓

當大家坐在一張舒適的椅子上,將身體放鬆,閉起雙眼,並全神貫注身心的每一刻反應、思想和感受,這便是靜觀。行街購物、玩遊戲機、按摩、大吃一頓或運動等,一般都只是讓人得到即時的放鬆,但靜觀卻是一種有深度的減壓方法,當中的重點是訓練專注覺察力。平靜的心境能提高對周圍所有東西的覺察能力,使自己與身體、情緒、感覺、念頭和行為有良好的接觸,幫助我們應付壓力,活得更輕鬆快樂。







提升覺察力

原來,提高覺察力有很多好處。當我們面對煩惱和壓力時,都會出現慣常的反應,不過這些反應未必讓我們有效地處理問題,更有機會使內心積壓更多的情緒。若我們有較強的自我覺察力,便能以較理想的回應方式消除壓力來源。

舉例說,當被別人批評時,有些人會感到憤怒,並在自己未必意識到前便發脾氣,甚或攻擊對方。這就是由於欠缺覺察力所致。憤怒是因為負面思想的冒起,如認為別人針對自己或處事不公平、又或自覺技不如人等。因此,當我們察覺到自己的身體發熱及呼吸加速時,就應思考這些反應的由來,並冷靜地分析這刻的憤怒是否合理,繼而作出行動及解決問題。若事情能處理恰當,壓力自然會減少。








 


照顧身心靈健康

美國麻省大學醫療中心在1979年曾經展開為期八周的靜觀減壓法課程(Mindfulness Based Stress Reduction Program),以供心血管疾病、高血壓、長期痛症、癌症、頭痛、睡眠失調、焦慮症及驚恐症等病人參加。該大學對靜觀減壓法做了不少研究,並證實它有助病人的康復進度。此療法及後應用於一般大眾身上,讓更多人學習減壓、處理困難和有效溝通的竅門,並對加強個人心理健康、預防焦慮及抑鬱等情緒病起了重大的作用。

此外,靜觀減壓法對改善睡眠的效果亦十分顯著。由於壓力會引致失眠,透過靜觀的方法,可把負面念頭除去,使心境保持平靜,並讓睡眠質素有所改善。進行靜觀時,也可配合簡單的伸展運動,讓身心皆得到放鬆。

總的來說,壓力的形成往往與個人念頭有關,因此若能避免太多負面念頭,壓力便可得到消除。靜觀減壓可培養七種正面態度,有助提升個人的抗壓能力:

1. 不批評:採取不批判的態度對待發生的事情。
2. 耐心:接納所有的事情都會按它的時序去發展。
3. 新體驗:把每一次的經歷當作新的體驗。
4. 信任:相信自己有能力做到要做的事。
5. 無求:不對自己諸多要求,不為目的而做。
6. 接納:以接納的態度對待人和事。
7. 隨緣:隨遇而安,不要太執著自己的想法或信念。

禪林塵宇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一 個 熟 悉 的 禪 修 故 事 : 兩 名 僧 侶 在 步 回 寺 院 的 途 中 , 遇 到 一 位 絕 色 美 人 站 立 在 河 邊 想 過 河 , 但 是 水 太 深 , 於 是 老 和 尚 二 話 不 說 , 便 背 了 她 過 河 。 年 青 和 尚 很 震 驚 , 內 心 不 斷 責 備 老 和 尚 竟 然 親 近 女 色 , 有 敗 清 規 。 行 了 好 一 段 路 , 年 青 和 尚 終 於 忍 不 住 向 老 和 尚 提 出 質 詢 , 又 表 達 擔 憂 老 和 尚 的 近 色 行 為 會 遭 人 非 議 … … 路 上 喋 喋 不 休 , 總 之 數 個 沒 完 。 老 和 尚 繼 續 專 心 上 路 , 待 年 青 和 尚 道 盡 不 滿 後 , 說 : 「 兄 弟 啊 , 我 已 在 河 邊 放 下 那 女 人 , 而 你 仍 然 背  她 嗎 ? 」


人 心 何 嘗 不 是 時 常 背 負  一 些 什 麼 怎 樣 的 包 袱 , 停 滯 在 過 往 或 焦 慮  將 來 , 墮 入 回 憶 浮 沙 或 未 來 陷 阱 中 ?


不 少 人 無 意 識 地 行 屍 走 肉 , 甚 至 殘 害 身 體 , 傷 害 別 人 而 不 自 知 。 人 若 只 成 為 經 濟 城 市 的 產 物 , 忙 碌 急 速 地 應 付 緊 張 的 節 拍 , 令 身 心 疲 累 , 便 沒 有 留 白 和 心 力 去 應 付 突 變 和 生 命 之 無 常 。


想 像 一 杯 承 載  沙 石 的 水 , 不 斷 地 搖 動 , 令 水 質 很 渾 濁 。 當 真 正 靜 下 來 , 讓 砂 石 沉 澱 , 漸 漸 , 水 便 自 然 變 得 清 澈 。


「 我 走 進 叢 林 中 , 因 為 我 想 有 意 識 地 生 活 , 去 面 向 生 命 中 的 本 質 , … … 而 非 在 臨 終 前 , 才 發 現 未 曾 真 正 地 活 過 。 」 — —Henry David Thoreau



無 意 識 或 有 意 識 的 生 活


覺 醒(Mindfulness) , 是 在 日 常 生 活 中 , 深 深 地 接 觸 生 命 每 一 刻 ﹕ 活 在 當 下 , 隨 緣 包 容 , 無 求 而 不 加 批 判 , 耐 心 地 如 實 觀 之 。 用  柔 、 善 良 、 喜 樂 的 心 去 欣 賞 , 去 感 恩 , 去 關 顧 , 去 靜 觀 , 去 享 受 生 命 的 自 然 韻 律 。


覺 醒 生 活 是 有 意 識 地 生 活 , 如 有 意 識 地 呼 吸 、 用 餐 、 步 行 、 閱 讀 、 說 話 等 。


覺 察 呼 吸 練 習


呼 吸 是 我 們 的 老 朋 友 和 同 盟 。 自 出 生 以 來 , 一 直 不 離 不 棄 地 照 顧  身 體 。


《 步 步 安 樂 行 . 一 行 禪 師 覺 醒 生 活 營 》 提 到 ﹕ 「 呼 吸 是 穩 定 堅 實 的 基 礎 , 是 我 們 的 歸 依 處 。 無 論 我 們 的 內 在 的 氣 候 — — 思 想 、 情 緒 、 意 念 是 怎 麼 樣 , 呼 吸 永 遠 伴 隨 我 們 , 是 我 們 的 忠 實 朋 友 。 當 我 們 心 不 在 焉 、 情 緒 低 落 或 沮 喪 , 又 或 是 散 亂 於 擔 憂 及 工 作 中 , 我 們 都 可 以 回 到 呼 吸 上 , 收 拾 及 安 定 我 們 的 心 。 」


靜 觀 身 體 的 自 然 呼 吸 , 視 乎 環 境 或 選 擇 較 為 舒 適 的 狀 態 , 可 合 上 或 張 開 眼 睛 , 然 後 把 注 意 力 放 在 鼻 樑 , 留 意 一 呼 一 吸 。


「 感 覺 空 氣 進 出 鼻 子 , 感 覺 我 們 是 如 何 輕 鬆 自 然 、 平 靜 安 寧 地 呼 吸 。


「 當 吸 氣 時 , 告 訴 自 己 : 吸 氣 , 我 知 道 我 正 在 吸 氣 。


「 當 呼 氣 時 , 告 訴 自 己 : 呼 氣 , 我 知 道 我 正 在 呼 氣 。 」( 摘 自 《 步 》 書)


無 須 介 意 做 得 好 不 好 , 亦 毋 須 追 尋 什 麼 或 改 變 什 麼 , 只 順 其 自 然 。 分 心 時 不 要 緊 , 每 當 察 覺 到 分 了 神 , 重 新 留 意 一 呼 一 吸 便 可 。


《 步 》 書 也 提 到 ﹕ 「 毋 須 控 制 呼 吸 , 如 實 地 感 覺 就 好 了 。 呼 吸 或 許 是 長 、 短 、 深 或 淺 。 通 過 我 們 的 覺 察 , 呼 吸 自 然 會 變 得 愈 來 愈 深 和 慢 。 覺 察 的 呼 吸 是 聯 繫 身 心 的 關 鍵 , 為 生 命 的 每 一 刻 注 入 正 念 的 能 量 。 」 藉 由 專 注 呼 吸 , 我 們 將 身 心 合 一 , 再 次 成 為 一 體 。


須 每 天 練 習 , 經 長 時 間 訓 練 , 漸 漸 便 體 會 到 日 常 生 活 中 其 實 有 很 多 空 間 。 正 如 《 步 》 書 所 言 ﹕ 「 無 論 任 何 時 候 , 當 我 們 走 路 、 打 理 花 園 或 打 字 時 , 都 可 以 回 到 這 生 命 的 平 靜 之 源 。 」


電 話 響 時 , 覺 察 地 一 呼 一 吸 三 次 , 然 後 才 友 善 地 回 應 。 用 電 腦 時 , 亦 可 每 小 時 稍 停 一 會 , 覺 察 地 呼 吸 。 起  前 、 擦 牙 時 、 洗 碗 時 、 紅 綠 燈 前 、 等 侯 巴 士 時 、 乘 地 鐵 時 、 開 工 前 、 睡 覺 前 , 一 呼 一 吸 三 次 , 友 善 地 靜 觀 身 體 自 然 的 呼 吸 , 讓 身 心 有 歇 息 的 空 間 。


「 毋 須 反 應 , 只 需 回 應 。 」


「 無 加 號 , 無 減 號 , 學 習 怎 樣 如 實 觀 之 。 」 — —Godwin Samararatne


有 意 識 地 進 食


「 餐 前 關 掉 電 視 收 音 機 , 覺 知 面 前 的 食 物 , 是 由 許 多 元 素  聚 在 一 起 而 形 成 的 , 當 中 包 括 雨 水 、 陽 光 、 土 地 、 空 氣 和 慈 愛 。 想 到 世 界 另 一 角 落 飢 餓 與 營 養 不 良 的 悲 劇 , 所 以 要 珍 惜 食 物 。 透 過 這 些 食 物 , 覺 察 到 整 個 宇 宙 都 在 支 持 我 們 的 生 命 。 此 時 練 習 呼 吸 三 次 : 吸 氣 , 讓 身 體 平 靜 ; 呼 氣 , 微 笑 。 慢 慢 進 食 , 嘗 試 咀 嚼 每 一 口 食 物 三 十 次 以 上 , 直 到 食 物 成 為 液 體 , 這 樣 對 消 化 很 有 幫 助 。 我 們 咬 的 每 一 口 都 包 含 了 陽 光 與 大 地 的 生 命 , 甚 至 可 以 在 食 物 裏 品 嚐 整 個 宇 宙 。 慢 慢 享 受 每 一 口 食 物 。 安 住 於 當 下 , 輕 鬆 愉 快 地 進 食 。 」( 《Peace Is Every Step 》 一 行 襌 師 著)


有 意 識 地 行 路


「 注 意 雙 腳 與 大 地 的 接 觸 , 走 路 時 就 好 像 用 雙 足 親 吻 大 地 一 樣 。 我 們 已 經 讓 大 地 傷 痕 纍 纍 , 現 在 該 是 我 們 好 好 照 顧 她 的 時 候 了 。 」


「 偶 爾 看 見 美 的 事 物 時 , 我 們 可 能 想 停 下 腳 步 觀 賞 — — 一 棵 樹 , 一 朵 花 , 或 是 一 群 玩 耍 中 的 孩 子 。 當 我 們 觀 看 時 , 繼 續 注 意 呼 吸 。 」


「 只 要 我 們 不 思 未 來 , 不 想 過 去 , 唯 有 在 當 下 這 一 刻 才 能 感 受 到 生 命 。 」( 《Peace Is Every Step 》 一 行 襌 師 著)


「 忙 碌 只 是 一 個 概 念 。 」


「 禪 修 是 覺 醒 地 知 道 心 與 身 現 正 在 發 生 什 麼 。 」 — —Antoine Marten


有 意 識 地 閱 讀


我 們 會 小 心 飲 食 , 但 往 往 忽 略 了 篩 選 資 訊 的 重 要 性 。 每 天 從 報 章 雜 誌 電 視 電 台 廣 告 廂 被 動 地 接 收 了 不 少 與 生 命 無 關 的 垃 圾 資 訊 。 要 修 習 篩 選 「 精 神 食 糧 」 的 能 力 , 像 每 天 刪 走 垃 圾 電 郵 , 亦 毋 須 處 理 或 即 時 反 應 , 選 擇 主 動 地 過  有 意 思 的 生 活 。


有 意 識 地 溝 通


說 話 可 以 帶 出 快 樂 , 亦 可 引 發 痛 苦 。 不 少 人 慣 性 道 人 長 短 , 論 人 是 非 , 把 偏 見 、 觀 念 和 謠 言 與 事 實 混 淆 。 《 步 》 書 提 到 , 可 修 習 不 妄 語 , 不 製 造 謠 言 , 不 散 播 不 能 確 定 的 消 息 , 間 時 修 練 靜 默 止 語 (noble silence) , 感 受 寧 靜 , 如 實 觀 之 。


「 寵 辱 不 驚 , 看 庭 前 花 開 花 落 ; 去 留 無 意 , 望 天 上 雲 卷 雲 舒 。 」 《 菜 根 譚 》


覺 醒 生 活 助 紓 緩 壓 力 疾 病


念 頭 並 非 事 實 , 不 要 做 思 想 、 概 念 、 意 識 形 態 的 奴 隸 。 只 專 注 於 此 時 此 刻 的 呼 吸 , 不 追 悔 往 事 , 不 焦 慮 將 來 , 只 意 識 靜 觀 此 刻 目 前 , 如 實 生 活 。 善 待 自 己 身 體 , 關 懷 社 會 。


覺 醒 生 活 與 其 他 種 類 的 心 理 治 療 有 共 通 之 處 , 包 括 注 意 力 的 訓 練 或 鬆 弛 練 習 等 。 於 面 對 壓 力 、 抑 鬱 、 嬲 怒 、 痛 症 、 癌 症 、 長 期 病 患 等 有 癒 效 。


「 春 有 百 花 秋 有 月 , 夏 有 涼 風 冬 有 雪 , 若 無 閒 事 掛 心 頭 , 便 是 人 間 好 時 節 。 」 — — 慧 開 禪 師


文 ﹕ 臨  心 理 學 家 李 穎 明

禪林塵宇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唐〕 神會
  〔簡介〕
  唐代禪宗典籍。唐神會撰。共一卷。
  神會青年時期,曾師事過神秀。四十歲時才追隨六祖慧能。慧能死後,其禪法在北方影響並不大,以神秀?代表的北宗卻馳名北方京洛,神會不滿於此,在慧能死後十幾年,於開元十八年北上洛陽,開始宣揚南宗慧能是禪宗正統,並與當時北宗崇遠展開南北禪宗是非邪正的辨論,極力攻擊北宗非禪宗正統。經神會多次弘揚,慧能南宗頓教才確立正宗地位,得到社會承認,而最後取代的北宗。對慧能南宗來說,神會是發揮了重要的開拓作用的人物。他以慧能嫡派自居,其思想也確實是對慧能思想的忠實繼承。這不但體現于《南宗定是非論》中,也體現於神會語錄中。
  全書以問答形式對慧能南宗頓教見性成佛等諸多問題都作了簡明解答。其中最主的觀點,如宣楊頓悟與"無念?宗",都極鮮明突出,如說:"我六代大師,一一皆言單刀直入,直見了性,不言階漸","覺了即佛性,不覺了即無明",而覺與不覺只在一念,"一念相應",便可成佛,"只顯頓門,唯在一念相應,實更不由階漸"。對無念?宗則認?是體悟佛性、頓悟成佛的關鍵,如說:"所言念者,是真如之用;真如者,即是念之體。以是義故,立無念?宗。"由於闡述了這樣一些基本思想,和慧能《壇經》極一致。因此,一些學者如胡適曾認?神會也即是《壇經》的作者,甚至說神會才是"中國禪宗佛教的真的開山宗師",而以禪會?禪宗七祖。這樣的斷言顯然過於誇大。因慧能作?禪宗創立者已基本定論,《壇經》基本是慧能傳法的實錄也是難以推翻的歷史事實。神會明確宣揚了慧能的思想,只能說明他較好的突出地理解、領會了慧能的思想。他只是述慧能思想,而並沒有突破慧能的基本原則,所以宗密曾正確指出:"荷澤宗者,全是曹溪之法,別無教旨。"對神會的思想和地位應作恰當的估計,不能過分。但充分肯定神會思想的價值和貢獻是應該的必要的。
  關於《神會語錄》的寫本,敦煌卷子中已發現三種。一?胡適所校寫的《神會和尚遺集》中所收的本子;二?日人石井光雄影印、鈴木大拙校訂本;三?一九七五午日人入矢義高發現的題?《南陽和尚問答雜征義》(劉澄集)的殘卷。第三個本子基本上與第二個本子相同,但可補第二個本子的缺摻佚。本書所選?鈴木大拙校訂本。其他二本中所收?鈴木本缺佚的,也一併摘出作?補遺附後。
                (此文字欠頭,後有博覽道人,尋本續之矣。)
  (一)問:本有今無偈,其義雲何?答曰:據涅槃經義,本有者,本有佛性:胡適本有今無者三字,可從。今無佛性。問:即言本有佛性,何故複言今無佛性?答:今言無佛性者,?被煩惱蓋覆不見,所以言無。本無今有者,本無者,本無煩惱,今有者,今日具有煩惱,縱使恒沙大劫煩惱,亦是今存。故言三世有法,無有是處者,所謂佛性不繼於三世。問:何故佛性不繼三世?答:佛性體常故,非是生滅法。問:是勿是生滅法?答:三世是生滅法。問:佛性與煩惱俱不俱?答:俱,雖然俱,生滅有來去,佛性無來去。以佛性常故,由如虛空。明暗有來去,虛空無來去。以是無來去故,三世無有不生滅法。問:佛性與煩惱既俱,何故獨斷煩惱非本?答:譬如金之與礦,俱時而生。得遇金師爐冶烹煉。金之與礦,當各自別。金即百煉百精;礦若再煉,變成灰土。《涅槃經》雲:金者喻於佛性,礦者喻於煩惱。諸大乘經論,具明煩惱?客塵,所以不得稱之?本。若以煩惱?本,煩惱?是暗,如何得明?《涅槃經》雲:按,雲字疑衍。只言以明破暗,不言以暗破得明。若暗破明,即應經論自共傳,胡適本無自字。經論既無,此法從何而立?若以煩惱?本,若將煩惱?本,按,此句疑衍。不應斷煩惱而求涅槃。問:何故經雲不斷煩惱而入涅槃。不應勸?生,具修六波羅蜜。斷一切惡,修一切善。以煩惱?本,即是(棄)本逐末。《涅槃經》雲:一切?生,本來涅槃,無漏智性,本自具足。譬如木性火性,俱時而生,值燧人鑽搖,火之與木,當時各自。經雲:木者喻若煩惱,火者喻如佛性。《涅槃經》雲:胡適本有以智火燒煩惱薪,經雲:智慧即佛性,故知諸經十八字。具有此文,明知煩惱非本。問曰:何故《涅槃經》雲,按,雲梵恐衍。第十五梵行品說,本有者,本有煩惱;今無者,今無大般涅槃。本無者,本無摩河般若,今有者,今有煩惱。答:?對五陰色身故,所以說煩惱?本。又經雲:佛言,善男子,?化度?生故,而作是說。亦?聲聞辟支佛,而作是說。又第三十六驕《陳如品》,梵志問佛,身與煩惱,何者於先?佛言,身在先亦不可,煩惱在先亦不可,胡適本有身與煩惱俱亦不可八字。要因煩惱然始有身,驗此經文,故知煩惱與身?本,非謂對佛性也。又經雲:有佛性故,得稱?常。以常故,得稱?本。非是本無今有。第十五卷雲:佛性者,無得無生,何以故?非色非不色,不長不短,不高不下,不生不滅故,以不生滅故,得稱?常。以常故,得稱?本。第十九雲:如暗中有七寶,人亦不知所,?暗不見。智者之人,胡適本智者作有智。然有明燈,持往照燎,悉得見之。是人見此七寶,終言今有,佛性亦非今始有,以煩惱暗故不見。謂言本無今有,亦如盲人,不見日月,得值良醫療之,即便得見,謂言日月本無今有。以盲故不見,日月本自有之。第廿五雲:一切?生,未來之世,定得阿耨菩提,是名佛性。一切?生,現在具有煩惱諸結,是故不見,謂言本無。又第十九雲;有佛無佛,性相常住,以諸?生煩惱覆故,不見涅槃,便謂?無。當知涅槃,是常住法,非本無今有。佛性者,非蔭界入,非本無今有,非已有還無。從善因緣,?生得見佛性,以得見佛性故,當知本自有知。問:既言本自有之,何不自見,要藉因緣?答:猶如地下有水,若不施功掘鑿,終不能得。亦如摩尼之寶,若不磨冶,冶當作治。終不明淨,以不明淨故,謂言非寶。《涅槃經》雲:一切?生,不因諸佛菩薩善知識方便指授,終不能得。若自見者,無有是處。以不見故,謂言本無佛性。佛性者,非本無今有也。
  (二)真法師問:雲何是常義?答:無常是常義。又問:今問常義,何故答無常是常義?答:因有無常,而始說常;若無無常,亦無常義。以是義故,得稱?常。何以故?譬如長因短生,短因長立。若其無長,短亦不立。事既故。義亦何殊?又法性體不可得,是常義。又虛空亦是常義。答:虛空以無大小亦無中邊,是故稱?常義。謂法性體不可得,是有。能見不可得體,湛然常寂,是?常義。若准有無而淪,則如是。若約法性體中,亦不無於有。恒沙功德,本自具足,此是常義。又不大不小,是常義。謂虛空無大,不可言其大;虛空無小。不可言其小,令言大者,小家之大,今言其小者,乃是大家之小。此者於未了人,則以常無常而論。若約法性理,亦無常,亦無無常,以無無常故,得稱?常。
  (三)戶部尚書王趙公,以偈問三車義。問曰:宅中無三車,露地唯得一,不知何所用,而說此三車?答曰:三車在門外,說即在宅中。諸子聞說時,已得三車訖。今者在門外,先是乘車出。又問:宅中既得車,出外何須索?答:諸弟子雖得訖,不知車是車,既不自證知,所以門外索。又問曰:何處有人得道果,豈不自知乎?答:下文自證,所得功德,仍不自覺知,以此。問:諸子不自知,容可門外索。父應知子得,何須更與車?答曰:諸子不自知,所以門外索。長者今與車,還是先與者。問:三車本無實,所說乃權宜,與者是舊車,那應得假物?答:長者意在一,方便權說三。前者說三車,三車本是一。問:一車能作三,三車能作一。何不元說一,辛苦說三車?答;若?迷人得,一便作三車;若約悟人解,即三本是一。
  (四)崔齊公問:禪師坐禪一定已後,得幾時出定?答曰:神無方所,有何定乎?又問:既言無定,何名用心?答曰:我今定上不立,誰道用心?問:心定俱無,若?是道?答曰:道只沒道,亦無若?道。問:既言無若?,何處得"只沒道"?答:今言"只沒道",?有"若?道。"若言無"若?","只沒"亦不存。
  (五)廬山法師問:何者是中道義?答曰:邊義即是。問:今問中道義,何故答邊義是?答曰:今問中道義,何故答邊義是?答曰:今言中道者,要因邊義立;若其不立邊,中道亦不立。
  (六)補部侍郎蘇晉問:雲何是"大乘",何者是"最上乘"?答曰:菩薩即"大乘,佛即'最上乘'"。問曰:菩薩即"大乘",佛即"最上乘"。問曰:"大乘""最上乘",有何差別?答曰:言"大乘"者,如菩薩行檀波羅蜜,觀三事體空,乃至六波羅蜜,亦複如是,故名"大乘"。"最上乘"者,但見本自性空寂,即知三事本來自性空,更不復起觀。乃至亦度亦然,是名"最上乘"。又問:若無緣起,雲何得知?答:本空寂體上,自有般若智慧知,不假緣起。若立緣起,即有次第。
  又問曰:見此性人,若起無明,成業結否?答:雖有無明,不成業結。問:何得不成?答:但見本性體不可得,即業結本自不生。
  (七)潤州刺史李峻問曰:見有一山僧禮拜嵩山安禪師言:"趁粥道人。"又一授記寺僧禮拜安禪言,禪下脫師字。"措粥道人"。問此二若??答:此二俱遣。問:作沒生遣?答:但離即遣。問:作沒生離?答:我今只沒離,無作沒生離。問:?複心離,?是眼離?答:今只沒離,亦無心眼離。問:心眼俱不見,應是盲人。答:自是盲者唱盲,他家見者,元來不盲。經雲:是盲者過,非日月咎。
  (八)張燕公問:禪師日常說無念法,勸人修學,未審無念法有無?答曰:無念法,不言有,不言無。問:何故無念不言有無?答:若言其有者,即不同世有;若言其無者,不同世無。是以無念不同有無。問:"喚作是沒勿?答:不喚作勿。問:異沒時作物生?答:亦不作一物。是以無念不可說,今言說者,?對問故;若不對問,終無言說,譬如明鏡,若不對像,鏡中終不現像。爾今言現像者,?對物故爾所以現像。問曰:若不對像照不照?答曰:今言對照者,不言對與不對但常照。問:既無形像,複無言說,一切有無,皆不可立。今言照者,複是何照?答曰:今言照者,以鏡明故,有自性照以;若以?生心淨,自然有大智慧光,照無餘世界。問:既若如此,作沒生時得?答:但見無。問:既無,見是物?答:雖見,不喚作是物。問:既不喚作是物,何名?見?答曰:見無物即是真見常見。
  (九)和上問遠法師言:曾講大般涅槃經不?遠法師言:講大般涅槃數十遍。和上又言:一切大小乘經論,說?生不解脫者,?緣有生滅二心。涅槃經:諸行無常,是生滅法,生滅滅已,寂滅?樂。未審生之與滅,可滅不見滅,?是將生滅生滅,?是將滅滅生,?是生能自滅生,?是滅能自滅滅?請法師一一具言答。遠法師言:亦見諸經論,作如此說。至於此義,實不能了。禪師若了此義,請??說。和上言:不辭?說,恐無解者。法師言:道俗有萬餘人,可無一人能解?和上言:看,見不見。遠法師言:見是沒。和上言:果然不見。遠法師既得此語,結舌無對,非論一己屈詞,抑亦諸徒失志,勝負既分,道俗嗟散。
  (十)和上問澄禪師:修何法而得見性?澄禪師答曰:先須學坐修定,得定已後,因定發慧,以智慧故,即得見性。問曰:修定之時,豈不要須作意否?答言:是。既是作意即是識定,若?得見性?答:今言見性者,要須修定,若不修定,若?見性?問印今修定者,元是妄心,妄心修定,如何得定?答日:今修定得定者,自有內外照,以內外照故,得見淨,以心淨故,耶是見性。問日:今言見性者,性無內外,若言因內外照故,胡適本無故齊元見妄心,若?見性?經雲:若學諸三昧,是動非坐撣,心隨境界流,雲何名?定?若指此定?是者,維摩請即不應河舍利弗宴坐也。
  (十一)和上阿諸學道者:今言用心者,?是作意,不作意?若不作意,即是聾俗無別。若言作意,即是有所得,以有所得者,即是系縛故,何由可得解脫?聲聞修空住空,即被空縛。若修定住定,即被定縛。若修靜住靜,被淨縛。若修寂住寂,被寂縛。是故《般若經》雲:若取法相,即著我人?生壽者。又《維摩經》雲:調伏其心者,是聲聞法,不調伏心者,是愚人法。人者既用心,是調伏法。若調伏法,何名解脫者?須阤含亦調伏,阿那含阿羅漢亦調伏,非想定及非非想亦調伏,四禪亦調伏,三賢並皆調伏,若?鑒別?若如此定者,並未解脫。
  (十二)神足師問:真如之體,以是本心,複無青黃之相,如何可識?答曰:我心本空寂,不覺忘念起。若覺忘者,覺忘自俱若滅,此即識心者也。問:雖有覺照,還同生滅,今說何法,得不生滅?答曰:只猶心起故,遂有生滅,若也起心既滅,即生滅自除,無想可得。假說覺照,覺照已滅,生滅自無,生即不生災。
  (十三)崇遠法師問:雲何?空?著道有空,還同質礙;若說無空,即何所歸依?答曰:只?未見性,是以說空,若見本性,空亦不有,如此見者,是名歸依。
  (十四)和尚告諸知識,若欲得了達甚深界者,直入一行三昧。若入此三昧者,先須誦持《金剛般若波羅蜜經》,修學般若波羅蜜。故《金剛般若波羅蜜經》雲:若有善男子善女人,發菩提心者,於此經中,乃至四句偈等,受持讀誦,?人演說,其福勝彼。雲何?人演說?不取於相。不取於相者,所?如如。雲何所渭如如?無念。雲何無念?所謂不念有無,不念善惡,不念有邊際無邊際,有念有限量,不念菩提,不以菩提?念,不念涅槃,不以涅槃?念,是?無念。是無者,即是般若波羅蜜。般若波羅蜜者,即是一行三昧。諸知識,若在學地者,心若有念,即便覺照,若也起心即滅,覺照自亡,即是無念。是無念者,無一切境界,如有一切堵界,即與無念不相應故。諸知識,如實見者,了達甚深法界,即是三行三昧。是故《小品般若波羅蜜經》雲:善男子,是?般若波羅蜜,所謂于諸法中無所念,我等住於無念法中,得如是金色身,三十二相,大光明,不可思議智慧,諸佛無上三昧,無上智慧,盡諸功德,諸佛說之,由不能盡,何況聲聞辟支佛。能見無念者,六根無染,見無念者,得向佛智。見無念者,名?實相。見無念者,中道第一義諦。見無念者,恒沙功德,一時等備;見無念者,能生一切法;見無念者,即攝一切法。
  (十五)侍郎苗晉卿問:若?修道得解脫?答:得無住心,即得解脫。問若?得無住?答曰:《金剮經》具有明文。又問:《金剛經》道沒語?答曰:複次須菩提,諸菩薩摩訶薩,應如是生清淨心。不住色生心。不應住聲香味觸法生心。應無所住而生其心。但得無住心,即得解脫。又問:無住若?知無住?答曰:無住體上,自有本智,以本智慧知。當令本智而生其心。
  (十六)魏郡乾光法師問:何者是佛心,何者是?生心?答曰:?生心即是佛,佛心即是?生心。問:?生心與佛,既無差別,何故言?生言佛?答:若約不了人論,有?生有佛,若其了者,?生心與佛心,元不別毋生。
  又問:常聞禪師說法與天下不同,佛法一種,何不同?答:若是佛法,元亦不別。?今日覺者各見淺深有別,所似言道不同。問曰:請?說不同所由?答曰:今言不同者,凝心取定,或有住心看淨,惑有起心外照,惑有攝心內澄,惑有起心觀心于取於空,或有覺妄俱滅,不了本性,住無記空。如此之輩,不可具說。此本性虛無之理,時人不了,隨念而成,以是不同。非論凡夫,如來說無?一切法,一切賢聖,而有差別,何況今日一切諸學道者,若?得同?問曰:金剛經中四句偈義,何者是?答曰:見諸法師說四句偈者,或以八字?句,卅二字?四句,或以五字?句,或以四字?句。或有人取經後一切有?法偈?四字偈,或有人取若以色見我偈?四句偈義。無著菩薩雲:"廣大第一常,其心不倒,?四句義。"或有人取無我相無人指無?生相無壽者相?四句偈義,今即不然,何以故?因有我相,始言無我相,因有人相,因有壽者相,始言無壽者相。今看此義即不然,何以故?,無無我相,無無壽者相,即名真四句偈義。又見《大智度論》雲:般若波羅蜜者,喻如大火聚,四面不可取,以不可取,是名真取。此即真四句義。
  (十七)鄭璿問曰:雲何是道?答曰:無名是道。又問:道既無名,何故言道?答曰:道終不自言,言其道,只?對問故。問:道既假名,無名是真否?答曰:非真。問:無名既非真,何故無名是道?答:?有問故,言有說,若無有問,終無言說。
  (十八)乾法師問:《金剛般若經》雲:若有善男子善女人,受持讀誦此經,若?人輕賤,是人先世罪業,應墮惡道,以今世輕賤故,是人先世罪業,則?消滅,某義雲何?答曰:持經之人,合得一切人恭敬禮拜,今日雖且得經讀誦,?未持經以前所有重罪業障,今日持經威力故,感得世人輕賤,倍複能令持經人持經人所有重罪業障悉皆消滅。以得消滅故,即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也。又有理義釋雲:先世罪業者,喻前念起妄心;今世人輕賤者,喻後念齊覺。後覺?悔前忘心。若前心既滅,後悔亦滅。二念俱滅既不存,即是持經功德具足,即是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又雲:後覺喻輕賤者,?是前念起妄心,若起後覺,亦是起心,雖名作覺,覺亦不離凡夫故,喻世人輕賤也。
  (十九)哲法師問,雲何是"定慧等"義?答日:念不起,空無所有,即名正定。以能見念不起,空無所有,即名正慧。若得如是,即定之時,名?慧體,即慧之時,即是定用。即定之時不異慧,即慧之時,不異定,即定之時即是慧,即慧之時即是定,即定之時無有定,即慧之時無有慧。何以故?性自如故,是名定慧等學。
  (二十)嗣道王問曰:無念法者,?是凡夫修,?是聖人修?若是聖人修,即何故令勸凡夫修無念法?答曰:無念者,是聖人法,凡夫若修無念者,即非凡夫也。又問曰:無念者無何法,是念者念何法?答曰:無者無有二法,念者唯念真如。又問:念者與真如有何差別?答:亦無差別。問:既無差別,何故言念真如?答曰:所言念者,是真如之用,真如者,即是念之體。以是義故,立無念?宗。若言無念者,雖有見聞覺知,而常空寂。
  (二十一)志德法師問:禪師,今教?生,唯令頓悟,何故不從小乘而引漸修?未有升九層之台不由階漸而登者也。答曰:只恐畏所登者不是九層之台,恐畏漫登者土堆胡塚。若是實九層之台,此即頓悟義也。今於頓中而立其漸者,即如登九層之台也,要藉階漸,終不向漸中而立漸義。事須理智兼釋,謂之頓悟。並不由階漸,自然是頓悟義。自心從本巳來空寂者,是頓悟。即心無所得者?頓悟。即心是道?頓悟。即心無所住?頓悟。存法悟心,心無所得,是頓悟。知一切法是一切法?頓悟。聞說空不著空,即不取不空,是頓悟。聞說我不著,即不取無我,是頓悟。不舍生死而入涅槃,是頓悟。又有經雲:言自然智無師智,于理髮者向道遲,出世而有不思議事,聞說者即生驚疑。今見在世不思議事有頓者,信否?間曰:其義雲何?願示其要。答曰:如周太公殷傅上說,皆竿釣板築,而簡在帝心,起自匹夫,?頓登臺輔,豈不是世間不思議之事?出世不思議者,?生心中,具足貪愛無明宛然者,但遇真正善知識,一念相應,便成正覺,豈不是出世不可思議事?又經雲:?生見性成佛道。龍女須臾頓發菩提心,便成正覺。又令?生入佛知見,若不許頓悟者,如來即合偏說五乘,今既不說五乘,唯言?生入佛知見,約斯經義,只顯頓門,唯在一念相應,實更不由階漸。相應善也,謂見無念。見無念者,謂了自性。了自性者,謂無所得。以其無所得,即如來禪。維摩話言,如自觀身實相者,觀佛亦然。我觀如來,前際不來,後際不去,今則無住。以無住故,即如來禪。又經雲,一切?生,本來涅槃,無漏性智,本自具足。欲擬善分別自心現與理相應者,離五法、三自性,離八識、二無我,離內見外,雖有無二法,畢竟平等,湛然常寂,廣大無邊,常恒不變。何以故?本自性清淨,體不可得故。如是見者。即是本性。若人見本性,即生如來地。如是者,離一切俱寂。如是見者,恒沙清淨功德,一時等備。如是見者,名一字法門。如是見者。六度圓滿。如是見者,名?無漏智。如是見者。名法眼淨。如是見者,謂無所得,無所得者,即是真解脫。真解脫者,即同如來,知見廣深遠,一無差別故。如是知者,即是如來應供正遍知。如是見者,放大智慧光,照無餘世界。所以者何?世界即心也。言心應正遍知,此者正言心空寂更無餘念,故言照無餘世界。諸學道者,心無青黃赤白黑,亦無出入去來,遠近前後,亦無作意,亦無不作意。若得如是者,名?相應也。若有出定入定及一切境界,非論善惡等,皆不離妄心;並有所得,以有所得,並是有?,全不相應。若其決心證者,臨於三際,白刃相向下,逢刀解身日。見無念,堅如金剛,毫微不動。縱使恒沙佛來,亦無一念喜心;縱見恒沙?生一時俱滅,亦不起一念悲心者。此是大丈夫,得空平等心。若有坐者,"凝心入定,住心看淨,起心外照,攝心內澄"者,此是障菩提,未與菩提相應,何由可得解脫?解脫菩提若如是,舍利弗宴坐林問,不應被維摩詰河。訶者雲:"不於三界現身意,是?宴坐"也。但一切時中,見無念,不見身相,名?正定。不見心相,名?正慧。
  (二十二)常州司戶元思直問曰:何者是空,雲何?不空?答曰:真如體不可得,名之空。以能見不可得見體,得見之見恐衍。湛然常寂,而有恒沙之用,故言不空。
  (二十三)蔣山義法師問曰:一切?生,皆有真如佛性,及至中間,或有見者,或有不見者,雲何有如是差別?答曰:?生雖有真如之性,亦如大摩尼之寶,雖含光性,若無人磨冶,冶當作治。終不明淨。差別之相,亦複如是。一切?生,不遇菩薩善智識教令發心,終不能見差別之相,亦複如是。
  (二十四)義聞法師問曰:雖有真如,且無有形相,使?生雲何得入?答:真如之性,即是本心。雖念無有能念可念,雖說無有能說可說,是名得人。
  (二十五)廬山簡法師問:見覺雖然行,還同生滅,今修何法得不生滅?答:今言見者,本無生滅。今言生滅者,自是生滅人見也。若無生滅,即是不生滅。
  (二十六)潤州司馬王幼琳問:雲何是無法可說是名說法?答日:般若波羅蜜,體不可得,是無法可說。般若波羅蜜,體自有智,照見不可得體,湛然常寂,而有恒沙之用,是名說法。
  (二十七)牛頭寵法師問:懺悔罪得滅否?答:見無念者,業自不生。何計妄心而別有更欲懺悔滅之,滅即是生。問曰:雲何是生?答曰:生者即是於滅也。
  (二十八)羅浮山懷迪禪師問曰:一切?生,本來自性清淨,何故更染生死法,而不能出離三界?答曰:?不覺自體本來空寂,即隨妄念而起結業,受生造惡之徒,蓋不可說。今此修道之輩,於此亦迷,唯只種人天因緣,不在究竟解脫。又若不遇諸佛菩薩真正善知識者,何由免得輪回等苦?問曰:心心取寂滅,念念入法流者,豈非動念否?答:菩薩向菩提道,其心念念不住。猶如燈焰焰相續,自然不斷,亦非燈造焰,何以故?謂諸菩薩趨向菩提念念相續,不間斷故。
  (二十九)問曰:門人劉相倩雲,於南陽郡,見侍禦史王維,在湍驛中,屈神會和尚及同寺僧惠澄禪師,語經數日。于時王侍禦問和尚言:若?修道得解脫?答曰:?生本自心淨,若更欲起心有修,即是妄心,不可得觸脫。王侍禦驚愕雲:大奇。曾聞大德,皆未有作如此說。乃?寇太守張別駕袁司馬等曰:此南陽郡,有好大德,有佛法甚不可思議。寇太守雲:此二大德見解並不同。王者,?澄禪師要先修定以後,定後發慧,即知不然。今正共侍禦語時,即定慧俱等。《涅槃經》雲:定多慧少,增長無明。慧多定少,增長邪見。若定慧等者,名?見佛性。故言不同。王侍禦問:作沒時是定慧等?和尚答:言定者,體不可得。所言慧者,能見不可得體,湛然常寂,有恒沙巧用。即是定慧等學。?起立廳前,澄禪師咨王侍禦雲:惠澄與會闍梨,剛證不同。王侍禦笑謂和尚言:何故不同?答,言不同者,?澄禪師先修定,得定已後發慧,會即不然。正共侍禦語時,即定慧俱等,是以不同。侍禦言:闍梨,只沒道不同。答:一纖毫不得容。又問:何故不得容?答:今實不可同,若許道同,即是容語。
  (三十)牛頭山袁禪師問:佛性遍一切處否?答曰:佛性遍一切有情,不遍一切無情。問曰:先輩大德皆言道,"青青翠竹,儘是法;鬱鬱黃花花,衍一花字。無非般若。"今禪師何故言道,佛性獨遍一切有情,不遍一切無情?答曰:豈將青青翠竹同于功德法身,豈將鬱鬱黃花等般若之智?若青竹黃花同於法身般若者,如來于何經中,說與青竹黃花授菩提記?若是將青竹黃花同於法身般若者,此即外道說也,何以故?《涅槃經》雲:具有明文,無佛性者,所渭無情物是也。
  (三十一)蘇州長史唐法通問曰:?生佛性與佛性同異?答:亦同亦異。又問曰:何故亦同亦異?答曰:言其同者猶如金,言其異者猶如碗盞等器,是也。問曰:此似是沒物?答:不似個物。問曰:既不似個物,何故喚作佛性?若其似物,不喚作佛性。
  (三十二)廬山簡法師問:明鏡高臺,即能照萬像,萬像即悉現其中,此若??答:"明鏡高臺,能照萬像,萬像即悉現其中",古得相傳,共稱?妙。今此門中,未許?妙。何以故?且如明鏡,則能鑒萬像,萬像不現其中,此將?妙。何以故?如來以無分別智,能分別一切;豈有分別之心,而能分別一切?
  (三十三)揚州長史王怡問曰:世間有佛否?答:若在世間即有佛,若無世間即無佛。問曰:定有佛,?複定無佛?答:不可定有,亦即不可定無。問曰:何故言不可定有不可定無?答:不可定有者,《文殊般若經》雲:"般若波羅蜜不可得,菩提涅槃亦不可得,佛亦不可得。"故言不可定有。不可定無者,《涅槃經》雲:"有佛無佛,性相常住,從諸?生,從善因緣方便,得見佛性"故,言不可定無。
  (三十四)齊寺主問曰:雲何是大乘?答曰:小乘是。又問曰:今問大乘,因何言小乘是?答:因有小故,而始立大,若其無小,大從何生。今言大者,乃是小家之大,今言大乘者,空無所有,即不可言大小。猶如虛空,虛空無限量,不可言無限量,虛空無邊,不可言無邊;大乘亦爾。是故經雲:虛空無中邊,諸佛身亦然。今問大乘者,所以小乘是也。道理極分明,何須有怪。
  (三十五)行律師問曰:經雲:"受諸觸如智證,"此義雲何?答曰:受諸觸者,言本性不動也。若其覺異,即是動,猶如鏡中約人種種施?舉動?無心也。今受諸觸,亦複如是。其智證者,本覺之智也。今言智證者,即以本覺之智慧知故,稱?智證。借牛角以?喻立義,正覺之時,覺當作角。不可言如意;即如意之時,不可名?角。其角則雖含如意性,未滅角時,不可稱?如意。如意雖因角所成,成亦不可稱?角。經雲:"滅覺道成"其義若斯。"若見遍則覺照亦不立",今存者,約見解遍而論。若約清淨體中,何所覺,亦何所照?人以世物?有,我即歎世物?無,人權虛空?我以虛空?無。何以故?世物緣合即有,緣散即無,遇火則焚,遇水即溺,不久破壞,是以言無。虛空火不能焚,水不能溺,不可破壞,不可散故,是以稱?常,故得?之有也。
  (三十六)相州別駕馬擇問:擇比在朝廷,問天下內供奉僧及道士,決弟子疑不了,未審禪師決得擇疑否?答:比者以來,所決諸人疑,亦不落莫,未審馬別駕疑是物?馬別駕言:今欲說,恐畏禪師不能了擇疑。答:但說出,即知得與不得,元來不說,若?得知?時有別駕蘇成、長史裴溫、司馬元光紹三人言:與他禪師說出。馬別駕遂問:天下應帝廷僧,唯說因緣,即不言自然;天下應帝廷道士,雖說自然,即不言因緣。答曰:僧唯獨立因緣,不言自然者,是僧之愚過。道士唯獨立自然,不言因緣者,道士愚過。馬別駕言:僧家因緣可知,何者即是僧家自然?若是道家自然可知,者何即是道家因緣?和尚答:僧家自然者,?生本性也。又經文所說:"?生有自然智無師智。"此是自然義。道士家因緣者,道得稱自然者,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從道以下,並屬因緣。若其無,一從何生。今言一者,因道而立;若其無道,萬物不生。今言萬物者,?有道故,始有萬物;若其無道,亦無萬物,今言萬物者,並屬因緣。
  (三十七)弟子比丘無行問:無行見襄陽俊法師渚法師等,在和尚堂,共論色不異空,空不異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及龍女?那發心,便成正覺,如是等義,無行於此有疑。和尚言:汝見諸法師作何問?答曰:見品法師問俊法師等,何者是色不異空,空不異色。俊法師答:借法師身相,可明此義。何者是法師,若言眼不是法師,口亦不是法師,乃至耳鼻等一一檢責,皆不是法師,但有假名,求法師終不可得,即空。假緣有故,即色。無行令所疑者,見俊法師作如此解,願和尚示其要旨。和尚言:如法師所論,自作一家道理,若尋經意,即未相應。俊法師所說,乃析物以明空,即不知心境高於須彌。汝令諦聽,?汝略說:是心起故即色。色不可得故即空。又雲:法性妙有故即色,色妙有故即空。所以經雲:色不異空,空不異色。又雲:見即色,見無可見即空。是以經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受想行識,亦複如是。又問曰:?生煩惱,無量無邊,諸佛如來,菩薩摩訶薩,曆劫修行,由不能得,雲何龍女?那發心,便成正覺?和尚言:發心有頓漸,迷悟有遲疾。若迷即累劫,悟即須臾。此義難知,?汝先以作事喻,後明斯義,或可因此而得悟解。譬如一綟之絲,其數無量,若合?一繩,置於木上,利劍一斬,一時俱斷。絲數雖多,不勝一劍。發菩提心,亦複如是。若遇真正善知識,以巧方便,直示真如,用金剛慧,斷諸位地煩惱,豁然曉悟,自見法性本來空寂,慧利明瞭,通達無礙。證此之時,萬緣俱絕。恒沙妄念,一時頓盡。無邊功德,應時等備。金剛慧發,何得不成。又問:見俊法師說,龍女是權,不得?實,若是實者,?那發心,豈能斷得諸位地煩惱?見俊法師作如是說,無行有疑,願和尚再示。和尚言:前絲引喻以明,即合盡見,何乃更疑?《花嚴經》雲:十信初,發金剛慧,便成正覺。菩提之法,有何次第?若言龍女是權者,法華經雲圓頓不思議教,有何威力?
  (三十八)弟子無行同,見俊法師雲:法華經說如來五眼義言,從假入空,名?慧眼;從空入假,名?法眼;非空非假,名?佛眼;都城道俗,歎不可思議。無行於此有疑,未審所說定否?和尚言:汝有何疑?今試說看。無行疑者,所謂經雲:如來天眼,常在三昧,悉見諸佛國土,無有二相,雲何慧跟要從假入空?雲何法眼乃從空入假?若如此者,皆是相因。若不相因假,相字疑衍。即不能人空,若不因空,即不能入假。當知入空即不假,即不假即不空,假空二途,法惠殊隔。佛圓真眼,不應有異。如此見疑,伏垂決示。和尚言:人有利純故,即有頓漸。法師所說,蓋謂迷人。若論如來五跟,實不即如是。如來示同凡夫,則說有肉跟。雖然如是,見與凡夫不同。複白和尚,願垂決示。和尚言:見色清淨,名?肉跟,見清淨體,名?天跟,見清淨體,于諸三昧及八萬四千諸波羅蜜門,皆於見上,一時起用,名?慧跟,見清淨體,無見無無見,名?法跟,見非寂非照,名?佛服。
  (三十九)給事中房綰問:煩惱即菩提義。答曰:今借虛空?喻,如虛空本來無動靜,不以明來即明,暗來即暗,此暗空不異明,明空不異暗空,明暗自有去來,虛空元無動靜,煩惱即菩提,其義亦然。迷悟雖即有殊,菩提心元來不動,又用有何煩惱更用悟。答:經雲,佛?中下根人,說迷悟法,上根之人,不即如此。經雲,菩提無去來今,故無有得者,望此義者,即與給事見不別,如此見者,非中下之人所測也。
  (四十)峻儀縣尉李冤問自然義。問曰:最初佛從因得道否?若言不從因得道,約何教得以成佛?答日:?生本有無師智自然智。?生承自然智,得成於佛,佛將此法輾轉教化?生,得成等正覺。又問:以前?生,說有自然智,得成於佛;因何如今?生,具有佛性;何謂無自然智,即不得成佛?答:?生雖有自然佛性,?迷故不覺,被煩惱所覆,流浪生死,不得成佛。問曰:?生本來自性清淨,其煩惱從何而生?答曰:煩惱與佛性,一時而有,若遇真正善知識指示,即能了性悟道,若不遇真正善知識指示,即造諸惡業,不能出離生死,故不得成佛。譬如金之與礦相依俱時,而不逢金師,只名金礦,不得金用;_若逢金師烹煉,即得金用。如煩惱依性而住,如若了本性煩惱自無。和尚卻問曰:如世間禮,本有今有?李少府答曰:因人制今故有禮。和上又問言:若因人制即今有者,豺祭獸獺祭魚等,天然自解,豈由人制,若袁此理,具明先有,如?生佛性,亦複如是,此即本來自有,不從他得。
  (四十一)內鄉縣令張萬頃問:真如者似何物?答曰:比者諸大德道俗皆言,不遷變?真,神會令則不然,今言真者,無可遷變,故名?真。所言如者,比來諸大德道俗皆言。兩物相似曰如。會今即不然,無物相似曰如。又問:佛性是有是無?答曰:佛性非邊義,何故問有無?又問:何者是非邊義?答曰:不有不無,是非邊義。又問:何者是不有,雲何是不無?答曰:不有者,不言於所有;不無者,不言於所無;二俱不可得,是故非邊義。
  (四十二)問人蔡鎬,見武皎,問忠禪師中道義,問:有無雙遣中道。又問經五六十年。忠禪師答雲:是空。叉問:空更有是勿在?答曰:想非想更有俱生識。是以忠禪師作如是答,武皎將此問問和上。和上言:武八郎,從三月至十月,唯問此一義,會今說此義,與忠禪師有別。武皎曰:雲何得差別?答曰:有無變遣中道亡者,即是無念,無念即是一念,一念耶是一切智,一切智即是甚深波若波羅蜜,波若波羅蜜即是如來禪。是故經雲;佛言,善男子,汝以何等觀如來乎。維摩諸言:如自觀身實相,觀佛亦然。我觀如來,前際不來,後際不去,今即無住。以無住故,即如來禪,如來禪者,即是第一義空,第一義空,?如此也。菩薩摩訶薩,如是思維觀察,上上升進,自覺聖智。
  (四十三)洛陽縣令徐鍔問曰:一切諸佛及諸佛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法,皆從此經出,未審佛先,未審法先,即稟何教,而成道。經所說,?生有無法智,有自然智,?生承自然智,任運修習,謂寂滅法,得成於佛,佛即遂將此法轉教化?生,?生承佛教修習,得成正覺。
  (四十四)南陽太守王弼問曰:《楞伽經》雲生住異滅義。答曰:此義有二種。又問:若?是二種?答曰:此義有二種。又問:若?是二種?答曰:人受胎之時,名之?生,長至三十,名之?住,發白麵皺,名之曰異,無常到來,名之?滅。又如穀子初含其芽,即是生義,既生已即住,是?住義,生既即異于未生時,是?異義,即生已含滅,是?滅義。菩薩摩訶薩,發般若波羅蜜心,既具此四相義。又問:禪師,?是說通??是宗通?答:今所說者,說亦通,宗亦通。又問:若?是說通,若?是宗通?答:口說菩提,心無住處;口說涅槃,心唯寂滅;即是說通,宗不通。又問曰:若?宗通?答曰:但了本自性空寂,更不復起觀,即是宗通。又問曰:正說之時,豈不是生滅否?答:經雲,善能分別諸法相,於第一義而不動。
  (四十五)揚州長史王怡問曰:佛性既在?生心中,若死去入地獄之時,其佛性?複不入?答曰:身是妄身,造地獄業,亦是妄造。問曰:既是妄造,其入者何入?答日:入者是妄入。問:既是妄入,性在何處?答曰:性不離妄。即應同入否?答:雖同入而無受。問:既不離妄,何故得有入無受。答曰:譬如夢中被打,?睡身不覺知,其佛性雖同入,而無所受,故知造罪是妄,地獄亦妄,二俱是妄受妄,妄自迷真,性元無受。
  (四十六)志德法師問:生住異滅義若??答:生住異滅者正言一,以有一故即有四。無始無明,依如來藏,故一念微細生時,遍一切處。六道?生所造,不覺不知,無所不遍,亦不作不知,不作恐當作不覺。從何所來,去至何所,即此?生體有六道。何故如此,?生亦念遍知六道苦樂,以曾受。故知假識即有生住去來,真識如如,都無去來生滅,猶如人跟睡時,無明心遍一切處,覺時有其粗細,故遍不遍。如穀子初含其芽,即有生義,既生已即住其生,住已即異未生時,即生中已含滅義,此即生住異滅義。
  (四十七)遠法師問:何者不盡有?,何不住無??答曰:不盡有?者,從初發心,至善提樹成等正覺,直至雙林入般涅槃,於中一切善,悉皆不舍,即不盡有?。不住無?者,修學空,不以空?證,修學無作,不以無作?證,即是不住無?,坐念不起?坐,見本性?禪。
  (四十八)遠法師曰:禪師修何法行可行?可當作何。和尚答言:修般若波羅蜜者,行般若波羅蜜行。遠法師問曰:何故不修餘法,不行餘行。和上答曰:修行般若波羅蜜者,能攝一切法,行般若波羅蜜行,即是一切行之根本,是故,金剛般若波羅蜜,最尊最勝無第一。無當作最。無生無滅無去來,一切諸佛從中出。《勝天王般若經》雲:雲何菩薩摩訶薩,學般若波羅蜜,通達甚深法界,佛告勝天王言大王,即是如實。世尊,雲何如實?大王,即不變異。世尊,雲何不變異?大王,所謂如如。世尊,雲何如如?大王,此可智知,非言能說,何以故,過諸文字,無此無彼,離相無相,遠離思量,過覺觀境,是?了達甚深法界,發心畢竟二不別,如是二心先心難,自未得度先度他,是故我禮初發心菩薩,解脫菩薩言。世尊,無生之心,有何取捨,住何法相?佛言,無生之心,不取不舍,住於不心,住於不法。心王菩薩言:尊者,無生般若,於一切處無住,於一切處無利,心無住處,無處住心,無住無心,心無生住,心即無生。尊者,心無生行,不可思儀。心王菩薩言:如無生行,性相空寂,無見無聞,無得無失,無言無說,無知無相,無取無舍。雲何取說?若證者,即是諍論,無諍無論,乃無生行,千思萬慮不益,道理則無生滅,如實不起諸識,安寂流注不生,得法眼淨,是謂大乘。
  (四十九)遠法師問曰:禪師,口稱達摩宗旨,示審禪門有相傳付囑,以?是說?答曰:從上以來,具有相傳付囑。又問曰,複經今幾代?答曰:經今六代。請?說六代大德是誰,並敘傳授所由?
  (五十)第一代後魏嵩山少林寺有婆羅門僧,字菩提達摩,是南天竺國王之第三子,少小出家,悟最上乘,于諸三昧,證如來禪。附船泛海,遠涉潮來至漢地,便遇慧可。慧可即隨達摩,至嵩山少林寺,奉侍左右,于達摩堂前立,其夜雪下,至慧可腰,慧可立不移處。大師見之,言曰:汝?何事在雪中立?慧可白大師曰:和尚西方遠來至此,意欲說法濟度於人,慧可不憚損軀,志求勝法,伏願和尚,大慈大悲,聞佛知見,聞當作開。救?生之苦,拔?生之難,即是所望也。達摩大師言曰:我見求法之人,鹹不如此。慧可自取刀,自斷左膊,置達摩前。達摩可慧可?求勝法,棄命損軀,喻若雪山捨身以求半偈。便言:汝可在前,先字神光,因此立名,遂稱慧可。達摩大師,乃依《金剛般若經》,說如未知見,授與慧可。慧可授語巳?法契,便傳袈裟,以?法信,如佛授娑竭龍王女記。大師雲!《金剛經》一卷,直了成佛,汝等後人,依般若觀門修學,不?一法,便是涅槃,不動身心,成無上道。達摩大師接引道俗,經於六年,時有難起,六度被藥,五度食訖,皆掘地出。語慧可曰:我與漢地緣盡,汝後亦不免此難,至第六代後,傳法者,命如懸絲,汝等好住,言畢遂遷化。葬在嵩山。于時有聘國使宋雲,於蔥嶺上,逢一胡僧,一腳著履,一腳跪足,跪當作跣。語使宋雲曰:汝漢家天子,今日無常。宋雲聞之,深大驚愕,于時具見日刀。見恐當作記。宋雲遂問達摩大師,在漢地行化,有信受者不?達摩大師雲:我後四十年外,有漢地人,當弘我法。宋雲歸至朝廷見帝,帝早己崩,遂取所逢胡僧記日月驗之,更無差別。宋雲乃向朝廷諸百官說,于時朝廷亦有達摩門徒數十人,相謂曰,豈不是我和尚不?遂相共發墓開棺,不見法身,唯見棺中一支履在。舉國始知是聖人,其履今見在少林寺供養,梁武帝造碑文,見在少林寺。
  (五十一)第二代北齊可禪師,承達摩大師後,俗姓周,武漢人也。時年四十,奉事達摩,經於九年,聞說《金剛般著波羅經》,言下證如來實無有法即佛,菩提離一切法,是名諸佛,得授記已。值周武帝滅佛法,遂隱居舒州峴山,達摩滅後,經四十年外,重開法門,接引群品,于時璨禪師奉事,首末經六年,經依《金剛經》,說如來知見,言下便悟受持讀誦此經,即?如來知見,言下便悟受持讀育此經,即?如來,密受默語,以?法契,便傳袈裟,以?法信。即如文殊師利授善財記。可大師謂璨曰:吾歸鄴都還債,遂從峴山至鄴都說法,或於市肆銜巷,不恒其所,道俗歸仰,不可勝數,經一十年,時有災難,競起扇亂,遞相誹謗,?妖邪壞亂佛法,遂經成安縣令翟仲侃,其人不委所由,乃打煞慧可,死經一宿重活,又被毒藥而終。揚楞伽《鄴都故事》第十卷具說。
  (五十二)第三代隋朝璨禪師,承可大師後,不得姓名,亦不知何許人也,得師授記,避難故,佯狂市肆,托疾山林,乃隱居舒州司空山。于時信禪師,年十三,奉事經九年,師依《金剛經》,說如來知見,言下便證實無有?生得滅度者。授默語已?法契,便傳袈裟,已?法信,如明月寶珠出於大海。璨大師與寶月禪師及定公同往羅浮山,于時信禪師亦欲隨璨大師,璨大師言曰:汝不須去,後當大有弘益。璨大師至羅浮山,三年卻歸至山,所經住處,唱言汝等諸人,施我齋糧訖,食訖二字恐衍。道俗鹹盡歸依。無不施者,交置齋,人食訖。乎齋場巾,存一大樹,其時於豺下立,合掌而終,葬在山谷寺後,寺記憶體碑鍺彤像,今見供養。
  (五十三)第四代唐薊倍祥師,承璨大師後,不得姓名,亦不知何許人也,得師授記,避難故,佯狂市肆,托疾山林,乃隱居舒州司空山。于時信撣師,年十三,奉事經九年,師依《金剛經》,說如來知見,言下便證實無右?生得滅度者。授默語已?法契,便傳袈豁.已?法信,如明月寶珠出於大海。璨犬師與寶月撣師及定公同往羅浮山,于時信撣師亦欲隨璨大師,璨大師言曰:汝不須去,後當大存弘益。璨大師至羅浮山,三年卻歸至峴山,所經住處,唱言汝等諸人,施我齋糧食訖,道俗鹹盡歸依。無不施者,安置齋,人食訖。於齋場中,有一大樹,其時於相下立,合掌而終,葬在山谷寺後,寺內有碑銘形像,今見供養。
  (五十三)第四代唐朝信禪師,承璨大師後,俗姓司馬,河內人也。得囑已,遂往吉州,遇狂賊圍城,經百余日,井泉皆枯,信禪師從外入城,勸誘道俗,念摩訶般若波羅蜜,其時遂得狂寇退散,井泉泛溢,其城獲全,便逢度人。吉州得度,乃來至廬山峰頂上,望見蘄州黃梅破頭山上有紫雲,遂居此山,便改?雙峰山。于時忍禪師,年七歲奉事,經餘三十年,依《金剛經》,說如來知見,言下便證最上乘法,悟寂滅,忍默受語已?法契,便傳袈裟,以?法信,如雪山童子得全如意珠。信大師重開法門,接引群品,四方龍像,盡美歸依,經餘三十年,至永徽二年八月,忽命弟子元一,遣於山側造龕一所,至閏九月四日,問龕成未?報已成訖,遂至龕所,看見成就,歸至房,奄然遷化。大師春秋七十有二。是日大地震動,日月無光,林木萎悴,葬經半年,龕無故自開,至今不閉,杜正倫造碑文,其碑見在山中。
  (五十四)第五代唐朝忍禪師,承信大師後,俗姓周,黃梅人也。得師授記以遂居馮墓山,在雙峰山東,時人號東山法門,是也。于時能禪師,奉事經八個月,師依金剛經,說如來知見,言下不證,不當作便。若此心有住,則?非住,密授默語,以?法契,便傳袈裟,以?法信。猶如釋迎牟尼授彌勒記。忍大師開法經三十年,接引道俗,四方歸仰,奔湊如雲,至上元年,元下恐脫元字。大師春秋七十有四,其年二月十一日,奄然坐化,是日山崩地動,雲霧蔽於日月,閭丘均造碑文,其碑見在黃梅。
  (五十五)第六代唐朝能禪師,承忍大師後,俗姓盧,先祖范陽人也。因父官嶺外,便居新州,年廿二,東山禮拜忍大師。忍大師謂曰,汝是何處人也。何故禮拜我,擬欲求何物?能禪師答曰:弟子從嶺南新山,故來頂禮,唯求作佛,更不求餘物。忍大師謂曰:汝是嶺南獦獠,若?堪作佛?能禪師言:獦獠佛性,與和尚佛性,有何差別?忍大師深寄其言,更欲共語,?諸人在左右,遂發遣,令隨?作務,遂即??踏確,經八個月。忍大師于?中尋覓,至確上見,共語,見知真了見性,遂至夜間,密喚來房內,三日三夜共語,了知證如來知見,更無疑滯,既付囑已,便謂曰:汝緣在嶺南,即須急去,?生知見,必是害汝。能禪師曰:和尚,若?得去?忍大師謂曰:我自送汝。其夜遂至九江釋,當時得船渡江,大師看過江,當夜卻歸至本山,?人並不知覺。去後經三日,忍大師言曰,徒?將散,此間山中無佛法,佛法流過嶺南訖。?人見大師此言,咸共驚愕不已,兩兩相顧無色,乃相謂曰:嶺南有誰。遞相借問。?中有路州法如雲言:此少慧能在此,各遂尋趁。?有一四品將軍舍官入道,俗姓陳,字慧明,久久在大師下,不能契悟,即大師此言,當即曉夜倍呈奔趁,至大庾嶺上相見。能禪師怕極,恐畏身命不存,所將袈裟,過與慧明。慧明禪師謂曰:我本來不?袈裟來,大師發遣之日,有命言教,願?我解說。能禪師具說正法。正法恐當作心法。明禪師聞說心法巳,合掌頂禮,遂遣急過嶺。以後大有人來相趁。能禪師過嶺至韶州居曹溪,來住四十年,依金剛經,重開如來知見。四方道俗,雲奔雨至,猶如月輪,處於虛空,頓照一切色像,亦如秋十五夜月,一切?生,莫不瞻睹。至景雲二年,忽命弟子玄楷智本,遣于新州龍山故宅,建塔一所,至先天元年九月,從曹溪歸至新州。至先天二年八月三日,忽告門徒曰,吾當大行矣。弟子僧法海問曰和尚曰:以後有相承者否,有此衣,何故不傳?和尚謂曰:汝今莫問,以後難起極盛,我緣此袈裟,幾失身命,汝欲得知時,我滅度後,四十年外,豎立宗者即是。其夜奄然坐化,大師春秋七十有六。是日山崩地動,日月無光,風雲失色,林木變白,別有異香氳氳,經停數日,曹溪溝澗斷流,泉池枯竭,經餘三日。其年于新州國恩寺,迎和尚神座,十一月,葬于曹溪。是日,百鳥悲鳴,蟲獸哮吼,其龍龕前,有白光出現,直上沖夭,三日始前頭散。殿中丞韋璩造碑文,至開元七年,被人磨改,別造文報鐫,略除六代師資相授及傳袈裟所由。除當作敘。其碑今見在曹溪。門徒問曰:未審法在衣土,即以將衣以?傳法,大師謂曰:法雖不在衣上,以表代代相承,以傳衣?信,今佛法者,得有稟承,學道者,得知宗旨,不錯不謬故,況釋迦如來金蘭袈裟,見在雞足由,迦葉今見持著此袈裝,專待彌勒出世,分付此衣,是以表釋迦如來傳衣?信。我六代祖師,亦複如是。我今能了如來性,如來今在我身中我與如來無差別,如來即是我真如。
  (五十六)大乘頓教頌並序
  敘曰:入法界者了乎心,達本源者見乎性,性淨則法身自現,心如則道體斯存,天地不能變其常,幽明不能易其理。粵有無明郎主,貪愛魔王,假虛空以成因,蘊塵勞而成業。是以能人利物,妙力無邊,演八萬四千之教端,闡三十七道之法要。故有摳迷悟頓漸細指師,細之上下恐有脫文。又按,樞疑當移在細下。悟之乃煩惱即菩提,迷之則北轅而適楚。其漸也,積僧只之劫數,猶處輪回;其頓也,如屈身之臂頃,旋登妙覺。由此高礭遠則遠焉,誰其弘之?則我荷澤和尚,天生而智者,德與道合,源將並年,在幼稚科,遊方訪道,所謂諸山大德,問以涅槃本寂之義,皆久而不對,心甚異之,詣嶺南,複遇曹溪尊者,作禮未訖,巳悟師言,無住之本,自慈而德,德恐當作得。尊者以?,寄金惟少,償珠在動,付心契於一人,傳法登于六祖。於以慈悲心廣,汲引情深,昔年九歲,已發弘願,我若悟解,誓當願說;今來傳授,遂過先心,明示醉人之珠,頓開貧女之藏。墮疑網者,斷之以慧劍,溺迷津者,濟之以智舟。廣本深源,鹹今悟人。明四行以示教,弘五忍以利喜,不乾于祖者,斯之謂歟。然則心有生滅,法無去來,無念則境慮不生,無作則攀緣自息。或始覺以滅妄,或本覺以證真,其解脫在於一瞬,離迴圈於三界,雖長者子之奉蓋,龍王女之獻珠,此之於此,複速於彼,所謂不動意念而超彼岸,不舍死生而證泥槃,系頓悟之致,何遠之有?釋門之妙,鹹在茲乎!於是省閣簪裾,裏閈耆耋,得無所得,聞所未聞,疑達摩之再生,謂優曇之一現,頌聲騰於遠邇,法喜妙于康莊,醫王大寶,自然而至。弟子昧道懵學,幸承奧義,昔登迂路,行咫尺而千里;今蒙直指,覽荒裏於寸眸;翰黑不足以書懷,軀命寧堪似酬德;輒申短頌發明,要亦猶培塿助蓬瀛之峻,畎澮增漸渤澥之深,吾儕學者,庶斯達矣。
  杳冥道精,清淨法性,了達虛妄,堅修戒定。
  奉戒伊何?識其本性。修定伊何?無念自淨。
  克勤慧用,方除法病;虛鑒不疲,霧埃莫映。
  朗如秋月,皎若明鏡;不染六塵,便登八正。
  大道好夷,而人好徑;喜遇其宗,倍增欣慶。
  稽首歸誠,虔心展敬,頓悟妙門,于斯?盛。
  唐貞元八年歲在未,沙門寶珍,共判官趙看琳,於北庭,奉張大夫處分,令勘訖,其年冬十月廿二日記。
                                唐癸已年十月廿三日比丘記。
  補遺:
  一、鈴木大拙校訂本欠頭文字
  (據《南陽和尚問答雜征義》(劉澄集)本補 )
  ……教彌法界。南天紹其心契,東國賴?正宗。法不虛傳,必有所寄。南陽和尚,斯其盛焉。稟六代?先師,居七數?今教。向戀如歸父母,問清淡(?)于王公。明鏡高懸,鬚眉懷醜;海深不測,洪湧澄漪。寶偈妙於貫花,清唱頓於圓果。貴賤雖問,記錄多忘。若不集成,恐無遺簡。更訪得者,遂綴於後。勒成一卷,名曰《問答雜征義》。但簡兄弟,余無預焉。前唐山主簿劉澄集。
  (一)作本法師問本有今無偈。問:本有今無,本無今有。三世有法,無有是處。其義雲何?答曰:蒙法師問,神會於此亦疑。又問:疑是沒勿?答:自從佛法東流已來,所有大德皆斷煩惱?本,所以生疑。問:據何道理,(疑)煩惱?本?又答:據《涅槃經》第九菩薩品,文殊師利言:純阤心疑如來常住,以得知見佛性力故,若見佛性而?常者,本未見時,應是無常。若本無常,後亦應爾。何以故?世間物本無今有,己有還無,如是等物悉皆無常。驗此經文,文殊所騰純阤疑者,即疑佛性非常住法,不問煩惱。何故古今大德皆斷煩惱?本。所以生疑。
                 二、胡適本比鈴木大拙本多出的文宇
  遠法師問和尚,此是莊嚴,(下缺)和尚言,經文所說,不盡有?,不住無?。(下缺)者,從初發心坐菩提樹,成等(下缺)盡有?,不住無?者,修學空,不以空?(下缺)當時無言。良久,乃語和尚,淫怒是道(下缺)道者。法師言:何故指俗人以?得道?和(下缺)人何故不得道?法師又問:禪師解否?和尚(下缺)從成佛以來,經無量無邊阿僧具劫(下缺)。
  江陵郡長吏問和尚,維摩詰訶舍利弗,(下缺)坐身柱心取定,此定是三界內定,所以維摩詰訶(下缺)滅定而現諸滅儀若??答:學大乘人在定中(下缺)切諸威儀而不失不壞定心,是?宴坐。問:於(下缺)色能分別青黃赤白,心不隨分別起,即是(下缺)得自在諸根亦爾,即是于諸見不動而(下缺)?得。答:但覺即得,不覺即不得(下缺)行即得解脫。問:大乘經若??答:佛(下缺)如自觀身實相,觀佛亦然。我觀如來前際不來,(下缺)相。今日學般若波羅蜜人,但得無往,即同維摩詰,(下缺)
  見在僧俗等立佛性?自然。問:無明若(下缺)佛性是自然,無明複從何生?諸人盡不能答,大德若?(下缺)亦自然。問:無明若?自然?答:無明與佛性俱是自然而生。無明依佛性,佛性依無明。兩相依,有則一時有,覺了者即佛性,不覺了即無明。涅槃經雲:如金之與礦,一時俱生,得遇金師,爐冶烹煉,金之與礦,當時各自。金即百煉百精,礦若再煉,變成灰土。金即喻於佛性,礦即喻於煩惱。煥惱與佛性,一時而有。諸佛菩薩真正善知識,教令發心修學般若波羅,即得解脫。問:若無明自然者,莫不同于外道自然耶?答:道家自然同,見解有別。問:若?別?答:如釋門中,佛性與無明俱自然。何以故?一切萬法皆依佛性力故,所以一切法皆屬自然。如道家自然,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從一以下,萬物皆是自然。因此見解不同。
  問:十方諸如來同共一法身,未審同異?答:亦同亦異。問:(原作答)若?同異?答:暗室中著十盞燈,燈光共同一,即是同義。言別義者,?盞口燈各別,是別義。是以諸佛法身,原來不別,智者受用各別,即是亦同亦異。
  和尚雲:世間有不思議,出世間亦有不(思)議。世間不思議者,若有布衣頓登九五,即是世間不思議。出世間不思議者,十信初發心,一念相應,便成正覺。于理相應,有何可怪?此明頓悟不思議。是故經雲:不退諸菩薩,其數如恒濟,一心共思議,亦後不能知。豈聲聞緣覺所能得知?
  (菏澤和尚與拓拔開府書)和尚與侍郎今日說,自己身心修行,與諸佛菩薩心同不同。若得同,即於佛法中得佛法分;若不得同,即生空過。問:若?得解?答:但得無念即是解。問若?生是無念?答:不作意即是無念。無念體上自有智命,本智命即是實相。諸佛菩薩用無念以?解脫法身,見此法身,恒沙三昧一切諸波羅悉皆具足。侍郎與神會今日同學般若波羅,得與諸佛菩薩心不別。今於生死海中得與諸佛菩薩一念相應,即於一念相應處修,即是知道者,即是見道者,即是得道者。侍郎雲:今是凡夫?官司,若?學得?咨侍郎,今日許侍郎學解,未得修行,但得知解,以知解久薰習故,一切攀緣妄想,所有重者,自漸輕微。神會見經文所說,光明王、月光王、頂生王、轉輪聖豐、帝釋梵王等。具五欲樂甚於令日百千萬億諸王等,於般若波羅,唯則學解,將解心呈問佛,佛即領受印可。得佛印可,即可舍五欲樂心,便證正位她菩薩,成就檀波羅波羅莊嚴解脫法身者。然此法門,直指契要,不假繁文。但一切?生,心本無相。所言相者,並是妄心。何者是妄?所作意住心,取空取淨,乃至起心求證菩提涅槃,並屬虛妄。但莫作意,心自無物,即無物心,自性空寂,空寂體上,自有本智謂知以?照用。故《般若經》雲:應無所住而生其心。應無所住,本寂之體;而生其心,本智之用。但莫作意,自當悟入。努力努力!
  中天竺國梵僧伽羅蜜三藏弟子康智圓問曰:和尚,多劫有緣,□□□□,生死事大,念念無常,懷疑日深,不敢咨問,唯願慈悲,許申心地。和尚答:汝若有疑,恣意當問。智圓問:一切?生皆雲修道,未審修道者一生得成佛道不?和上答言:可得。又問:雲何可得?答:如摩訶衍宗,恒沙業障,一念消除,性體無生,?那成道,何況一生而不得耶?又問:雲何?那頃修習即得成佛?願斷此疑。答:言修習即是有?諸法,計屬無常,無常者囗離生滅。又問:一切諸佛,修習果滿,得成佛道;今言不假修習,雲何可言?答:夫所信行修習,不離于智覺,既有智覺,即有照用,如是因果宛然,生滅本無,何假修習。又問:諸佛成道,皆因智覺,今離智覺,何者是道?答:道體無物,複無比量,亦無智覺照用,及動不動法。不立心地意地,亦無去來,無內外中間,複無處所,非寂靜,無定亂,亦無空名,無相、無念、無思,知見不及,無證者,道性俱無所得。又問:無所得,知見不及,雲何而得解脫?答:三事不生,是即解脫。又問:雲何三事不生?答:心不生即無念,智不生即無知,惠不生即無見,通達此理者,是即解脫。又問:無智既有,雲何不生知智見無念?定惠更無分別,即是無智。惠定諸見不生,是即無見。非因果法,通達無我,明知生者妄生,滅者妄滅。又問:諸佛皆從因果得成佛道,今雲言非因果〔法〕,雲何得成師師相授?答:大乘定者:不用心〔不看心〕,不看靜,不觀空,不住心,不證心,不遠看,不近看,無十方,不降伏,無怖畏,無分別,不

禪林塵宇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真實的自己不是鏡中的自己,不是別人眼中的自己,不是刻意偽裝的自己;是褪去現實的外衣時,在夜深人靜真正的自己。要了解自己的同時就要真實的面對自己的童年,童年的生長經驗是人格形成的重要基石,尤其是童年的傷痛會是一輩子的陰影,大部分人都會選擇逃避和隱藏,但是一旦不去面對,不去尋找癥結所在的話,就無法面對真

禪林塵宇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聖嚴法師佛事圓滿 法鼓山僧團感恩社會大眾的護持與協助

聖嚴法師追思暨植存於2月15日下午,在逾三萬信眾齊心發願觀禮下,圓滿結束,同時也圓滿了這場連續十二天的莊嚴佛事。從2月3日法鼓山啟動持續二十四小時「發願報恩念佛」開始,回顧這十二天的日子裡,舉凡入殮封棺、荼毘火化、植存追思等佛事,都是遵照著聖嚴法師的遺言,在聖嚴法師慈悲的攝受,與智慧的遺教中,圓滿成就了這次莊嚴的佛事。

法鼓山僧團特別感恩這段日子裡,各界人士的關心,媒體朋友的善筆護持,以及來自海內外僧俗四眾弟子參與這場勝會,因為大眾的參與和護持,讓這場佛事莊嚴又殊勝,不僅受熏於法鼓山,更透過各界的迴響,讓社會大眾進一步領受聖嚴法師的教法,如實瞭解佛法是這麼好。

除了感恩這段日子裡外界的關注,法鼓山更感謝在法鼓山成立二十年,僧團及護法、教育體系成立三十年,甚至是聖嚴法師住世這八十年來,各界對法師及法鼓山的種種助緣。而各種助緣之所以能和合向善,最終還是要感恩聖嚴法師的大願開啟了不可思議的機緣,讓大眾共同能續此善緣,修福修慧,同心同願。

未來,法鼓山僧俗四眾將秉持著聖嚴法師「虛空有盡‧我願無窮」的精神,持續推動「提昇人的品質‧建設人間淨土」的悲心大願,願願相續,讓大悲大願在人間,人間淨土早日實現。


圖文:法鼓山文化中心 20090216


 


 


禪林塵宇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聖嚴法師入殮典禮 法師摯友今能長老封棺主法

儀式簡單莊嚴  法師法身永久弘傳住世 


「師父,您要早點乘願再來!」2月6日,聖嚴法師入殮封棺之前,法鼓山全體僧團法師由方丈和尚果東法師帶領,在莊嚴的佛號聲中,列隊走向靈龕瞻仰法相,向最敬愛的師父色身做最後的告別。 


雖然深知師父的法身常在,法師們仍難掩師恩難報的哀傷,忍不住紅了眼眶,但隨即提起正念,在內心發願要秉承師志,以師志為己志,弘傳正法。靈堂後方,聖嚴法師的法照正微笑看著弟子們瞻禮的隊伍,彷彿再次說著「空裡有哭笑」的道理。 


6日上午9點,聖嚴法師的入殮封棺儀式,由法師摯友、聖靈寺住持今能長老主法。法師的入殮儀式,歷時一小時,過程簡單莊嚴,現場肅穆感人。靈龕兩旁,擺放法師的著作《法鼓全集》、教導弟子的禪修香板,象徵法師修學佛法、弘傳禪法的成就,展現法師永久弘傳住世的法身舍利。儀式開始,法眷代表法鼓山方丈和尚果東法師、首座惠敏法師、副住持果暉法師、僧團都監果廣法師等弟子隨即就位,迎請今能長老主法。 


「一念心清淨,五蘊悉皆空,幻殼已無用,修殯入龕中。」長老在法師靈龕前開示「修殯封龕法語」,誦讀完最後一段法偈:「度世已功圓,歸入真常界,萬緣俱放下,往生極樂國」後,長老一聲「封!」八位弟子慢慢闔上棺蓋,覆上華幔,圓滿入殮封棺儀式。 


全體僧俗四眾跟隨長老先虔誦持誦《心經》,隨後在「阿彌陀佛」聖號聲中,法鼓山全體僧眾二百多人、其他佛教團體法師一百多人,以及法師俗家眷屬列隊,循序上前瞻禮師父法相。瞻禮完畢,長老開示「修殯封龕法語」後封棺,僧俗四眾齊聲迴向,入殮儀式即告圓滿。 


珍惜最後一刻瞻仰法相的機會,6日午夜至凌晨,許多信眾連夜攜家帶眷上山,在入殮封棺前進行最後瞻禮,並留下來參與上午的入殮儀式。數以千計的信眾也在清晨一早返回法鼓山,於園區各個殿堂內,透過視訊來觀禮,台灣中國佛教會理事長淨良長老、新加坡毘盧寺方丈慧雄法師等教界長老與法師,以及陸委會主委賴幸媛、前行政院院長郝柏村,以及法師弟子林百里、李連杰等各界人士也出席。 


儀式過程中,每個殿堂內的信眾們,目光專注視訊畫面,雙手虔敬合十,持續誦念「阿彌陀佛」聖號,各地分院也同步視訊連線。「出生中國,大陸江蘇,童真入道,修學勤功」、「入藏禪關,悟大乘宗;孑身參學,扶桑日本;厠處俗境,居同林叢;守持淨戒,不被染圖。」隨著今能長老宣讀的句句法語,信眾們彷彿踩著法師童年於狼山廣教寺出家、青年時期在美濃朝元寺閉關、中年時期在紐約街頭風雪中前行的弘法腳步。 


當棺木闔上的那一刻,許多信眾難忍心中不捨,但隨即在迴向偈的唱誦聲中,再度攝心念佛。僧俗四眾心念相續,彷彿聖嚴法師再次帶領著大眾一起禪修,放鬆身心,放下萬緣,一如在無量諸佛會上同修菩提,體驗「心淨則佛土淨」,更堅定了僧俗弟子們同心同願,推動法鼓山理念「提昇人的品質,建設人間淨土」的無比信心。


圖文:法鼓山文化中心 20090206



修殯封龕法語                       


佛曆二五五三年歲次己丑正月拾貳日

              於  法 鼓 山  大殿

一念心清淨    五蘊悉皆空
幻殼已無用    修殯入龕中

    恭維

法鼓堂上圓寂創辦人開山祖師

上聖下嚴老法師靈龕前曰:
偉哉聖公,梵行圓融。出生中國,大陸江蘇。
童真入道,修學勤功。隨軍來台,大展佛門。
智願廣大,四忍三空。入藏禪關,悟大乘宗。
孑身參學,扶桑日本。側處俗境,居同林叢。
守持淨戒,不被染圖。高亮僧格,壓倒群雄。
博士畢業,世局適逢。激轉危孤,民國生存。
昂志回國,振囂發聾。弘開法席,闡教啟蒙。
法筵普及,廣被全球。為教為眾,法鼓創籌。
教育文化,環保濟助。救災賑施,悲愍親躬。
建設世間,人間淨土。提昇眾生,品格高風。
正信明智,出莠迷朦。和喜自在。安樂共榮。
切念漢藏,大乘真宗。培育僧才,辦學研修。
不啻祇園,今日現逢。惜炬法燈,入寂光中。
度世功圓,所作已辦。放下萬緣,毋罣毋念。
今時此刻,承恩果東。含哀帶領,四眾信徒。
泣血悲慟,喪失師尊。弟子眾等,誓切遵循。
師尊遺教,拋俗儀風。  仰仗
師父之至誼同參 末學僧 今能 主法修殯入殮。
允情哀切,寸斷肝腸,法乳之恩,海深天高。
誓願不違,吾師遺訓,完成師志,以報償酧。
冀祈懇於,樂國兜率,期再侍從,
茲當封龕,末後法偈,如何舉揚呢?


度世已功圓,歸入真常界,
萬緣俱放下,往生極樂國。


封!


禪林塵宇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常耳聞修行為<覺悟>  對佛學陌生者或許摸不著路標 與覺遙遠而失去探究的機會  此分享蝶之思語 小見解 與之共勉  < 覺>感覺  感受 


悟  < 心旁 >  <吾即我>也就是自己的心      週遭應常聽親友間的嘮叨與糾紛嚴重者連最親的都眾叛親離   甚至反目成仇   在這網路年代人與人接觸已漸少距離也愈遠與容易彼此猜忌  這林林總總當中的互動  人在情   財在利   自問還有啥事在人的紛爭中   情與利處理妥善否卻顯示出佛言:人內在的貪  嗔   痴  輕重   出現在分家產最容易顯示   <>兄弟為分不均而恨父母   怨兄弟嘆姊妹     愛的人已成婚或因素分手卻痴等挽回的可能與以激烈行動表達    為的又是啥  試問這造成不睦的兇手你抓到嗎   這長啥樣應粉多人想與它識之   若至此已會心一笑    哈哈    表示慧根深植    若還不知請將前面我解覺悟兩字連結    多將自心感受之   世人無一物能永得   貪念心起嗔痴   執著繫心房  殊不知父母物得之福    無得是自然  何來你心怨   再問體內細胞每分每秒在退化死亡你與誰怨    若連自身都無法照應自主   這一切外在爭執意義又在哪     佛言  :人身難得   就是粉大福報才有此機會修法 積福    怎奈心起無明總希望擁有一切能得之物  這求不得之苦ㄚ  一切紛爭昏愚都來自自心  才要我們用自心悟之  方能離貪捨痴也能離是非結善緣  言此諸位大德辛苦囉    蝶宇才疏表達有限   喝茶閱禪師法語      放鬆一下吧   福慧雙增   蝶宇合十

禪林塵宇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