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分類:觀想 概說 (7)

瀏覽方式: 標題列表 簡短摘要
       


意密是觀想的作用, 就諸佛而言, 他們一切心意所生, 都是無住生心, 都是依止於大悲, 願力與智慧的結果. 對眾生而言, 其心意是造作的. 密宗就利用這樣的緣起, 建立了和諸佛心意相應的最快速, 最殊勝的方法, 這就是觀想的作用. 但是我們一般以為觀想只是觀想佛的身相, 尊形, 其實這是没有了知觀想真正意義. 

觀想應該是以般若空性為主體, 再加上本尊的觀想方法; 如果没有以般若空性為主, 如此觀想釋迦牟尼佛或天神, 這二者差別並不大. 所以觀想的基礎在般若空性, 是觀慧作用; 一定要以空性如幻來觀想才是. 觀想者是空, 所觀想的佛是空, 而觀想的作用也是空, 這三輪體空的體會, 三者相應而能如幻現起, 這才是觀想的智慧. 

觀想本身分為次第觀照和現前觀照. 次第觀照, 就是透過事部, 行部, 瑜珈部和種種次第生起, 到最後的完全相應, 與佛相應; 相應時, 我們從虚空中如何觀種子字, 如何轉觀, 最後現起佛身. 這是次第觀照. 但是不論次第觀照或現前觀照, 起始一定是觀想. 

一般生起次第的本尊觀想方法, 是先觀想種子字, 然後種子字變成蓮花, 蓮花上顯現月輪, 月輪上現起本尊的種子字, 種子字再轉成本尊. 次第的觀照作用是首先我們必須了解: 要從虚空中要現起觀想, 是從性空如幻中而生起的觀想, 否則在本然無有的虚空中,為什麽要生起一個觀想呢? 如果缺乏性空的因素, 又如何能如幻現起觀照? 所以初始一定要建立在般若空性中, 這是密教行者要仔細思惟的. 因為大部分的人只純粹觀想而已, 並没有體會到性空的立場, 而這樣的觀想所現起的本尊如果是没有力, 没有作用還不會產生太大的影響, 如果有力, 有作用則反而會成為障礎, 所以一定要體悟這般若空性. 

在空性之後所現起本尊的種子字, 即代表本尊, 這樣的現起是有其意義及修行的因緣條件, 這是從虚空中, 法性中所出生的緣起祕密. 密教依此般若空性的祕密以及緣起上的袐密, 兩者交織而成為不同於印度門婆羅門教的本尊觀. 比如說[阿]字本不生, 把阿字觀想成釋迦牟尼佛的種子字, 每一尊佛菩薩用其種子字來現起, 這樣的現起因緣是代表著他特殊的願力, 因緣, 見地而形成. 但是有時兩位菩薩會有相同的種子字, 這或是同一個菩薩在不同傳承有不同的種子字示現, 這是視其因緣而有所不同. 若一位密行者是依傳承來修習, 那麽他就必須依於儀軌來修持. 這是次第觀照的方便, 是般若空性和緣起祕密交織而成的, 次第觀照一定要匯歸於空性之中. 

當我們次第觀照修習純熟之後, 自然就會生起現觀. 現觀是在一彈指中就是現起本尊. 而自生本尊修習純熟後, 在一彈指中起現觀, 我們就是本尊, 這本尊觀是自生本尊和法爾本尊相應相攝, 而這相應相攝也是從如幻中產生. 

雖然不必要刻意有如幻的意念產生, 但是要有現前的體悟, 如是才能如實現起如幻的本尊. 而且本尊觀成時, 即要迴破自心, 是連如幻的自心都要如幻掉. 如此本尊則能現起大作用, 這時不只是本尊入於行者之身, 行者入於本尊身, 二者相互融攝此時行者即成就本尊. 這是意密觀想最後所要成的. 

意密觀想是三密中最高的方便, 力量也是最大的. 但是在修行時最基本的是佛的身語意三密和我們的三業相應, 我們要了解三密雖是分開的, 但最主要的還是意密的作用. 從另一方面而言, 身密本身也要具足意密的作用; 真言, 語密也要有意密的作用, 不然只有外相有佛的樣子, 而內在郤無有佛的內容, 這其實是没有作用的. 所以意密還是三密中最重要的. 

三密相應有一個很重要的口訣, 就是[入我我入]. 這個法門是: 我們觀想佛菩薩的身, 語, 意三密進入我的身, 語, 意三業, 就是[入我]; 觀想佛之心入我之心, 佛之語入我之語, 佛之身入我之身. 而[我入]是行者經由[入我]的修法之後, 清淨的身, 語, 意進入淨土中實報莊嚴的本尊的三密. 行者入於本尊的身, 語, 意, 進入之後則自然前安住. 

或許有人在此會認為: [我怎麽敢入於佛身! 佛進入我身是可以的, 我怎敢入於佛身呢?] 在此要如實知曉: 一切現空如幻, 佛的根本智一切平等, 佛之身入我身, 我之身入佛身, 本來是現空如幻的. 佛之身與我之身都是空性, 如果不是本然現空如幻, 心, 佛, 眾生三者是如幻平等的, 否則我們在此是無法修持的; 因為只要有我執的心, 下劣的心在作崇, 我們就没辦法除去下劣心意識的執著, 而無法修成三密相應; 所以我們藉由修習[入我我入]來現觀成就佛的三密.

禪林塵宇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二、修悟下手處

大約末法修行人多,得真實受用者少。費力者多,得力者少。此何以故?蓋因不得直捷下手處,只在從前聞見知解言語上,以識情摶量,遏捺妄想,光影門頭做工夫。先將古人玄言妙語,蘊在胸中,當作實法,把作自己知見。殊不知,此中一點用不著。此正謂依他作解,塞自悟門。

如今做工夫,先要剷去知解,的的只在一念上做,諦信自心,本來乾乾淨淨,寸絲不掛;圓圓明明,充滿法界;本無身心世界,亦無妄想情慮。即此一念,本自無生。現前種種境界,都是幻妄不實,唯是真心中所現影子。如此勘破,就於妄念起滅處,一覷覷定,看他起向何處起,滅向何處滅。如此著力一拶,任他何等妄念,一拶粉碎,當下冰消瓦解,切不可隨他流轉,亦不可相續。永嘉謂:「要斷相續心」者此也。蓋虛妄浮心,本無根緒,切不可當作實事,橫在胸中。起時便咄,一咄便消。切不可遏捺,則隨他使作,如水上葫蘆。只要把身心世界,撇向一邊,單單的的,提此一念,如橫空寶劍,任他是佛是魔,一齊斬絕,如斬亂絲。赤力力挨拶將去,所謂「直心正念真如」,正念者,無念也。能觀無念,可謂向佛智矣


修行最初發心,要諦信唯心法門。佛說「三界唯心,萬法唯識。」多少佛法,只是解說得此八個字。分明使人人信得及,大段聖凡二途,只是唯自心中,迷悟兩路。一切善惡因果,除此心外,無片事可得,蓋吾人妙性天然,本不屬悟,又何可迷?如今說迷,只是不了自心本無一物,不達身心世界本空,被他障礙,故說為迷。一向專以妄想生滅心,當以為真,故於六塵境緣,種種幻化,認以為實。如今發心趣向,乃返流向上一著,全要將從前知解,盡情脫去,一點知見巧法用不著,只是將自己現前身心世界,一眼看透,全是自心中所現浮光幻影。如鏡中像,如水中月。觀一切音聲,如風過樹;觀一切境界,似雲浮空。都是變幻不實的事。不獨從外如此,即自心妄想情慮,一切愛根種子,習氣煩惱,都是虛浮幻化不實的。

如此深觀,凡一念起,決定就要勘他箇下落,切不可輕易放過,亦不可被他瞞眛。如此做工夫,稍近真切。除此之外,別扯玄妙知見巧法來逗湊,全沒交涉。就是說做工夫,也是不得已。譬如用兵,兵者不祥之器,不得已而用之。古人說參禪提話頭,都是不得已。公案雖多,唯獨念佛審實的話頭,塵勞中極易得力。雖是易得力,不過如敲門瓦子一般,終是要拋卻,只是少不得用一番。如今用此做工夫,須要信得及,靠得定,咬得住。決不可猶豫,不得今日如此,明日又如彼,又恕不得悟,又嫌不玄妙。者些思算,都是障礙,先要說破,臨時不生疑慮。
至若工夫做得力處,外境不人,唯有心內煩惱,無狀橫起,或慾念橫發,或心生煩悶,或起種種障礙,以致心疲力倦,無可奈何。此乃八識中含藏無量劫來,習氣種子,今日被工夫逼急,都現出來。此處最要分曉,先要識得破,透得過,決不可被他籠罩,決不可隨他调弄,決不可當作實事。但只抖擻精神,奮發勇猛,提起本參話頭,就在此等念頭起處,一直捱追將去。我这里元無此事,問渠向何處來?畢竟是甚麼?決定要見箇下落。如此一拶將去,只教神鬼皆泣,滅跡潛蹤、務要趕盡殺絕,不留寸絲。如此著力,自然得見好消息。


若一念拶得破,則一切妄念,一時脫謝。如空華影落,陽燄波澄,過此一番,便得無量輕安,無量自在,此乃初心得力處。不為玄妙,及乎輕安自在,又不可生歡喜心。若生歡喜心,則歡喜魔附心,又名一種障矣。至若藏識中習氣愛根種子,堅固深潛,話頭用力不得處,觀心照不及處。自己下手不得,須禮佛、誦經、懺悔,又要留持咒心,仗佛密印,以消除之。以諸密咒,皆佛之金剛心印,吾人用之,如執金剛寶杵,摧碎一切吻,物遇如微塵。從上佛祖,心印秘訣,皆不出此。故曰:“十方如來,持此咒心。得成無上正等正覺。”然佛則明言,祖師門下,恐落常情,故秘而不言,非不用也。此須日有定課,久久純熟,得力甚多,但不可希求神應耳。

禪林塵宇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 Sep 15 Tue 2009 21:57
  • 內觀

             


 


 



 




 


                 夫宴坐者,不於三界現身意,是為宴坐。

                             

                     不捨道法,而現凡夫事,是為宴坐。

                              

                       不斷煩惱,而入涅槃,是為宴坐。

                                 

                            若能如是坐者,佛所印可。


                                                                    維摩詰經弟子品


    

 二、制心


      昔佛在世時,有一道人,在河邊樹下學道。
        

      十二年中,貪想不除,走心散意,但念六欲,
        

      目色耳聲,鼻香口味,身觸心法;
        

      耳靜意遊,曾無寧息,十二年中,不能得道。

      

      佛知可度,化作沙門,往至其所,樹下共宿。
        

      須臾月明,有龜從河中出,來至樹下。
        

      復有一水狗,饑行求食,與龜相逢,便欲噉龜;
        

      龜縮其頭尾,及其四腳,藏於甲中,不能得噉;
        

      水狗小遠,復出頭足,行歩如故;不能奈何,遂便得脫。

        

      於是道人,問化沙門:「此龜有護命之鎧甲,水狗不能得其

 

      便。」
        

      化沙門答曰:
            

     「吾念世人,不如此龜;不知無常,放恣六情,外魔得便,形

 

      壞神去;
              

      生死無端,輪轉五道,若惱百千,皆意所造。宜自勉勵,求

 

      滅度安。」

        

       於是化沙門即說偈曰:
           

            「有身不久,皆當歸土;形壞神去,寄住何貪?
              

             心務造處,往來無端;念多邪僻,自為招患;
              

             是意自造,非父母為;可勉向正,為福勿回。
              

             藏六如龜,防意如城,慧與魔戰,勝利無患。」


             於是比丘,聞說此偈,貪斷婬止,即得羅漢道。
        

             知化沙門,是佛世尊;敬肅整服,稽首佛足。

                                                                   

                                                                       法句譬喻經

 

    

 三、觀心


       世間有情,一結斷時;餘一切結,皆亦隨斷。
         

       云何一結?是謂我慢。所以者何?

         

       諸所有結,細中麤品,一切皆以我慢為根;從我慢生,我慢

 

       所長。
        

       是故我慢一結斷時,餘一切結,皆亦隨斷。
         

       譬如世間樓觀中心,普為樓觀眾分依止;中心若墜,餘亦隨

 

       墜。
         

       如是我慢,諸結所依;我慢若斷,餘亦隨滅。

                                                                    

禪林塵宇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九想  (名數)又作九相。於人之屍相,起九種之觀想也。是為觀禪不淨觀之一種。即使貪著五欲之法,起美好耽戀之迷想者,覺知人之不淨,除其貪欲之觀想也。


一、脹想,死屍之膨脹也。


二、青瘀想,風吹日曝而死尸之色變也。


三、壤想;,死屍之破壞也。


四、血塗想,破壞已,而血肉塗地也。


五、膿爛想,膿爛腐敗也。


六、噉想,鳥獸來噉死屍也。


七、散想,鳥獸噉後而筋骨頭手分裂破散也。


八、骨想,血肉既盡,祇有白骨狼籍也。


九、燒想,白骨又火燒歸於灰土也。


 


智度論二十一舉經文曰:「九想:脹想、壞想、血塗想、膿爛想、青想、噉想、散想、骨想、燒想。」


 


同四十四之經文曰:「九相:脹相、血相、壞相、膿爛相、青相、噉相、散相、骨相、燒相。」


大乘義章十三曰:「死相、脹相、青淤相、膿爛相、壞相、血塗相、蟲食相、骨鎖相、分散相。」此加死相除燒相者。


智者之禪波羅蜜門九曰:「膨脹想、青瘀想、壞相、血塗漫想、膿爛想、蟲噉想、散想、骨想、燒想。」此依智度論,而第七青想改為第二次,第較善者。又法華玄義四上,加死想而除散想,以此九想對治六欲故也。死想破威儀,言語之兩欲,脹想壞想噉想破形貌欲,血塗想青瘀想膿爛想破色欲,骨想燒想破細滑欲,九想通破忻著之人相欲,此九想為觀練熏修四種禪之第一也。見禪條。

禪林塵宇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佛說一切法,為治眾生一切病,心若無煩惱,何用一切法。雖說八萬四千法,總不離心法,不論大小二乘,禪淨律密,終歸於觀心一門,方能明心見性,見性成佛。


愚自魯鈍,雖知觀心之重要,卻始終得不到要領,今自述其感觸:一變二亂三煩四髒五密六妙七淨。


:雖知一切法,皆依真如本性,因緣幻化而生,故名無生。但自觀其心:卻是變化無常,生住異滅,無法體悟常住真心,正如《楞嚴經》所云:「一切眾生,從無始來,不知常住真心,性淨明體,用諸妄想,此想不真,故有輪轉。」


:無始劫來造惡不斷,惑業障重,貪瞋癡不減,戒定慧不增,故自觀其心:發心不堅,生死不切,心無定力,有是有非,有愛有瞋,有彼有此,故其心自亂不能得定,若要徹底,應如六祖大師所言:「心地無非自性戒,心地無癡自性慧,心地無亂自性定。不增不減自金剛,身去身來本三昧。」方是究竟。


:所謂「天下本無事,庸人自擾之。」人生最大痛苦,便是無知,故自觀其心:眾生不知佛性,更不知佛性具足一切、能生萬法。棄自性不顧,反向外攀緣不止,以致塵勞不斷,造業受苦,日復一日,年復一年,世復一世,永無寧日。若能如《壇經》所云:「識自本心,見自本性。」便可止息煩惱。


:經云:「人之初,性本善。」為何良知良能被蒙蔽,而自私自利被引發,故自觀其心:眾生被妄想、執著所遮蓋,其想不真,卻貪愛執取,憶想擁有,執著故生,但佛性是至善慈悲,故《華嚴經》云:「諸佛如來以大悲心而為體故,因於眾生而起大悲。因於大悲,生菩提心;因菩提心,成等正覺。」故應發心不退,上求下化,以報佛恩!


:心是法界最秘密之事,因不可議論、不可思量,故說言語道斷,心行處滅,今自觀其心:《華嚴經》云:「若人欲了知,三世一切佛,應觀法界性,一切惟心造。」心生好惡之念、順逆之境、苦樂之事、善惡之法、正邪之見、淨染之意、淨穢之土、迷悟之差、聖凡之別,故說萬法唯心所造。惠明禪師問六祖大師云:「上來密語密意外,還更有密意否?」祖云:「與汝說者,即非密也;汝若返照,密在汝邊。」自家珍寶,吾卻不悟,實在愚迷。


:心無形無相,似有非無,說有不可得,言無卻能知,奧妙難解,故自觀其心:心有真妄,真妄本是一心。妄心本無,故不可得;真心本有,卻可證得。息妄顯真,迷真起妄,一切法本如來藏,故《楞嚴經》云:「一切浮塵諸幻化相,當處出生,隨處滅盡,幻妄稱相,其性真為妙覺明體。如是乃至五陰六入,從十二處至十八界,因緣和合虛妄有生;因緣別離,虛妄名滅。殊不能知生滅去來,本如來藏常住、妙明、不動、周圓妙真如性。性真常中,求於去、來、迷、悟、生、死,了無所得。」故心真一切真,萬境自如如;如如之心,即是真實。然愚未能深解其義,更皇論其境。


:六祖大師云:「菩提自性,本來清淨。」諸法寂滅相,故本自清淨,然自觀其心:以六塵緣影為自心相,故有我相、人相、眾生相、壽者相,憶念過去,妄想未來,執取現在,分別對待,故生我見、人見、眾生見、壽者見。愚三心未除,四相不離,四見猶在,故煩惱依在,狂心未歇。


達摩大師《破相論》曰:「若復有人志求佛道者,當修何法最為省要?答曰:唯觀心一法,總攝諸法,最為省要。」心即念,故一念迷是眾生,一念悟即佛。行者當念念清楚,念貪知貪、念瞋知瞋、念癡知癡、念惡知惡、念善知善、念邪知邪、念正知正、念染知染、念淨知淨、念佛知念佛、誦經知誦經、坐禪知坐禪、散亂知散亂、昏沈知昏沈、懈怠知懈怠等;念念分明,自能念念無滯,常見本性,真實妙用。願同見同行者,互勉之!

禪林塵宇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請益


1.僧問師:「我參禪打坐的時候,斷妄念,可是妄念越斷越多,譬如一碗水,淨的時候,泥土不大清楚,一澄下來,泥土便清楚了,所以不斷妄念時,妄念反少,一斷妄念,越斷越多,我以前聽見善知識告訴我,妄念斷盡便是佛性,何以越斷越多,要怎樣斷才斷得盡,最多斷到五分鐘,妄念又會起來了,釋迦佛說:法亦是妄念,為什麼佛不斷妄念,要我們來斷妄念,兼且時間坐得久,頭會發痛,要怎麼樣用功才合禪宗修法,請師慈悲指示。」


師答云:「你根本走錯了路途,起念滅念,不是佛性,佛性是如如不動,不起妄念,我們見聞覺知,一念無明的妄念一動分為兩方面,就是正念與不正念,不正念是妄,正念亦是妄,皆是見聞覺知作用,與佛性無干,如妄念從外面來,與你不相干,又何必去斷呢,如妄念從裏邊生出來的,比如龍潭出水的水源,時時有水出來的,斷了又生,生了又斷,無有了期,修行斷妄念,這個道理,實在講不通,古人云:王道不外乎人情,佛法亦不外乎人情,見聞覺知分兩方面,染緣淨緣,一念無明的妄念一動,學佛修行為善,是正妄念,種種的邪思想,是不正妄念,兩者都是染緣,心中清清淨淨明明白白的,這個是淨緣,淨緣斷了見聞覺知,覺知斷了,是空空洞洞黑黑暗暗的無始無明,我們的佛性,破無始無明遮障,要見佛性,必定將無始無明打破,方能見到,要打破無始無明,必定要用妄念的六根,假如用眼根,便向空洞黑暗的無明窠臼看去,思想不要間斷,看來看去,時候一到,叻的一聲,無明一破,遍滿虛空充塞宇宙的佛性,便現出來了,看見佛性後,無量劫生死善惡是非和盤托出了,這時見聞覺知六根妄念通通都變為佛性了,佛說法乃是佛念,不是妄念,末見佛性,才是妄念,馬祖說:參禪不屬坐,坐則有著,行住坐臥,皆須用功,坐多了便會頭痛,你認見聞覺知業識為佛性,則永不能明心見性,長沙岑禪師說:學道之人不識真,只因從來認識神,無始劫來生死本,癡人認作本來人。」


 


禪林塵宇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http://www.bya.org.hk/life/medit/medit15.html

禪林塵宇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