若菩薩,見味禪以為功德者,是名為犯眾多犯,是犯染污起。

  「若菩薩」包括在家、出家菩薩。「見味禪以為功德者」,「味禪」─禪,梵語禪那,中譯為定或思維修,新譯為靜慮。禪之道理很多,綜合有三:一世間禪二出世間禪三出世間上上禪。「世間禪」即三界內之禪定,要升色界天,必須修四禪,初禪成就,升初禪天,乃至四禪成就,升第四禪天,都不離三界,尚未出三界,故稱為世間禪。「出世間禪」,指九次第定等,能斷煩惱、了生死、出三界。三乘聖果,由此而證,故稱出世間禪。「出世間上上禪」,指大乘所證、菩薩所修之禪定,由此成佛,是最上之禪定。出世間上上禪即所謂九種大禪定,乃出自菩薩地持經第五巷,詳明菩薩所修出世間上上禪有九種大禪定。出世間禪乃從九次第定學起,其修法次第,即觀、鍊、熏、修四階段,關於九次第定之修法,在此從略,若欲詳明,請參閱天台智者大師之「釋禪波羅蜜次第法門」。
  今所講世間禪,題目為「取世禪」,世禪即世間禪,會令人起愛著之心,故稱取世禪。對於世間禪為何會起愛著,為何稱為味禪?世間禪可分二種:一根本味禪二根本淨禪,味禪會生起愛著,淨禪則否,差別在此。味禪即世間禪之四禪八定。色界四禪天有初、二、三、四禪,無色界四空天修四空定即空無邊處,識無邊處,無所有處、非想非非想處等。四禪八定是四禪定加四空定,為一切禪定之根本,無論是根本味禪、根本淨禪,乃至出世間上上禪,皆由此根本起修,是一切禪定之基礎,故稱為根本。以上說明根本二字,因為四禪八定是一切禪定之總根本,故為根本禪。但是根本禪有味禪與淨禪之別,味禪指世間禪所修,亦名十二門禪,即四禪、四空,中加四無量心
── 慈、悲、喜、捨,簡稱四等。因修四禪四空皆須同時修慈悲喜捨四無量心,才能成就,故台稱為十二門禪,此參閱「次第禪門」可知。為何稱味禪,味即味道,喻如嚐過美味即念念不忘,而生貪愛味著,而修四禪八定,若不明出世間法,單靠世間禪之法而修會生愛著,即使依出世間法修,若無法破除其禪味,亦曾生起愛著。一旦生愛,即耽著在所修之禪境中,比如三禪成就,只能生到三禪天,無法再往上升,因此貪著禪味,只能生到當層的禪天裡,無法超出三界,不能了生死。而眾生貪著此等禪味,不能解脫,故稱為味禪。吾等未修禪定,即使說了,不但聽者不能徹底了解,講者亦照樣不懂,原因在我們皆未修過禪定,修都沒修,更別說證,必真正證到禪定境界,才能體會禪味之殊勝。若在禪堂中打坐,得到小輕安就不得了,心就好高興。比如坐禪幾十年,有一天得到輕安,還不是定的境界,只是稍稍輕安的前奏而已,覺得一支香兩小時,好像幾分鐘就過去,那種快樂的境界,簡直無法用語言文字形容,故禪味之美妙,一旦得到,必使人十分愛著,不肯捨離,很容易落入貪愛禪味之境界中,不肯求解脫。佛怕菩薩墮落禪味中不求解脫,不但不能證菩薩之果地,連了生死亦不可能,且還要墮落,非常危險,因此才制此戒。禪悅之樂,在四禪天中,以第三禪天最快樂,佛經中比喻最樂之境,即說如三禪天之快樂,故在世間法中最快樂的就是第三禪天。所以提婆達多造了五逆重罪,生墮無間地獄,阿難尊者前去慰問說:「你在這裡是不是很苦?」提婆達多回答:「我不但不苦,其樂如三禪天之樂。」此即顯示三禪天在三界中是最極快樂,因此會使人貪著生愛,故須制戒。禪,若愛著它即稱為味禪,而「見味禪以為功德」,見即證到,若苦薩修四禪八定,證到禪定即以為是最大之功德,而生起愛著心不求上進,這是一種煩惱,因煩惱而生起虛妄見解,認為是功德,所以「是名為犯眾多犯,是犯染污起」,如此,則犯菩薩戒。

禪林塵宇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理要頓悟

  頓悟甚麼呢?即如六祖所說:「菩提自性,本來清凈、但用此心,直了成佛。」就是要認識自己與佛無異的清凈本性。而且要直了成佛。故六祖大師頓悟後馬上說了五個何期,如《自序品》說:「何期自性本自清凈」「何期自性本不生滅」「何期自性本自具足」「何期自性本無動搖」「何期自性能生萬法」。與釋迦佛夜睹明星悟道時說:「奇哉!奇哉!大地眾生皆有如來智慧德相。」如同一轍。只可惜我們這些生死凡夫,不肯當下承擔,不知污垢的衣里藏著稀世寶珠,濁染的心中蘊藏著無比的智慧。否則我們又怎麼會貧窮,無智呢?那麼我們也就能向六祖所說「何期自性本自具足」「何期自性能生萬法了」。於是六祖大師在《壇經》中為了讓更多人了解,本具佛性的道理,採用了許多方法,甚至運用了許多不同詞匯,如心、本心、自心;性、本性、自性;識心、識本心、見本性等來幫助從生理解、了悟、本具菩提般若智之佛性,以增加修行者的信心。

1、無念為宗

  六祖大師為了讓眾生能夠快捷有效地證悟、顯現清凈本心於是提出了,「無念為宗的無相禪修法」。如《般若品》說:「善知識!智慧觀照!內外明徹,識自本心,即本解脫,若得解脫即是般若三昧,即是無念。何名無念?若見一切心不染著,是名為無念。用即遍一切處,亦不著一切處,但凈本心,使六識出六門,於六塵中無染無雜,來去自由,通用無滯,即是般若三昧。自在解脫名無念行。若百物不思,當令念絕,即是法縳,即名邊見。」即非常詳盡地說明了般若與無念的關係、以及無念的修法。並且說明了無念行才能快速地證得般若智。無念的修法並不是甚麼都不想的斷滅空,而是要用智慧去觀照,於一切法無有分別,不取不捨,即能見性成佛。無念的重要性如《般若品》說「善知識悟無念法者,萬法皆通;悟無念法者,見諸佛境界;悟無念法者,至佛地位。」難怪《壇經》從始至終均以無念為宗,無相為體,無住為本。祥見《定慧品》廣說。

2、定慧等持

  戒定慧三學對於學佛者來說是極其重要的。在一般概念之中應是,由戒生定,由定開慧。而六祖大師在《定慧品》中提出的定慧一如的思想,卻衝破了原有的次第,並且提倡自性本具,定慧不二。如《定慧品》說;「善知識!我此法門以定慧為本,大眾勿迷,定慧有別,定慧一體不是二。定是慧體,慧是定用;即慧之時定在慧,即定之時慧在定。若識此義即是定慧等學。」定與慧的關係,如六祖大師燈光喻,即有燈才有光,無燈即暗,燈是光體,光是燈用,名雖有二,體本同一。從中所以看出六祖主張,定慧一如,即在眾生自性中有,本性內生不假外求。

3、無相懺悔

  六祖惠能為了使眾生,於念念中,自見本性清凈,自修自行,自成佛道,在《懺悔品》中初教修持自性五分法身香,即戒、定、慧、解脫,解脫知見五種功德,亦如六祖大師所說「善知識此事須從自性中起」。因為五分身香是眾生本具,只是通過事相引發而已,並不是身外尋求。如六祖大師說:「善知識此香各自內熏,莫向外覓。」二、授無相懺悔就是讓我們各自懺悔內心的貪、嗔、痴、慢、疑等。方法即是,從前念、今念、後念、不被煩惱愚迷,所有等罪悉皆懺悔,後不再造。如六祖說;「言懺悔者,悔其後過,從今以後,所有罪業,愚迷、驕狂、嫉妒等罪今悉覺悟,悉皆永斷,更不復作,是名懺悔。」三、教自性眾生誓願度;自性煩惱誓願斷;自性法門誓願學;自性佛道誓願成的四宏誓願。並告誡大眾,自性自度是名真度。四、教授無相三歸,告訴眾生要歸依自性三寶,即覺、正、凈是也,若人能夠自悟、自修、自性功德才是真正歸依。後教證自性三身,如六祖說:「三身佛在自性中,世人總有,為自心迷,不見內性,外覓三身如來,不見自身中有三身。」意思即是說,自身本具,不假外求,體證三身即是開發自性功德。六祖大師在《壇經》中,處處觀機逗教,方便引攝,無非讓眾生悟本心源,見性起修。因所有功德智慧有情本具,不假外求,一切萬法不離自性,即是理之本具,理之頓悟。


三、不捨事修

  事修即是從事相上講,事上起修。許多人以為《壇經》純屬心性下功夫,而不假事修,其實不然,筆者以為,六祖大師提倡的是理要頓悟,但不捨事修。如《般若品》說:「若開悟頓教,不執外修,但於自心常起正見,煩惱塵勞,常不能染,即是見性。」從中可以看出,開悟頓教是不執外修,而不是棄捨事修。而六祖大師對於口說心不行之口頭禪者極不欣賞。如《般若品》說;「口念心不行、如幻、如化、如露、如電。口念心行,則心口相應,本性是佛,離性無別佛。」又說:「口莫終日說空,心中不修此行,恰似凡人,自稱國王,終不可得,非吾弟子。」因此頓悟之後,見性起修,不捨事修,不執事修方是正道。下面略舉《壇經》幾處,加以說明,六祖亦重視事修。

1、八相成道(由凡成聖)

  從《壇經》整體來看,就是描述六祖大師從出生——聞法——求法——頓悟——得法——弘法——授業——圓寂一期生命的過程,尤如佛陀八相成道。這里我們可以看出,六祖大師亦是佛陀一樣示現凡夫相,經過去生供養無量諸佛,現在生經過千辛萬苦,千錘百煉方成祖師。真是「不經一番寒徹骨,怎得腊梅樸鼻香。」亦如《自序品》說:「惠能東山得法,辛苦受盡,命若縣絲,今日得於史君、官僚、僧尼、道俗同此一會,莫非是累劫之緣,亦是過去生中供養諸佛,同種善根,方始得聞如上頓教,得法之因。」從此亦可得知,作為祖師乃至聞此頓教之法,沒有過去生供養無量諸佛和積無邊善是不可能的。就是六祖大師頓悟之時,五祖弘忍大師還叫他去碾米八個月,以待米熟,何況今人。

2、報恩忍讓

  六祖大師在《決疑品》中說無相頌說:「心平何勞持戒,行直何用參禪,恩則孝養父母,義則上下相憐,讓則尊卑和睦,忍則眾惡無喧……」頌中明白地告訴眾生,因為心不平所以要持戒,行不直所以要參禪。當然最可行的辦法是,讓我們有慚愧心,從對我們有恩的,父母、國家、眾生、三寶中去修知恩、念恩、報恩。再把一切眾生看成是過去未來的父母師長,兄弟姐妹,我們又怎麼會恩將仇報,我們又怎麼會心不平?行不直呢?大師在告誡我們不但如此而且還要修忍辱謙讓,因為人與人最容易因利益,煩惱產生矛盾,且易起嗔心。如古人言:「忍字頭上一把刀、不忍災禍唯自招。」如果人人都能忍讓,則家庭和睦,社會安寧,否則災禍不斷。又如說:「一念嗔心起、百萬障門開。」又云:「火燒功德林」。作為佛弟子,更應慎重。從上可看出六祖大師提倡未成佛道,先行人道,且還要常行饒益眾生。與「人成即佛成,是名直現實。」的太虛大師人生佛教思想不謀而合。

3、除惡行善

  韋刺史在《決疑品》中問,僧俗念佛往生之事時。六祖大師在講解唯心凈土,自性彌陀時,極力提倡凈心,應以斷十惡修十善為主要方法。如云:「使君!心地但無不善,西方去此不遙,若懷不善之心,念佛往生難到。」又云:「但行十善,何須更願往生?不斷十惡之心,何佛即來迎請?」都明白地告訴聽眾,修行之人不行十善,佛國難到,若行十善,自身即是凈土,自性即是彌陀。斷除十惡,常修十善,內心清凈佛法即在目前。如《無相頌》說:「佛法在世間,不離世間覺,離世覓菩提,恰如求兔角。」即是人生佛教的真實寫照。

4、證悟不捨誦念

  法達禪師七歲出家,誦《法華》三千部,來禮六祖,頭不頂地,被六祖大師呵責,並為其而作開示。法達禪師聽開示後乃有小疑而問六祖:「若然者,但得解義,不勞誦經耶?」六祖回答說:「經有何過,豈障汝念?只為迷悟在人,損益在已,口誦心行,即是轉經,口誦心不行即是被經轉。」其實法達禪師從劫至劫,手不釋卷,從晝至夜,無不念時也。法達大悟後六祖許為「真正念經僧」而法達從此領玄旨,亦不輟誦經,其實事修並無錯,而錯在執於事修,被轉而不自知。

5、不失本宗,應機說法

  六祖大師在《付囑品》中告訴上首弟子法海等。將來為一方師,先須舉三科法門,動用三十六對,出沒即離二邊,且不離本性而應機說法,即是不執空有。如有人問法,隨緣講說,五陰、十二入、十八界。若問有即用無對,問無將有對,問凡將聖對,問聖將凡對……令諸眾生,二道相因,生中道義。如依此說,依此用,依此作,依此行,能隨機度化,而不離本宗,用於事相,不執事相,不離事相。

  且六祖大師為欲令後世眾生,於佛法起大信心,故於太極元年壬子,延和七月,命門人往新州國恩寺建塔,以資紀念,更待入滅。師於新州入滅時,更現瑞相,異香滿室,白虹屬地,林木變白,禽獸哀鳴,更於示現,香湮指處,直貫曹溪,且留真身以至今日,以諸事相,啟迪眾生深信佛法。所作之事並不礙於見性,更不離本宗。


禪林塵宇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神秀偈
    身是菩提樹 心如明鏡台
    時時勤拂拭 勿使惹塵埃

  惠能偈
    菩提本無樹 明鏡亦非台
    本來無一物 何處惹塵埃

  五祖弘忍大師從上座神秀偈中看出,神秀主張修行人應該愛護自己如明鏡一樣的心性,並應時時勤拂拭,莫使惹塵埃的漸修次第,而判言「只到門前,並未見性。」而惠能的偈語,則認為身心從本質來講皆是空無所有,眾生先天的佛性本自清凈,何來塵埃之說?於是弘忍大師大加贊賞,並以為深入堂奧,悟本心源。故爾傳袈裟衣缽,確認惠能為禪宗第六代祖師,於是就有了南能北秀與頓漸之說。其實按《頓漸品》所說應是,法無頓漸、人有利鈍,假立頓漸而巳。

  五祖弘忍大師在給惠能講《金剛般若經》至「應無所信住而生其心」時,言下大悟,原來眾生本具佛性,清凈無染,不增不減。故言:「但用此心直了成佛」。要想顯現清凈佛性,就應以無念為宗、修無念無住、無相禪法、即可清凈各自本心。於是惠能依據自所頓悟,結合《金剛經》般若思想和《涅盤經》的佛性論而更加圓滿地奠定了《法寶壇經》的主流思想。而《壇經》成後在佛教史上產生了翻天覆地的改革變化,甚至對儒道及哲學都產生了深遠的影響。

  六祖大師見性後,以無念立宗,無相為體,無住為本。故而後世學者,禪修者非常重視從本性,無念等去探究《壇經》的深義,而常忽略或不稍於《壇經》中的見性起修。如《定慧品》云:「善知識!本來正教、無有頓漸、人性自有利鈍。迷人漸修,悟人頓契;自識本心,自見本性,即無差別,所以立頓漸之假名。」即有利鈍之機,所悟就有遲速。而所修亦有理事之分,即利根者悟理不礙事修,不執一切。鈍根者更不離事修而廣積資糧,以期頓悟。而現有一類學者,自未見性,口出狂言說「事修礙於見性」。從而產生執理廢事之弊。筆者才學疏淺,無修無證,只能從《壇經》中引經摘句來對「理要頓悟,不棄事修。」作個論述,而不至於偏廢。頓悟方面,六祖大師在《壇經》中提倡依無念禪法,定慧等持,修五分法身香,無相懺悔,歸依自性三寶等自性上下工夫,而了解證悟與佛無二之佛性。事修方面,六祖大師讓眾生去修,孝養父母,上下相憐,忍讓和睦,以及修十善斷十惡等最基本的做人根本道理。並且囑咐弟子,先舉三科,動用三十六對,隨機說法。以及入滅,造塔現瑞等事相來,引導眾生深信佛法。

禪林塵宇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佛是心靈自由人

《壇經禪心》即《壇經》中『見性成佛』的禪修心法。《壇經》是禪宗六祖惠能大師(638-713)所述,為弟子神會所記。壇經禪法本來並不是甚?高深莫測的學問,只是被那些專愛哲學思辯的佛學專家弄得深奧難懂罷了。歷來有志得道的出家禪僧及禪門在家居士們,人人都要認真刻苦學習之。其實,我認為《壇經》並不難,不要把它看得那?神秘。我等雖然只是凡夫俗子,對於直指『見性成佛』的壇經禪修法門,實在也不必敬而遠之,也不防學一學,這對我們的心靈與生活不會沒有好處。任何人想擁有具禪師式的聰明的頭腦、自由的心靈,就必須學習壇經禪法。
壇經禪法的重心是『見性成佛』。甚?是佛?怎樣才是正確的『見性成佛』修行方法?有一些人以為修得能『開天眼』了,看到神神怪怪的鬼靈世界、看到十方佛土,他就叫自己『得道』。或者有一些人修得某一種神通力、特異功能,他便自誇『成佛』。又聽一些自稱禪宗弟子的人常說甚?『法本無法』、『本來無一物』,又說甚?不要有『見性成佛』之心、『本來就沒有法,不用去修了』等似是而非的繆論!
那?,甚?是佛?且聽《壇經禪心》一語道破:『佛是心靈自由人;佛是生命圓滿人。』如何才能『見性成佛』呢?『見性成佛』就是把我們本來具足的心靈自由的佛性尋找回來。從『定慧不二、智慧觀照』,到『明心見性』,然後『悟後起修』,到其終極目標『究竟成佛』,《壇經禪心》正好標幟?一條『從現在的迷妄凡夫一直到徹底開悟究竟成佛』的簡單快捷的『成佛之道』。這亦是《壇經》的密意。


且看看下面選出的《壇經禪法‧修行法要》之其中十二點,正好簡單直接地在開示?一條『成佛之道』。


 



  1. 佛即是智慧。
  2. 每一個人都可以達到相同的「智慧開悟」境界,因為眾生皆有佛性。
  3. 覺性提高、妄念減少,即是『智慧觀照』。
  4. 保持開放式的覺知、讓每刻意識清淨。
  5. 甚?是無念?無念即是不受心念的牽縛。
  6. 甚?是無相?無相即是不受心相所迷惑。
  7. 甚?是無住?無住即是心靈自由,是人的本性。
  8. 讓覺性自然地覺照到每一個念頭,就是「明心見悟」。
  9. 禪定即是外不?相、內性不亂。
  10. 修禪即觀照自心中的「眾生性」。
  11. 『悟後起修,究竟成佛』的過程,也就是懺除業障的過程。
  12. 悟萬物與我為一。

 


《壇經》主張『菩提自性,本來清淨,但用此心,直了成佛』。亦即是《壇經禪法‧修行法要》之『每一個人都可以達到相同的「智慧開悟」境界,因為眾生皆有佛性』。因為人人都有佛性,能發現自己的佛性,就成佛了。修禪不要向外求,禪並不在外面,自己就自足自有的啊!所以不要繞圈子,直下頓悟就能成佛。對這點,學禪的人必須有堅定的信念。一聞經語,心即開悟。


《壇經》主張『定慧不二』,?調『定』與『慧』之間的平衡。亦即是《壇經禪法‧修行法要》之『保持開放式的覺知(慧)、讓每刻意識清淨(定)』。在坐禪,甚至在行、住、坐、臥中,訓練頭腦保持非常清醒,念起即覺,覺之即失。直到『即慧之時定在惠,即定之時慧在定』的時候,此時心念不動,但是又歷歷分明,這就是定中有慧,慧中有定。此時,沒有了主觀的自我,心身輕安,自能體證『佛性』。


《壇經》主張『無念者,於念而不念』。壇經云:『前念、今念、後念,念念不住,念念相續,無有斷絕。』可知無念即是不受心念的牽縛。我們的心是由『念』組成的。是念念首尾相續,念念不斷所組成的。當下來了一念,當下這一念跟我是一體,若果我受心念的牽縛,當下這一念即是把我帶走了。能不讓這一念把我帶走,不受這個念的牽縛,心中不留絲毫痕?,無一點執?,即能念念相續,便是『住而不住,於念而不念』了,這就是壇經所說的『無念』了。絕對不是甚?一念不生,不是甚?身心斷滅,更不是耽?於枯寂而不覺之『空定』靜境之謂。


《壇經》主張『用般若觀照,於一切法不取不捨,即見性成佛道』。亦即是《壇經禪法‧修行法要》之『讓覺性自然地覺照到每一個念頭,就是「明心見悟」』。『般若』即是智慧,體驗智慧開悟及破除迷信,方為佛道。能夠於行、住、坐、臥,都做到智慧的觀照自如,不滯住於任何一念,即是所謂『般若觀照』。般若觀照亦是對『佛性』的深切親證,也即是說把『佛性』作為『所知事』,是實在存在的,並且也可被認知的,具體呈現在般若觀照定中,即『見性成佛』。


《壇經》主張『心中眾生,各於自身自性自度』。亦即是《壇經禪法‧修行法要》之『透過觀「自心內眾生無邊」,妙證「自心內佛性」』。能夠觀照自己心內之眾生性,即能證自心內之佛性,自然能生起同體大悲,證內外一如,成就「度一切眾生」了。要知道我們所看見的一切外在眾生相,都只是自心內眾生性的顯現相,是謂之『三界唯心,萬法唯識』,亦即是『內外一如』。所以先要能觀照自心中眾生性,才有能力了知眾生的迷,才有『同體大悲』之功用。同時亦先要開悟,才能把眾生之迷度化成悟,即是使惡的世間因果變為善。禪修世界以『迷、悟』為所依止,世間法則以『善、惡、慈悲』為表現。教人『諸善奉行、諸惡莫作』,是度眾生之最基本功課。知道對方因心迷而作惡,自己不去度化阻止,等同自己犯錯一樣。我去度化但對方不接受,是他自招惡果,亦是我自己德行不夠,功力不足,須再重頭煉。能阻對方作惡,即是功德一場。對身邊所有眾生都要發心救度,即是慈悲。這就是『覺我覺他、度諸有緣』。在禪的證境,生活即禪修,此世界即佛世界,再沒有甚?佛淨土及未來世,當下自足。能『覺我』,自心不迷,即是心靈自由。能『覺他』,度眾生由迷到悟、『諸惡莫作、眾善奉行』,即是生命圓滿。能『覺我覺他』,即是成佛。

禪林塵宇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大論》中講,往昔有一位羅漢,到龍宮裡去應供。他的缽中還有剩餘的米粒,小沙彌洗缽時,嘗了剩飯,覺得味道特別香。後來沙彌潛入師父所坐的龍床之下,手握床腳,隨著師父一起進入龍宮。

龍王說:“怎麼把未得道的人也帶來了?”

羅漢說:“我不知道。”

當時沙彌見龍女長得美妙無比,就猛生貪戀,而且發願要奪取龍宮。出龍宮後,他一心精修布施、持戒,發願早成龍王。

一天在他右繞寺院的時候,忽然腳底下出水,他知道轉生作龍的因緣已經成熟了,就以袈裟蓋頭,入於水池死去,竟然轉成一條大龍。

在他生前,師長道友曾經呵斥他,但他說:“我的心意已決。”沙彌貪戀女色,甘願作龍王,可見女色誘人之深。

修行人一觸到女人,神通盡失!

愛欲不是要發展、要解放,而是要呵斥、要遮止。淫心不除,塵不可出,像這位沙彌,寧可不成道,也要擁有龍女。大恩上師曾說:“一個女人讓她選擇不淨行和成佛,她更會選擇不淨行。”世尊也說:“如果這個世界恒河沙數的男子,和一個女人作不淨行,這個女人也不會滿足。”可見淫欲是個無底洞,永無滿足之時,只有欲海回狂,才能了脫生死。

過去有位劫撥仙人,成就了五神通。國王敬重他,他飛行往來的時候,國王都是手捧仙足,吃飯時,國王親手供奉,這樣做了很多年。

有一次國王有事遠行,交待一位美麗的宮女說:“我奉事仙人,向來很小心,現在我要遠行,你供養時也要如我一樣。”這樣仙人飛來,宮女以雙手接足,仙人觸到女人柔軟的手,愛欲就萌發、增上,神通很快喪失,再也不能飛行,只能步行走出王宮。

以上的仙人們都是以淫欲心而墮落的。“世上無如人欲險,幾人到此誤平生。”所以,應當首先對邪淫的意樂嚴密地防範。《大寶積經》說:“大王當知,丈夫親近女人時,即是親近惡道之法,此是丈夫第一過患。”《四十二章經》上說:“慎勿與色會,色會即禍生。”小心,不要與異性接觸,接觸即會引生過患。《大智度論》上說:“淫欲為諸結之本。佛言,寧以利刃割截身體,不與女人共會。刀截雖苦,不墮惡趣,淫欲因緣,於無量劫數,受地獄苦。人受五欲,尚不生梵世,何況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

禪林塵宇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修行人一觸到女人,神通盡失!

《毗婆沙論》中說:佛陀未出世時,帝釋常常到提波延那仙人那裡聽聞法要,夫人舍脂心裡懷疑,帝釋是不是捨棄我,去找別的女人。她就暗中藏在車上,到了仙人的處所。帝釋見了,對她說:“仙人不喜歡見女人,你可以回去。”舍脂不肯,帝釋就以荷花莖打她,舍脂撒嬌,以含情的語言謝別帝釋。仙人們聽到女人的聲音,當時就起了愛欲,髻螺落地,失去神通。

又比如當年印度的雪山上有五百位仙人修道,甄迦羅女在雪山沐浴歌唱,仙人們聽到女人的歌聲,就失去禪定,心裡迷醉狂亂,無法自主。

公案中的仙人具足神通、禪定,為什麼聽到女人的聲音就失去呢?說明凡夫以淫欲煩惱最為深重,在無量生中,每一生都是以淫欲而入胎,所以淫欲是生死根本,習氣最為堅固,始終纏綿在心相續裡,一遇異性因緣,就會勃然發起。仙人聽到女人的聲音,以這個聲塵為緣,以淫欲習氣為因,一經過非理作意,神通就立即失去,可見淫心的力量有多強大。

以公案為鑒,修行人應當儘量遠離引發淫欲的染污因緣,譬如應當少入都市,不能看電視、錄相、影碟、電影、報刊,不能上網,不能入歌廳、舞廳、酒吧等娛樂場所,在這些當中潛藏著種種引發淫欲的因素。當今時代禮法衰微,在廣告畫面上,在所謂的人體寫真畫冊上,在描述情愛的小說、書刊、影視上,處處都存在性誘惑,很容易引發凡夫的情欲。看一次淫穢畫面,聽一次挑逗的聲音,就可能喪失正念,墮在邪念當中,難以自拔,如果不嚴密防護,道業很容易被淫念摧毀。

 

禪林塵宇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

觀自在菩薩

觀 自 在 是 觀 世 音 菩 薩 的 別 名 , 以 字 面 來 解 釋 也 相 當 好 , 意 思 是 觀 察 諸 法 實 相 本 空 後 , 對 一 切 的 外 境 外 緣 就 隨 意 而 自 在 了 。 觀 自 在 是 修 行 證 果 的 境 界 , 此 時 一 切 都 如 悠 遊 的 白 雲 , 任 意 浮 遊 於 萬 里 天 空 , 一 切 都 不 再 是 掛 礙 , 一 切 都 已 安 然 , 所 以 才 能 對 於 萬 事 萬 物 產 生 隨 緣 而 自 由 自 在 的 態 度 , 這 種 生 命 之 啟 , 多 麼 值 得 我 們 身 處 五 濁 惡 世 ﹝ 劫 濁 、 見 濁 、 煩 惱 濁 、 眾 生 濁 、 命 濁 ﹞ 中 的 眾 生 羨 慕 啊 ! 但 是 不 只 能 羨 慕 而 已 , 因 為 「 眾 生 皆 有 佛 性 」 , 我 們 應 努 力 的 修 行 , 只 要 肯 不 斷 的 自 度 度 人 , 總 有 一 天 , 我 們 也 會 與 觀 自 在 菩 薩 一 樣 的 自 在 啊 !

行深般若波羅蜜多時

般 若 波 羅 蜜 多 是 解 脫 空 慧 的 意 思 , 也 可 以 解 釋 成 「 到 彼 岸 的 大 智 慧 」 。 因 為 , 唯 有 證 入 圓 滿 的 涅 槃 , 才 能 完 全 解 脫 三 界 輪 迴 的 生 命 困 境 。 而 想 證 入 圓 滿 的 空 慧 , 必 須 〝 老 實 修 行 〞 , 而 且 不 只 是 行 , 還 要 「 行 深 」 , 就 是 必 須 把 這 大 智 慧 深 化 到 生 命 的 最 深 處 , 如 此 方 能 在 面 對 任 何 外 境 時 , 保 持 如 如 不 動 的 自 性 , 故 此 句 才 巧 妙 的 點 出 「 行 深 」 二 字 , 因 為 這 才 是 實 修 的 關 鍵 之 處 , 如 果 沒 有 念 茲 在 茲 、 須 臾 不 離 的 保 持 般 若 , 便 沒 有 辦 法 真 正 解 脫 三 界 、 永 斷 輪 迴 。 故 一 個 修 行 人 , 如 果 真 有 出 三 界 的 〝 沖 天 志 〞 , 則 必 須 戮 力 以 赴 , 方 能 真 正 如 願 以 償 !

照見五蘊皆空

當 一 個 修 行 人 經 過 因 地 努 力 的 修 行 後 , 當 他 通 達 了 無 常 、 無 我 的 空 慧 之 後 , 他 剎 那 明 白 了 原 來 一 切 的 本 質 皆 空 , 連 這 個 五 蘊 色 身 ~ 一 個 與 我 們 生 命 最 密 切 的 存 有 , 它 的 本 質 也 是 空 。 這 時 他 徹 頭 徹 尾 的 照 見 了 色 、 受 、 想 、 行 、 識 的 虛 妄 , 而 從 這 虛 妄 中 徹 底 的 覺 醒 了 過 來 。 於 是 他 不 再 受 這 些 外 相 、 外 境 、 外 緣 的 束 縛 , 他 已 經 完 全 自 由 了 , 因 為 他 僅 從 自 身 的 五 蘊 , 就 已 經 完 完 全 全 的 明 白 了 宇 宙 至 極 的 真 理 - - 空 。

度一切苦厄

當 一 個 修 行 人 證 入 果 地 後 , 他 自 由 解 脫 了 。 於 是 他 才 有 真 正 的 能 力 去 救 度 一 切 的 苦 厄 , 因 為 唯 有 自 己 到 達 了 彼 岸 , 才 真 正 能 夠 正 確 無 誤 的 , 帶 領 猶 在 苦 海 沉 浮 的 三 界 眾 生 也 同 樣 的 到 達 彼 岸 。 故 一 個 良 好 的 修 行 人 , 他 的 知 見 是 如 法 華 經 所 說 〝 唯 一 佛 乘 〞 , 因 為 只 有 究 竟 成 就 了 , 我 們 才 能 完 全 明 白 , 什 麼 是 〝 本 地 風 光 〞 、 什 麼 是 〝 本 來 面 目 〞 , 否 則 都 只 是 聞 人 說 空 亦 鸚 鵡 學 語 罷 了 。 所 以 , 只 有 究 竟 成 就 , 才 能 度 盡 一 切 苦 厄 , 就 如 偉 大 的 觀 世 音 菩 薩 , 他 其 實 是 正 法 明 如 來 倒 駕 慈 航 , 化 現 與 三 界 眾 生 較 接 近 的 菩 薩 而 方 便 度 眾 。 我 們 常 聽 到 人 們 虔 誠 的 讚 頌 觀 世 音 菩 薩 : 「 千 處 祈 求 千 處 應 , 苦 海 常 作 度 人 舟 。 」 那 有 求 必 應 、 無 量 無 邊 、 悲 願 深 切 的 胸 襟 , 令 人 不 禁 感 激 涕 零 、 動 容 良 久 。 啊 ! 南 無 大 慈 大 悲 救 苦 救 難 廣 大 靈 感 觀 世 音 菩 薩 , 那 度 盡 眾 生 一 切 苦 厄 的 廣 大 悲 願 , 是 凡 夫 俗 子 望 塵 莫 及 的 。 但 是 啊 ! 我 們 不 能 氣 餒 , 而 應 奮 力 效 法 , 如 是 , 則 總 有 一 天 也 能 如 觀 世 音 菩 薩 一 般 〝 尋 聲 救 苦 〞 、 〝 苦 海 常 作 度 人 舟 〞 了 。

舍利子

舍 利 子 是 佛 陀 的 十 大 弟 子 之 一 , 以 智 慧 通 達 稱 著 , 心 經 便 是 應 其 問 而 應 機 說 法 , 充 滿 了 佛 陀 的 證 量 精 華 以 及 諄 諄 教 誨 的 慈 悲 為 懷 。 緬 懷 佛 陀 在 世 , 能 有 幸 跟 隨 佛 陀 親 聆 法 音 是 多 麼 的 福 報 廣 大 , 但 是 啊 ! 末 法 時 代 的 佛 子 啊 ! 儘 管 佛 陀 早 已 涅 槃 , 儘 管 世 界 動 盪 不 安 , 我 們 還 是 要 珍 惜 一 切 的 經 藏 , 深 心 閱 讀 , 則 如 同 佛 陀 在 世 , 亦 如 同 親 自 參 與 法 筵 !

色不異空

一 切 的 色 相 , 它 的 本 質 都 是 空 。 無 論 色 相 產 生 了 什 麼 樣 的 變 化 , 例 如 無 垠 的 天 空 , 也 許 會 刮 風 , 也 許 會 飄 雨 , 也 許 會 有 幾 朵 白 雲 流 浪 , 但 是 啊 ! 天 空 還 是 天 空 , 並 不 會 因 為 風 、 雨 、 雲 、 雷 、 電 等 而 改 變 , 所 以 色 相 的 本 質 即 空 , 所 以 一 切 本 空 。 以 一 切 本 空 的 諸 法 實 相 來 看 , 則 有 的 本 質 即 空 , 故 色 不 異 空 。

空不異色

如 果 把 角 度 再 調 換 一 下 , 就 是 從 空 的 本 質 來 看 , 由 於 空 的 本 質 當 然 還 是 空 , 而 色 相 的 本 質 也 是 空 , 所 以 當 然 也 是 空 不 異 有 , 也 就 是 空 不 異 色 。 這 段 以 反 過 來 的 角 度 探 索 空 與 有 的 關 係 , 但 空 畢 竟 是 空 , 所 以 不 論 從 那 一 個 角 度 探 究 , 它 依 舊 是 〝 空 〞 。 因 此 , 空 是 顛 撲 不 破 的 宇 宙 真 理 , 只 有 真 正 了 解 、 明 白 、 安 住 、 鞏 固 於 空 了 , 才 是 真 正 的 修 行 人 。

色即是空

萬 事 萬 物 的 本 質 是 空 , 宇 宙 中 的 森 羅 萬 象 , 從 日 月 星 辰 到 草 木 蟲 魚 , 一 切 的 一 切 , 都 是 色 相 , 而 色 相 的 背 後 所 蘊 含 的 真 理 就 是 空 , 所 以 有 即 是 空 , 也 就 是 〝 色 即 是 空 〞 。 此 句 是 從 前 句 〝 不 異 〞 推 演 而 來 。 〝 不 異 〞 就 是 〝 等 於 〞 , 〝 等 於 〞 就 是 〝 即 是 〞 。 故 不 論 正 說 、 反 說 , 都 是 在 在 說 明 〝 緣 起 性 空 〞 的 真 義 。

空即是色

色 可 以 解 釋 成 人 身 的 〝 色 蘊 〞 , 這 是 以 自 身 的 觀 點 來 觀 察 , 那 麼 應 用 於 此 四 句 , 即 可 還 原 成 〝 色 蘊 不 異 空 , 空 不 異 色 蘊 , 色 蘊 即 是 空 , 空 即 是 色 蘊 〞 。 而 推 演 出 來 的 話 , 則 〝 一 即 一 切 〞 , 所 以 也 可 以 把 這 四 句 推 廣 成 : 〝 色 相 不 異 空 , 空 不 異 色 相 ; 色 相 即 是 空 , 空 即 是 色 相 。 〞 所 以 心 經 的 結 構 相 當 嚴 謹 , 佛 陀 先 善 巧 的 教 導 我 們 從 最 近 的 色 身 觀 察 起 , 而 如 果 我 們 明 白 了 色 身 的 本 質 是 空 , 那 麼 就 容 易 明 白 其 他 萬 事 萬 物 的 本 質 , 也 一 樣 是 空 了 。 所 以 佛 陀 是 最 偉 大 的 教 育 家 , 把 宇 宙 至 深 的 道 理 , 用 最 顯 淺 的 例 子 生 動 的 開 導 啟 示 我 們 , 真 是 令 人 讚 歎 !

受、想、行、識,亦復如是

前 面 已 把 五 蘊 之 一 的 色 蘊 與 空 的 關 係 說 得 清 楚 明 白 , 所 以 此 處 就 省 略 了 重 複 說 明 的 地 方 , 把 五 蘊 的 其 他 四 蘊 : 受 、 想 、 行 、 識 , 以 一 句 「 亦 復 如 是 」 帶 過 。 因 為 話 如 果 已 經 說 清 楚 了 , 又 何 必 多 廢 唇 舌 , 所 以 這 裡 又 是 方 便 善 巧 之 處 , 也 是 再 度 揭 示 〝 一 即 一 切 , 一 切 即 一 〞 的 真 理 。

舍利子,是諸法空相

心 經 的 重 點 主 旨 也 不 外 乎 是 要 說 明 〝 一 切 本 空 〞 。 站 在 空 的 立 場 而 言 , 不 論 一 切 的 外 相 呈 顯 什 麼 , 它 的 本 質 終 究 還 是 空 , 所 以 , 「 空 相 」 是 指 一 切 都 是 空 的 相 貌 。 空 如 同 一 個 最 千 變 萬 化 的 演 員 , 他 可 以 化 各 種 不 同 的 妝 , 他 可 以 演 各 種 不 同 的 角 色 , 但 無 論 如 何 , 他 還 是 他 , 並 不 會 因 為 化 妝 的不 同 , 或 是 角 色 的 不 同 而 有 所 改 變 。 「 空 」 亦 然 , 無 論 空 的 相 貌 如 何 的 不 同 , 空 的 本 質 , 穿 透 這 些 外 相 紛 雜 之 後 , 空 畢 竟 還 是 - - 空 。

不生不滅

心 的 本 質 - - 空 。 心 是 一 切 萬 法 的 源 頭 , 既 然 如 此 , 它 可 以 是 山 , 可 以 是 海 , 可 以 是 日 , 可 以 是 月 … … , 它 可 以 是 一 切 的 一 切 , 但 是 分 析 到 最 後 不 能 再 分 析 之 時 , 萬 事 萬 物 之 間 產 生 了 共 同 之 點 , 那 就 是 - - 一 切 都 由 心 所 創 造 , 一 切 都 只 是 心 王 的 遊 戲 罷 了 。 「 空 」 是 宇 宙 最 終 極 的 存 有 , 請 注 意 , 這 〝 存 有 〞 二 字 也 只 是 假 名 安 立 , 因 為 空 已 經 超 越 有 或 無 , 實 在 不 能 說 它 是 有 , 也 實 在 不 能 說 它 是 無 , 總 而 言 之 , 當 一 切 的 妄 念 止 息 之 後 , 空 的 狀 態 就 豁 然 開 朗 了 。 故 切 記 不 能 以 相 對 世 界 的 有 或 無 去 理 解 「 空 」 , 因 為 這 是 一 條 行 不 通 的 路 , 只 有 脫 離 了 語 言 文 字 的 束 縛 , 以 直 觀 的 方 法 才 能 碰 觸 到 所 謂 的 「 空 」 。 所 以 , 不 論 一 切 如 何 變 化 , 「 空 」 還 是 「 空 」 , 「 空 」 已 經 超 越 了 現 象 界 的 生 、 住 、 異 、 滅 , 它 是 沒 有 所 謂 開 始 或 結 束 , 更 沒 有 所 謂 的 生 或 死 , 它 是 一 種 「 不 生 不 滅 」 的 永 恆 境 界 。

不垢不淨

五濁惡世是污垢的,涅槃是清淨的。是嗎?真的是這樣的嗎?如果以第一義的眼光來看的話,其實根本沒有所謂髒或乾淨,輪迴或涅槃的差別,因為它只是它,不會因為外在的乾淨與否而改變,故心經再度標指出空的特性--不垢不淨。其實無論代換成任何相對詞,它都是能夠繼續說下去的,例如〝不高不低〞、〝不上不下〞、〝不尊不卑〞……。

不增不減

心的本質既然是空,那麼當它在創造一切萬法的時候,它的本質當然也是空,例如天空中的晴時多雲、偶陣雨,儘管天氣變化多端,天空還是天空,並不會因為天氣的好或壞而改變,更不會因為天氣的好或壞,而使天空變得更大或變得更小。難道下雨時,天空就被塞滿了?難道放晴時,天空就變大了嗎?那當然是沒有,故由此可更進一步的了知空的另一個特性--不增不減……。

是故空中無色

一切都是幻相,一切都是幻有,只有空是永恆、是常。空,無所掛礙、無所粘滯、一絲不罜……,於此徹底畢竟空中,無一可得,故無色,無一切色相,一切眼所見皆為虛幻,故空中無色。

無受想行識

空中一切了不可得,既無色,則其他四蘊亦無,受、想、行、識,本質亦空,空畢竟空,一切的感受、想念、行為、意識皆空,故空中無受、想、行、識。

無眼耳鼻舌身意

空亦復空,一切的外相、一切的感受,都是妄念,都是不實在的,都是因緣和合而生,沒有實體可言。一切的感受所接收的訊息,都是心王的遊戲,都是表相,都是聚散無常的,唯有認清此點,才能真正擺脫感官的限制,走向開悟解脫之路。

無色聲香味觸法

金剛經說:「一切有為法,如夢幻泡影,如露亦如電,應作如是觀。」這是照亮千古的真理名句,古往今來,讓多少沉迷於大幻化網中的三界修行人猛然驚醒是的,一切的眼所見、耳所聞、鼻所嗅、舌所嚐、身所觸,都是虛幻不實,只有當色聲香味觸法的幻化脫下騙人的外衣後,空的真相才真正水落石出。

無眼界乃至無意識界

在這無常的世間,一切的存有都是虛幻不實的,不論是眼睛所看到的世界或是心意識所感受的世界,都脫離不了大幻化網的牢牢籠罩。啊!有志的修行人,怎甘心如此受盡愚弄?請快快醒過來,從一切的色、聲、香、味、觸、法中覺醒過來,不要再相信一切都是可以依據的,我們一向被自己的眼、耳、鼻、舌、身、意捉弄得相當可憐而不自知,今生既有幸得聞佛法,就應全力以赴,不出三界誓不休!

無無明

千古如長夜啊!如果一個人沒有了佛法,就如同永遠陷於黑暗的瞽者,空有雙目而不見物,如果我們擁有健康的眼睛,卻沒有佛法的話,那麼我們比一位盲者還要盲目,因為如果心靈沒有智慧,身、口、意就會隨業力逐流,業上牽業,而於三界苦海沉淪,永無出期。可是啊!如果心靈擁有智慧,就算眼盲,他也是擁有一盞明燈的人,那乎會照亮苦海航道,只要順著乎逆流而上,總有一天會到達光明的彼岸--涅槃。在這樣解脫的境界裡,當然是沒有黑暗,也就是無無明的存在了。啊!佛法的智慧是破除無明的慧日,願慧日普照人寰,願無明消逝無蹤!

亦無無明盡

無明是解脫的相反,無明盡則是正解脫。但是在絕對的解脫境中,空即是法爾如是,又那來無明或無明盡的對立或分別呢?故心經簡明扼要的告訴我們:離開了一切的解釋、分別、妄想、批判、臆測、預設、盼望等等的心意識作用之後,我們才有可能真正的了解、體悟、證入空。

乃至無老死

佛是慈悲與智慧圓滿的象徵,而且已經脫離了生死輪迴的強大束縛,是自由、自在、無拘無束、沒有生住異滅變化、沒有生老病死、沒有悲歡離合、沒有一切執著的永恆。

亦無老死盡

凡夫眾生,如果不經過三大阿僧祇劫的苦修,是難以證入不生不滅的空性。這樣的空性,是沒有老死、沒有去來、沒有時間、沒有空間,當然也就沒有老死盡、沒有去來盡、沒有時間盡、沒有空間盡了…… 。

無苦集滅道

人世如無邊的苦海,眾生如無依的落海者,在生、老、病、死、怨憎會、愛別離、求不得、五蘊熾盛的八苦,甚至千苦、萬苦、億苦中載浮載沉。善緣聚合的時候,或有短暫的自在與快樂,但是畢竟於生死苦海中,這一點點的甜味根本微不足道。總而言之,這五濁惡世即是一個大苦聚,充滿了黑暗、痛苦、挫折、殺戮……,只要睜開肉眼,就知道世界從來沒有過真正的和平,一切都在浮盪不安的氣氛中迭蕩。但是啊!大部份的眾生都沒有看清楚,自己所處的世界是多麼的污濁與殘酷。人們為了名利,不惜巧取豪奪;一場天災,可以奪去無數人身寶;一次戰爭,可以死去多少二十餘年辛苦成長的年輕生命。啊!這多麼痛苦的五濁惡世,實無一值得留戀,也從來不曾留下什麼。這是真正的實相。問題是,眾生多半已經習慣了這樣充滿無盡無邊苦痛的無常世間,半麻木、半昏沉、半自欺、半無知、半無奈的一天又一天的過著日子。只有比例不多的修行人,在過去生功德福報的導引之下,聽聞了帶來滅苦究竟方法的珍貴佛法,遵循著偉大釋迦牟尼佛的教導,一步一步走向覺醒之路--明白了人生真的是「苦海無邊」,然後積極的修行、滅苦、證道。一心一意嚮往著那沒有痛苦的佛國淨土、那沒有一切憂悲苦惱的永恆之樂。在這樣無憂的境界裡,當然也沒有苦集滅道的修行必要了。因為,一切已經圓滿,一切已經具足。

無智亦無得

智慧第一!在這無明的五濁惡世,唯有憑藉佛法的大智慧,才能讓我們順利的出離三界。故智慧如明燈,能夠驅散黑暗;如船筏,能夠得度彼岸;如橋樑,能夠越過窮山惡水;如良醫,能夠治癒宿疾;如良藥,能夠藥到病除;如良馬,能夠千里奔騰;如利劍,能夠削鐵如泥;如盔甲,能夠保護慧命;如珍寶,能夠買得法身……但是在已經究竟解脫的境界中,智慧法爾具足,一切任運,故也就沒有智慧或不智慧的分別了。既然智慧通達,一切圓滿,當然也就不會缺少什麼,既不缺少,也就無須獲得。

以無所得故

那麼,空的重要特性在那?一言以蔽之--無所得。為什麼呢?因為,一切本不生,一切圓滿,一切具足。當你已經是空,你還缺乏什麼呢?當你已經不缺乏任何時,請問你還需要終日汲汲營營,席不暇暖的去追尋什麼呢?既已無需追求,又何需獲得什麼呢?

菩提薩埵

菩提薩埵是〝菩薩〞--一個澈見諸法實相的有情。他是一個智慧通達的人,他是一個悲願深切的人,為什麼呢?因為他已經澈底明白萬事萬物背後的真相,已經不再作繭自縛,已經能夠於這虛幻不實的世間,保持看清一切幻相的如如不動,然後再以這樣的智慧為出發,繼而去教導猶迷戀三界的芸芸眾生。這樣的人是稀有的、難得的,這樣的作為也是稀有的、難得的,誠如阿彌陀經中所說:「釋迦牟尼佛能為甚難希有之事,能於娑婆國土,五濁惡世,劫濁、見濁、煩惱濁、眾生濁、命濁中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為諸眾生說是一切世間難信之法。舍利弗,當知我於五濁惡世,行此難事,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為一切世間說此難信之法,是為甚難。」

依般若波羅蜜多故

一個覺悟的有情,是一個完全沒有執著的人,他雖然活在這個五濁惡世裡,可是他的心啊!就宛如一輪皎潔的明月,發出瑩澈清淨的光輝,普照十方。雖然有時會有幾朵烏雲遮蔽,但是明月還是如此的清澈、圓滿,並不會受到烏雲的影響。他又像一朵潔淨芳香的蓮花,雖然生長在污濁的泥沼裡,卻開出最美麗清香的花朵。為什麼他能如此呢?那就是因為他擁有「般若波羅蜜多」的緣故。因為,般若是出三界必備的條件,是佛家不共的法門,唯有佛法能夠究竟解脫三界,因為佛陀所傳下的真理,並不是佛陀所發明,而是發現。這個偉大的發現,為人類帶來無比的光明與希望--天不生佛陀,萬古如長夜!這實非溢美之詞,而是千真萬確的事實,因為如果沒有般若,我們就不可能明白宇宙的究極真理--空,如果不了解空,我們就會永遠在〝有〞的現象中打轉、迷失、流浪,不知醒轉、振作、出離,那麼,輪迴便成為一個難醒的漫漫長夜,而佛陀所帶來的般若教誨,正如一輪照亮無盡無邊黑暗的太陽,驅散了障蔽眾生的無明,帶來無比的光明。故知般若是多麼的珍貴、是多麼的重要。心經的主旨,正是字字句句都在重複這個訊息──般若波羅蜜多,是到彼岸的大智慧!

心無罣礙

心是主宰,心是心王,心是一切的開始,心是一切的源頭。宇宙的森羅萬象,都是心意識的變現,都是心王的遊戲,都是心的作用變化。心是真正的修行重點所在,所以我們的修行須臾不能離開心的修行--這才不是盲修瞎練,心外求法。為什麼是這樣呢?因為,一切的本質就在於心,心解脫了,一切就解脫了,心不解脫,生命就無從解脫,足見心才是修行的主要方向,而非枝枝節節、變化無窮、千頭萬緒、剪不斷理還亂、毫無頭緒、亂無章法、不知所云的現象界。其實啊!現象界就像一場夢,夢中的情節毫無規則可言,因為這些情節都只是心意識的反射罷了,可是如果我們不明白這層道理的話,我們就會把這些紛云的情節,當作千真萬確的事實來對待。這時,得與失就變得十分鮮明、高與下就變得十分差異、美與醜就變得非常不同、尊與卑就變得非常不一樣……。然而呢,我們都上了大當--上了自己心意識遊戲的大當,因為站在心的本質立場來看,這些都是虛幻的,猶如看一場電影,總不能為了劇中人物的悲喜而悲喜不已吧!?猶如作了一場夢,總不能為了夢中的主角得失而得失不已吧!?然而,道理說起來明白易懂,可是一旦我們被業力牽引、被隔陰之迷障蔽,任你是大修行人來轉世,如果你不夠用功的話,一樣只是口說空而行不空、拾人牙慧罷了。所以,對於諸法實相的認知,我們實在需要一分一秒都不離開的自我警--一切的一切,不論是眼所見、鼻所聞、耳所聽、身所觸,……儘管當下是多麼的栩栩如生、千真萬確、驚心動魄……其實啊!都只是心的妄念投射罷了!如果我們能安住於這樣的正知見,那麼我們當然就是一個心中沒有罣礙的人了,這樣的境界,是多麼的輕安自在啊!但是,如果我們只要還有一絲執著--任何方式的執著,包括對於某種觀念強烈的主張、某個人非見他不可、某種食物每餐必吃不可、某種娛樂每周非作不可、某種行為非完成不可、某種想念非想不可……內容儘管千萬變化,依個人習氣而不同,但是它絕對可以歸納二個字,就是〝執著〞。只要有一絲的執著,就有一絲的罣礙,只要執著全部沒有了,那就是解脫三界的莊嚴神聖時刻的降臨了。故「心無罣礙」,是多麼的稀有難得啊!願身為佛子的我們,精進再精進,早日達成一絲不罣的超凡入聖、解脫境界。

無罣礙故

沒有執著的人,就是沒有罣礙的人,也就像一個在空中運動的人,不論他抬起右手、放下左腳、快走、慢跑、前進、後退……對他而言,統統沒有任何的障礙,因為,沒有東西能夠阻擋了空啊!說得更具體一點,一個沒有罣礙的人,就是沒有得失心的人,因為,當你放下了一切的得或失,那麼你才是真正在修〝般若波羅蜜多〞的人。因為,現象界的一切變化都只是一場終須謝幕的戲劇,真正透視掌握了此點,這個人便不再受任何得或失的影響而產生憂悲苦惱了。請不要小看憂悲苦惱對於眾生的傷害,當我們陷於這樣的情緒之中時,一切的實相都將模糊不清,那麼〝果中生因〞的無奈悲劇,便將生生不息的隨著我們六道輪迴,難有出頭的一天。所以,心中沒有了罣礙,就是完全擺脫了一切得失心理。天氣放晴也好、下雨也好;自己有錢也好、沒錢也好;別人喜歡自己也好,不喜歡自己也好……既然一切都是過去世的因感召今生的果,既然這些結果也都沒辦法影響心的如如不動,那人又何必作一個自我困閉的春蠶呢?所以,心中沒有了罣礙,就是完全擺脫了一切是非心理。別人的對與錯,自有他對與錯的因與果,我們又何必強烈批判或無法見容呢?因為,如果我們真的希望世界上只有美好與光明,那麼,請不要從要求別人開始,而是從要求自己作為開始吧!既然都只是這夢幻舞台的臨時演員,又何必太計較別人的演技不好呢?所以,心中沒有了罣礙,就是完全擺脫了一切高下心理。別人比我高也好、比我美也好、比我有錢也好……。既然一切都是作一場夢,我們又何必太在意情節的起伏呢?所以,既沒有了得失、是非、高下……心中當然也就無所罣礙了。這樣的人,就是沒有任何牽絆的人了,是世上稀有難得的人,是眾生的依皈,是眾生的指引,是眾生的模範。

無有恐怖

一個沒有罣礙的人,心中就必定安然,隨處自在。既無得失,就沒有得或失的不安與恐懼;既無是非,就沒有是非與否的焦慮或迷惑;既無高下,就沒有大小評判的分別與差異……這樣的人,是完全從恐懼的陰影籠罩中走出來的人,他知道,一切都是假的,難道假的老虎真的會把人給吃了嗎?難道假的魔鬼真的能夠傷害人嗎?難道假的玩具拿到手就快樂了嗎?難道假的名聲有了就不缺少什麼了嗎?他深深明白,一切都可以放下了,一切都不再是問題,一切都可以安心了。這樣的人,是最幸福的人,因為他已經從生命的隱隱不安以及最深層的恐懼──莫明的恐懼、不知所以然的恐懼、茫然的恐懼、微細的恐懼… …之中澈底脫離了出來。生命不再是一個囚籠或苦聚,生命成為無盡的幸福與喜悅,而這所有的關鍵都在於--心。

遠離顛倒夢想

心完全解脫妄念的糾纏之後,變得清明、自主、理性,此時,當幻化網撤開之後,一切才開始顯現其本來面目。黑白不再顛倒,一切都已回到其本應擁有的位置;主客不再易位,心不再誤認妄念為主人;本末不再混淆,心終於明白了自己是--佛。人世如幻,浮生若夢,如果我們不趁早認知這個事實,我們依舊會陷在黑白顛倒、主客易位、本末混淆的生命困境中不能自拔。故既已聽聞佛法,即應精進、慈悲、智慧,永遠的告別那令人憂悲苦惱不已的顛倒與夢想。

究竟涅槃

三界流浪,何時是休息的家鄉?孩子啊!你不覺得累了嗎?──佛菩薩如是問。孩子啊!你不想回家嗎?--佛菩薩如是關懷。孩子啊!心就是家鄉,就是永恆的家鄉,充滿了無限的平安、幸福、喜樂。--佛菩薩如是說。孩子啊!心就是佛,就是涅槃。--佛菩薩如是叮嚀。孩子啊!如果一切都已經具足,一切都已經圓滿,請問你還需要流浪嗎?如果家鄉就已經在腳下,你還需要家鄉嗎?--佛菩薩如是慨歎。是的,是心作佛,心即是佛。只要我們的心放下了一切的執著,而且安住於這樣如如不動的狀態,那麼,家鄉早已經在溫馨的等待我們--從無始劫以來,直到今天。如果你想回家,如果你想不再回到這憂悲苦惱的人間,其實,你只要回到你的〝心〞就可以了,你的身體可以繼續在人間生活的,因為,一切的一切,都只在於心啊!一切的答案、一切的奧秘、一切的終點、一切的開始……都在於--心。心是涅槃,眾生皆有佛性。

三世諸佛

三世是指過去世、現在世以及未來世,三世也可指多世,但是由於時間的觀念其實也是妄念,故時間只對於三界眾生有意義,事實上,法界是既沒有時間也沒有空間的。故三世諸佛的說法是針對三界眾生能夠理解的狀態來說明的。而且故意把三世和諸佛並列,也是提醒我們,諸佛的存在是超越三世,也就是諸佛的存在是永恆,沒有所謂的過去、現在或者未來。所以,我們會發現,人類最大的執著,在於對時間和空間的執著,由於有了時間的妄念,所以我們才有長壽或短命的強烈分別與貪取;由於有了空間的妄念,所以我們才有大或小的強烈差異與執取。故時空的觀念,就是最大的妄念,如果連時空都沒有了,請問又何來的長壽或短命、大或小的分別呢?故所謂三世諸佛,就是已經超越了時空的束縛,漫步於永恆之境的自由解脫之人。

依般若波羅蜜多故

「般若波羅蜜多」是成佛的必備條件,只有依靠這到彼岸的大智慧,三界眾生才有可能真正出離輪迴不已、三界流浪的生命窘困。如果沒有這大智慧,眾生必於生死大海中頭出頭沒、難有出期。為什麼是這樣呢?因為「般若波羅蜜多」的智慧是明白為何有生死輪迴、為何有憂悲苦惱的智慧,如果找到了輪迴的因,當然才有可能斷輪迴的果。而因果律是宇宙的至極真理--雖也是入佛門的基礎理論,但也同時是最甚深幽微之佛家真理。〝種瓜得瓜,種豆得豆〞,這耳熟能詳的句子,卻簡明的把因果關係一語道破。因為因果律是最客觀的宇宙公約,它絕對是公平無誤的--種如是因,必得如是果。如果輪迴是因為不明白生命實相而導致輪迴不已,那麼,只要明白了生命的實相,自然也就止息了輪迴。故十方三世諸佛,都是由於澈底明白了生命實相而成為諸佛的。

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

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無上正等正覺,是諸佛的解脫境界。此時一切都已經圓滿,一切都已經具足,輪迴生死早已成為昨日惡夢,一切都美好、幸福、安樂,再也不缺少什麼,再也不需要什麼,再也不流浪三界、辛苦備嚐了。這樣的境界,是多麼令人艷羨啊!然而,身處輪迴惡夢的三界眾生,只要一天不放下執著,便一天不可能到達這樣的境界,這樣的境界,並不是憑空可以到達的,是需要經過無量劫以來累生累世的修六度萬行方能達成。故知成佛是一件艱苦卓絕的事,成佛是一件無比莊嚴神聖的宇宙大事!因為,無上正等正覺,就是究竟覺,就是涅槃,就是空,就是輪迴生死的盡頭。而這充滿無限光明的彼岸,是要經歷三大阿僧祇劫方能成就的,絕非一生一世就能成就。故所謂的〝即身成就〞,是指你已經修六度萬行歷經無量劫,這很可能就是你的最後一生,但是,請注意,這其中還是充滿了各種變數--例如今生的努力、過去生的證量以及各種複雜多變、甚深難測的因緣果報……在在都可能使〝即身成就〞這個偉大的理想,成為破碎的美夢。為什麼是這樣呢?因為,我們千萬別小看所謂〝五濁惡世〞的染污力,當我們一誕生在這個濁世裡,當我們一開始呼吸這充滿各種染著的氣,當我們一旦經過劇大痛苦的投胎過程時,一切的證量、一切的福報、一切的記憶……都隨著投胎過程中,神識昏迷於劇大的旋轉,而成為過眼雲煙。一切都得從頭開始,一切都得從牙牙學語開始,任你是大修行人來轉世,只要是尚未成佛者,必定有所謂〞隔陰之迷〞的障蔽,故經典才說〝菩薩亦有隔陰之迷〞。所以啊!不論你遇到多麼殊勝的法門,不論你過去生的證量有多高,不論你的福報有多大,不論你的功德有這麼多…… 如果你今生不好好的努力,嚴肅、神聖、莊嚴的去面對你自己的修行,那麼,即使你本應〝即身成就〞,也很可能就因為一次嚴重的造業而導致延宕二、三、四、五、六、七生,甚至更多生以後才究竟成就。所以啊!佛陀才再三耳提面命:人身難得,佛法難聞!於此末法時代,暮鼓頻催之際,猶流浪生死的佛子啊!怎能不警醒?怎能不策勵?怎能不珍惜人身?怎能不珍愛佛、法、僧?長壽滅罪經說:「如此生死,流浪大海,唯有諸佛菩薩能到彼岸,凡夫眾生,定當淪沒。」,普賢菩薩警眾偈說:「是日已過,命亦隨滅,如少水魚,斯有何樂?大眾當勤精進,但念無常,如救頭燃。」啊!佛國淨土才是我們永恆的家鄉,不如歸去!不如歸去!

故知般若波羅蜜多

所以啊!唯有依憑到彼岸的大智慧,我們才能一路順風回家;唯有放下一切對於三界的留戀,我們才能真正打開淨土的大門;唯有不再計較一切的風風雨雨、得得失失、是是非非……我們才能快點回到永遠不需要流浪的安全避風港。般若波羅蜜多,是船筏,能載我們風和日麗的到家。般若波羅蜜多,是橋樑,能讓我們過渡驚濤駭浪。般若波羅蜜多,是利劍,能斬斷一切的多餘葛藤。般若波羅蜜多,是明燈,能指引迷航的水手。般若波羅蜜多,是路標,能告知我們正確的方向。般若波羅蜜多,是羅盤,是生死大海中不可或缺的儀器。般若波羅蜜多,是良藥,能醫治一切的疑難雜症。三界眾生,皆已於六道輪轉中疲累已極,但是儘管疲累;如果沒有大智慧,我們還是無奈的疲累已極。三界眾生,皆已於生離死別的悲淒雨淚中哀傷過度;但是儘管哀傷,如果沒有大智慧,我們還是無奈的哀傷過度。三界眾生,皆已於漫無邊際的無明中寂寞已久;但是儘管寂寞,如果沒有大智慧,我們還是無奈的寂寞獨坐至地老天荒啊!所以啊!般若波羅蜜多是珍貴的,是值得用全部的生命力去學習與瞭解、證悟的。我們一定要珍惜今生的學佛因緣--以智慧為先導,統攝其他五度;布施、持戒、忍辱、精進、禪定。只要如是而行,必有得究竟覺的一天。

是大神咒

咒語--是宇宙最莊嚴的聲音。不同的咒語,是不同的佛菩薩所教導的,例如慈悲的觀世音菩薩教導眾生唸〝六字大明咒〞,地藏菩薩教導眾生唸〝滅定業真言〞;藥師如來教導眾生唸〝藥師咒〞……只要是佛菩薩傳下來的咒語,當然就是最神聖的聲音,但是儘管咒語各有不同,每一位佛菩薩的智慧都是相同的圓滿--般若波羅蜜多。故可以說是最圓滿的咒語,而且是最神聖的咒語。只要擁有此咒,何處不得究竟成就呢?故也可以說是最神效的咒語啊!

是大明咒

般若波羅蜜多,不但是神聖、神效,而且是清明眾生的清醒劑,只要有了大智慧,就離開了無明,只要離開了無明,就不會胡裡胡塗、懵懵懂懂、癡癡傻傻、昏昧不明的於此無常世間妄造無邊業了,只要不再造業,就不再受到未來果報的束縛,這樣的人,就是宇宙最清明自主的人--佛。所以智慧如清明的咒語,能夠讓昏沉愚癡眾生醒過來--於一切虛妄不實的幻相中醒轉過來。智慧又如清明的甘露,能夠潑醒已經沉睡無量劫的三界無明眾生。

是無上咒

無上正等正覺,是要靠無上心法--般若波羅蜜多才能成就的。故大智慧也就是無與倫比、至高無上的咒語,能夠讓眾生脫離苦海,永別生死。故三界眾生宜好好修持般若波羅蜜多,才能真正找到無上的皈依,無上的心咒。

是無等等咒

般若波羅蜜多,是最究竟的境界,既是最究竟,也就好比世上最究竟圓滿的咒語,能夠讓眾生得究竟成就。故三界眾生應皈依般若波羅蜜多,宜視之為究竟的依靠,如此日久行深,必能如觀自在菩薩一樣--照見五蘊皆空,度一切苦厄!

能除一切苦

當一個修行人已經證得無上究竟覺時,一切的苦難,到此完全結束。就猶如一個歷盡滄桑歸來的天涯遊子,經過了無數流浪的歲月,吃過了多少辛酸苦頭,閱盡了多少的物換星移……終於,回到了思念已久的家鄉--一個無量劫以來便思念不已的家。然而,如果還未歸家苦,是數說不完的;苦難,是沒有結束的--只要我們

禪林塵宇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達摩祖師:「唯觀心一法,總攝諸法,最為省要。」,但如何觀心?本文即是元音老人對這個問題作了許多精闢的論述,尤其是下座後日常生活中的觀照,保護本心、觀照除習,學佛修行得受用與否,此處即是關鍵,相信對同學們很有幫助。下面將元音老人在散落其著作和開示中有關觀心功夫問題的論述,略加整理如下,供大家參考。

  一、我們學佛修道認識本性之後,就是具正見。見性之後,本來應是無修無得無證的,但是你習氣未了,見境還要動心,那就生死不了,還是要修。為何如此說?因為你成佛之後,佛也不可得,哪還有什麼東西可得?所以是無得;既然無得,你證個什麼東西呢?所以是無證;無得無證,你本來是佛,不是修成,所以是無修。然而你的習氣不了,還是要修。如何修呢?無修之修,即是時時觀照,不要用什麼方法來修。所以,無修之修還是需要的。

  二、下座觀心,即集中心力,看一念未起時光景,妄念才生,即便覺除。你只看著它,久久,能看的正念與所看的妄念,一齊化去,則親見本來矣。修此法以易於成就故,須善根福德全備者方克承當。

  三、觀心就是警覺地看著念頭起處。念頭來了,問它從什麼地方來;念頭息下去了,問它到什麼地方去。觀心就是觀照,觀察它、照住它,這樣,念頭就不會亂起亂滅、遷流不息了。若不觀照,妄想紛飛、思慮萬千,你反而習以為常,不覺得亂,這怎麼能行啊?所以要警覺,要看好它。真心、妄心,你要弄清。觀照之心,還是妄心,因為這也是起心動念。沒有真心,就不會生起這個妄心,妄心是真心所起的、是真心的妙用。正用的時候,即正觀心的時候,不要分別它是真心、妄心。用到妄心不動的時候,能觀之心、所觀之念,就會一時脫落,那就“能所雙亡”了,能觀之心、所觀之念都沒有了。若不觀照,就不會能所雙亡,就不會脫開,所以一定要觀照……觀心,不是觀肉團心,而是觀心念……我們修心中心法,也是觀心。座上持咒、心念耳聞,念得字字清晰,聽得了了分明。座下觀照,警覺念頭起處,如貓捕鼠。一起念就看見,不隨念轉、不為境遷。現介紹兩種做功夫的方法:一種是聽到開示,認識了本性後,時時刻刻保護它,“朝於斯,夕於斯,流離於斯,顛沛於斯”,時時刻刻保護它不動,才有念起就把它轉過來,不跟它跑,長期堅持這樣做。另一種是修個具體的法門,或念佛,或參禪,或修心中心法。不僅座上做功夫,座下也要做功夫,要時時觀照,綿密保任,這樣才會有效果。

  四、為何要時時觀照?因為我們的念頭多得不得了,剎那的念頭很多。因為我們八識田裡的種子太多,好的、壞的都藏在裡面。比如我們看香蕉,只用眼識,不用意識,香蕉就是香蕉。眼睛就好比是照相機。如果用意識,看到香蕉就想:“這是香蕉,很好吃。這個大,那個小。”所以一用意識就產生分別心了。耳根也如此。意識跟著跑,六識的消息就交給了第七識,七識就傳給第八識,就有種子了。所以要時時觀照,觀照就是:念頭一動就知道,不睬它,要觀照念頭的起處。

  五、昨天有人問我參禪的問題,他說他喜歡參禪,參究“念佛是誰?”,但總是提不起疑情。我對他說:參禪就要提起疑情,提不起疑情就糟糕了。要麼換個方法,念頭來了,你就問它從何而來,並不是理睬念頭,而是窮追它的起處。念頭息下去時,你就問它到什麼地方去,並不是留住念頭,而是看著它的滅處。如貓捕鼠,貓伏在老鼠洞口,老鼠剛一冒頭,貓立即撲上去。老鼠喻妄念,你時時警覺如貓,妄念一露頭,立即追究它的來處。妄念息下,你就看著它的滅處。這就是參禪法門,目的也是使“念無連續”。這樣久久用功,念有連續由熟變生,念無連續由生變熟。功夫成熟,觸機遇緣,能看之心、所看之念于一剎那化於無形,“囫 ”(口+力)地一聲,能所雙亡,根塵脫落,那你就證成大道了。

  六、下座要時時觀照。這個更難,因為人都是跟著境界跑。剛剛下座時還有個定境,知道看著自己不要亂動。可是,在事情上一做一滾,就忘記觀照了,跟著境界跑了,與平時沒打坐時一樣的亂七八糟,這就不好。所以,我們上座的時候要死心塌地地心念耳聞,下座的時候要綿密觀照,不要忘記。但是我們在境上也容易忘記,和幾個朋位一談心,什麼事情一做,馬上就亂了。念頭來了,要趕快拉回來,觀住自己。一定要做這個功夫,否則就不能上路。

  七、有人認為心中心法下座後的觀照,沒講清楚,而臺灣禪師來傳的觀照有下手處。他認為觀照即是法法平等,不起分別。做任何事,均要清楚,每個細節都不忽略。在觀照中,當下即了,要念念不停留,如有停留即有不清楚處,即是妄心。元音老人對此說進行評價:真沒講清楚嗎?如果初觀心的人對樣樣事都清楚,這是觀境而不是觀心。觀心者知境本虛而不將心循境;知心本空而不住心,心境兩空,當下無念。正無念時也不執著於無念,而當念起時也不落於有念,有無皆消,當下靈覺。而此靈覺之性,非心非境,全體是空。正于空時,卻又了了分明,全體是假。空假不二,更無分別取捨,正於此時,正觀歷然矣!這不是如實觀照嗎?難道要如此人所說,將吃東西的味道留在心中或將同房的淫樂長期藏貯在心腦中,才是觀照嗎?假如這是觀照,只是魔王的觀照,是下地獄的觀照。再說,講這個觀照已是多餘,已是鈍置了行人。本來大家都是佛,只要醒悟,這一念不生,了了分明的就是當人的佛性。起念就是妙用,用不著照空,才是真正的禪法。此人叫大家每個細節都不忽略,這是“不起分別”嗎?這不是著相嗎?細品食味與淫樂,還要將食品經過咽、喉、腸、胃的情形體會出來,這是“當下即了”嗎?既要念念不停留,又叫人將淫欲念發展擴大到身體各部和一切生活中去,這不是自己打自己的耳光嗎?魔王說法,就是這樣矛盾百出。

  八、觀心最重要的是,你時時要看著念頭起處,也就是集中心力,看著一念未生時光景。念頭一起,你就看見,不跟著跑。念頭不動了,你就看著不動,如貓捕鼠地看著。貓喻正念,鼠喻妄念。老鼠躲在洞裡,即妄念不生時,此時貓要看著,不能走開。看著這個心,就是正念。這正念不能沒有,正念沒有,就落於無記,所以,看著這個正念要有。你要集中心力,看著一念未生時光景,也就是時時看著念頭起處,念頭起起滅滅,都不睬它。看看、看看,久久、久久,忽地一下熟了,一脫脫開來,能看之心、所看之念都脫掉了,那時是真的脫落了,能所雙亡,打開本來,親見本性了。

  九、觀心就是警覺地看著念頭起處。念頭來了,問它從什麼地方來;念頭息下去了,問它到什麼地方去。觀心就是觀照,觀察它、照住它,這樣,念頭就不會亂起亂滅、遷流不息了。若不觀照,妄想紛飛、思慮萬千,你反而習以為常,不覺得亂,這怎麼能行啊?所以要警覺,要看好它。真心、妄心,你要弄清。觀照之心,還是妄心,因為這也是起心動念。沒有真心,就不會生起這個妄心,妄心是真心所起的、是真心的妙用。正用的時候,即正觀心的時候,不要分別它是真心、妄心。用到妄心不動的時候,能觀之心、所觀之念,就會一時脫落,那就“能所雙亡”了,能觀之心、所觀之念都沒有了。若不觀照,就不會能所雙亡,就不會脫開,所以一定要觀照。念佛也是觀照、也是止觀,“阿彌陀佛,阿彌陀佛……”,行人的思想被佛號攝住,思想不動了,這就是止。自己念、自己聽,聽得了了分明,這就是觀。縱然不出聲,心念阿彌陀佛,也聽得清清楚楚,這就是照。照顧佛號、不雜用心,是止;照見佛號、明明歷歷,是觀。觀心,不是觀肉團心,而是觀心念。我們修心中心法,也是觀心。座上持咒、心念耳聞,念得字字清晰,聽得了了分明。座下觀照,警覺念頭起處,如貓捕鼠。一起念就看見,不隨念轉、不為境遷。念起即知,就是禪宗所說的“識得”,識得不為冤啊!

  十、只觀境,不觀心,會隨念流轉。(因為妄念在不對境時,還是流動不息,所謂“家賊難防”,不是不對境就一念不生了。)仍是無用,必須雙照才行。觀照之心,還是妄心,因為這也是起心動念。沒有真心,就不會生起這個妄心,妄心是真心所起的、是真心的妙用。正用的時候,即正觀心的時候,不要分別它是真心、妄心。用到妄心不動的時候,能觀之心、所觀之念,就會一時脫落,那就“能所雙亡”了,能觀之心、所觀之念都沒有了。若不觀照,就不會能所雙亡,就不會脫開,所以一定要觀照。

禪林塵宇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菩提達摩祖師,原為南印度高僧,受廿七代般若多羅尊者授記傳法的禪宗明心見性大德。後來於魏晉南北朝時,渡船至中國弘揚禪宗無相見性大法,並開創禪宗的傳承法脈。達摩祖師一生的著作並不多,其中較著名的是二入四行觀。二入四行觀,即是達摩祖師開示學人修行應具備何種正確觀念,以下針對二入四行做簡單扼要的說明,詳細的文義解釋,請閱二入四行原經文。

 


【二入四行】


 


二入,即是「理入」和「行入」。


 


【理入】


 


入,就是入道的意思。其中的理入,就是「藉教悟宗」,所謂的藉教悟宗,就是藉由諸佛菩薩所開示的經教,漸次修行,體悟自性本來清淨,只因客塵煩惱妄想,障礙自心,而無法開悟成佛。依照經教的開導,修持空性禪觀,以證大道,這樣子就稱為理入。


 


【行入】


 


行入,即是四行觀。


 


一、報冤行:修行的人,若遇到苦難時,應當了知,吾等弟子,從無始劫來,生死輪迴,愚癡無明,多造惡業,今此苦難即是業力因果示現,應當有「甘願作、歡喜受」的心情,不要怨天尤人,以平常心面對它、處理它、放下它,這樣才是與佛法相應的修行。


 


二、隨緣行:修行的人,要知道世間一切的苦樂,皆由往昔善惡因緣所感,應以平常心看待,不應貪著苦樂之受。自心亦應修持八風吹不動的功夫。


 


三、無所求行:修行的人,要知道世間虛妄無常,不論是苦是樂,皆由身語意造作善惡業力所感,既是造作而來的,畢竟無常。所以當我們身處這世間中的時候,凡事盡己心力,對於多餘的欲望,切勿強求,否則煩惱由此而生。


 


四、稱法行:修行的人,在修持六度波羅蜜的時候,要能建立在空性無我三輪體空之上。切勿沽名釣譽,以平等心來利益眾生,那麼才能符合佛所說的道理,這樣子叫做「稱法行」。


 


        以上二入四行觀的簡要解釋,供諸位同修參考。詳細的文義,請自閱二入四行觀原經文。此達摩祖師開示,並非僅針對禪宗行者而言,此開示亦是對一切學佛弟子的開示,願諸位心有所體悟,在修學佛法的路上能

禪林塵宇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依戒生定,是在三業清淨的基礎,修得清淨的禪定(三昧、瑜伽等大同小異),為內心體驗必要的修養法。印度從奧義書以來,已極其流行。釋尊參學時,也曾學過。佛雖不滿於一般的禪,但從引發真慧來說,不能不說是方便;所以在佛法的德行中,還是有此一著。習定的方法,儘可不同,但大扺調身、調息、調心,使精神集中而歸於平靜。這有一重要事實,即修習禪定,必以離欲為先。如貪戀一般的現實生活,那是不能得定的。換言之,非鄙視──輕視現實生活,而傾向於內心──身心的理想生活不可。厭人間,欣天國;厭此間,慕 [P230] 他方,都可以得定的。禪定的本質,不外乎厭此欣彼,厭塵欲而欣心樂。由於禪定的離欲,所以初下手時,先「呵五欲」──對於微妙的色、聲、香、味、觸,認識他的過患而厭棄他,尤其是男女欲。三界中的欲界,側重於五欲及性欲。非離這物欲與性欲,即不能得定,不能生色界天,色界是沒有這些欲的。所以如不能依定發慧,那末厭離物欲,厭離男女欲,專心修定,即是外道的天行。印度一般的出家者,即是這樣的。佛法的出家生活,也即適應這一類根性。


  禪定必須離欲,欲到底是什麼呢?微妙的五欲,不過是誘發情欲的因緣。內心一向受著環境的誘惑,所以呵責五欲。欲是習以成性,隨境染著的貪欲。所以說:「欲,我知汝本,意以思想生,我不思想汝,而汝則不有」(法句經)。『雜含經』(卷四八‧一二八六經)說:「非世間眾事,是則之為欲。心法馳覺想,是名士夫欲」。佛法的修定離欲,重於內心煩惱的調伏,並非拒絕世間一切。否則,守護根門,遠離五欲,會同於外道波羅奢那的堵塞聰明了(雜含卷一一‧ 二八二經)。人類有眼等五根,即不能不受用五境;生存人間,即不能不衣食資 [P231] 生。所以佛法的離欲,不是拒絕這些,是淨化自心而適當的──合於社會情況,合於身心需要而受用這些,不為環境的愛著而牽轉。所以『雜含』(卷二一‧五六四經)說「三斷」,有「依食斷食」;『中含』『漏盡經』說「七斷」,有「從用(資生具)斷」。特別是釋尊自身的生活,可作確切的證明。釋尊的生活,不但是糞掃衣,也有名貴的金縷衣;不但是粗食,也有百味食;不但樹下坐,也住高樓重閣;不但獨住山林,也常與四眾共住。佛雖如此,還是被稱為少欲、知足、無事、寂靜(中含箭毛經)。這可見問題在內心;不繫戀於環境,不追逐於塵欲,那末隨緣適量的享受,無不是少欲知足。反之,如貪欲熾盛,那即使遠離人間,粗衣惡食,也算不得少欲,離欲(參雜含卷一三‧三0九經)。同樣的,如說女人為男人的戒垢──男人為女人的戒垢,而戒垢實是內心的情欲。所以犯淫戒,也不像理學者那樣重視肉體的貞操。有比丘因淫欲心重,將生殖器割去。佛呵責他:當斷的──貪欲不斷,不該斷的倒斷了!然而,人類生而有男女根,淫欲不是生死根本,佛法的出家眾,為什麼要嚴格禁絕,不像對於衣食資生的相 [P232] 對節制呢?這可以說:衣食是無情的,雖與社會有關,但比較容易的自由控制。男女的牽制,繫縛力特別強;在男女相互佔有的社會結構中,苦痛是無法避免的,實是障道的因緣。在當時的社會中,適應當時的出家制,所以徹底戒絕男女的淫欲。如人間為北俱羅洲式的,依此而向出世,男女問題也許會像衣食一樣的解決了。大乘淨土中,有菩薩僧而沒有出家眾,即是這社會理想的實現!


  一般的禪定,也有觀慧,如厭此欣彼的「六行觀」;又如四無色的「唯心觀」;「不淨觀」與「九想觀」等,都可從定中去修習,也可修此來得定,但這不一定能解脫。佛法常說依定發慧,所依的定不必是極深的,多少能集中精神就可以了。所以不得「根本定」的,或但得「未到定」的,但是一念相應「電光喻定」的,都可以引發勝義慧,離煩惱而得解脫。如「慧解脫阿羅漢」,不得禪定,但對於生死的解脫,已切實做到。否則,定心愈深,愈陶醉於深定的內樂中,即愈對佛法不相應。如因定而生最高或頂好的世界,也不能解脫,反而是「八難」的一難。佛法修定而不重定,是毫無疑問的。偏於禪定的,必厭離塵境而陶醉于 [P233] 內心。久而久之,生恬必流於忽略世間的現實生活,思想必落於神我型的唯心論。佛法是緣起論,從現實經驗的有情著手。立足於心色依存的緣起論,有自他和樂的僧制,這不是傾向獨善,唯心者的境界。後期佛法的唯心論,與禪師瑜伽師結不解緣,這是有他發展的必然性的。禪定,要遠離物欲與男女欲,但不知定境也同樣的是貪欲。『中含』『苦陰經』中,論到「五欲」,主要的是物質佔有欲。論到「色」,即是男女互相佔有的淫欲。論到「覺」,即四禪定的定相應受。經中一一說明他的味著,過患與出離;禪定以離物欲及性欲為主,而不知禪定也還是無明貪欲的產物。這對於專談「受用」的學者,是怎樣適當的教授!

禪林塵宇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