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時難免會有負面的情緒
但心要正向
嘴巴不要碎碎念
讓自己每一個想法
都依附在『戒定慧』的軌道上
承認自己是凡夫
但能試著先喜歡自己
方可欣賞別人
即是善的循環
人人皆有佛性
但也都有習性
記得給心時間
去調整和改變
「天底下最棘手的事,都不是用手完成的!」
謝坤山於1958年生於台灣的台東市。
1974年,謝坤山16歲。因家境貧困,小學畢業就輟學打工的他這時已經有4年工齡了。
那年他身材勻稱、健碩,表情略帶靦腆,是個很帥的小夥。那時他最自豪的就是自己強壯的身體,敢和任何工友比試體力,13歲時就能扛著100公斤的飼料麻包一路小跑了。
悲劇卻在不經意間發生了。
一天,他在工廠的三樓幹活,接傳樓下工友遞上來的鋼管。突然,鋼管觸碰到陽台上的三根高壓電線,頓時,火花四濺,一陣爆響,謝坤山當即被電成了「碳人」。
出院後,回到那個破爛的家,母親像照料新生嬰兒一般,一日三餐,先喂飽他,再去吃一點殘飯剩湯。為了減少母親的擔憂,也為了自己今後的生活,謝坤山 發明了一套能夠自己進食的用具。他風趣地將之命名為「坤山」牌自助餐具。以後,他又發明了許多這類用具,解決自己的吃喝拉撒問題。
謝坤山開始認真思索自己的路。他突然想起當作家不錯,他沒有想到自己只有小學水平的文化背景距離作家有多遠,想到的只是,要當作家最起碼得先學會寫字吧?
於是,謝坤山咬著筆費勁地寫下了自己的名字,含在牙齒與舌頭之間的筆,好像是鬆了螺絲的老虎鉗,怎麼也鉗不穩那支小小的筆,弄得口水直流。
儘管如此,謝坤山為自己又跨出一步而高興。以後的日子,他不斷地練習,嘴裡被鉛筆戳出一個個血泡,但他決不放棄。
終於,當字越寫越小、越寫越周正時,他大聲地對自己說,「原來天底下最棘手的事,都不是用手完成的!」
一個纏足的故事我
父母說腳骨還未長大,較易收效。他們常對我說:「不纏足,將來嫁不出去」;又說要把小腳纏成符合「瘦、小、尖、彎、香、軟、正」這七個要訣才能達到美麗。走起路來,搖搖擺擺,就是男人眼中婀娜多姿的美儀美態。
還深刻記得纏足的那一段光景
我永不能忘記母親為我纏足的那一天。母親擇了我六歲生日的日子,吩咐我坐在椅上,並用熱水洗淨我的雙腳。趁腳還溫熱,她將我腳大拇指以外的其他四趾,向腳心用力扭折,且在趾間縫邊,灑上粉末,然後縛緊。我痛得立即哭了出來,但母親用了十呎長的裹腳布緊纏著我的腳,再用針線密密縫合固定。
纏足成為 "瘦"的標準
大約數月後,我的傷口已經腫消,趾頭亦已近乎自然彎近腳底。然後我經歷了一個最殘忍的時刻。直至長大後我才知道這個過程稱之為「裹腳頭」,就是把整個腳掌的腳骨,用力扭折成為彎弓拱狀,彎向腳心的四個趾頭緊緊壓在腳底下一半,由於裹得又緊又密,令到我身體的重量全聚於面積細小的腳板,結果造成雙腳無限痛楚和潰爛,更令我多次痛至暈倒,直到腳部側邊摸得到腳趾,才真正說是"瘦"了。
其實,我也是一個人。
我亦會感覺到痛。
三寸金蓮,聽起來很美,很神秘,有尺寸,有形狀
然而,你見過真的三寸金蓮沒有?那簡直不能叫作腳,十個趾頭都扭曲併攏,形狀模糊,蜷起如拳。裹腳布一層層放開,滿目瘡痍,不忍卒睹。而且聽說,以前小姐的裹腳布難得打開,所以會有腳氣,臭得很。
「三寸金蓮」是對中國纏足婦女所穿的繡花鞋的美稱。纏足是中國的古老風俗,至今還未能確定是什麼時候開始的。
有一說法,指這風俗始於南唐(公元937年-975年),李後主令宮女用布帛纏足,使腳成新月形狀,以便在高六尺、用黃金製成的蓮花台跳舞,此後宮內外一直倣傚,成為風俗。纏足! 是! 一種很不人道的風俗。
少女在四、五歲時,便要用布將腳包住,使腳掌不能長大。隨著年紀增長,包腳的布裹得愈來愈緊,經過一段很長的時間,腳掌變成三角形,纏足的婦女亦同時失去走路的能力。!
俗語說:「小腳一雙,眼淚一缸」,正代表纏足為當時的婦女,帶來難以想像的痛楚。三寸金蓮就是套在那雙呈「三角形」的腳掌上的小鞋。三寸金蓮通常比一般的鞋更加華麗奪目,上面牡丹、金魚、福祿壽等中國民族傳統圖案,鞋頭微向上翹。年輕女子穿的金蓮,通常是鮮豔的紅色的;老婦所穿的,是黑色或深色的。
清朝時,順治、康熙等皇帝都有嚴令禁止民間婦女纏足,但纏足的習慣始終沒有停下來。辛亥革命成功,當時的政府又把禁止纏足作為解放婦女的一項措施。五四運動時,也有制定「禁止婦女纏足」的規條。
辛亥革命後,中國人的思想逐步開放,己經再沒有人纏足了。三寸金蓮,現在只可! 以! 在博物館見到了。
一 人群互動關係是人之基本社會需求。
二 人群互動關係可助人自我瞭解。
三 人群互動關係可達到自我實踐與肯定。
四 人群互動關係可用以自我檢定社會心理是否健康。
溝通是人群互動關係中
最重要的一部分,
它是人與人之間
傅遞情感、態度、事實、
信念和想法的過程,
所以良好的溝通指的
就是一種雙向的溝通過程,
不是你一個人
在發表演說、對牛彈琴,
或者是讓對方唱獨角戲,
而是用心去聽聽對方在說什麼?
去了解對方在想什麼?
對方有什麼感受?
並且把自己的想法回饋給對方。
溝通過程中可能因溝通者本身的
特質或溝通的方式而造成曲解,
因此傳送訊息者與接收者間
必須藉著不斷的回饋,
去澄清雙方接收及了解到的是否一致。
除此以外,
還有很多輕而易舉的事
就能幫助我們和人
建立良好的人際關係,
做到人見人愛!
就心理層面而言,生理的變化,
意謂著他不再是孩童,
不能再用孩童的方式
去接觸世界和處理事情。
另外,隨著自我的擴展,
他要知道自己是怎樣的一個人,
他要確定自己已長大,
是一個獨立自主的人,
他也還在尋找自己行為的規範。
於是,一方面要掙脫舊有的束縛,
學做大人、學做自己,
卻又放不掉對親情的需要;
另一方面,理性仍尚未成熟;
再加上他認為成年人不了解他,
他也不願意(或害怕)在成年人
面前暴露自己的迷惑。
凡此種種,
表現在行為上較常見的是:
衝動、情緒不穩定、脾氣乖張、
容易生氣、叛逆反對、愛批評、沒禮貌、
神秘兮兮、顧左右而言他、沮喪憂鬱、矛盾衝突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