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分類:禪道法林 (158)

瀏覽方式: 標題列表 簡短摘要
       




  • 玄覺從小接觸佛教經典,尤其精通天台宗的法門,有一次他偶然讀了《維摩詰經》,對裡頭闡述的禪理有深刻的體悟。這時正好遇上曹溪來的玄策,兩人相談甚歡,他發現佛理和禪學十分相近,希望找人印證一下所學,玄策建議他去找惠能,玄覺便決定到曹溪參拜惠能。




  • 玄覺第一次見到惠能,竟然繞著他走了三圈,並震動一下手上的錫杖。惠能說:「出家人應該具備三千種威儀,八萬種戒條。你從哪裡來,為什麼這麼狂妄自大?」





  • 玄覺回答說:「人的生死只在一瞬之間,萬物變化太大了,我管不了那麼多了。」惠能說:「你為什麼不尋求無生的道理,來解脫無常給你的煩惱呢?」




  • 玄覺回答說:「大道本來就是無生無滅的,了悟與否也沒有快慢可言。」惠能拊掌大笑說:「你說的真是太好了。」



  • 玄覺這時才按照禮儀參拜惠能,不久,便向惠能告別。這時,惠能叫住他:「這麼快就要走了?」



  • 玄覺笑說:「我根本還沒有動,哪裡說得上快與不快?」惠能說:「誰知道你沒有動?」



  • 玄覺說:「是你的分別心造成的。」惠能稱讚玄覺說:「你已經十分明瞭無生的意義了。」



  • 玄覺說:「既然是無生,哪有意義可言?」惠能:「如果沒有意義,叫人如何認識、分別呢?」



  • 玄覺說:「分別本來就沒有意義的。」惠能說:「你說的沒錯。你就在這裡住上一宿再走吧!」



  • 於是玄覺就在曹溪住了一晚。當時人們就傳說這是玄覺和惠能的機緣,因此稱呼玄覺為「一宿覺」。



     

禪林塵宇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從前,有一位老和尚在修習禪定時,突然看到天井之中有一個人手舞足蹈,開心地跑來跑去。老和尚覺得很奇怪:「這地方只有我一人,他是從哪裡來呢?」於是問道:「你是什麼人?」那人回答:「我是鬼王。」

  禪師問:「你做鬼王有多少年了?」鬼王說:「已經八百年了。」禪師又問:「你做鬼王難道不感到痛苦嗎?」鬼王回應:「世無煩惱也無憂。」禪師覺得疑惑:「為什麼不去投胎做人,這不是更好修行學道嗎?」鬼王感嘆道:「我現在雖然做鬼,還知道修行用功,如果去投胎做人,把前生諸事都忘記了,甚至起惑造業,墮落三途,恐怕連鬼王都做不成了。」

  我們常常可以聽到人們說:「等我如何如何以後,再來修行學佛。」許多的「等」,是不願及時修行的藉口。殊不知世事無常,等到無常來臨,才搥胸頓足地感嘆:「早知道……」,此時,再多的懊悔也沒有用。

  洞山良介禪師曾經寫了一首很有意義的詩,他說:「莫待老來方學道,孤墳多是少年人,此身不向今生度,更向何生度此身。」我們要時時牢記這首詩,下定決心好好修行,做利樂有情的大菩薩,才有辦法離苦得樂,不枉此生。

禪林塵宇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次第禪觀,是先修五停心,然後修四念住。
五停心有五種修行方法,只要用其中的任何一種,
就可以停止五蓋(貪欲、瞋恚、睡眠、掉悔、疑法等
五種覆蓋善法的心理狀況)。


五停心觀就是:數息觀、不淨觀、慈悲觀、因緣觀、念佛觀。
五停心是四念住的前方便,亂心安伏之後,
即修身、受、心、法的四念住,由觀慧而進一步修三十七道品,
以證聲聞四果為目的。


五停心、四念住是次第禪修,從觀呼吸、觀身體、觀心念入手,
是次第的修行方法。默照禪法,也是從呼吸法入手,也是從觀身受著力。


默照是從有次第到無次第。
有次第是身體放鬆,心情放鬆,體驗呼吸、體驗身、受、心、法,
這是結合五停心的觀息和觀身法門,進一步修四念住的。


默照禪不落次第,面對身、受、心、法的任何現象,
都採取不要管它的態度,只是清楚知道自己是在打坐。
不要管次第,只要求清楚地知道自己的身體是在打坐,
呼吸也只是身體覺受的一部分,其他的問題不去管它,
知道、放下,便是直接而簡單地在修默照禪了。


---摘自《聖嚴法師教默照禪》

禪林塵宇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行如風,立如松,坐如鐘,臥如弓








  闡述修道者具威儀之相,從舉止言談中表露無遺。唐代六祖慧能大師在《六祖壇經‧定慧品第四》中提到:「於一切處,行住坐臥常行一直心。」佛門制定禮儀,在行立坐臥中,必須隨時要求身除習氣、心有依處,做到身不踰矩、心不放逸。

  走姿應如徐風般的邁步直行,心不外馳,無有輕躁,常在正念;站姿應如青松般的昂然挺拔,常念供養,讚歎經法,思惟經義;坐姿應如大鐘般的端正平穩,諦觀實相,永絕緣慮,澄湛虛寂;睡姿應如彎弓般的右脇曲臥,調攝身心,不忘正念,心無昏亂。


禪林塵宇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一凝心禪。二制心禪。三體真禪。四方便隨緣禪。五息二邊分別禪。凡住心一境。名曰凝心。且如行者念佛之時。諦觀如來玉毫金相。凝然寂靜。了亮洞徹。名凝心禪。次前雖凝心。所習慣馳散。今制之令還。諦緣金相。名制心禪。復次前雖制心。得住定境。既非理觀。皆屬事修。今體本空誰制。無佛無念。名體真禪。復次前雖謂體真。猶滯空寂。無量名相。昧然不知。今以無所得而為方便。從空入假。萬相洞明。不為空塵之所惑亂。名方便禪。復次體真及以方便。各據空有。不離二邊。今諦觀靜亂本無相貌。名言路斷。思想亦絕。名息二邊禪。從淺至深。如是分別。原夫圓觀。亦無淺深。而淺深宛然。敘開念佛五門。第一稱名往生念佛三昧門。第二觀相滅罪念佛三昧門。第三諸境唯心念佛三昧門。第四心境俱離念佛三昧門。第五性起圓通念佛三昧門。諸佛大慈悲。常教敕說法諸菩薩等。以種種方便。令眾生易解。又自以種種方便。開示般若波羅蜜。以何義故。說是般若波羅蜜。佛言。欲令諸菩薩等增長念佛三昧故。以何因緣。令念諸佛。佛言。若念佛者。當知是人。即與文殊師利等無有異。以何故。此三昧者。諸佛世尊之所遊戲。首楞嚴等諸大三昧始出生處。是知將入諸佛法。方便誠多。若以一言而具眾門。無過念佛。所以者何。一切賢聖。皆從念佛而生。一切智慧。皆從念佛而有。假如十信菩薩及三賢菩薩。皆不離念佛念法念僧。乃至不離念一切種智。初地菩薩乃至八九十地菩薩。亦不離念佛念法念僧。乃至不離念一切種智。但以念知差別。隨義立名。眾生迷名。妄生異解。漂墜魔界。遂輕念佛之名。仍謂已修。別為勝業。為愍此故。今略言之。若論修因之人。不離三賢十聖。若論證果之者。即是諸佛如來。修因之人。繫心常思念十方一切佛。證果之者。又特啟此以為微妙清淨第一禪。是知易入而證深。無過念佛。嗟乎。末學之流。輕其易入。失其證深。為見所縛。良可悲矣。又諸佛以眾生樂稱諸佛名。生彼國者。則示以稱名往生門。眾生有樂[者*見]諸佛身。懼障不見者。則示以觀相滅罪門。眾生有迷心執境者。則示以諸境唯心門。眾生有計實有者。則示以心境俱離門。眾生樂深寂定。趣無生滅者。則示以性起圓通門。大哉世尊。善拔我等。開示一道直至菩提甚深法門。所謂念佛。唯有大智度者。生而知之者。深修定慧者。善經論者。請撿此門。與了義大乘等經。有收義不盡處。請試言之。是知稱一佛名。智深則深。一言而具眾門。信有徵矣。既敘五門來意竟。更敘入方便次第。假如行人口稱南無阿彌陀佛時。心必願生彼國土。即是稱名往生門。行者想像佛身。專注不已。遂得見佛光明。赫奕照觸。行者爾時所有罪障。皆悉消滅。即是觀相滅罪門。又觀此佛。從自心起。無別境界。即是諸境唯心門。又觀此心。亦無自相可得。即是心境俱離門。行者爾時趣深寂定。放捨一切心意意識。將入涅槃。蒙十方佛。加被護念。興起智門。行者爾時。於一念頃。淨佛國土。成就眾生。如何前四門所有功德百千萬分。不及其一。何以故。無功用位。能以一身為無量身。任運修習故。佛觀護故。諸佛法源。盡窮底故。普賢願因。悉圓滿故。本願力故。法如是故。即是性起圓通門。已上五門竟。


 


問。云何為一行三昧。答。大寶積經第一百一十六云。文殊師利白佛言。世尊。當云何修行。能速得阿耨菩提。佛言。一行三昧。善男子。善女人。修是三昧者。速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文殊師利言。云何名一行三昧。佛言。法界一相。繫緣法界。是名一行三昧。若善男子。善女人。欲入一行三昧。當先聞般若波羅蜜。如說修行。然後能入一行三昧。如法界緣。不退不壞。不思議無礙無相。善男子。善女人。欲入一行三昧。應處空閑。捨諸亂意。不取相貌。繫心一佛。專稱佛名字。隨佛方所。端身正向。能於一佛念念相續。即是念中。能見三世諸佛。何以故。念一佛功德無量無邊。亦與無量諸佛功德無異無別。如是入一行三昧者。盡知恆沙諸佛法界無差別相。此文良證。


 


問曰。人多畫像而以觀禮。有何聖教。答。大寶積經第八十九云。爾時大精進菩薩持畫佛[疊*毛]像。入於深山。寂靜無人。禽獸之間。開現畫像。取草為座。在畫像前。結跏趺坐。正身正念。觀於如來。諦觀察已。作如是念。如來是希有微妙。畫像尚爾端坐微妙。況復如來正遍知身。復作是念。云何觀佛。爾時林神知彼菩薩心之所念。白菩薩言。善男子。汝念云何觀佛。答言。若欲觀佛。當觀畫像。觀此畫像。不異如來。是名觀佛。如是觀佛。如是觀者。是為善觀。時大精進作如是念。我今云何觀此畫像與如來等。復作是念。如是畫像者。非覺非知。一切諸法。亦復如是。但有名字。如是名字。自性空寂。本無所有。如來之身。其相如是。畫像非證非果。非證者。非得者。非住者。非去來。非生非滅。非淨非色。非貪瞋癡。畫像非陰界入。非初中後。一切諸法。亦復如是。如來身相。亦復如是。如此畫像非覺非知非作。一切諸佛。亦復如是。觀如來身相。亦復如是。乃至六根。亦復如是。菩薩如是觀如來身。結跏趺坐。於三七日中。成就五通。供養諸佛。諸天散華。以為供養。為佛所讚。會中二萬人住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無量阿僧祇人住二乘功德。大精進者。釋迦牟尼佛是也。此文明矣。約四教者。夫心不獨生。必托緣起。行者念佛之時。意想為因。如來毫光為緣。亦名法塵。以對意根故。所起之念。即是所生法。觀此根塵能所。三相遷動。新新生滅。念念不住。分析方空。無佛無念。藏教小乘也。即觀念佛心起。能生所生。無不即空。妄謂心起。心實不起。起無自性。體之即空。所觀佛相。如鏡中像。虛空華。無佛無念。通教大乘也。即觀念佛心起。即假名之法。淺深洞鑒。無量名相。如觀掌中。了知此心。有如來藏。歷劫斷惑。方證真常。離邊顯中。無佛無念。別教大乘也。即觀念佛心起。即空假即中。若根若塵。並是法界。起一念亦爾。塵剎諸佛。一念照明。六道眾生。剎那普應。初即是後。今始覺知。如大福人。執石成寶。必無捨念。別求離念。即邊而中。無佛無念。圓教大乘也。瓔珞經明。頓悟如來。此之謂也。

禪林塵宇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歸敬 世尊 阿羅訶 等正覺者! Namo tassa Bhagavato Arahato Sammasambuddhassa!

  • 甚麼是禪修

    • 狹義的:禪坐以達心靈的專一與澄淨
    • 廣義的:行、住、坐、臥日常生活中,心靈的鍛練、淨化與智慧的提昇

  • 禪修錯誤觀念的釐清 

    • 追求神通感應
    • 禪修為強身
    • 禪修是氣功
    • 禪修是修氣、脈、明點
    • 禪修為特異功能
    • 禪修是修行的全部
    • 禪不在坐
    • 依定一定發慧
    • 定是目的而不是手段 

  • 為何禪修 (禪修的目的)

    • 心靈的淨化
    • 智慧的提昇
    • 慈悲心的開展
    • 培育活在當下的覺照力
    • 成辦解脫道的智慧解脫
    • 培育菩薩道利益眾生的勘忍力 (依住勘能性,能成所作事 ── 成佛之道偈頌)

  • 禪修的原則 (雜阿含624)

    • 依於慈善的心念和正確的動機來禪修 (直其見)
    • 持守清淨的五戒行或十善德,在身口二業表現出善良的德行 (淨其戒,具足三業)

  • 禪修的功德

    • 為得現法樂
    • 為得勝知見 A. 修光明想 B. 修淨想 C. 引發神通
    • 為得分別慧
    • 為得漏永盡

  • 禪修功德的流弊

    • 得現法樂 -- 耽溺於禪樂,成為不問人間疾苦的隱遁者
    • 得勝知見 -- 淨觀易走入偶像崇拜的鬼神信仰 神通易走入權威崇拜的神秘主義

  • 禪修的層次

    • 人天道 -- 發心:求增上生,得現法樂及後法樂
      禪修:依四禪八定或 (慈、悲、喜、捨) 四無量三昧

    • 聲聞道 -- 發心:發出離心,種『順解脫分善』,得涅槃解脫樂
      禪修:依四念處、八正道、乃至三十七道品或無量心三昧或空、無相、無所有的三解脫門(即三三昧),離我慢而得清淨知見--無漏智

    • 菩薩道 -- 發心:發菩提心、大悲心,依空性見,修六度四攝,得悲智究竟樂
      禪修:勤修八斷行(欲、精進、信、輕安、正念、正知、思、捨),滅五過失(懈怠、忘聖言、惛沉掉舉、不作行、作行),依九住心(內住、續住、安住、近住、調順、寂靜、最寂靜、專注一趣、等持)入禪支;禪觀同聲聞道

  • 禪修的方法

    • 止禪 (奢摩他Samatha) -- 四十業處 (十遍,十不淨,十隨念,四梵住,四無色,一想(食厭想),一差別(四界差別))
    • 觀禪或內觀(毘缽舍那Vipassana) -- 四念處與七覺支

  • 禪修的途徑 (雜阿含464) :  (1) 由止到觀(止行者) (2) 由觀到止(純觀行者) (3) 止觀雙運
  • 禪修的解脫目標

    • (1) 慧解脫 -- 以正念與智慧為要點,解脫煩惱障,得心自在樂
    • (2) 俱解脫 -- 以禪那為根基,解脫定障與煩惱障,得現法樂住

  • 禪修的前方便

    • 五法多所饒益 (雜阿含801)
      (1) 住於淨戒,波羅提木叉律儀,威儀、行處具足,於微細罪能生怖畏,受持學戒
      (2) 少欲、少事、少務
      (3) 飲食知量,多少得中,不為飲食起求欲想,精勤思惟
      (4) 初夜後夜,不著睡眠,精勤思惟
      (5) 空閑林中,離諸憒鬧

    • 具足五緣、呵五欲、棄五蓋 (小止觀)

      • 五緣 -- (1) 持戒清淨 (2) 衣食具足 (3) 閑居靜處 (4) 息諸緣務 (5) 得善知識
      • 五欲 -- 色、聲、香、味、觸
      • 五蓋 -- 貪欲、瞋恚、睡眠、掉悔、疑

    • 六種前方便 (成佛之道) (1) 密護於根門 (2) 飲食知節量 (3) 勤修寤瑜伽 (4) 依正知而住 (5) 知足 (6) 心遠離

  • 禪修的次第

    • 依止善知識
    • 正見具足
    • 五戒、八關齋戒
    • 活命遍淨、資具依止(飲食、衣服、臥具喜足聖種)
    • 正念正知
    • 根律儀(離五欲)
    • 三妙行 (身口意三業清淨;樂斷樂修聖種)
    • 安那般那念 (Anapanasati;入出息念、持息念、十六勝行、十六特勝)
    • 四護衛禪 (死隨念、不淨觀、佛隨念、慈心觀)
    • 四念處 (Satipatthana 身、受、心、法)
    • 七覺支 (念→擇法→精進→喜→輕安→定→捨)
    • 四禪支 (Jhana 初禪→二禪→三禪→四禪)
    • 七清淨 (戒淨→心淨→見淨→疑蓋淨→道非道知見淨→道跡知見 淨→道跡斷智淨→得無餘涅槃)
    • 十六觀智 (名色識別智→緣攝受智→思惟智→生滅隨觀智→壞滅隨觀智→怖畏現起智→過患隨觀智→厭離隨觀智→欲解脫智→審察隨觀智→行捨智→隨順智→種性智→道智→果智→省察智)

  • 禪觀所緣的抉擇

    • 勝解作意 (假想觀)
    • 真實作意 (如實觀)

  • 禪修的方法 調身,調息,調心
  •  禪修驗證

    • 契合中道 (八正道)
    • 心靈的淨化
    • 智慧的提昇
    • 慈悲心的開展
    • 活在當下的覺照力
    • 人間的關懷

  • 禪修實踐精神

    • 忘己為人 -- 修無緣慈,不入深定
    • 盡其在我 -- 如實觀照,不修假想
    • 任重道遠 -- 發長遠心,不求急證

  • 其他禪法

    • 天台止觀: 圓頓止觀、禪波羅蜜、小止觀、六妙門
    • 禪宗:  曹洞宗 -- 默照禪;主張「只管打坐」     臨濟宗 -- 看話禪;主張「待悟見性」
    • 密宗:  紅教 -- 大圓滿     白教 -- 大手印

  • 提示


    • 安忍
    • 無所求
    • 只管觀察

  • 共勉

    • 每日禪修,終生實踐
    • 常行布施,培養福報
    • 持守戒律,守護諸根
    • 修慈心觀,增長菩提
    • 生活簡單,作息正常
    • 平和處眾,慈心充滿
    • 聞思佛法,增長智慧
    • 知足感恩,行八正道
    • 正念正知,活在當下
    • 參加共修,彼此砥礪
    • 平常心,不展示修行相
    • 唸誦懺悔,培養宗教情操
    • 修行不礙日常作務及家庭生活
    • 盡其在我,只問耕耘,不問收穫
願 一切眾生 吉祥如意     ─ 南無本師釋迦牟尼佛 ─

禪林塵宇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若菩薩,見味禪以為功德者,是名為犯眾多犯,是犯染污起。

  「若菩薩」包括在家、出家菩薩。「見味禪以為功德者」,「味禪」─禪,梵語禪那,中譯為定或思維修,新譯為靜慮。禪之道理很多,綜合有三:一世間禪二出世間禪三出世間上上禪。「世間禪」即三界內之禪定,要升色界天,必須修四禪,初禪成就,升初禪天,乃至四禪成就,升第四禪天,都不離三界,尚未出三界,故稱為世間禪。「出世間禪」,指九次第定等,能斷煩惱、了生死、出三界。三乘聖果,由此而證,故稱出世間禪。「出世間上上禪」,指大乘所證、菩薩所修之禪定,由此成佛,是最上之禪定。出世間上上禪即所謂九種大禪定,乃出自菩薩地持經第五巷,詳明菩薩所修出世間上上禪有九種大禪定。出世間禪乃從九次第定學起,其修法次第,即觀、鍊、熏、修四階段,關於九次第定之修法,在此從略,若欲詳明,請參閱天台智者大師之「釋禪波羅蜜次第法門」。
  今所講世間禪,題目為「取世禪」,世禪即世間禪,會令人起愛著之心,故稱取世禪。對於世間禪為何會起愛著,為何稱為味禪?世間禪可分二種:一根本味禪二根本淨禪,味禪會生起愛著,淨禪則否,差別在此。味禪即世間禪之四禪八定。色界四禪天有初、二、三、四禪,無色界四空天修四空定即空無邊處,識無邊處,無所有處、非想非非想處等。四禪八定是四禪定加四空定,為一切禪定之根本,無論是根本味禪、根本淨禪,乃至出世間上上禪,皆由此根本起修,是一切禪定之基礎,故稱為根本。以上說明根本二字,因為四禪八定是一切禪定之總根本,故為根本禪。但是根本禪有味禪與淨禪之別,味禪指世間禪所修,亦名十二門禪,即四禪、四空,中加四無量心
── 慈、悲、喜、捨,簡稱四等。因修四禪四空皆須同時修慈悲喜捨四無量心,才能成就,故台稱為十二門禪,此參閱「次第禪門」可知。為何稱味禪,味即味道,喻如嚐過美味即念念不忘,而生貪愛味著,而修四禪八定,若不明出世間法,單靠世間禪之法而修會生愛著,即使依出世間法修,若無法破除其禪味,亦曾生起愛著。一旦生愛,即耽著在所修之禪境中,比如三禪成就,只能生到三禪天,無法再往上升,因此貪著禪味,只能生到當層的禪天裡,無法超出三界,不能了生死。而眾生貪著此等禪味,不能解脫,故稱為味禪。吾等未修禪定,即使說了,不但聽者不能徹底了解,講者亦照樣不懂,原因在我們皆未修過禪定,修都沒修,更別說證,必真正證到禪定境界,才能體會禪味之殊勝。若在禪堂中打坐,得到小輕安就不得了,心就好高興。比如坐禪幾十年,有一天得到輕安,還不是定的境界,只是稍稍輕安的前奏而已,覺得一支香兩小時,好像幾分鐘就過去,那種快樂的境界,簡直無法用語言文字形容,故禪味之美妙,一旦得到,必使人十分愛著,不肯捨離,很容易落入貪愛禪味之境界中,不肯求解脫。佛怕菩薩墮落禪味中不求解脫,不但不能證菩薩之果地,連了生死亦不可能,且還要墮落,非常危險,因此才制此戒。禪悅之樂,在四禪天中,以第三禪天最快樂,佛經中比喻最樂之境,即說如三禪天之快樂,故在世間法中最快樂的就是第三禪天。所以提婆達多造了五逆重罪,生墮無間地獄,阿難尊者前去慰問說:「你在這裡是不是很苦?」提婆達多回答:「我不但不苦,其樂如三禪天之樂。」此即顯示三禪天在三界中是最極快樂,因此會使人貪著生愛,故須制戒。禪,若愛著它即稱為味禪,而「見味禪以為功德」,見即證到,若苦薩修四禪八定,證到禪定即以為是最大之功德,而生起愛著心不求上進,這是一種煩惱,因煩惱而生起虛妄見解,認為是功德,所以「是名為犯眾多犯,是犯染污起」,如此,則犯菩薩戒。

禪林塵宇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佛是心靈自由人

《壇經禪心》即《壇經》中『見性成佛』的禪修心法。《壇經》是禪宗六祖惠能大師(638-713)所述,為弟子神會所記。壇經禪法本來並不是甚?高深莫測的學問,只是被那些專愛哲學思辯的佛學專家弄得深奧難懂罷了。歷來有志得道的出家禪僧及禪門在家居士們,人人都要認真刻苦學習之。其實,我認為《壇經》並不難,不要把它看得那?神秘。我等雖然只是凡夫俗子,對於直指『見性成佛』的壇經禪修法門,實在也不必敬而遠之,也不防學一學,這對我們的心靈與生活不會沒有好處。任何人想擁有具禪師式的聰明的頭腦、自由的心靈,就必須學習壇經禪法。
壇經禪法的重心是『見性成佛』。甚?是佛?怎樣才是正確的『見性成佛』修行方法?有一些人以為修得能『開天眼』了,看到神神怪怪的鬼靈世界、看到十方佛土,他就叫自己『得道』。或者有一些人修得某一種神通力、特異功能,他便自誇『成佛』。又聽一些自稱禪宗弟子的人常說甚?『法本無法』、『本來無一物』,又說甚?不要有『見性成佛』之心、『本來就沒有法,不用去修了』等似是而非的繆論!
那?,甚?是佛?且聽《壇經禪心》一語道破:『佛是心靈自由人;佛是生命圓滿人。』如何才能『見性成佛』呢?『見性成佛』就是把我們本來具足的心靈自由的佛性尋找回來。從『定慧不二、智慧觀照』,到『明心見性』,然後『悟後起修』,到其終極目標『究竟成佛』,《壇經禪心》正好標幟?一條『從現在的迷妄凡夫一直到徹底開悟究竟成佛』的簡單快捷的『成佛之道』。這亦是《壇經》的密意。


且看看下面選出的《壇經禪法‧修行法要》之其中十二點,正好簡單直接地在開示?一條『成佛之道』。


 



  1. 佛即是智慧。
  2. 每一個人都可以達到相同的「智慧開悟」境界,因為眾生皆有佛性。
  3. 覺性提高、妄念減少,即是『智慧觀照』。
  4. 保持開放式的覺知、讓每刻意識清淨。
  5. 甚?是無念?無念即是不受心念的牽縛。
  6. 甚?是無相?無相即是不受心相所迷惑。
  7. 甚?是無住?無住即是心靈自由,是人的本性。
  8. 讓覺性自然地覺照到每一個念頭,就是「明心見悟」。
  9. 禪定即是外不?相、內性不亂。
  10. 修禪即觀照自心中的「眾生性」。
  11. 『悟後起修,究竟成佛』的過程,也就是懺除業障的過程。
  12. 悟萬物與我為一。

 


《壇經》主張『菩提自性,本來清淨,但用此心,直了成佛』。亦即是《壇經禪法‧修行法要》之『每一個人都可以達到相同的「智慧開悟」境界,因為眾生皆有佛性』。因為人人都有佛性,能發現自己的佛性,就成佛了。修禪不要向外求,禪並不在外面,自己就自足自有的啊!所以不要繞圈子,直下頓悟就能成佛。對這點,學禪的人必須有堅定的信念。一聞經語,心即開悟。


《壇經》主張『定慧不二』,?調『定』與『慧』之間的平衡。亦即是《壇經禪法‧修行法要》之『保持開放式的覺知(慧)、讓每刻意識清淨(定)』。在坐禪,甚至在行、住、坐、臥中,訓練頭腦保持非常清醒,念起即覺,覺之即失。直到『即慧之時定在惠,即定之時慧在定』的時候,此時心念不動,但是又歷歷分明,這就是定中有慧,慧中有定。此時,沒有了主觀的自我,心身輕安,自能體證『佛性』。


《壇經》主張『無念者,於念而不念』。壇經云:『前念、今念、後念,念念不住,念念相續,無有斷絕。』可知無念即是不受心念的牽縛。我們的心是由『念』組成的。是念念首尾相續,念念不斷所組成的。當下來了一念,當下這一念跟我是一體,若果我受心念的牽縛,當下這一念即是把我帶走了。能不讓這一念把我帶走,不受這個念的牽縛,心中不留絲毫痕?,無一點執?,即能念念相續,便是『住而不住,於念而不念』了,這就是壇經所說的『無念』了。絕對不是甚?一念不生,不是甚?身心斷滅,更不是耽?於枯寂而不覺之『空定』靜境之謂。


《壇經》主張『用般若觀照,於一切法不取不捨,即見性成佛道』。亦即是《壇經禪法‧修行法要》之『讓覺性自然地覺照到每一個念頭,就是「明心見悟」』。『般若』即是智慧,體驗智慧開悟及破除迷信,方為佛道。能夠於行、住、坐、臥,都做到智慧的觀照自如,不滯住於任何一念,即是所謂『般若觀照』。般若觀照亦是對『佛性』的深切親證,也即是說把『佛性』作為『所知事』,是實在存在的,並且也可被認知的,具體呈現在般若觀照定中,即『見性成佛』。


《壇經》主張『心中眾生,各於自身自性自度』。亦即是《壇經禪法‧修行法要》之『透過觀「自心內眾生無邊」,妙證「自心內佛性」』。能夠觀照自己心內之眾生性,即能證自心內之佛性,自然能生起同體大悲,證內外一如,成就「度一切眾生」了。要知道我們所看見的一切外在眾生相,都只是自心內眾生性的顯現相,是謂之『三界唯心,萬法唯識』,亦即是『內外一如』。所以先要能觀照自心中眾生性,才有能力了知眾生的迷,才有『同體大悲』之功用。同時亦先要開悟,才能把眾生之迷度化成悟,即是使惡的世間因果變為善。禪修世界以『迷、悟』為所依止,世間法則以『善、惡、慈悲』為表現。教人『諸善奉行、諸惡莫作』,是度眾生之最基本功課。知道對方因心迷而作惡,自己不去度化阻止,等同自己犯錯一樣。我去度化但對方不接受,是他自招惡果,亦是我自己德行不夠,功力不足,須再重頭煉。能阻對方作惡,即是功德一場。對身邊所有眾生都要發心救度,即是慈悲。這就是『覺我覺他、度諸有緣』。在禪的證境,生活即禪修,此世界即佛世界,再沒有甚?佛淨土及未來世,當下自足。能『覺我』,自心不迷,即是心靈自由。能『覺他』,度眾生由迷到悟、『諸惡莫作、眾善奉行』,即是生命圓滿。能『覺我覺他』,即是成佛。

禪林塵宇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依戒生定,是在三業清淨的基礎,修得清淨的禪定(三昧、瑜伽等大同小異),為內心體驗必要的修養法。印度從奧義書以來,已極其流行。釋尊參學時,也曾學過。佛雖不滿於一般的禪,但從引發真慧來說,不能不說是方便;所以在佛法的德行中,還是有此一著。習定的方法,儘可不同,但大扺調身、調息、調心,使精神集中而歸於平靜。這有一重要事實,即修習禪定,必以離欲為先。如貪戀一般的現實生活,那是不能得定的。換言之,非鄙視──輕視現實生活,而傾向於內心──身心的理想生活不可。厭人間,欣天國;厭此間,慕 [P230] 他方,都可以得定的。禪定的本質,不外乎厭此欣彼,厭塵欲而欣心樂。由於禪定的離欲,所以初下手時,先「呵五欲」──對於微妙的色、聲、香、味、觸,認識他的過患而厭棄他,尤其是男女欲。三界中的欲界,側重於五欲及性欲。非離這物欲與性欲,即不能得定,不能生色界天,色界是沒有這些欲的。所以如不能依定發慧,那末厭離物欲,厭離男女欲,專心修定,即是外道的天行。印度一般的出家者,即是這樣的。佛法的出家生活,也即適應這一類根性。


  禪定必須離欲,欲到底是什麼呢?微妙的五欲,不過是誘發情欲的因緣。內心一向受著環境的誘惑,所以呵責五欲。欲是習以成性,隨境染著的貪欲。所以說:「欲,我知汝本,意以思想生,我不思想汝,而汝則不有」(法句經)。『雜含經』(卷四八‧一二八六經)說:「非世間眾事,是則之為欲。心法馳覺想,是名士夫欲」。佛法的修定離欲,重於內心煩惱的調伏,並非拒絕世間一切。否則,守護根門,遠離五欲,會同於外道波羅奢那的堵塞聰明了(雜含卷一一‧ 二八二經)。人類有眼等五根,即不能不受用五境;生存人間,即不能不衣食資 [P231] 生。所以佛法的離欲,不是拒絕這些,是淨化自心而適當的──合於社會情況,合於身心需要而受用這些,不為環境的愛著而牽轉。所以『雜含』(卷二一‧五六四經)說「三斷」,有「依食斷食」;『中含』『漏盡經』說「七斷」,有「從用(資生具)斷」。特別是釋尊自身的生活,可作確切的證明。釋尊的生活,不但是糞掃衣,也有名貴的金縷衣;不但是粗食,也有百味食;不但樹下坐,也住高樓重閣;不但獨住山林,也常與四眾共住。佛雖如此,還是被稱為少欲、知足、無事、寂靜(中含箭毛經)。這可見問題在內心;不繫戀於環境,不追逐於塵欲,那末隨緣適量的享受,無不是少欲知足。反之,如貪欲熾盛,那即使遠離人間,粗衣惡食,也算不得少欲,離欲(參雜含卷一三‧三0九經)。同樣的,如說女人為男人的戒垢──男人為女人的戒垢,而戒垢實是內心的情欲。所以犯淫戒,也不像理學者那樣重視肉體的貞操。有比丘因淫欲心重,將生殖器割去。佛呵責他:當斷的──貪欲不斷,不該斷的倒斷了!然而,人類生而有男女根,淫欲不是生死根本,佛法的出家眾,為什麼要嚴格禁絕,不像對於衣食資生的相 [P232] 對節制呢?這可以說:衣食是無情的,雖與社會有關,但比較容易的自由控制。男女的牽制,繫縛力特別強;在男女相互佔有的社會結構中,苦痛是無法避免的,實是障道的因緣。在當時的社會中,適應當時的出家制,所以徹底戒絕男女的淫欲。如人間為北俱羅洲式的,依此而向出世,男女問題也許會像衣食一樣的解決了。大乘淨土中,有菩薩僧而沒有出家眾,即是這社會理想的實現!


  一般的禪定,也有觀慧,如厭此欣彼的「六行觀」;又如四無色的「唯心觀」;「不淨觀」與「九想觀」等,都可從定中去修習,也可修此來得定,但這不一定能解脫。佛法常說依定發慧,所依的定不必是極深的,多少能集中精神就可以了。所以不得「根本定」的,或但得「未到定」的,但是一念相應「電光喻定」的,都可以引發勝義慧,離煩惱而得解脫。如「慧解脫阿羅漢」,不得禪定,但對於生死的解脫,已切實做到。否則,定心愈深,愈陶醉於深定的內樂中,即愈對佛法不相應。如因定而生最高或頂好的世界,也不能解脫,反而是「八難」的一難。佛法修定而不重定,是毫無疑問的。偏於禪定的,必厭離塵境而陶醉于 [P233] 內心。久而久之,生恬必流於忽略世間的現實生活,思想必落於神我型的唯心論。佛法是緣起論,從現實經驗的有情著手。立足於心色依存的緣起論,有自他和樂的僧制,這不是傾向獨善,唯心者的境界。後期佛法的唯心論,與禪師瑜伽師結不解緣,這是有他發展的必然性的。禪定,要遠離物欲與男女欲,但不知定境也同樣的是貪欲。『中含』『苦陰經』中,論到「五欲」,主要的是物質佔有欲。論到「色」,即是男女互相佔有的淫欲。論到「覺」,即四禪定的定相應受。經中一一說明他的味著,過患與出離;禪定以離物欲及性欲為主,而不知禪定也還是無明貪欲的產物。這對於專談「受用」的學者,是怎樣適當的教授!

禪林塵宇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禪學,是一門生命之學;禪修,則是一項生命科學的實驗。若不能發起細水長流的
恆長心、堅忍心,欲成道業,便成妄想。茲將禪修之利益敘述於下,以資感發恆長
心、堅忍心,而助成道業。

(1)消除生活壓力

生活壓力的產生來自心的散亂,及對生活現象的錯誤認識,當透過坐禪訓練,讓心
靜下來時,「覺性」會幫助我們辨別邪正、釐清錯誤,所謂的壓力也就自然消除。

(2)增進身體健康

現代的醫學科技告訴我們,人類百分之七十的身體病痛是來自心內焦急、貪婪、瞋
恚的情緒,佛法亦說:「心生則種種法生」。由此可之,若想增加身的健康,從心
的修養作起,必能得事半功倍之效。

(3)提昇內在涵養

人心不古,道德沒落,乃起因於人們聽不到,或沒有時間聽自己內心「寧靜」的聲
音,所以終日活在追逐名利、權勢、地位當中,時刻為愛恨情仇、憂悲離苦的惡友
所擾害。倘能與「坐禪」為友,則可逐漸遠離名利、權勢、地位,愛恨情仇、憂悲
離苦的惡友,進而昇華內在涵養。

(4)享有禪悅之樂

佛陀說:坐禪能得「現法樂住」,所謂現法樂即是禪定之樂,是一種從絕對寂靜心
中,所產生的美妙快樂,非世間五欲之樂可比,勤於坐禪修持者,能體驗到這種禪
悅之樂。

(5)不為煩惱所縛

佛陀還說:坐禪能得「漏永盡」,這漏永盡的「漏」字就是煩惱的別名,坐禪能使
煩惱永遠止息,獲得究竟解脫,故言漏永盡。

(6)開發本具智慧

楞嚴經云:「攝心為戒,依戒生定,依定發慧。」,這裡所講的智慧是「般若」的
意思。般若是梵文譯音,翻成中國話叫智慧,是一種能體悟宇宙人生真象的智慧,
非一般世智辯聰。由於「般若智」是一切有情眾生本具的,只要假以時日的坐禪修
練,就能顯發出來,故言開發。

(7)明見清淨本性

「何期自性本自清淨」,這句法語是六祖惠能大師開悟時說的,若語譯成白話即是
「沒有想到人們的靈性本來就是清淨無染的」。坐禪能幫助我們得到這種體證,找
回我們的本來面目。

(8)圓滿成就佛道

有僧問:「甚麼是佛道?」
馬祖禪師說:「即心即佛,無心曰道。」
現前這一念心如何做佛?既已無心如何悟道?佛道是甚麼?唯證方知。唯精勤於坐
禪者能證,唯證悟者能圓滿成就佛道,望君努力坐禪才是!佛道是甚麼?參!

禪林塵宇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不可一開始念咒時,就加入自己的思想,乃至思考本尊性

                         德…等。

                  二、不可動腦力,以及意識作用。

                  三、以禪定力,以及平日對本尊性德的認知,進而於日常生活

                         中的體受,內心自然流露出來,產生無比的歡喜、親切,

                         如與本尊融合不可分的感覺心境去念咒。由前可知,念誦

                         咒語時,不可動到腦力、亦不能用意識、想去帶動意境。

                         如禪坐逆呼吸法,不可用意識去控制呼吸,必須在極其放

                         鬆,身心的不見的狀態下去感覺、隨順呼吸。所以禪坐念

                         咒不是坐到後來皆空空的,什麼都沒有了。而是在寂靜中

                         應念而生本尊的形相,然後直心而誦,誦之當中不可用自

                         己的思想去營造氣氛,念到後來,內心會很自然流露出本

                         尊的精神,生起高興,進而籠罩在本尊的高大身——我即

                         本尊,本尊即我,然後儘情的念誦咒語。

禪林塵宇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禪宗所說的悟,是擺下萬緣、心無執著,既無可求、亦無可捨。一念能夠擺下萬緣,此一念就在悟中。頓證、頓悟是沒有漸次、不假階梯的,所以也沒有必要顧慮到臨終時悟與不悟的問題。


 


禪的修持,切忌將心求悟、以心待悟。求悟不得悟,待悟即是迷;因為企求和等待都是妄念、執著、攀緣、放不下。所以、真正的禪者,知道有悟這樣東西,但並不以悟境的貪求為修行的目標。悟境是在修行之前的一種觀念,在修行的過程中,必須將此觀念擺下,才能真正得力。所以,禪者修行,重視過程不重視目的。在修行過程中依照明師的指導,用正確的方法,精進不懈、勇往直前。所謂一摑一掌血,一步一腳印,貼切著每一念,不容瞻前顧後,念念不斷、絲絲入扣、綿綿不絕,功夫自然得力。得力之後,始知悟與不悟、生死與涅槃,和修行了不相關。


 


但是一般初學佛者,雖已知道生死是苦海、涅槃是彼岸,但卻不知生死和涅槃之間,並沒有絕對的界限。所以要畏生死而求涅槃,認為未悟之前是為煩惱所縛、為生死所苦、受眾苦煎熬,但若一旦開悟,就能了生脫死、得大自在。殊不知這是方便說,是為迷人說,不為悟者說,以此誘導迷人來修學佛法。一旦進入佛門,生信起修,就要告訴他們,修行不為目的,悟境也是執著,除執著才能開悟,才能離開生死的煩惱。如能有此認識,即不會再有求悟、待悟之心。


 


倘若一生修行,都不得力,也就是自始至終,無法體驗捨執、離執的功夫。經常都在畏生死、求菩提的心態下,努力修行,那更不必擔心死後下墮三塗了。因為心向涅槃,總比心向地獄來得好。佛法重視願力和業力,依願力為前途的導向,但因修行時業力的障礙,此生雖然可能無法得到解脫,但也不會離開三寶。此生若不成,來生可再繼續,在願力的引導下,努力於戒、定、慧三學的修持。也就是持戒的福業及定業、慧業,三者相加,必能使之上生天國、往生淨土,乃至成就菩提;至少也還能夠轉為人身,繼續學佛修行。


 


所以,修行的禪者,第一:不必為死後的去向而擔心。第二:如果自己功力淺薄,沒有把握,沒有自信,不知自己的願力有多強、修行的功夫有多深?唯恐由於願心不強,戒、定、慧三業的功力不夠,臨命終時會受到惡業的影響,魔冤的牽引,而離開三寶,墮至三塗,於此出沒生死,再也無法回頭,那就最好一方面依彌陀的本誓願力,以求往生西方淨土;一方面以禪修等一切的修行功德,增長往生淨土的資糧,這樣是最可靠的。


 


所以,中國在宋朝以後,禪淨交流且倡導禪淨雙修,是以禪的方法和求生淨土的願力兩者並重。倘使禪修的功夫得力,則自可不愁悟或不悟;不然的話,也能以殊勝的淨土為其暫時的歸宿。


 

禪林塵宇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佛教一開始,就教眾生如何供養,以求福報功德。佛陀在世時,

           人們即以衣 服、臥具、飲食、醫藥四事行供養,依此表達對佛陀之誠心

           及敬意。甚至嚴掃家門,別具莊嚴香室洒水塗香泥治道,羅列種種延請

           佛陀至家裡供養。佛滅後不能親承佛之音容,遂運「誠」供養。為安慰

           自心,於安奉舍利之塔廟前,供養種種物質,以表達對佛陀至誠之追思

           ,這種方式遂蔚成風氣,大為流行起來。但在大乘經典提到,欲供養諸

           佛世尊當修三種法:1、發菩提心、2、護持正法、3、如教修行,如此

           方名真供養。由此可知法供養的思想,逐漸興起。此正如侍奉雙親,雖

           奉之以甘脂,若未能順其心意,則食之無味,非為真孝順。對佛陀人格

           的信仰,最佳表現方式即順其心意而行,接受其思想並如法奉行終生不

           渝。而發菩提心、謢持正法、如教修行,正是佛陀偉大的遺教。


        
真言密教之供養,是絕一全體的供養。在基本教理上,大日佛為宇

           宙唯一絕對之主體,喻為真如本性。而山河大地,一草一木一瓦一石乃

           至諸佛、菩薩、天龍八部,皆為大日如來之等流分身。皆包含大日佛性

           ,雖為等流分身卻未能滅其全一之體性。有如天下諸水,無論江水、海

           水、河水、井水……皆等同一味--水味,此水味即全一之真我。又如

           :花令人心生喜悅、美感、希望、光明、安祥……等諸多覺受,此與大

           日佛本具之德並無兩樣。是故雖是一瓣花一滴水之供養,均是絕一體性

           之供養。而一切即大日,大日即一切。絕其能所運心供養絕一之體性,

           故能遍及十方法界,成就大曼荼羅供養。因此供養非僅限於物質上,心

           理上之供養尤為重要。遍法界之實相的一花、一香,當體即無量無數之

           香花供養故,即成無量無數之香、花供具,供養遍法界一切如來。正如

           五供養偈云
             
                                【我今所獻諸供具,一一諸塵皆實相;

                                   實相普遍諸法界,法界即此諸妙供;

                                   供養自他四法身,三世常恒普供養;

                                   不受而受哀愍受,自他安住秘密藏。】

            又如:摩尼供文


                               【淨心為塗香,萬行為妙花

                                   功德為焚香,果德為飲食

                                   智慧為燈明,供養自心中

                                   心王大日尊,心數曼荼羅

                                   三界為一心,心外無別法

                                   自心自供養,色心不二故

                                   五供養諸麈,六大所和合

                                   大曼荼羅身,顯形等諸色

                                   手印標幟等,三摩耶法身

                                   真言色聲中,文字句義等

                                   法身曼荼羅,供養自身佛

                                   四處威儀等,羯磨之法身

                                   我今四法身,諸佛同一體】


                  此處由摩尼供文可知,吾人全一的體性與諸佛無異。由自性全一真

           我展現,投入於每一事物上,去展現內在秘密無盡莊嚴之境界。「心王

           大日尊,心數曼荼羅,三界為一心,心外無別法,自心自供養,色心不

           二故。」正是密教供養之精髓,以自我全一真如之無限,與法界中全一

           之體性,相互涉入融合為一去體悟當相即道智,輾轉相互供養自證理趣

           ,將一切活躍於無限。

禪林塵宇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二千五百年前,佛陀就教導弟子,坐禪固然重要,行禪也是很重要。那時候的佛弟子,著衣,持缽,偏袒右肩,舉步端莊,心依止著禪法,法依止心,心念全在行禪的狀態之中,而走入純潔的境界。脫、泰然的時光。行禪的目的就是行禪本身,重要的是步行,而非到達什麼目的地。行禪也不是為了某種特定目的,其本身即是目的。每一步都充滿了平和與喜樂,沒有急忙匆促,沒有行色匆匆,讓我們可以從日常生活的焦慮不安與憂懼中解脫,回歸到安然休閒地生活步調,一切憂愁都可以很輕鬆自然的放下!

禪林塵宇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修學佛法的核心,在於「戒定慧」三學:「戒」有防護、淨化身器的作用;「定」能澄淨心識;「慧」能斬斷煩惱。我們學習佛法,即是要藉著禪定開發智慧、斷除煩惱,而能夠獲得解脫。


  所謂修定,即是要讓我們的心識得到統一與清淨:首先我們透過持戒,使得色身清淨,在色身清淨的基礎上,再透過禪定使我們心識淨化與統一。心識的淨化與統一,能使心產生很大的力量、產生高度的覺明,智慧即隨之開發,因而能斷除煩惱。


  我們如何由定發慧呢?即是透過打坐、禪坐。基本的禪坐包括了:一、禪坐的預備工夫;二、禪坐的正行;三、禪坐之後的護念。最主要的部份是禪坐的正行,即法門的止觀運作。當然,我們在日常生活之中,也要常常防護我們的身心,也就是要善護淨戒、心念。









【一、禪坐的預備工夫 】
  我們一般打坐需要調合身心,首先,要先調身、調呼吸。調身就是把腿盤起來,結跏趺印、身體挺直、牙齒咬合、舌抵上顎。打坐之前微微搖動身體,調整身體的關節。身體調好後,慢慢深呼吸幾口氣,坐定讓心慢慢靜下來,即可開始使用自己的法門。

禪林塵宇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內觀(Vipassana)是印度最古老的禪修方法之一。在長久失傳之後,兩千五百多年前被釋迦牟尼佛重新發現。內觀的意思是如實觀察,也就是觀察事物真正的面目:它是透過觀察自身來淨化身心的一個過程。開始的時候,藉著觀察自然的呼吸來提昇專注力;等到覺知漸漸變得敏銳之後,接著就觀察身和心不斷在變化的特性,體驗無常、苦、以及無我的普遍性實相。這種經由直接的經驗去了知實相的方式,就是淨化的過程。這整條(法的)道路,對於全宇宙普遍性的問題而言,正是普遍適用的治療藥方;而且不是只專屬於特定的某個有組織的宗教或宗派。因此,不管什麼人,在任何時間、地點都可以修習,沒有任何限制;不會因為種族、背景或宗教的不同而有所衝突。每一個人都能平等無差別地獲得實際的效益。



二、特色

• 是一種能將苦從根拔除的方法

• 是一種生活的藝術,每一個人因而能對社會有正面的貢獻

• 是一種淨化心靈的方法,使我們能以寧靜、平穩的方式去面對生活上的緊張、困難和問題。

• 不是基於盲目信仰的一種典禮或儀式

• 不是一種知識上或哲學上的滿足

• 不是一種休閒、渡假或社交的機會

• 不是對日常生活磨難的一種逃避



三、歷史

  內照正觀(Vipassana),簡稱內觀,是由釋迦牟尼佛所傳下,在阿育王時期,由須那迦及鬱多羅二位尊者傳至緬甸。二十世紀初期緬甸最有名的論師雷迪比丘老師將此法門依次下傳(1)薩亞•烏鐵(2)薩亞基•烏巴慶(3)S.N.葛印卡。一九六九年起葛印卡老師將此法門反哺印度,其後遍傳歐美、日澳、泰國、尼泊爾等地。此法門直接對治煩惱習氣,效果甚佳,廣受歡迎。

禪林塵宇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 Dhammakaya "來自巴厘文。意思是‘法身’。這個辭彙普遍片的出現在北傳和南傳的佛教經典裏。入法身法門是世上唯一的禪修法門教導人們如何讓心回到我們原來心的安住處,這就是它的獨特之處。 因為我們的身體中心點就是我們開悟之道。如果心越靠近心的安住處,你就會感覺到心靈的喜悅。這種喜悅是自然形成而獨立的,它不需要外界的任何支配。

入法身法門的禪修會提升我們內心的道德意識和淨化我們的心靈。這會讓精進的禪修者變得更溫和親切,也會避免對人造成口頭上或行動上的傷害。壞習慣會漸漸的消失而好的習慣會相對的成長。禪修會對個人的習慣和事業產生正面的影響。

禪林塵宇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在佛教中的“密法”一詞有兩種含義﹐一是與廣行般若波羅密多(行法)相對的深密般若波羅密多(觀法)稱密法。這種密法指的是性空真理。祗有銳根高智之人才能認識這種真理﹐普通弟子講性空妙理。在這種情況下將性空之理稱作深密。如《解深密經》所說的“深密”就指這種情況。“禪宗”顧名思義﹐重點是修禪悟真﹐所謂的“悟真”和“見性”的“真”和“性”就是指實物的本來面貌﹐萬法的本性﹐就是般若經所開示的中觀妙理。這種妙理雖屬深奧難解之密義﹐但從法理上講﹐仍然屬於顯法﹐並不屬於金剛乘密法。因為真正的密法﹐有一套與顯法截然不同的根﹑道﹑果解行系統。 


禪”是梵文“禪那”之略稱﹐意為“止息妄念﹐心住一境”。禪學與戒學﹑慧學統稱佛門三學﹐經﹑論﹑律三藏分別解說三學。“禪宗”又稱佛心宗﹐明見真如佛心為其宗旨。坐禪開發真知﹑明見真如佛心是大乘顯密教乘證道的共同特點﹐並不能說修止觀是“教外別傳”﹐禪門獨具的特點。其法自印度傳來﹐從大迦葉到二十八祖菩提達摩都是印度高僧﹐其修定開悟之法﹐都來自佛經﹐有據可查。禪家啟發開悟﹐多用比喻的方法﹐在佛經中到處可見﹐也並非禪家獨創。因此﹐禪是中國人發明創造之說法是不能成立的。 

禪林塵宇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楞嚴』是經名,今由楞嚴寺發起講經,故講楞嚴大意。本人初出家時,讀誦楞嚴經,頗有啟發。民三四、在普陀著大佛頂首楞嚴經攝論。民九、在湖北演講,編成楞嚴研究。楞嚴經對於本人自身修學上,亦有因緣。故今講大意,殊覺深切有味。


 


 


 


非縱欲 非節欲 非絕欲


伏斷劣欲以發達勝欲


由此有楞嚴之緣起


 


『法』之字義最寬廣,今人稱宇宙萬『物』、宇宙萬『有』,還不及法字之寬廣。法界之法,通括一切法為名。近之如各人本身,遠之如十方法界;小之如一微塵,大之如全地球。法雖普遍於一切,但法之真實相,一切眾生迷而不知,不能認清法之實相,因此心起顛倒執著。能如實覺知者為佛,或稱佛陀、浮屠,即覺者。覺即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此云無上遍正覺。覺者、謂於諸法實相如如相應者,因此法是如實覺知之法,故惟佛與佛,乃能究竟。


 


一切眾生,無始迷惑顛倒,今以佛之覺法開示,使眾生聞而悟入。在此世界應化現身,為開示眾生故,方便說三藏十二部法,謂之佛法。楞嚴經,亦是佛隨順眾生應機說法所開示的一部經典。佛即現身人間說法,人類為眾生之一,今即以人類來代表一切眾生。


 


眾生的根本動力,即是意欲。意欲是一種傾向和願望的精神作用。人類或其他一切眾生相續不斷生長發展的原因,即由意欲所發動。法華經云:『三界所生,貪欲為根』。阿含經云:『三界有情,皆依食住』。住字有相續生存義。食分段食、觸食、思食、識食四種。段食、觸食,領受六塵,資養身命。段食如每天領受飲食是。觸食指所穿衣服、所住房屋、所見所聞等等而言。故衣食住均包括在食字內。思食即前途有希望,向前進取,如希望斷絕而能百折不回,勇往直前延續生命之義。識食指第八識,受前七識熏成諸業種子,持身命相續不斷義。欲界眾生,不離段食;無色界甚深禪定非非想天,壽命相續,不離識食。故三界眾生,皆依食住。圓覺經云:『欲界眾生,皆以婬欲而正性命』。欲,包括五欲。由色、聲、香、味、觸,或財、色、名、食、睡起欲。欲界中之有情眾生及無情器界,均由陰陽二性所結合而生存。據科學談物質,電子由陰電繞陽核而成原子。有情眾生更為顯著,由父母和合而成身命,生命相續。須由二性和合而成或陰或陽之性,再求和合,由矛盾而統合,由統合而矛盾。故欲界特性,即依婬欲。婬欲亦是意欲之一,為人類欲之一種。人類在天性上即有男女、飲食之意欲。欲界眾生,賴食與色生命相續,不斷地造作和享受。


 


對於欲界人類意欲的發展或制止,中外聖傑賢豪,主張不同。一、縱欲說:西洋的近代文化,對於意欲,縱任其流行,不加阻止。儘量的發展意欲,滿足意欲。所以征服自然,創造出物質文明。二、節欲說:中國儒家及各國賢哲,多有不主縱欲者。要在相當的限度內,施以節制,不令泛濫。三、絕欲說:中國道家及一部分宗教家與印度數論派等,修禪定求解脫,認定人生意欲是根本使人不安寧的東西;對於意欲,主張斷絕超脫。根本否認食、色五欲,超出欲界,修色、無色定、到無想定或非非想定。而佛教之聲聞、獨覺二乘法,超出三界,斷絕意欲,證無生,入涅槃,亦屬絕欲說。


 


大乘佛法,對於有染性的劣欲,要降伏斷除;縱劣欲則為患不淺,故除惡務盡。無漏的清淨勝欲,同是意欲,如節勝欲又妨礙向上發展,故應導引擴充。惟大乘佛法,伏斷劣欲,發達勝欲,故法身般若大悲大願。


 


修行者,發何種信,是何趣向,所行所趣,在何地位漸次伏斷劣欲,發達勝欲。由菩薩行以至成佛,有斷德、智德、恩德。斷德即伏斷劣欲而致;智德、恩德,即發達勝欲所成。由此有楞嚴之緣起。楞嚴經的當機人,即阿難陀尊者,為佛弟子,多聞第一。發心出家,持比丘戒,求阿羅漢四沙門果。所處行位,尚未發大乘菩提心大悲願。經云:『塗中獨歸,其日無供。即時阿難執持應器,於所遊城,次第循乞』。時因阿難未證聖果,乞食資生,因有宿緣,遇摩登伽。經云:『經歷淫室,遭大幻術摩登伽女,以娑毗迦羅先梵天咒,攝入淫席,淫躬撫摩將毀戒體』。摩登伽女之母有咒術,迷惑人性。其時阿難遭遇苦難,不能自救。仗佛力說咒,由文殊師利菩薩前往救脫,並引摩登伽出家修行。


 


眾生生死輪迴,緣食、色之欲,初修行人易墮其難;要仗大乘佛法不可思議力之所救護,故楞嚴經之緣起,即在如此。蓋明小乘無力,自救不了,非由大乘威德以救之不可。為降伏食、色劣欲之障難,乃依菩提心四弘誓,發展大願大欲。故阿難既脫苦難,即痛哭流涕,求大乘修行禪定功德法、及聞法開悟。即云:『願今得果成寶王,還度如是恆沙眾!將此深心奉塵剎,是則名為報佛恩。伏請世尊為證明,五濁惡世誓先入,如一眾生未成佛,終不於此取泥洹!大雄大力大慈悲,希更審除微細惑;令我早登無上覺,於十方界坐道場』。依欲界生死相續之法,身心均不清潔。一念大乘智慧相應生空法空,一切劣欲降伏,真如法身現前,遂發為大乘勝欲。


 


以上伏斷劣欲以發達勝欲,為全經緣起,乃有以後七卷經文之演述。

禪林塵宇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非色集 非神造 非空出


心迷業繫與心悟量超


由此顯楞嚴之實相


 


一、色集:色,與物質的意義彷彿。如曰四大、五根、五塵,在佛典上均名色法。印度、希臘古哲學家,講萬物由風──即空氣──所成,或說萬物由水所成,由火所成,由土所成,或說四大合成。我國說由五行所成。現在科學家說:心理的精神現象,從生理的有機體發生;生理上的有機體,從無機體的物質原素組成。由化學上分析,萬物不過由八九十種原質所成。由原質析成分子,分子析成原子,原子再析成電子。故宇宙萬物,是由色法集合而成。


 


二、神造:婆羅門教,認為世界萬物由大梵天或大自在天所創造所主宰。耶教等均主神造,一切由神支配。三、空出:萬物出於有,有出於無,虛無為道本,虛無為萬有出生的根源。如中國的道家。在印度亦有虛無外道,萬物之本,歸之於空。上列各種學說,離合錯綜,非常複雜。舉其大要,約分前述三類。


 


如上所述,宇宙變現,似有一定體相不可踰越之界限。其實三界眾生生死流轉,無始無明迷惑顛倒,起煩惱業,得分段報,而有一切大小、自他等差別。經云:『一切眾生,從無始來迷己為物,失於本心,為物所轉;故於是中觀大觀小,若能轉物,則同如來身心圓明,不動道場,於一毛端遍能含受十方國土』。因心迷故,佛與眾生平等不二之真性迷失,業果相續,起種種顛倒煩惱,造種種業。心迷業繫,則成各類眾生世界。心悟則所有一切世界眾生業果限量,當下超脫;一切眾生,同於諸佛法身。現前眾生世界,即是諸佛淨土。宇宙變現,大致如此。經云:『寶覺真心,各各圓滿,如我按指印海發光,汝暫舉心塵勞先起』。寶覺真心,具足無量清淨功德莊嚴。迷惑顛倒未盡,不得自在。故經云:『疑惑銷除,心悟實相』。


 

禪林塵宇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