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否往生取決於信願,信願的本質內涵即是厭離娑婆欣慕極樂。而沒有般若觀照,厭離娑婆欣慕極樂之心則難以真實生起來。沒有般若的扶持,不懷疑、不夾雜、不間斷地念佛也難以持久。

  淨業修持的前提是出離心,出離心的生起與鞏固,應恆常輔之以「六如」的般若觀照。「一切有為法,如夢幻泡影,如露亦如電,應作如是觀。」(《金剛經》)凡夫之所以六道輪轉,就在於背覺合塵,向外馳求,分別幻相,貪著幻相,起惑造業,不得出離業網。所以,淨業修持,先須深觀一切有為之法,如夢、如幻、如泡、如影、如露、如電,無非虛假。六如的智觀,行之久久,能於一切境相如如不動,對娑婆世界的五欲六塵,不存留戀。古德云:「愛不重不生娑婆,念不一不生極樂。」愛戀即是我執,六如的金剛慧劍即能摧破我執,蕩遣欲情,成就出離心。以般若慧光觀照極樂世界,能催生對西方淨土常樂我淨的欣慕心。出離心成就萬緣放下,欣慕心促成一念單提。淨宗行人如是用功,易獲念佛往生的法益。

  淨業行人成就往生者,無不以般若為前導,以真實的厭欣心執持名號。臨終往生淨土。茲略舉二例。宋代王日休居士,國學進士,博通經史,聞淨宗法門後,悉皆捐棄先前之業,曰:「是皆業習,非究竟法,吾其為西方之歸。」(《龍舒淨土文》,王日休撰)從此一意精修念佛,每日禮佛千拜,臨終站著往生。清代彭紹升居士,弱冠及第,信奉念佛法門後云:「從今以後,願遁世不見知而不悔,作一齋公齋婆,向廚房灶下安隱過日,今生不敢復作度人妄想。」( 《一行居集》,彭紹升撰)如是專修念佛法門,臨終預知時至,往生淨土。縱觀今日世界,念佛的人多,往生的人少,其病根正在於般若的匱乏。愛樁不拔,情攬牢系,拖泥帶水,淨業難成。縱有阿彌陀佛大願接引,臨終一念情戀因循,便隨業受報。古今史籍,多載此類事例,淨業行人不可不慎。

  淨業行人常起般若觀照,便如鴨鵝入水,不受粘滯。

  若生恩愛時,當念西方淨土眷屬無有情愛,我是將生淨土之人,宜應遠離情愛;
  若生瞋恚心,當念淨土眷屬無有觸惱,願生淨土的人應捨瞋恚心;
  若遭苦逆時,應當系念西方淨土沒有眾苦,但受諸樂;
  若遇樂境時,應當系念西方淨土的快樂,純一無雜,無量無邊。

  凡對境歷緣,皆起般若觀照,則一切時一切處,無一不是淨業助行。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禪林塵宇 的頭像
    禪林塵宇

    無限延伸~幻之無界~~~本~~

    禪林塵宇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