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分類:智增福慧 (101)

瀏覽方式: 標題列表 簡短摘要

 




南臺靜坐一爐香,終日凝然萬慮忘;


不是息心去妄想,都緣無事可商量。


守安禪師


想要透過靜坐,把心靜下來,往往適得其反。何不思惟:心為何動盪不安?有何罣礙不平?


「靜」是自性本凈,「坐」是如如不動。心攀外緣,妄起不靜,於境上生心,則貪瞋癡一併而起。如能似香煙裊裊,不住一處,時時無心,隨風而逝,自可凝然一心,萬緣放下,故言「南臺靜坐一爐香,終日凝然萬慮忘。」


然而妄本從真出,故無須除妄求真,只要不執一切,妄念自然止息。世間萬象,人事紛爭,是是非非,皆由因緣所生,緣生緣滅,實無一法可得,悟此「緣起性空」之真諦,則無事可想,無心可得,無人可憂,無物可求,故說:「不是息心去妄想,都緣無事可商量。」


不要去創造一些障礙來折騰自己;不要去想像一些事情,來折磨內心。只要明白,所有的罣礙,都由妄想而出,您便能體悟到,無門禪師所說:「若無閒事掛心頭便是人間好時節。」

禪林塵宇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未學佛時,有姓名;今已學佛,取法名;不學之後,存假名。


未學時,是您誤人!
已學後,是您誤佛!
不學時,是您誤己!


慧忠國師,三喚侍者,侍者不識,禪師苦心。國師言:「本以為,我辜負您;原來是,您辜負了我。」


只聞經,識字而不識自性;只靠師,識人而不識自佛。一切萬法皆由自性而生,何不從自心頓悟,那須在枝葉、相上打轉。


您可察覺,色身是真如之「相」;您可感覺,妄心是真如之「用」;那麼!您可曾覺知,真如之「體」呢?何不直接了當,體證您“本來面目”、“真如本性”,生命的本源呢?


志心問慧忠國師:「怎樣才能成佛?」禪師答:「將佛和眾生,一起放下,就能當下解脫。」再問:「怎樣契合禪門宗旨?」禪師答:「善惡都莫思量,自然見到佛性。」


喚一聲,應一聲;再喚,再應;三喚,三應。相上求法,了不可得;執心未破,見性無期。

禪林塵宇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學人問馬祖道一禪師:「什麼是修道?」禪師答:「道不屬於修!如果道能修,修成還會壞;然而如果說不修道,就等同於凡夫。」您說,修還是不修呢?


想要修行的人,常因知見不通,故越修越糟。用自己的意識觀念、個人標準,來壓抑身、口、意;到後來壓抑不住,而產生更大的反效果。


例如,修「忍辱」波羅蜜,一般人只在「忍耐」;「忍耐」是什麼意思?就是認為別人在欺壓、侮辱、無理、傷害……在意識中總認為對方不對,所以什麼都沒有體悟,只有「忍耐」再「忍耐」,不但沒有生起慈悲之心,反而增強瞋恚之恨。


其結果演變成為三種方式:
一者,由「忍耐」,到「反擊」至「報復」,甚至不惜代價「玉石俱焚」,這是共毀的方式。(自己得不到,別人也休想得到。)
二者,由「忍耐」,到「不管」至「叛逆」,甚至行為反常「作賤自己」,這是自毀的方式。(用自毀的方式,來懲罰於人。)
三者,由「忍耐」,到「逃避」至「放棄」,再也不願面對「選擇離開」,這是自棄的方式。(用自我的逃避,來使對方內疚痛苦。)
不論是什麼結果,皆是不明法義,所以錯用修行,以致於落人口實:「有學跟沒學一樣,有修跟無修相同,越修越回去!」實在沒有錯,都是無明的凡夫。


話說回來,何謂是修「忍辱波羅蜜」呢?無侮辱的人、無受辱的我、無被辱的事。為何「無侮辱的人」?心不被境轉,此境則無。又為何「無受辱的我」?我是五蘊假合,我在何處,我是何人,我是什麼,唉呀!諸法無我。再為何「無被辱的事」,法華經言:「諸法從本來,常自寂滅相。」金剛經亦云:「凡所有相,皆是虛妄。」明白此理,才能波羅蜜,方能解脫到達彼岸呀!


深知「忍辱波羅蜜」,才會修「忍辱波羅蜜」;深知「六波羅蜜」,才能行「六波羅蜜」。所以馬祖禪師說:「道不屬於修!」不知道,如何修呢?故惠能大師言:「道由心悟,豈在坐也?」悟什麼?悟「佛知見」!


何謂「佛知見」?即是「覺知見」!為何不覺?佛說:「只因妄想、執著。」六祖言:「蓋為一切眾生,自蔽光明,貪愛塵境,外緣內擾,甘受驅馳……世人心邪,愚迷造罪,口善心惡,貪瞋嫉妒諂佞我慢,侵人害物,自開眾生知見。若能正心,常生智慧,觀照自心,止惡行善,是自開佛之知見。汝須念念開佛知見,勿開眾生知見。開佛知見,即是出世;開眾生知見,即是世間。」


禪師說:「修成會壞,不修同凡。」那要不要修?修與不修是分別對待,故六祖言:「凡夫見二,智者了達其性無二;無二之性,即是佛性。」所以說,是迷悟的癥結,而非修不修的問題。迷時一切皆是對立,悟時一切盡是等同啊!


出世;開眾生知見,即是世間。」


禪師說:「修成會壞,不修同凡。」那要不要修?修與不修是分別對待,故六祖言:「凡夫見二,智者了達其性無二;無二之性,即是佛性。」所以說,是迷悟的癥結,而非修不修的問題。迷時一切皆是對立,悟時一切盡是等同啊!

禪林塵宇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人只一心,卻生八萬四千煩惱,故佛有八萬四千法門,一一救度眾生的苦疾。經上云:「若無一切心,何用一切法。」不知您用何法,來降伏自己?不知您用何法,來度化於人?


愚常用三字,來自我參究,也願將此法,分享於有緣的諸位!那就是「心」、「無」、「有」。
一、心者:諸法之本源,眾生之本性。學僧請益達摩祖師:「若復有人志求佛道者,當修何法最為省要?」答曰:「唯觀心一法,總攝諸法,最為省要。」心是何物?心是佛也。故說:「即心即佛。」佛在哪裡?佛在自心裡。自心就是佛,心外無別佛。求佛,就是求己;自心可上天堂,也可下地獄;自心可執迷不悟,也可當下覺悟;自心可作繭自縛,也可悠遊自在;自心可憂悲苦惱,也可常樂我淨。


既是如此,何不直入本心!何須執於文字、語言、名相,心外求玄呢?千經萬論,三藏十二部,三世諸佛,菩薩聲聞,祖師大德,從古至今,以至未來,又有誰能離開此心,而得以見性的呢?


大梅山法常禪師,出參大寂和尚,問:「如何是佛?」大寂云:「即心是佛。」法常即大悟。後來住山,為眾開示云:「汝等諸人,各自回心達本,莫逐其末。但得其本,其末自至。若欲識本,唯了自心。」


二、無者:心本無形無相,心本無障無礙。六祖說:「世人妙性本空,無有一法可得。」汝若有一法可得,即是障礙;汝若有一法可求,即是愚癡;汝若有一法可執,即是煩惱。


心既是佛,佛即是覺,覺悟什麼?本來無一物,何處惹塵埃;本來無人縛,心迷染塵埃。學僧問:「如何是解脫?」希遷禪師反問:「誰束縛了您?」又問:「如何是淨土?」禪師反問:「誰污染了您?」又問:「如何是涅槃?」禪師反問:「誰將生死給了您?」本無,何必執迷有呢?眾生啊!


三、有者:心本空寂,能生萬法;心本無礙,能生智慧。六祖說:「世界虛空,能含萬物色像,…世人性空,亦復如是。」性空故能緣起,此是一即一切;緣起不離性空,此為一切即一。


有僧問:「如何是禪?」希遷禪師說:「石磚。」又問:「如何是道?」希遷說:「木頭。」青青翠竹,盡是法身;鬱鬱黃花,無非般若。哪些不是從自心中變現的大道呢?


華嚴有四無礙的境界,「理無礙」為性體不變,「事無礙」為事相無常,「理事無礙」為性相一如,「事事無礙」為體用無別。「有」也無礙,「無」也無礙,「心」才能一切無礙。


大顛問希遷禪師:「古人云:『道有、道無是二謗。』請師為我除疑。」希遷直破:「一個也沒有,除個什麼?」若有一絲絲,還有一絲絲,無我亦無心,無心亦無佛,無佛無眾生,天下本無事,庸人自擾之。


「心」者,即心即佛;「無」者,非心非佛;「有」者,是心作佛。自心是真佛,除妄即是佛,佛心無罣礙,能生般若智,迷時佛眾生,悟時眾生佛。願勸世人,常思三字,自疑自除,自悟自度,共成佛道!

禪林塵宇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獵人設陷阱捕捉動物,來販賣或果腹;歹徒設陷阱騙取財色,來滿足其慾望;我們卻設陷阱來讓自身受苦、受難、受怕、受傷。生命本來是優遊自在,但由於自己的無知,便佈下天羅地網來障礙本身。


何謂陷阱?即是錯誤的知見!因為它可讓人痛苦、煩惱、恐懼、不安。如果沒有偏差的觀念,我們是不容易有負面的情緒、消極的想法、偏激的言語、不當的行為、強烈的反應。


因此,我們要趕緊找出生命的陷阱,不要這樣一味的傷己傷人而不自覺,到最後遍體鱗傷,悔時已晚。


諸位當自我觀察其心,雖然每個人的想法不同,但人性的偏見及弱點,卻是一樣的,故以下提出幾個陷阱:


1、人要自由,卻又想命令、干涉、限制、掌控於別人。
2、人要尊重,卻又不懂得尊重於別人,常傷人還不自知。
3、人要隱私,卻又想打聽別人的隱私、說人的是非長短。
4、人要關心,卻又我行我素,不願付出愛心、耐心去主動關懷別人。
5、人要瞭解,卻又懶得瞭解別人,因為連自己都不想瞭解。
6、人要包容,卻又不斷的攻擊、傷害對方,甚至不願寬恕曾對不起他們的人。
7、人要順從,卻又不想聽別人的觀點、建議、解釋,而一直否認或是輕蔑對方。
8、人要安穩,卻又常讓自身處於危險、不安、動盪、敵對、仇視的狀態下。
9、人要快樂,卻又時常生起無奈、不滿、不悅、難堪、恐懼、陰影,讓自己活在悲情裡,好像永遠都是受害者。
10、人要智慧,卻又時時生起無明來傷己、傷人、傷害一切萬物,將高尚的人格,變得相當卑劣。
11、…………………


自我的生命,自己去開創;自設的陷阱,自己去拆除。請好好疼愛自身,請好好護佑他人,請好好愛惜萬物,請好好珍惜擁有的一切。

禪林塵宇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問曰:六祖言:「心元是妄。」但又教人「各自觀心」,其義是否矛盾?


答曰:心本是妄,凡夫執妄為有,故生一切心,經云:「心生種種法生,心滅種種法滅。」六祖但教人觀心識心,方能了達諸法空相,知身心虛妄不實,故要人「不著心」而已;為何不著心?因知心如幻,故無所著也。


問曰:心雖是幻,卻生憂悲苦惱之情,善惡正邪之念,時常困擾彼此,當如何降伏?如何安住?


答曰:心性本空,緣起假有。在未能以空相應之時,知「妄心起妄境」,如生貪念、瞋恚、慢心、執著、邪迷等心,當下知幻,不著即可。無須對治,無須用忍;知心是幻,幻心所生幻境,此境亦必然是幻,既是如此,何用拳頭打虛空,枉費力氣。迷人修而不悟,悟人知幻為修,修與不修,重點在「迷悟」之間,了悟此理,自降伏自安住矣!

禪林塵宇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心如明鏡,本無動搖;物來則應,物去不留。
物有來去,境有生滅;生滅無常,本是無我。
心無來去,不生不滅;無生之心,本自寂靜。
心勿作意,更勿預期;無須罣礙,隨順因緣。
因緣變化,無有定法;如要執取,似掌捉空。
若於境上,妄生分別;如手左右,本是一身。
境無好壞,更無順逆;此境緣生,必然緣滅。
世間一切,有情無情;有形無形,一合假相。
凡夫不識,境上計較;聖賢了然,回歸本心。
愚者不明,執著此心;智者明心,本無一物。
凡聖兩忘,愚智同泯;如實觀照,方是隨緣。

禪林塵宇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信般若法 → 念般若名 → 解般若義 → 行般若行 → 證般若智


若無真信,豈能入此妙法,故《大智度論》云:「佛法大海,唯信能入。」有此信念,才會一心稱名“摩訶般若波羅蜜”;從憶念“摩訶般若波羅蜜”,而解“般若義”,於《壇經》中有詳加解釋:「自性能含萬法是大,萬法在諸人性中。若見一切人惡之與善,盡皆不取不捨,亦不染著,心如虛空,名之為大,故曰『摩訶』。心量廣大,徧周法界。用即了了分明,應用便知一切。一切即一,一即一切,去來自由,心體無滯,即是『般若』。何名波羅蜜?此是西國語,唐言到彼岸,解義離生滅。著境生滅起,如水有波浪,即名為此岸;離境無生滅,如水常通流,即名為彼岸,故號『波羅蜜』。」


理解之後,應於日常生活行“般若行”如《壇經》所云:「一切處所,一切時中,念念不愚,常行智慧,即是『般若行』。」


當功夫行深,水到渠成,「智慧觀照,內外明徹,識自本心;若識本心,即本解脫;若得解脫,即是般若三昧。用即徧一切處,亦不著一切處;但淨本心,使六識出六門,於六塵中無染無雜,來去自由,通用無滯,即是般若三昧,自在解脫。」即證『般若智』。


六祖大師最後肯定告誡眾人:「摩訶般若波羅蜜,最尊、最上、最第一,無住無往亦無來,三世諸佛皆從中出。當用大智慧打破五蘊煩惱塵勞,如此修行,定成佛道,變三毒為戒定慧。」今聞智者之言,我們當善自把握呀!

禪林塵宇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般若」是智慧,我們自性本來具足究竟圓滿的智慧,不是外來的。無量無邊的智慧,此界、他方,過去、未來,無一不知,此乃「所知」。所知是本有的,然現在不知,不知就變成障礙,障住了我們之所知,就是「所知障」。所知障與煩惱障立名之用意不同,煩惱是障礙,所知不是障礙,障礙所知之障方是所知障。


  「執著」,完全是煩惱障;「分別」,一部分是煩惱障,一部分是所知障;「妄想」,完全是所知障。有人問,無明怎麼來的?釋迦牟尼佛在楞嚴會上講得清楚透徹,「知見立知,是無明本」。知見就是所知,所知就是般若智慧。在所知裡立知,猶如頭上安頭,即是無明的根本。例如,我現在拿一本書,大眾會說「法師手上拿一本書」,這就墮到無明。這是書、是手嗎?手與書這些名相都是假的,是無明。所知上不再立知,智慧方現前。


佛法未傳到中國來之前,老子就知道「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說個「名」已經錯了,不是事實真相。在知見上立知,就是妄想、分別、執著,就墮到無明。

禪林塵宇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卍字


  卍字是如來三十二相之一,代表「吉祥」的意思。這個相是在胸口,我們看到有右旋的,也有左旋的,這都有依據,不是我們自己隨便說的。但是根據佛教的傳統說法,佛教尚右,我們繞佛一定是右繞,不會左繞,既然尚右,右旋應當是合理的。可是我們曾經看到,古人塑造佛像也有左旋的,這個我們就不必去執著。


煩惱


  佛家講的煩惱,是從粗細來分,最粗的是見思,再者是塵沙,最後是無明。愚痴屬於無明。貪、瞋有定就可以斷除,但是要斷愚痴,一定要從定中開智慧。


  


平等


  《金剛經》云:「是法平等,無有高下」。經沒有大小、沒有差別,差別與不平等,是因為眾生有妄想、分別、執著,若離開妄想、分別、執著,無一法不平等。兩百六十個字的《心經》與六百卷的《大般若經》平等;普賢菩薩十大願王與《大方廣佛華嚴經》平等;文殊菩薩十波羅蜜與《大方廣佛華嚴經》平等。我們念這一句「阿彌陀佛」,也與《大方廣佛華嚴經》平等。這是平等真法界,不但是無佛無眾生,而且是無法無非法,大家要細細去體會這個意思。

禪林塵宇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財富從哪裡來?布施得來的,不是你有能力、有智慧賺來的。有能力的人很多,有智慧的人很多,還是一生窮途潦倒。我的老師中,最有智慧的是方東美先生,他是世界上有名的哲學家,一生生活窮苦不堪,連買書的錢都沒有。學佛之後,我曉得他老人家大概是前生修慧不修福,也就是三種布施中,他有法布施,沒有財布施,所以聰明智慧很高,物質生活非常貧苦,什麼因得什麼果報。我們看到有很多百萬富翁、億萬富翁,連小學都沒畢業,實際上他沒有智慧,而許多大學博士、碩士替他辦事,替他賺錢。這個人我們也看明瞭了,他是前生財布施多,法布施少,所以他有財富,沒有智慧。因此,佛教給我們要福慧雙修,要修財布施、修法布施,福報是圓滿的,愈施愈多,不要怕!如果不肯布施,福報享完就沒有了。要知道福報是有限的,決定享得盡的。這一生享的福是前生所修的,今生所修的是來生所享受的,因此要努力去修福、修慧。

禪林塵宇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蓮池大師普勸念佛歌

 


若人富貴。受用現成。正好念佛。若人貧窮。應修福慧。正好念佛。若人有子。宗祀得託。正好念佛。若人無子。孤身自由。正好念佛。若人子孝。安受供養。正好念佛。若人子逆。免生恩愛。正好念佛。若人無病。趁今康健。正好念佛。若人有病。切近無常。正好念佛。若人孤寡。孑然無礙。正好念佛。若人遇難。遭逢如此。正好念佛。若人年老。光景無多。正好念佛。若人年少。精神清利。正好念佛。若人處閒。心無事擾。正好念佛。若人處忙。忙裏偷閒。正好念佛。若人出家。逍遙物外。正好念佛。若人在家。知是火宅。正好念佛。若人聰明。通曉經史。正好念佛。若人愚魯。別無所能。正好念佛。若人學禪。悟得唯心。正好念佛。若人修仙。求無量壽。正好念佛。

禪林塵宇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諺語有謂「人平不語,水平不流」,易經上也說「吉人寡語」。

凡夫喜歡雜心閑話,其實是由於內心裡貪瞋痴慢的煩惱習氣太重,

不說話就難受,總要找話題來消遣消遣,太喜歡說話的人確實是心不在道。
(1)真正做到「善護口業,不譏他過」,

使自己能盡最大的努力修好十善業,積累往生的福德資糧。

同時可以防止辛苦修積來的一點福報從說話之中流失掉,

也可避免因口過而招來的麻煩和災禍,

在較大的程度上斷絕了菩提道上的業因業緣。

(2)能夠避免犯破六和敬,破壞正法道場的重罪。

諺語有謂「人平不語,水平不流」,易經上也說「吉人寡語」。

凡夫喜歡雜心閑話,其實是由於內心裡貪瞋痴慢的煩惱習氣太重,

不說話就難受,總要找話題來消遣消遣,太喜歡說話的人確實是心不在道。

而且可以說明他幾乎還沒有覺悟,還沒有真正生起了生死出三界之心。

如果是真正的修道人,心裡常存慚愧,一定會珍惜光陰,

把精力用在聽經、講經、看書、念佛、拜佛。

凡夫說出來的話既然是由煩惱習氣所引發,

就難免對他人的害處遠遠大於好處,而且又缺乏真誠恭敬心。

言談當中不知不覺就會誤導人、傷害人,

於是由許多的小磨擦而演變成大磨擦,終於破壞了彼此之間的和諧,

於是就在犯了破六和敬的罪過,而自己往往還不知不覺。

既然破了六和敬,當然也破壞了正法道場,干擾了他人的正常修學,

製造了惡劣的修學氣氛,這個罪過當然不輕。

(3)能夠提升自己的忍辱功夫。

凡夫煩惱習氣很重,遇到不稱心如意的事情就會發牢騷,

看人不順眼就想去糾正人、批評人。

譬如見人說話太大聲,就想去制止他,

見人關門動作粗魯,發出巨大的聲響,又想去糾正他,

見人小便後不沖水,就想去批評他。

止語就可以避免這些過失,逼著自己樣樣都要忍耐,克服自己的煩惱習氣,

慢慢地就會做到「不見他人過,只見自己過」,

逐漸就會懂得「境緣無好醜,好醜在人心」,心漸漸不再被外境所轉了。

(4)能夠提升自己的誠敬心,能夠得到佛菩薩更大的加持。

誠敬心多一分則多消一分罪,多增一分福慧,多得佛菩薩的一分加持。

止語是佛菩薩之所歡喜,是依教奉行的表現,比起不修止語,

對佛法、對護法、對眾生、對道業的誠敬心是大大地提升了許多。

(5)能夠提升自己的警覺心

因為止語,受到別人的干擾會比較小,

於是就有更多的精神照顧自己的起心動念,

煩惱習氣生起之時能比較迅速地察覺,並且令其息滅,

久而久之,煩惱習氣就會被控制住。同時也常常

比較容易覺察出自己的毛病和過失,也能較快地改正過來。

6)能夠比較有效地保護自己的清淨心。

不跟人說話時間久了,人家也不會找自己說話,不用常常應付人,

受到的影響就小,就有更多的時間聽經、讀經、看書,凡事不聞不問,

心裡沒有憂慮牽掛,心常能保持空靈,心就愈來愈清淨,心愈清淨就愈有智慧。

7)能夠更好地學習隨緣度日

因為止語,人不得不老實,不得不放下種種的要求和意見,

凡事合自己的意思很好,不合自己的意思也很好,有也好,沒有也好,

得也好,失也好,漸漸地就學會了隨緣度日,

同時也不斷學習在一切順逆善惡境緣中保持心平氣和,

久而久之,煩惱就能伏住了。

8)能夠放下種種恩怨。

與人多說,談得投機則生感情,

談得不投機則免不了產生磨擦,就很容易與人結下怨仇,

這些恩怨就會對往生造成很大的障礙。

常常找人說話,有時無意中也會得罪人,如果特別喜歡和某人說話,

另一個人也許會想怎麼就不跟我說話,

是不是看不起我,所以也產生讓人生煩惱的過失。

同時也使自己失去了平等心,不能一視同仁,平等對待一切人。

9)能夠增長謙卑、恭敬的心。

因為不再發表意見了,人家也不會再問您這樣那樣的問題,

貢高我慢、自以為是的煩惱習氣漸漸就會淡了下來,

人人都不再對您多加關心,時間久了,就會感到自己是微不足道之人,

謙卑、恭敬的心不知不覺也漸漸地增長起來了。

(10)不提供機會讓人與自己談話,也減少了別人造業的機會

同時也能防止有人煩惱起現行而找藉口來障礙自己的正常修學。

11) 止語其實是在享清福。

止語久了的人,會覺得說話是很麻煩、很辛苦的事,

請他說話他會感到很不願意,也很不自然。

淨空法師專集網站(簡)製作

禪林塵宇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在禪修的過程中,可能會遇到不尋常的事物。此時,要穩住覺知力,當你看到、聽到或聞到不尋常的東西時,不要恐慌,只是去覺知它,告訴自己「聞呀」等即可。不要認為那是怪異的事,只要覺知這種味道是屬於自然的味道,一顆不明智的心,此時可能會創造出惡魔、天堂和地獄等幻象。此時,如果你恰好看到類似這些的東西,只是去覺知它,知道那只是個幻象,幻象呀。無須說出它是惡魔或其他的東西,這種正念可使自己不致於亂了分寸,經由覺知的練習,可以治好有焦慮症的人。學著覺知身體的形相,只是軀殼呀……軀殼呀,學著認知受只是受,想只是想,行只是行,識只是識。

  這些虛幻不實的外塵稱為「內觀煩惱」(vipassana-kilesa),它們是禪修時的障礙,也是虛妄不實的幻象,只要覺知它們是色呀、聲呀、香呀、味呀,它們並不是邪魔及惡鬼,只是色、聲、香、味、觸、法等和五蘊接觸到的部分,如此而已。

  現在假設你坐在這邊被蜈蚣咬了,不要受它的干擾,只要覺知痛及疼痛的點,只覺知痛這個特殊的點,也別過分地想像自己即將死去,否則會破壞了整個覺知的過程,試著去覺知痛的感覺只是感覺罷了。

  你可以經由自我控制、一心專注與正念的培養來拯救自己,而它的結果會是什麼?當然是智慧。證得這種智慧,將能達到醒覺,你將體會到離欲──無明、瞋恚束縛的解開,而從這些束縛中解脫出來。此時,可以默念:「鬆脫呀……息滅呀……息滅呀」。這就是超越所有障礙的狀態,超越呀。這些就是整個禪修的結果,不再有我執,凡事都只是依緣起法則生起的自然狀態,希望你們能學習緣起法則,它將使我們更易於掌握無我的意義。

禪林塵宇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佛教講「十法界」,人有人的世界,天人有天人的世界,地獄、餓鬼、畜生也有地獄、餓鬼、畜生的世界。


     不但「六凡四聖」各有各的世界,甚至同樣是人,每一個人的世界都不一樣。


     有的人眼裏只有金錢,他就把自己安住在金錢的世界裡;有的人心中只有愛情,愛情就是他的世界;有的人生命中只有功名利祿,所以一生都在功名利祿的世界裏奔波忙碌。


   其實,客觀的世界都一樣,只是各人的心境不同,讀書人有讀書人的世界,禪者也有他的禪觀世界。


「禪觀的世界」是什麼樣的境界呢?有四點說明:


   第一、是剎那的,也是永恒的


    在禪觀的世界裡,剎那不算短,劫波不是長。所謂「一念三千」,剎那之間的一念,具足了三千大千世界,一剎那之間就是無量阿僧祇劫,就是永恒。


    因為在禪者的世界,泯滅了大小、有無、長短、遠近、你我、自他的對待,在禪者的世界裏,一即一切,他把法界一切都融匯貫通了,因此剎那即是永恒。


   第二、是渺小的,也是偉大的


「一花一世界,一葉一如來」,在禪觀的世界裏,一花一葉、一沙一石,都是無邊的法界。


    所謂「須彌納芥子,芥子藏須彌」,一般人認為渺小的芥子都能藏須彌,所以禪者的世界裏,是渺小的,也是偉大的。


    第三、是煩惱的,也是菩提的。


    一般人認為煩惱是煩惱,菩提是菩提,其實「煩惱即菩提」,沒有煩惱便沒有菩提可得。


     就如還沒有成熟的鳳梨、柿子,很酸、很澀;但是經過風吹日晒,以及霜雪雨露的滋潤,當它成熟以後再吃,好甜!甜從那裡來?就是從酸、澀而來。


     所以,是煩惱的,也是菩提的,菩提不是有另外的別處可求,只要我們把煩惱一轉,就如同轉酸澀為甜蜜一樣,煩惱自然可以化為菩提。


      第四、是生死的,也是涅槃的


      生死是人生的實相,有生必然有死。


     一般人害怕談死,其實死並不可怕,因為真正的生命是不死的,死亡朽壞的只是身體,我們的真如自性,法身慧命沒有生死。


     所以在禪者的境界裏,生命是永恒不死的,永遠在涅槃裡,永遠如如不動,這才是真實的生命


     禪,是超越對待的,是平等一如的,在禪者的見聞覺知裏,沒有長短,沒有大小,沒有淨穢,沒有生滅,所以「禪觀的世界」有四點:


第一、是剎那的,也是永恒的。


第二、是渺小的,也是偉大的。


第三、是煩惱的,也是菩提的。


第四、是生死的,也是涅槃的。

禪林塵宇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人生在世,難免會遇到許多無法接受之事、看不下之事、不以為然之事,而這樣的事情就讓人起苦惱了。其實,這些苦惱來自於你的「解脫資糧」不足,或者「功德」不足所致。


當你看到別人有過失時、做錯事時、犯了無心之過時,你是否因此不悅呢?


這個項目是在考驗你的「寬容力」!


一般人對於這個狀況,必然生氣,尤其是自己家人做錯事時,你更會生氣了。在你的心中也許有許多的理由,認為他不該犯這樣的錯,你就是以此理由而生氣的。其實,這個理由也是「成見」,也是「意識形態」,當你有這樣的成見,那遇到如此狀況必然生氣了。而這樣的成見或意識形態其實也是「無明」。這重點是,為什麼這樣的認知是「無明」,這要當事者自己覺悟了。


若你不了解什麼是無明,那也沒關係,你只要擴充自己的「寬容力」,那遇到這種狀況也可以不生氣的。


所謂的「寬容力」就是准許別人也可能犯錯,准許別人可能是愚笨的,准許別人可能心情不好、可能無知、糊塗,可能生病、可能自私等等,當你有這種能力,此力名為「寬容」。


我,自己都會犯錯為何不准別人犯錯呢


我,自己都會心情不好或者有時糊塗或者有時生病別人當然也會


這些事情雖然發生在別人身上,但也可能發生在自己身上,當別人犯錯而你責怪時,若自己犯錯,那你願意遭受責怪嗎!


就算你不能「嚴以律己,寬以待人」,那用同一個標準看待自己和別人,總該可以了吧!


寬容就是要寬容別人的無知無理


寬容就是要寬容別人一時的糊塗一時的無心之過


你可能要寬容殘障的人寬容年老或多病之人寬容愚笨無知之人,若能如此,人生苦惱少一大半了。


更多的解脫資糧如下:


慈悲心喜捨心惜福心結緣心禪定心持戒心慚愧心感恩…………..


這些解脫資糧如何培養呢?


1. 由於轉念,故產生或增長這些資糧。


2. 由於悟道,故產生這些資糧。


3. 由於常行善布施,故產生或增長這些資糧。


4. 由於在生活中遇到機緣就練習,故提升這些資糧。


這些資糧是人人在生活中可以培養的,若能如此的話,那你的生活就是修行了。若能經常如此栽培自己,那你的人生就越來越自在安祥了。

禪林塵宇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2) 人氣()


慈悲心是一種善法欲,初修慈心禪時,散發慈心和善念的對象不宜一開始就選擇自己不喜歡的人、自己的仇敵、或是異性。宜先向自己、然後選一自己最喜歡、仰慕或專敬的人、然後喜歡的親友、然後不喜歡也不厭惡的人(如陌生人)、然後不喜歡的人、然後自己所厭惡的怨敵、最後是所有其他眾生。熟練後,亦可因應環境和需求,向特定的某一(或某類)眾生或有情,集中散發善念,亦可一般性地,先向自己,後向所有眾生,或上下、四維所有眾生散發善念。例如:「願我能遠離危難、憂慮、苦痛,得到快樂、安祥寧靜、以及對想望已久的好結果感到滿意。」「願所有眾生(或分為人、天人、其他眾生;亦可由近處漸漸推至遠處的人)皆能 …… 。」
     現請看以下【附錄】中的《慈悲經》。

《慈悲經》

一個善於修習善法,希望得到心境寧靜的人,他應如是努力:令自己能幹、正直、高潔、恭順、溫柔與謙虛。
他應知足、少欲、少俗務、生活簡樸、對感官欲樂有自制力、謹慎、不厚顏無恥,亦不貪戀眷屬。
他應勤求無過,以免遭到賢明人士的譴責;他應常發善願:
> 願一切眾生皆能快樂、安穩、以及心智健康。
> 願一切眾生 ── 無論是弱或強,高或矮,長或短,強壯或中等,大或小,看得到的或看不到的,住在遠方的或住在近處的,已生的或即將出生的 …,無一例外,皆心境快樂。
> 願不論何處,不管誰都不會欺騙任何人、蔑視任何人;願他在盛怒或惡意時,也不會傷害他人。
> 願他能像一個不顧自身安危、保護著她的獨子的母親一樣,培養到對一切眾生的無限慈愛。
> 讓他無限的慈愛普及全世界,遍於十方,沒有障礙與阻撓,沒有仇恨,也沒有敵意。
無論行、住、坐、臥,祇要醒著,他都必須發展他的正念(修習四念處),這才是智者所稱的"梵行 ── 最清高的行為"。
沒有過失,但有戒德,且有洞察力地捨棄愛欲,依於真理,他將不再轉世輪迴。

禪林塵宇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一切唯心造》

燃燈




  

  一般人理解“一切唯心造”時常把“造”字解釋為“創造”,認為世界上一切事物皆是由心憑空創造出來的。心可以從無到有,想造甚麼就造甚麼,想造一匹馬就能造一匹馬出來;想造一台電腦就能造一台電腦;想造人就能造人﹍﹍其實這種理解方法不太妥當。“一切唯心造”之本意並非如此。 否則佛教便成了主觀唯心主義了。為了準確理解“一切唯心造“之本意,本文就“一切唯心造”談談個人的心得。


一﹑定義


  “萬法唯心”,說明宇宙萬有悉皆心識之動搖所現之影像,宇宙萬有無非一心所造。

  “三界唯識”,全稱三界唯一心,謂三界(欲界、色界、無識界)所有現象皆由一心之所變現,心為萬物之本體,凡三界生死、十法界眾生等,實是妄想心所變作。正如《六十華嚴》卷十云:“心如工畫師,畫種種五陰,一切世界中,無法而不造。如心,佛亦爾;如佛,眾生然。心、佛、眾生,是三無差別。諸佛悉了知,一切從心轉,心造諸如來。”

  由此可見,心不但可以造物質世界,也可以造精神世界;不但可以造五濁惡界,也可以造清淨莊嚴的佛國淨土;不但可以造苦惱的凡夫眾生,也可以造福德圓滿的諸佛菩薩。那麼心是如何造宇宙萬有的呢?為了清楚明白這個問題,我們首先必須了解心是如何認識客觀世界的。


二﹑心是如何認識客觀世界的


  佛教講,根﹑境﹑識三者和合,方能認識事物。三者缺一不可。例如:在一場講經法會中,儘管法師講法的聲音很響亮,聾人也有心聽法,但他因為耳聾都是無法聽到法師講法的,因為他缺耳根;一般人雖然耳根具足,但法師講法時某人在打瞌睡,或心不在焉,他對法師所講之法也會充耳不聞,因為他的心忙於打瞌睡而沒有參與聽經,所以他仍無法聽到法師講經的內容;同樣,如果一個人有心聽法,耳根又具足,但沒有法師講法,他也是無法聽聞佛法的,因為缺乏外境──講法的聲音。只有當有法師講法(外境),聽法的人耳根具足(根),又用心聽講(識),三者合一,才能聽聞佛法。

  以上這種認識事物的方法對準確理解佛法極為重要。禪宗的六祖慧能大師在做學生的時候,有一天,老師印崇禪師召集眾多弟子,問:“風吹幡動,究竟是風動呢?還是幢動?”眾弟子議論紛紛,有的說風動,有的說幡動,各說不一,此時站在眾弟子中的慧能挺身而出,答道:“是人心動”。印宗禪師聽後,大為驚詫,知道慧能已經“悟”了。在此典故中,慧能禪師之所以得到老師印崇禪師的賞識,就是因為他深知,風和幡只是外境,是識認事物不可缺少的條件。但要真正了知風動還是幡動,最重要的條件就是我們的心一定參與(心動)。如果沒有心的參與,我們就不可能感知風和幢的存在,更不用說他們是否動了。所以慧能大師才糾正其他同學的不足,指出是“心動”。這兒,慧能大師所講的“心動”,

  其實是他強調在了知事物時,我們心的參與非常重要。現代不少學者不明白這個道理,自認為比六祖大師的悟境還要高,拼命批評慧能大師講“心動”是主觀唯心主義,其關鍵的問題就因為他們不明白“心”在我們認識事物過程中的作用。

  總上所述,在我們認識事物的過程中,根﹑境﹑識相觸才能認識宇宙萬有。在這三者中,根與境的伸縮性較小,而心在了知宇宙萬有時起作關鍵性的作用。


三﹑心了知的對象──世界的概念


  我們的心了知的世界可以分為兩種:現象世界和真實世界。

  現象世界是科學家研究的對象,研究的方法是通過官能感覺──即前五識,以邏輯推理演繹出來的世界,佛家稱之為戲論世界。這種認識世界的方法稱之為比量。佛學家研究的對象是真實世界(或本體世界),其研究方法是憑“內省“、直覺,它不但不能用官能感覺,並且要把官能感覺和其他意識作用──即第六識──完全斷除,而以直覺方能領悟本體世界,其結果是不能與人共見,因此甲僧所證得者,還令乙僧、丙僧互相印證。這種認識世界的方法佛教稱之為現量。

  在日常生活中,運用直覺去了知事物的機會其實很多。譬如在審美活動中,依靠的就是這種直覺。譬如看到一朵花,你就覺得它很美,但若要你從邏輯推理上找出花兒美的原因來,這大概是強人所難之事,事實上也沒有這個必要。

  人與人之間的溝通也是如此,很多情況下靠的就是這種直覺,有時語言是多餘的。譬如當我們第一次和人接觸時,直覺告訢你其人很善良、可靠,可以變成知心朋友;而有些人你看一面後便覺得沒有緣份,無法溝通。所以人們常說第一印象很重要的。

  釋迦牟尼佛菩提樹下成道,靠的也是直覺內省悟出了宇宙人生的規律。靈山會上,佛陀拈花微笑,眾人皆不知其意,唯有大弟子迦葉報以會心的微笑,所以佛陀宣佈說:“吾有正法眼藏囑咐摩訶迦葉。”這告訢我們,真正的法是遠離文字,只能靠直覺領悟來體會它。所以直覺很普遍地存在著,也很重要。既不是通過直覺證實,又不是由邏輯得來的東西,便不是真理,佛家稱之為非量。

  佛教所講的“一切唯心造”,其實是指我們的心所造的現象世界,而非本體世界。


四﹑心是如何“造”現象世界的


  前面我們已經講過,當根﹑境﹑識三者相結合時,我們才開始認識宇宙萬有。而三者中“心”最重要。因為只有用我們一顆純淨的心才能真正了知真實世界,它是獨立存在的,語言文字是無法描述它。用禪宗的話講,“心行處滅,言語道斷”。可惜我們的這顆心如同純淨的水,很容易受染污。

  水本來是純淨的,如果放入紅的顏色,人們稱之為紅水;如果放入黑的顏色,人們稱之為黑水;如果放入綠的顏色,人們稱之為綠水。如果用它來洗碗,人們稱之為洗碗水;如果用它來泡茶,人們稱之為茶水;如果用水供佛並念大悲咒,人們稱之為大悲水。同樣,我們的心本來是清淨的,如果被貪染污,人們稱之為貪心;如果被嗔染污,人們稱之為嗔恨心,如果被痴染污,人們稱之為愚痴心;當我們高興時,我們便擁有一顆高興之心,當我們幫助別人時,我們便擁有一顆善良之心。當我們在清水中放入一顆寶石時,我們一目了然,看得清清楚楚; 如果我們把寶石放入紅水中,寶石看起來便變成了紅寶石;如果把它放入渾水中,寶石看來起便模糊不清;如果把寶石放入黑水中,我們根本就無法看到寶石!同樣當我們的心被這些煩惱染污後,便無法看清楚事物的真面目。即使在同一種情況之下,依據心受煩惱污染程度的不同,各人反應出來的現象世界因此亦各不相同。譬如,同樣是清風明月,在人心情好時,覺得特別的美好,自然發出“明月松間照,清泉石上流”之讚歎;然而在客途的憂愁人眼中,凌晨的明月便會令他發出“江楓漁火對愁眠”之感嘆;在游子眼中,一輪明月又能引起他思鄉之情:“床頭明月光,疑是地上霜,舉頭望明月,低頭思故鄉。”再如,同樣是晚霞,在人心情好時,它便會有“落霞興孤鷺齊飛,秋水共長天一色”之讚美;而在愁人眼中,卻會發出迥然不同之感嘆:“夕陽無限好,只是近黃昏”。至於“明月”與“黃昏”之本來面目為何物?煩惱眾生則無法領悟。

  所以當我們的心被貪﹑瞋﹑痴等煩惱染污後,就好像自己給自己築了一道圍牆,使得我們不能看清楚牆外事物的本來面目,從此以後,我們便無法了知真實世界。其必然結果是當我們這顆心和真實世界相接觸時,由於貪瞋痴等自私的觀點的影響,產生種種分別,因而創造了一個與本體世界面貌全非、顛倒夢想、虛幻不實的現象世界,這就是“一切唯心造”之本意。

  我們的心所造之現象世界可分為物質世界和有情世界,有情世界又可分為動物界和人類。因此我們將從三個方面探討我們的心是如何“造”這個現象世界的。


(一)物質世界


  科學家講,地球的壽命已有四十六億歲,而人類的出現也只是幾百萬年前的事兒。當人類還未出現之前,地球應該是一個整體,可是當人類出現之後,由於我們的分別心,把原本是一個整體的世界分成形形色色的國家、地區、省、市、縣、鄉以至每一戶家庭;甚至在小得可憐的家中,又把它瓜分成自己的勢力范圍──我的房間、你的房間、臥室、客廳等等,地球因此被瓜分得七零八落。所有這一切都是人心所“造”出來的。

  物體本來是中性的,各有其功用,無所謂好與壞,貴與賤,蘿蔔不會羨慕白菜,芍藥不會羨慕牡丹,它們各有各的妙處。而然由於人類的貪婪,經過人心反應出來的現象世界與世界的本體迥然不同,中性的物體也變成了有貴賤之分。譬如石頭和空氣,本來有各自的功用,無有高低之分,但人類從自己功利的角度把物質世界重新劃分,重黃金而輕空氣。如果從人類生命有用的角度來講,空氣應該比黃金更重要,人一輩子沒有黃金絕無生命之憂,然而人不能一刻沒有空氣,否則就有生命之憂!為甚麼人們仍然重黃金而輕空氣呢?就因為物以罕為貴,人心在作怪。

  再如金錢,古代人類以物換物,後來發展成以貝殼換物,今天人們普遍使用紙幣,便認為它很有價值。工作一個星期只能換取兩三張紙幣。其實這兩三張紙本身的價值極微,只因人心認為它們是錢,給予這幾張紙特殊的價值觀。然後把它們存入銀行,看到銀行存款不斷增加便開心。其實存款的人是自己騙自己歡喜,突然一病不起,他滿腦子的全是些空洞的存款數子,其他甚麼也帶不走,真正受益的是用那些利用他的錢投資享樂的大老板!

  由此可見,物質世界是我們的心造出來的,它是虛幻不實的,而無知的人們非常固執其為實有,因此為物所累,痛苦不堪!

  我有一位朋友,存了好多年的錢,才買了一輛平治車子,他很珍惜這來之不易的寶貝,於是給自己訂了幾條規矩:出大太陽時不能開車,下兩的天氣不能開新車,路面不平整的地方不能開新車,太窄的小巷里不能開車進去,也不借給任何人開!回家後,先用濕布擦拭乾淨,再用乾布抹乾濕氣。由於他也不讓他的妻子使用這輛車,所以他的妻子深表不滿,時常跟他鬧別扭,偶爾還諷刺幾句,“車子是你的大老婆,我是你的小老婆,你讓車子給你做飯去。”可憐的這位朋友在沒有車子時還是一個自由人,有了車子之後,給自己找了個主人,自己成了名符其實的奴隸。日常生活中,不少人對身外之物看不開,放不下,年輕時為昇學功名所苦,成家後為住房、車子、事業而奔波;中年時為養家活口所累,一輩子為身外之物所累,實在既可憐又可嘆!








(二)動物界


  人類出現之前,動物便在地球上生存了幾億年。它們自己按照自己的規律生存著。可是人類出現之後,不但給這些動物貼了標籤,取了名字,而且還根據人的喜好給它們定了性──害蟲或益蟲。

  譬如蚊子在恐龍生存的年代(中生代),便已存在,人類一出現,從自私的角度出發,便給它們定了性,為四害之一(其餘三個為蒼繩、老鼠和臭蟲)。如果蚊子咬我們一口,一巴掌便送了它的命,打得心安理得,一點也不感到內疚,而且還加上一條罪名──害蟲。

  如果蚊子到地藏菩薩前和人類打官司,輸家一定是人類。蚊子控訴人類:“人類無情的謀殺了我。”人類辯護道:“因為蚊子咬了我一口。”地藏菩薩一定會判人類不對:蚊子咬你一口固然不對,但你要了它的命也太過份。如果從宇宙大家庭來講,蚊子和人類都是大家庭的一員,都應有各自生存的空間。

  再如,一提到蒼蠅,人人都說可惡,通常都會帶給人污穢的感覺,我們惡心之時便說,“如同吞下一蒼蠅”,這是因為它能傳染霍亂、傷寒等多種疾病。所以“蒼蠅可惡”便成為千古定論。然而大家細想一下,蒼蠅可惡與否,誰訂的標準?其實也是我們人類訂出來的。從我們人類自私的角度講,因為蒼蠅對人有害,所以我們說它可惡。其實公平地講,蒼蠅本身並沒有可惡與不可惡之分。近代大文學家周作人曾引經據典,說蒼蠅本來並不令人討厭,在希臘神話中,蒼蠅本來是一個處女,名叫黟亞(Muia),很是美麗,不過太喜歡說話。她也愛那月神的情人恩迭盎(Endymion),當他睡著時,她總還是和她講話或唱歌,使他不能安息,因此月神發怒,把她變成蒼蠅。日本有一位詩人小林一茶,曾經作過一首俳句:“不要打哪,蒼蠅搓他的手,搓他的腳呢。”

  所以從人類的角度講,當人類的心與動物世界相接觸時,我們人類所認為的動物世界與真正的動物世界相距甚遠,換而言之,我們人類的一顆心在真實的動物世界的基礎之上造出了一個虛而不實的動物世界,“執為實有”。


(三)人類


  談到人類本身,生命輪迴唯一無明妄心所起。這在十二緣起中講得很清楚。
1 無明:即指人心原本很單純,但一念無明心妄動,而使我們清淨的心受到染污,這是生死之根本。
2  行 :由於我們的無知,身口意造善惡業,而招感來世之果報。
3  識:第八阿賴耶識進入母體,這標誌著新的生命之開始。
4 名色:在胎內四周時的精神和物質的胞胎。
5 六入:胎內五七日至出胎之間的分位,六根:(眼耳鼻舌身意)漸漸長成。
6 觸:出胎後由根﹑境﹑識三者和合而生起之觸。
7 受:由於觸而有三種感受:苦、樂、捨受。
8 愛:好的感受就生起貪愛之心。
9 取:貪愛的結果就想佔有,由此而造種種業。
10 有:身口意所造之種種善惡之業引發後有之苦果。
11 生:由於現有的愛取有三支而造業,成為來世投胎之因。
12老死:由此生死輪於三界,永無了期。

  由此可見,有情之所以在三界中輪迥不息,永無了期,就是我們的一念無明心起,又在貪瞋痴等煩惱心的推動下而輪迥不止。即使在現世,我們的心由於被貪瞋痴煩惱所染污,當根﹑境﹑識相結合時,以自我為中心,產生種種顛倒夢想,造出了一個現象世界。由於我們的心被貪瞋痴等煩惱所染污的程度不同,我們所認識的現象世界也就千差萬別。

  所以佛教講一人一世界,其意為我們每一個人的心都造出了一個自己的現象世界。所以不同的人,對同一件事物有不同的看法。例如有人認為辣椒是個好東西,因此吃得很香,但也有人提到辣椒就皺起眉頭,叫他吃辣椒簡直是在受苦刑。

  宇宙萬有本來是沒有名字的,人們為了方便起見,給了不同形態的物體不同的名稱,其實都是假名。譬如人類造出了東西南北上下左右等方位來,其實都是虛幻不實的,凡人不識,便執著他們為實有,由此起惑造業,六道輪迴,永無了期。在日常生活中人們又創造了很多的名相,然後執著於這些名相為實有。

  今年春節前,我給某宗教局寫了一張賀年卡,賀年卡的抬頭如下:

  尊敬的某局長、某副局長台鑒。不久收到一位朋友的來信,提醒我寫信抬頭時一定要小心,千萬不要把“副”字寫上去,即使他是副局長,否則會帶來不必要的麻煩。讀完信後,我一邊感謝那位好心的朋友的提醒,同時也令我感慨萬分。通過這件例子,我們可以看出,一般人對於人的名稱、稱呼、官銜是何等的執著,認為這些都是真實不虛的,不能叫錯,否則便會有麻煩。其實所有這些人名、官銜都是人心所造出來的,都是虛幻不實的。

  譬如我們以果蘭居士打譬喻。她的祖母稱她為孫女,她的母親稱她為女兒,她的先生稱她為太太,她的子女稱她為母親,她的孫子稱她為祖母。同樣是一個人,她同時既可以做女兒,又可以做母親;她同時既可以稱為祖母,又可以稱做為孫女。果蘭到底是何許人也?其實祖母、母親、女兒和太太都是假名,是我們人類染污的心所造出來的。

  同樣世界上所謂的主席、總統、總理、大臣、經理、教授等等都是我們人類的心造出來的!它們不可能是永恆不變的,隨時都發生變化。世人不知,執著於這些東西為實有而拼命地追求。


(四)十法界唯一心所造


  十法界為:佛、菩薩、緣覺、聲聞、天﹑人、阿修羅、畜生、餓鬼和地獄。前四種為四聖法界,後六種為六凡法界,合起來叫做十法界。十法界的眾生是從甚麼地方生出來的呢?都是從我們現前一念生出來的。正如佛經上所說,“能覺此念,立登彼岸,”當下即入聖法界;若一念無明而迷惑,不識本性,即為眾生。因此我們常講:眾生是迷惑的佛,佛是覺悟的眾生。心、佛、眾生,三無差別,一切皆為一心所造,道理即在於此。

  每一法界的眾生,唯有佛能了知事物之本來面目,其餘的眾生依據受貪瞋痴等煩惱染污程度之不同,對客觀世界起反應時而各自造出一個自己的現象世界來。以水為例,魚以為水為宮殿,餓鬼看到的水是膿血,人看到的水為水,科學家看到的水為H2O,沙漠中飢渴的人看到水為救命之甘露,天人見到的水則為水晶。所以說十法界皆為一心所造。


(五)一切唯心造給我們的啟示


  心能造萬物,世間萬物皆由一心所造。從中給我們的啟示是很大的。首先,“一切唯心造”告訴我們人的心力不可思議的,具有無限的創造力。譬如平時一位婦女也許手無縛雞之力,但如果家中失火,她也許一手能提一桶水去救火;甚至無意中能舉起鼎,當他故意去舉時,卻無能為力;大將軍李廣在曠野行軍,見草叢中有一虎,撥箭射之,靠近後方知為石非虎,但李廣將軍非常驚奇他的神力:箭深深地沒入石中。他再試時,箭始中不能進入石中。精誠所至,金石為開,成為千古美談。

  其寶我們的潛力本來是很大的,由於我們的一顆心受貪瞋痴等煩惱的限制而逐漸退化了,而這些功能在某些動物身上仍然存在。譬如狗的嗅覺就特別敏銳,貓頭鷹的視力就比人強。科學家也證明,我們大腦的利用率只有百分之五左右,而百分之九十的腦筋潛能都浪費了。如果某人在現有的基礎之上再多開發人腦百分之一、二,那麼他的智慧將是超常人的。同樣如果我們的潛能全部發揮出來,五眼六通便是很平常的事兒。

  如何才能開發人類的潛能呢?方法固然很多,靜坐、學經是行之有效的方法之一,佛家常講因戒生定,因定發慧,這說明靜坐可以開發人類的智慧,大家不妨一試!

  其次,佛教講認識事物的過程為根﹑境﹑識三者合一方能認識事物,三者缺一不可,其中,識在我們認事物的過程中起關鍵性的作用。所以當我們遇到逆緣時,我們是否為外境所轉,最要重的決定因素是我們的心是否為外境所轉。譬如當人罵你時,如果修行不好,定力不夠,你一定會當場惱怒,給予還擊,和他相罵起來,結果大家都不愉快;然而對一個修行有功夫之人,逆境來時,他若能處之泰然,控制自己的身心而不受外界之干擾,保持一顆平靜的心。這樣不管別人怎麼罵也罵不到他。這樣的人在任何情況之下都能做到八風吹不動。佛陀本人也為我們樹立了很好的榜樣。在《佛說四十二章經》中,佛說,“有人聞吾守道,行大仁慈,故致罵佛。佛默不對。罵止,問曰:”子以禮從人,其人不納,禮歸子乎?“對曰:‘歸矣!’佛言:‘今子罵我,我今不受納,子自持歸子身矣!’猶響應聲,影之隨形,終無免離。慎勿為惡。”所以外道罵佛,這是外界的逆緣,然而佛不為所動,因為佛心未動,所以外道無論如何也罵不到佛!正如唐朝的百丈懷海禪師說:“不為諸境所感,自然具足神通妙用。”

  擁有一顆清淨心,是幸福之源泉。秋高氣爽,碧天如洗,一輪明月懸掛在天空中。此時慢步池塘,看到水中一輪明月搖搖曳曳,與天上的月交相輝映,自有一番寧謐和安詳的意趣。可是,如果池塘裡的水渾濁不堪,也就不能倒映月兒來了。只有水清,月才會自現。因此古代禪師描述他們悟境時常說:“水清月自現”。

  同樣日常生活中,我們整天為紛繁複雜的人際關係所左右,為身外之物所煩擾,為名位所刺激,我們的心怎麼淨得下來呢?煩惱自然時刻也不會遠離我們。反之如果我們破除一切執著塵勞,丟掉身外亂性的貪婪和物欲,找回自己,這樣就能獲得身心的自然安寧,愜意、舒適、安逸、幸福的生活也隨之而來。






禪林塵宇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學佛先從做人起


──太虛大師民國二十二年二月在思明縣佛教會講──


 



在佛典裡有這樣的兩句話:『人身難得,佛法難聞』。今天在座的諸君,已是一

個人世間的人,又能來到這兒聽講佛法,因此,我今天特提出此「學佛先從做人起」


來講。我們還保存著這人的身體,但在世間的難療的生死中,我們說不定會墮諸惡道


,到那時、有誰來聽你的一腔哀聲?所以、做了人,倘若不學佛法,豈不是在人生道


上空跑一趟嗎?因此、不由的想到『人身難得,佛法難聞』的意義,引起我講此題的


動機。


先從做人講起如我們現在所得的人身,有什麼善因,有什麼勝緣而來的呢?既得

了人身,生活在這無邊的人海裡,要怎樣的資養它、維持它才能夠很安善的過這一生


呢?更進一步講,要怎樣使其了知人生的真意義而且得到人生最高的真價值,才不辜


負這人身呢?──這問題,一到深處,便必須學佛才有解決的希望,否則生死難關沖


不破,弄到「船沉人盡」,沉到生死海裡,畢竟失了人身難得的真意義和價值了。



我們畢竟是人世間的人,我們不是披毛戴角的動物,因為我們有人的身體。然而,

我們的人身,究竟從何而來呢?我們的回答是:(1)從自身過去世造作了能得人身


果報的福業──因,再憑藉了現在世(2)父(3)母的遺體──緣。由此,可知道


我們此身的來之不易。倘若沒有過去世福業的因,和現在世父母的緣,我們做人基礎


的身體即無由成立。了知構成此身體的因和緣,所以我們要繼續培修福業,而同時對


於父母要孝順恭敬奉養,這是人生應作的第一要事──培本報恩,也即是開闢未來世


的升進之路!


我們從生身起以至老死,每天所需要的衣食住行之具,從何而來?你如果肚皮餓

了,有食物來充飢;冷了,有衣服來遮體;風雨襲來,有房屋給你住;你如果往何處


去,有道路給你走。這些資生的贈與,都是仗人類互助的能力──大眾的力量而得到


的。人世間林農工商的共同的能力,維持了你的生命,資養了你的生命;換句話說:


你的生命完全倚靠社會大眾的能力來維持、資養。所以你要去服務社會,替社會謀利


益,凡是社會各種辛苦事業,你要耐勞的去做──這是第二報酬於社會的。


人生在世,要怎樣才能安居樂業?固然、我們的生命由社會群眾的力量來資養,

但社會如何能使它安寧?我們常能得到禮樂的生活呢?這即是要有國家。有國家,則


有政治、法律;對外有保護疆土之責的軍隊,使強暴之外患不能侵入,奸逆之內亂可


以弭除,即天災疫難,亦可設法防止。若無國家,不但外患無法抵禦,國內人民的生


命也沒有保障,生活也沒有安寧,要報父母、社會恩亦無從報起。所以,我們更要報


答國家恩,大家要以愛國心為前提!在今日眾敵圍攻的中國,我們中國的國民,英勇


的將士,慷慨的豪傑,應在眾敵環攻之時,一致奮起建設光榮的國家吧!


不瞞你們說,如果前三種能夠『實踐躬行』的做得到,也只是一個平庸的人,還

沒有瞭解人之所以為人的真意義,也沒有得到不虛生而為人的最高價值;所以,這裡


要說明進德修道的第四點。德者,德行也。即以做人而言,因為過去世造作了德行的


福業,才有現在世的人身。所以、我們在享受人世間福樂的時候,我們要能在人生道


上更進一步。好像每次出門做生意,必須多賺得幾分利息回去,決不要虧了本。我們


做人亦然,要一生一生的上升,不要糊里糊塗的醉生夢死,要企圖向上進步。因為要


進德,所以我們要修道;要依據真正貫通萬事萬法的道理──佛法去修習,我們才能


進德。倘若此生所修的福德,比較前世更進了一步,也就不『枉在人間走一遭』!談


到進德修道,則對於現前的師長以及古昔的聖賢,都有恭敬親近的需要。由是而觀察


到聖中之聖的佛,覺得唯有他能以究竟圓滿的教法教授我們。我們不但要去禮拜,同


時要依佛的教法去信、解、行、證。不然,難於超越生死苦海的厄難,人面獸心的樣


子也不易變化了!


所以、要進德修道,便須依佛而學,走上學佛的道路,因為佛是聖中之聖啊!怎

麼知道佛是聖中之聖呢?我們要知道:佛原是人類中的一人,不是另外的什麼怪異,


不過是我們最完全的模範──人天師而已。「佛」是梵語、此雲覺者。為什麼稱他為


覺者?難道我們沒有覺嗎?不錯,我們也有覺,但不是常覺,不是普遍覺。例如:我


們生死在人間,生不知從何而來,死不知向何處去;對於世事,也許只知其一不知其


二;所以有許多錯誤顛倒,邪見叢生。佛呢,他是自覺、覺他、覺行圓滿的究竟覺悟


的大覺者!假若你要瞭解人生真義,免除人生道上的危險,應找這條道兒走,這就是


    

要依佛的教法請明師指教去修行──歸依三寶。依佛的法而行住坐臥不離,才有出離


生死苦海之一日!


人生究竟是捉不住的!隨著一疊疊的波浪而來去,不能自主,猶如航海,無一時

不是過著波浪漂泊的生涯。在渺茫的生命道上,除非依佛的道理──經典去研究,進


而實行,將自己的身心以佛理來範圍它,才能穩登彼岸。要使我們的思想與佛的思想


合一,要以五戒十善為根本。五戒是戒殺、盜、淫、妄、酒。十善是不殺、不盜、不


淫(這是身三種)、不兩舌、不惡口、不妄語、不綺語(這是口四種)、不貪、不嗔、


不癡(這是意三種)。若能如此,再進而修習禪定,自然能對諸經典不要他人講解,


而能自己發明,而有真的智慧生起,漸漸證入佛的真理的境界。


以上,關於學佛的大意已講完了。你要是能行前三種,只能說勉強算個人,不過

空空泛泛地做人,沒有了知人生真意義,沒有得到人生真價值。若要了知人生真意義


和得到人生真價值,要看你能行第四種到如何程度為標準。若能行此第四種,則人生


永遠是上進的。此第四種是修學戒定慧的途徑,是佛法的精髓。──如今再回到『人


身難得,佛法難聞』的意義,在佛法上,這是啟示人生的理智的方法──就是說:人


為萬物之靈,佛法唯人類才可以修學,由此可以見到人生真價值之所在。如今,我們


是人身難得今已得,佛法難聞今已聞。這種機緣頗不易得;既來到這人世間,既入寶


山,切莫空手而歸!我們要誓願成佛,不能獲得做人的真價值!

禪林塵宇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前一陣子,新竹辦事處舉辦了「經典與生活」講座,由果醒法師主持。講座的前兩天,天氣非常不穩定地經常下起大雨來,心中竟擔心著參與的人數不多,但也害怕當天人太多,小小的佛堂容納不下!這就是凡夫眾生的煩惱吧!無法做到聖嚴師父所說「為他忙,為你忙,忙得輕鬆愉快。多也好,少也好,好到皆大歡喜。」


不要用記憶修理自己


 如何將佛法運用到日常生活中?果醒法師以生活化的方式舉了很多的例子,其中最深刻的莫如「不要用記憶修理自己,好的不喜歡,壞的不討厭,平等心」。果醒法師舉例說:當你跟別人吵架時,吵的只是當時短短的幾分鐘,但是事後你會為這件事一再的折磨自己,每想起一次就生氣一次,認為都是別人的錯,都是別人惹你生氣,但是事實上,讓自己生氣的是自己,所以我們要善用智慧,不要老是用記憶來修理自己。


 這讓我想到最近因為受到別人的指責,而心情難過了好幾天,後來突然想起「不要用記憶修理自己」這句話,才豁然開朗,其實每個人的角色不同、看法也不同,我們只要用包容的心來看待事情,也許就不會那麼難過了,與其樹立敵人,不如成為朋友,聖嚴師父說:「慈悲沒有敵人,智慧不起煩惱。」由於自己的慈悲心不夠、智慧不足,所以才會為了別人的指責而耿耿於懷,真是慚愧,願今後自己煩惱升起時,能釐清事實不受人影響,不要再用記憶修理自己了。


好的不喜歡,壞的不討厭


 「好的不喜歡,壞的不討厭」,乍聽之下好像不合常理,因為,就常理而言,一般人都會喜歡好的事物,而討厭壞的。但是,法師提醒這是與貪瞋癡和煩惱相應,應該要作到對任何事不刻意的排斥或喜歡,例如當打坐時,總是想快點靜下心來,能夠不起妄念,希望有好的境界。但是,當妄念來時,應採不迎不拒的態度,人因為有分別,便會產生人我對立,所以我們應以平等心來看待人事物。


 果醒法師善巧譬喻的探討如何將佛法應用在生活中,平實而又耐人尋味。最後,果醒法師又提示今天的重點,「不要用記憶修理自己,好的不喜歡,壞的不討厭及平常心」做為結語,還說這幾句話如果如實去做,應該夠用了吧!法師的幽默,贏得熱烈的掌聲。


禪林塵宇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