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禪宗,到了南宋之初,
曹洞一脈出有宏智正覺禪師(西元1091至1157年)
首倡默照禪。   




默照禪法是最容易用的修行方法,
不需要像修
次第禪觀那樣,一個次第一個次第的修。  

但是,默照禪法的功能是涵蓋著次第禪觀的。
因為其內容是非常直接,用的方法也非常簡單,
只要掌握著不把自我意識的執著心放進去,
不作瞻前顧後的妄想思索,
當下是什麼便是什麼,那就跟
本來面目相應了;
放捨我執是「默」,清清楚楚是「照」,
這就是默照禪。   

默照是先照後默,但是為何不叫照默,而要叫默照呢?

通常在任何狀況下,知道自己在做什麼,就叫做照。
譬如說:「我在吃飯,我在胡思亂想,
我真煩惱,我真生氣,我好快樂……」
知道在做什麼,是照,但不是在用功修行。
因為知道自己痛苦、不舒服、麻煩、高興、快樂,
但是不知道該怎麼辦,那就不是在修行了。
若在修行時,發覺有這種種狀況發生,馬上終止它,
並且告訴自己說:「我不要跟著它跑!」這就叫做默。

因此,默的工夫是對於所照的心境要默,
默那些所知、所覺、所想、所受的身心狀況,
不再被它們影響下去,也就是默其所照,
所以要倒過來,稱為默照而不是照默。


照是覺照,是心中知道自己的心境正在什麼樣的狀況下,
如果連對自己當下的心境是怎樣都不知道,
那就不是在用照的工夫了。

有一些人,整天嘰哩咕嚕的講話,
但是他們也不清楚自己為什麼要講?在講些什麼?
還有的人身體會像猴子、小狗似的不斷在動,
他知道自己在動,但不知道為什麼要動,
這些都是沒有覺照的盲動。

照,是知道自己在做什麼、在想什麼,
也清楚地知道心裡所產生的種種反應是怎樣,
但是無法控制自己的心,有時候,希望想的事想不到,
不要想的事卻一直在想。

默的工夫,就是發現了這些心裡的狀況時,馬上切斷它;
知道有諸相,知道有萬事,那是照。
但是我們的目的不僅是照,而在默照。
剛開始用方法時,一定要先默那個照,
等方法用得很得力、很成功時,則是默照同時。


 ---摘自《聖嚴法師教默照禪》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禪林塵宇 的頭像
    禪林塵宇

    無限延伸~幻之無界~~~本~~

    禪林塵宇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