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分類:禪道法林 (158)

瀏覽方式: 標題列表 簡短摘要













 
超越時空自在禪
 
















文/悟覺妙天禪師

 


  在修禪的第一關裡,要破「生死關」。我們瞭解一個人的生命價值之後,就可以破生死關。一個有智慧的人,追求無生無滅的生命,這是無價之寶。沒有修禪的人,所追求的都是生滅物質的花花世界,物質的東西追求多了,自己的生命就會被埋葬,而自己察覺不到。




以智慧回饋社會


  禪修的人,會有冷靜的頭腦,也有靈敏的思考力和分析判斷力,看一樣事物會看得非常具體,非常圓滿。而沒有智慧的人所看到的,可能是一個邊,一個角,因此容易偏差。當我們有了智慧,確定了人生的價值以後,明白了人自出生來到人間,不只為了賺錢過好日子,賺錢本來是一件好事而非罪惡,但是要將所賺來的錢,取之於社會,回饋於社會。大家在教養兒女時,給他財富不如給他智慧,再讓他以得到的智慧,去照顧更廣大的群眾。


  所以修禪,不只是為了身體健康,更重要的就是得到智慧,智慧就是要進入心靈的境界。我們類生活在三次元的世界裡,所謂三次元的世界,就是長、寬、高,如果加上時間,包括過去、未來,就是一個四次元的世界,再加上空識,包括過去、未來,就是五次元的世界。修禪就是要超越時空,如果不能夠超越時空,就會是時空在支配,也就是活在知識的世界裡。超越了時空的世界,才能超越潛在意識,進入智慧的世界,也就是心靈的世界。何謂「超越潛在意識」?就是心靈不受五官意識的干擾會回歸於寧靜的世界,心靈不受身體和心理的干擾,而超越自在。




超越時空自在禪


  佛經上所講的「輪迴」就是因為「神識」的存在,如果沒有神識的障礙,就超越了輪迴,所以神識是決定輪迴的最主要因素。換句話說,一個人臨終時,心裡沒有任何罣礙,死得很自在,就不受輪迴;如果很多事情放不下,就沒有辦法解脫,就要受到輪迴的命運。神識就是死後的靈魂,本來我們的人體是會發光的光體,就因為被煩惱神識包住,好像太陽光被雲遮住一樣,看不到它原有的光;我們人在往生時,會依神識的境地,淪落到那一個未可知的地方。


  我們超越了潛在意識,及第八意識的光明藏,就可以看到自己自性的光,這個光不在外面而在裡面—它是生命之光,智慧之光,充滿超能力,比人的頭腦,或一般人所知道的力量,要大上好幾萬倍,是一種很不可思議的力量。修禪的最終目的,就是要找到自己心靈之光,這種心靈的光,才是本來的自己,才是來自於大宇宙的生命體,是一切生命的來源。


 


禪林塵宇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作者 釋從信比丘(摘至阿含經的疑難)

什麼叫做五欲呢?色聲香味細滑就叫做五欲。禮佛,說話,吃飯,穿
衣,睡覺,都不離此五欲。無論在家出家,若離此五欲,似乎是不著
邊際,不可活,無此世間,無此人。若是如此,云何離五欲而修禪呢


若不離此五欲,見美色而生淫欲,聞音樂而陶醉於淒迷中,聞香而增
長欲貪,食味而不知饜足,摸觸細滑而想入非非,滿足五欲之樂則增
長貪欲,不滿足則增長瞋恚,無時不在貪欲及瞋恚二邊永不遠離愚癡
,若是如此,云何不離五欲而修禪呢?

若仔細觀察,則知此二疑中有重疊之處,一則不能離色聲香味細滑而
禮佛說話吃飯穿衣睡覺,一則於色聲香味細滑中增長貪瞋癡。重疊之
處是色聲香味細滑。若於色聲香味細滑不增長貪瞋癡,並不妨礙日常
生活之安穩自在。經文中說:「離欲而生明」是說即此色聲香味細滑
五欲而離貪欲瞋恚愚癡之繫縛,色聲香味細滑只是生活品目,美妙之
五欲於我無貪,無常變易則任令它變去,粗俗之五欲於我無瞋,不害
我安穩自在,我無時無刻不在明中,無時無刻不在禪中。

若不如此會,而以為既然不能離色聲香味細滑五欲而得生活,生活之
品味便在五欲中,若無貪瞋癡,五欲味同嚼臘,生不如死,要當適度
品味五欲之樂,令生活多采多姿,所謂禪便在平常生活中顯露無遺,
是故說不離五欲而修禪。

現代人正流行此種不離五欲而修禪之時尚,殊不如此種見解不新鮮,
早在釋迦牟尼佛住世時就很流行。究其實際,不止於此,更久遠前,
沙門婆羅門就都實踐此種所謂現代禪。所謂現代禪正其名應叫做「當
代禪」適應當代之生活禪。

為什麼說此種生活禪久遠以來便已代代流行呢?五欲之樂只要有一絲
絲不捨之情,因為諸行無常,所不捨之情變易而憂悲惱苦生,所謂品
味生活,只是文學名詞,實際是苦中作樂,強顏打扮出一副逍遙自在
的樣子。聰明之士深知欲患,念茲在茲云何解除生活重擔,長阿含五
經大正一冊三八頁:「時彼眾中獨一人作如是念:『家為大患,家為
毒刺,我今寧可捨此居家,獨在山林閑靜修道。』即捨居家入於山林
寂默思惟,至時持器入村乞食,眾人見已皆樂供養,歡喜稱讚:『善
哉此人能捨家居獨處山林,靜默修道捨離眾惡。』於是世間始有婆羅
門名生。彼婆羅門中有不樂閑靜坐禪思惟者,便入人間誦習為業,又
自稱言:『我是不禪人』於是世人稱不禪婆羅門,由入人間故,名為
人間婆羅門。」這是人類的可憐之處,一面想解脫生活重擔,又不能
捨五欲之樂,便入人間誦習為業,所謂誦習為業,就是以宗教為職業
,如現代社會中之說法師,禪師,誦經師,地理師,占卜相命師,咒
師,如是種種,五花八門,總之不離五欲而探尋出世間之幽微,就是
不禪人,不是專業坐禪人。

此種不離五欲而又自命清高之士便宣揚不離五欲而修禪之理念,正中
欲中人的下懷,一面可享五欲之樂,一面可得出世間智慧,流行所及
,成群結隊,蔚為時尚。於世尊住世時,提婆達多便倡導此說:不離
五欲而修禪。

雜阿含四九九經大正二冊一三一頁中:

尊者舍利弗問月子比丘言:「提婆達多云何說法?」

月子比丘語尊者舍利弗言:「彼提婆達多如是說法言:『比丘心法修
心,是比丘能自記說,我已離欲解脫五欲功德。』」

舍利弗語月子比丘言:「汝提婆達多何以不說法言:『比丘心法善修
心,離欲心,離瞋恚心,離愚癡心,得無貪法無恚法無癡法,不轉還
欲有色有無色有法,彼比丘能自記說言,我生已盡,梵行已立,所作
已作,自知不受後有耶?』」

月子比丘言:「彼不能也,尊者舍利弗。」

月子比丘依止提婆達多出家,是提婆達多的弟子。提婆達多不離五欲
修禪而證得五神通,自以為受用五欲功德而離於欲患,已自證解脫,
所以平日教導弟子修禪,強調只管修禪,水到渠成能自記已離欲解脫
五欲功德,不必離貪欲心不必離瞋恚心,不必離愚癡心,適度品味五
欲生活不害修禪。文中「心法修心」就是止觀修心,「心」就是止,
「法」就是觀,即止即觀而止觀合一即是修心,即是修禪,只管如是
修行,不管戒定慧學,終將自記已離欲解脫。此種見解背離佛法,為
什麼呢?佛法之核心在苦集滅道思惟,永盡貪瞋癡為無上止息,為殊
勝止息,為涅槃,為滅諦,止觀只是永盡貪瞋癡之工具(詳見雜阿含
四七四經),而提婆達多顛倒說,認為只管修禪,不必離貪瞋癡,所
以舍利弗反詰月子比丘,何不如是云云。

從經文之記錄而可知,不離五欲而修禪之理念及其行為,其來有自,
學者若樂此不疲,只是遠承久遠劫以來人類難以兩全其美之修禪行為


不立文字不離五欲之禪似乎源自提婆達多,而非釋迦牟尼佛,若更往
前可遠溯自不禪人。有情眾生嚮往修禪之神秘,不辨真實,任運瀟灑
而為之,實質只是休閒活動,玩玩之後一笑置之。若當真以為不離五
欲修禪而得離欲解脫,並且付之實施,物以類聚,必然引起同類共鳴
,欲心相投相引,諸般欲心鬼神也來相應,不生異相異能也難,遭遇
恐將不太妙,如提婆達多證五神通,終至害佛而墮落。又如難提比丘
,不離五欲而常樂坐禪,雖然坐禪時不思五欲樂,身心皆是五欲質料
,譬如大便必招來蒼蠅,譬如妓女必招來嫖客,譬如肉塊必招來競啄
,欲心類鬼神趁便相應,得世俗定心解脫,證五神通,一日從四禪下
坐,時天女來至前立,向來標榜不離五欲修禪的,自不忌畏美色,只
管品味現前,欲心瞬間熾盛而還自以為離欲解脫,自在受用五欲功德
不害禪,於是向前擁抱,天女作態,滑溜溜飄出欄外,難提比丘也尾
隨追逐,至寺院外有倒地死馬,天女忽爾隱沒,難提比丘即於死馬身
上行淫欲,五神通不敵死馬之女相,犯了不可悔罪,痛哭流涕都已不
能挽救愚癡之後果。源本就不離五欲,此種下場可想而知,不離五欲
修禪實際是修慘,可是學者都不知警覺,竟然聞說留惑潤生,信以為
真實,也不查覺留惑潤生與四聖諦背道而行。

知否?絲絲欲心如同星火可以燎原,如來呵責諸欲,從未說適度舒解
欲心得以調適身心,一絲舒解即是放縱,前功盡棄還不自知,不離五
欲而修禪,所修是何禪可想而知,正是俗人笑罵歡喜禪。修殘!修慘


禪林塵宇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談禪修 歸敬 世尊 阿羅訶 等正覺者!





  • 甚麼是禪修



    • 狹義的:禪坐以達心靈的專一與澄淨


    • 廣義的:行、住、坐、臥日常生活中,心靈的鍛練、淨化與智慧的提昇


  • 禪修錯誤觀念的釐清 



    • 追求神通感應


    • 禪修為強身


    • 禪修是氣功


    • 禪修是修氣、脈、明點


    • 禪修為特異功能


    • 禪修是修行的全部


    • 禪不在坐


    • 依定一定發慧


    • 定是目的而不是手段 


  • 為何禪修 (禪修的目的)



    • 心靈的淨化


    • 智慧的提昇


    • 慈悲心的開展


    • 培育活在當下的覺照力


    • 成辦解脫道的智慧解脫


    • 培育菩薩道利益眾生的勘忍力 (依住勘能性,能成所作事 ── 成佛之道偈頌)


  • 禪修的原則 (雜阿含624)



    • 依於慈善的心念和正確的動機來禪修 (直其見)


    • 持守清淨的五戒行或十善德,在身口二業表現出善良的德行 (淨其戒,具足三業)


  • 禪修的功德



    • 為得現法樂


    • 為得勝知見 A. 修光明想 B. 修淨想 C. 引發神通


    • 為得分別慧


    • 為得漏永盡


  • 禪修功德的流弊



    • 得現法樂 -- 耽溺於禪樂,成為不問人間疾苦的隱遁者


    • 得勝知見 -- 淨觀易走入偶像崇拜的鬼神信仰 神通易走入權威崇拜的神秘主義


  • 禪修的層次



    • 人天道 -- 發心:求增上生,得現法樂及後法樂
      禪修:依四禪八定或 (慈、悲、喜、捨) 四無量三昧


    • 聲聞道 -- 發心:發出離心,種『順解脫分善』,得涅槃解脫樂
      禪修:依四念處、八正道、乃至三十七道品或無量心三昧或空、無相、無所有的三解脫門(即三三昧),離我慢而得清淨知見--無漏智


    • 菩薩道 -- 發心:發菩提心、大悲心,依空性見,修六度四攝,得悲智究竟樂
      禪修:勤修八斷行(欲、精進、信、輕安、正念、正知、思、捨),滅五過失(懈怠、忘聖言、惛沉掉舉、不作行、作行),依九住心(內住、續住、安住、近住、調順、寂靜、最寂靜、專注一趣、等持)入禪支;禪觀同聲聞道


  • 禪修的方法



    • 止禪 (奢摩他Samatha) -- 四十業處 (十遍,十不淨,十隨念,四梵住,四無色,一想(食厭想),一差別(四界差別))


    • 觀禪或內觀(毘缽舍那Vipassana) -- 四念處與七覺支


  • 禪修的途徑 (雜阿含464) :  (1) 由止到觀(止行者) (2) 由觀到止(純觀行者) (3) 止觀雙運


  • 禪修的解脫目標



    • (1) 慧解脫 -- 以正念與智慧為要點,解脫煩惱障,得心自在樂


    • (2) 俱解脫 -- 以禪那為根基,解脫定障與煩惱障,得現法樂住


  • 禪修的前方便



    • 五法多所饒益 (雜阿含801)
      (1) 住於淨戒,波羅提木叉律儀,威儀、行處具足,於微細罪能生怖畏,受持學戒
      (2) 少欲、少事、少務
      (3) 飲食知量,多少得中,不為飲食起求欲想,精勤思惟
      (4) 初夜後夜,不著睡眠,精勤思惟
      (5) 空閑林中,離諸憒鬧


    • 具足五緣、呵五欲、棄五蓋 (小止觀)



      • 五緣 -- (1) 持戒清淨 (2) 衣食具足 (3) 閑居靜處 (4) 息諸緣務 (5) 得善知識


      • 五欲 -- 色、聲、香、味、觸


      • 五蓋 -- 貪欲、瞋恚、睡眠、掉悔、疑


    • 六種前方便 (成佛之道) (1) 密護於根門 (2) 飲食知節量 (3) 勤修寤瑜伽 (4) 依正知而住 (5) 知足 (6) 心遠離


  • 禪修的次第



    • 依止善知識


    • 正見具足


    • 五戒、八關齋戒


    • 活命遍淨、資具依止(飲食、衣服、臥具喜足聖種)


    • 正念正知


    • 根律儀(離五欲)


    • 三妙行 (身口意三業清淨;樂斷樂修聖種)


    • 安那般那念 (Anapanasati;入出息念、持息念、十六勝行、十六特勝)


    • 四護衛禪 (死隨念、不淨觀、佛隨念、慈心觀)


    • 四念處 (Satipatthana 身、受、心、法)


    • 七覺支 (念→擇法→精進→喜→輕安→定→捨)


    • 四禪支 (Jhana 初禪→二禪→三禪→四禪)


    • 七清淨 (戒淨→心淨→見淨→疑蓋淨→道非道知見淨→道跡知見 淨→道跡斷智淨→得無餘涅槃)


    • 十六觀智 (名色識別智→緣攝受智→思惟智→生滅隨觀智→壞滅隨觀智→怖畏現起智→過患隨觀智→厭離隨觀智→欲解脫智→審察隨觀智→行捨智→隨順智→種性智→道智→果智→省察智)


  • 禪觀所緣的抉擇



    • 勝解作意 (假想觀)


    • 真實作意 (如實觀)


  • 禪修的方法 調身,調息,調心


  •  禪修驗證



    • 契合中道 (八正道)


    • 心靈的淨化


    • 智慧的提昇


    • 慈悲心的開展


    • 活在當下的覺照力


    • 人間的關懷


  • 禪修實踐精神



    • 忘己為人 -- 修無緣慈,不入深定


    • 盡其在我 -- 如實觀照,不修假想


    • 任重道遠 -- 發長遠心,不求急證


  • 其他禪法



    • 天台止觀: 圓頓止觀、禪波羅蜜、小止觀、六妙門


    • 禪宗:  曹洞宗 -- 默照禪;主張「只管打坐」     臨濟宗 -- 看話禪;主張「待悟見性」


    • 密宗:  紅教 -- 大圓滿     白教 -- 大手印


  • 提示





    • 安忍


    • 無所求


    • 只管觀察


  • 共勉



    • 每日禪修,終生實踐


    • 常行布施,培養福報


    • 持守戒律,守護諸根


    • 修慈心觀,增長菩提


    • 生活簡單,作息正常


    • 平和處眾,慈心充滿


    • 聞思佛法,增長智慧


    • 知足感恩,行八正道


    • 正念正知,活在當下


    • 參加共修,彼此砥礪


    • 平常心,不展示修行相


    • 唸誦懺悔,培養宗教情操


    • 修行不礙日常作務及家庭生活


    • 盡其在我,只問耕耘,不問收穫




願 一切眾生 吉祥如意     ─ 南無本師釋迦牟尼佛

禪林塵宇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靜止的流水---阿姜  禪師


 


 三摩地samAdhi)」,字面上的意思是「穩固地建立起心」。 要增長三摩地,並不必要去壓抑心。有些人試圖以靜靜地坐著,完全不讓任何事物干擾他們,來得到平靜,但是,這就如死了一般。 修習「三摩地」是為了增長智慧和理解

    
三摩地」是堅固的心──心一境性。 它專在那一境上呢?它專住在平衡的一境上,那就是它的境。 但人們試圖以安靜他們的心來修習禪坐。


 他們說:「我試圖禪坐,可是我的心連一分鐘都無法靜下來; 一下子飛到這兒,一下子又飛到其他地方去......,我怎樣才能使它停止下來呢?」


 你不必去停止它,重點也並不在這裡。 有移動的地方就是理解生起的地方。 有些人抱怨說:「它跑掉了,我把它拉回來;它又跑掉,我就再一次把它拉回來......」因此它們就坐在那兒拉來拉去。

    
他們以為自己的心在到處亂跑,實際上,它只是看起來好像在四處亂跑。 舉個例子,看看這間講堂......,你會說:「噢好大啊?」事實上它根本不算大。 它看起來是大或小,都是憑著你對它的感覺。 實際上,這間講堂的大小只是它的大小,非大也非小,但人們總是跟隨們的感覺跑。

    
以打坐來尋找平靜,你必須了解平靜是什麼?! 如果你不了解,就無法尋獲它。


   例如:你帶枝非常昂貴的筆到寺院來,而在你來這兒的途中,你將筆擺在前面的口袋,但你拿出來後,卻將它放在後面的口袋罷!現在,當你伸進前面的口袋時...... 筆不在那兒了!你嚇了一跳。 你會嚇一跳是因為你的誤解,你沒見倒事情的真相,所以結果是苦。 不論站、行、來和去,就是不能停止對遺失筆而產生的苦惱。你錯誤的理解因而造成你受苦。理解錯誤會造成苦「真是太可惜了!我幾天前才買了那枝筆,現在遺失。」

    
但後來你想起:「噢,當然啦!我去洗澡的時候,將筆放在後面的口袋了。 」當你一記起這事時,即使還沒看到筆,便已經覺得好多了。 你了解嗎?你快樂了,也可以停止對你的筆的耽憂。 現在,你已經確定了,因此當走路時,會將你的手伸進後面的口,而筆就在那兒。 


 你的心一直在欺騙你,而憂慮來自你的


 現在,看到筆,疑惑也就消失了, 憂慮也平息了下來了。


禪林塵宇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靜止的流水---阿姜  禪師


 


   這種平靜來自於看見問題的起因──「苦的起因(集諦samudaya)」; 在你記憶中,筆就在你後面的口袋,那一剎那,就有了「苦的息滅(滅諦nirodha)」。  所以,你必須思惟,為的是要找到平靜。 一般人通常以為平靜就是指單單地使心平靜下來,而不是使煩惱也一起平靜下來。 


 煩惱只是暫時地被壓抑著而已,如同被一塊石頭壓著的小草,三、四天之後,你將小草上的石頭移開, 不就之後,它就會再長回來。小草並沒有真的死去,它只是被壓制住而已。 這跟禪坐時一樣:心是平靜的,然而,煩惱並沒有真的平定下來。 


  因此,「三摩地」並不是很確定的。要找到真正的平靜,就必須增長智慧。 三摩地是一種平靜,就如石頭壓著小草般......,幾天之後,將石頭移開,小草就會再長回來,這只是一種暫時的平靜。 


    智慧的平靜就好像將石頭放下後,就不去移開它,而讓它在原處。 


    小草不可能再長回來時,這才是真正的平靜──煩惱的平息,來自於智慧的穩定平靜。

    
我們說「智慧(般若pan~n~A 」和「三摩地」是分開來的東西。 


    但是,本質上,它們是同一的,相同的。 


    智慧是三摩地活動的作用,三摩地是智慧不動的相貌,它們從同一個地方生起,可是有不同的趨向、不同的功用。 


 就如同此處這棵芒果樹一樣,小的芒果會愈長愈大,直到成熟;雖然它們同是一個芒果,但卻有不同的情況。 小芒果,大芒果和熟透的芒果都是同一顆芒果,只是它的狀況改變而已。 


   在佛法的修行裏,有一種情況稱做「三摩地」,而稍後的情況稱做「般若」。 但是,實際上,「屍羅( { la,戒)」、「三摩地(定)」和「般若(慧)」都是一樣,就如芒果一般。


禪林塵宇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靜止的流水---阿姜  禪師 



    
任何情況下,在我們的修行中,不論你是從什麼樣的角度來說,


 都必須從開始。


 你知道這顆心是什麼嗎?


 心是什麼樣子?


 它是什麼?它在那裏?


 沒有人知曉。 我們只知道我們想去這裡或那裏, 想要這個,想要那個,我們覺得好或不好......,可是心本身似乎不可能知道心是什麼?心沒有任何形相。那個領受善和惡的法塵的,我們稱做「心」。 


 如同一間房子的主人,主人待在家裏,當客人來訪時,它就是接待客人的人。


 是誰領受法塵的呢?  


 那個知覺的是什麼呢?


 是誰放下法塵的呢?


 那就是我們所謂的「心」。 


 但是人們看不到,他們反覆地打轉:「心是什麼?心是什麼?」


 別把問題給搞混淆了。 


 那個領受法塵的是什麼?


 心喜歡某些法塵,而有些則不喜歡。那是誰?有一個喜歡和不喜歡的人嗎?


 當然有,但是你看不到,那就是我們所謂的「心」。


 在我們的修行中,  並沒有必要談「奢摩他(  samatha)」或「婆奢那
vipassanA
)」只要稱它做佛法的修習就夠了,然後從你的心著手。


 什麼是心?


 心就是那個領受和覺知法塵的。 


 有些法塵有喜歡的反應,有些法塵的反應則會是不喜歡的。


 那個接受法塵的人帶領我們進入快樂、痛苦、對與錯之中。


  可是它沒有任何形相。 我們認為它是我,但它實在只是「名法


禪林塵宇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靜止的流水---阿姜  禪師


 


 「善」有任何形相嗎?


 「惡」呢?


 「樂」與「苦」有任何形相嗎?


 這些都是「名法」, 不能拿來跟物質的東西比較,它們是沒有形相的......可是我們知道它們存在。

    
因此,我們說:要由平定心來開始修行。 


 將覺醒放在心中,如果心是覺醒的話,它將安住于平靜之中, 有些人不去覺醒,而只想要平靜──一種空白,所以他們永遠學不到任何東西。假使我們沒有這個「覺知者」,我們的修行要以什麼做為根基呢?

    
如果沒有長,就不會有短;如果沒有對,就不會有錯。 現代人一直在學息,尋求善和惡,但他們對超越善和惡之外的,卻一無所知。 


 他們知道的只是善和惡:「我只要取善的。 關於惡的,我都不想知道,我何必呢?」


 假如你只取善的,在短時間內,它會再犯錯。 對會導致錯,人們只是不斷地在對與錯之間尋找,而不試圖去尋求非對也非錯。他們學習對和錯,他們尋求功德,但對於超越善、惡之外的, 卻一無所知,他們學習長和短,可是對於非長亦非短的,他們什麼也不知道。

    
這把刀子有刀鋒、刀背和刀柄。 你可以只拿起刀鋒嗎?或只拿起刀背或刀柄?刀柄、刀背和刀鋒這些部位都在同一把刀上; 當你拿起刀時,這三個部份都同時被一齊拿起


 同樣的道理,你拿起善的,惡的就必定相隨。 人們尋求善而試圖將惡給扔掉,可是他們卻不學習非善與非惡,如果你不學習這點的話,就不會有圓滿。 如果你取善,惡便隨至;如果你取樂,苦必隨至。 執取善而拒絕惡的修行,是小孩子的佛法,有如玩具一樣;肯定的,這不會有什麼問題。 可是,假使你握持善,惡將會隨至,這條路的尾端是混淆不清的,並不很好。

    
拿個簡單的比喻來說:現在,假使你有小孩子,而你只是希望去愛他們, 卻永遠不經歷憎惡,這是不懂的人性的人的想法。 如果你握持愛,憎惡就會追隨。同樣的道理,人們要隹決心要學習佛法以增長智慧,就會盡可能地仔細學習善與惡。 現在,認識善與惡了,他們做什麼呢?他們試圖去執著善,而苦亦隨至, 他們不去學習超越善與惡之外的,而這才是你們應該學習的。


禪林塵宇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靜止的流水---阿姜  禪師



    
「我要成為這樣子」、「我要成為那樣子」......


 但是他們從不說:「我什麼都不做,因為實際上根本沒有『』」......他們不學習這點,而只想要善。 


 如果他們達到善,他們就迷失在其中。 如果事物太美好了,它們就會開始敗壞。所以,他們最後就這樣反反覆覆地下去。

    
為了平定心和清楚知道領受法塵的人, 我們必須去觀察,追隨「覺知者」,訓練心
直到它清凈為止。 你應該使它清凈到什麼程度呢?


 假如是真正清的話,心應該超越善與惡,甚至超越清凈,這就結束了


 這就是修行結束的時後


 人們所謂的「坐禪」,只是一個「暫時性」的平靜。 


  可是,即使在這種的平靜之中仍是會有經驗產生的。 如果一個經驗生起,就必須要有人去覺知它,有人去洞查它、質問它和審視它;如果心只是空白一片,那是沒什麼用處的。 你也許會見到有些人看起來非常嚴謹,以至於會認為他們很平靜, 但是,真正的平靜並不只是心平靜而已,也並不是說:「願我快樂而絕不經驗任何痛苦」的那種平靜。 這種的平靜,最後連達到的喜悅都會變成不滿足───苦的結果。 


 唯有當你能夠使你的心超越樂與苦時,才會尋找到真實的平靜,那才是真正的平。 這是絕大多數的人所不學習的學科,他們從來沒有真正地看到這一點


禪林塵宇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靜止的流水---阿姜  禪師




    
訓練「心」的正確方法,是使心光明、增長智慧。 


 別認為只是靜靜地坐著就是訓練心,那就有如石頭壓住草一般。 


 人們迷醉在這裡面,認為「三摩地」就是坐。


 那只是「三摩地」的一個名詞, 但實際上,假使心有「三摩地」,那麼


  行就是三摩地,


  坐也是三摩地......


  坐有三摩地、行有三摩地、住有三摩地、臥也有三摩地,這些都是修行。

    
 有些人抱怨說:「我無法禪坐, 因為我太煩躁了, 我只要一坐下來, 就想這想那......,我辦不到。我的惡業太重了,應該先消完我的惡業後,再回來禪坐。」


 沒問題,去試試看,去試圖消完你的惡業......

    
這是一般人的想法。 他們為何這麼認為呢?


 這些所謂障礙的東西,是我們所必須研究的。 只要我們一坐下來,心就立即向外跑。我們也去追隨它,試圖將它帶回來,再做審察......,然而,它又跑走了;這才是你們應該學習的。 絕大多數人都拒絕從自然中去學習......,就如同一位拒絕作功課的頑皮學生。 


 他們不希望看到「心」的變遷,這樣你怎能增長智慧呢?


 你必須和變遷同住。 當我們知道心就是如此──不斷地變遷,一旦認識這是它的本性,我們就會明瞭。 我們必須知道那時後心在想善和那時後在想惡,它一直在變遷,我們必須認識這些事情。 假如我們了解這點,那麼,即使我們在想的時後,一樣能安住于平靜中。

    
譬如說:假設你家有只小寵物──猴子。 猴子無法長時間靜止不動,它們喜歡到處亂跑亂跳、抓東抓西的,猴子就是這樣的。 現在,你到寺院裏來,看見這裡的猴子,這只猴子一樣靜不下來,一樣到處亂跑。 


 可是它干擾不到你,對不對?


 它為何干擾不到你呢?因為你以前也養過猴子,所以了解猴子是什麼樣子的。 


 假使你認識一隻猴子,無論你走過多少省分、看過多少猴子, 都不會被它們所干擾,對不對?這就是一位了解猴子的人。

    
如果你了解猴子,那麼,你就不會變成一隻猴子; 假使你不了解猴子,你自己可能就會變成一隻猴子!了解嗎? 當你看到它伸手抓這抓那時, 會喊: 「嘿!」你很生氣......,「那只該死的猴子!」這是一位不了解猴子的人,知道家裏的猴子和寺院裏的猴子都是一樣的,你為何要受它們干擾呢?一旦認識猴子是如何的時候,那就夠了, 你便可以安住于平靜。


禪林塵宇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靜止的流水---阿姜  禪師




    
平靜就像這樣。 我們必須去認識感覺,有些感覺是愉快的,有是不愉快的,但那樣不重要,那是它們的事,就如猴子一樣,所有的猴子都是一樣的。 我們明瞭感覺有時是愉快的,有時則否──那是它們的本然。 我們應該了解它們,並知道如何放下它們。感覺是不穩定的,它們是變異(無常)、不圓滿(苦)和無主(無我)的。 一切我們所知覺的,都是如此。 當眼、耳、鼻、舌、身和意(心)領受感覺時,我們知道它們,亦如認識猴子一般。如此一來,我們便可以安住于平靜。

    
當感覺生起時,覺知它們。 


 你為何去追逐它們呢?感覺是不穩定的,一下子這樣,ㄧ下子那樣,它們是依賴變異而存在的。 我們這裡所有的人,一樣都是依賴變異而存在。 


 氣呼出之後就必然會再吸進,它勢必要有這樣的改變。


 試著只吸,你做得到嗎?


 或者只試著呼出而沒有吸進......, 你辦得到嗎?假使沒有這樣的變更,你可以活多久? 


 吸進與呼出必須一定都有。

    
感覺也是一樣。


 些東西都必定要有。 


 如果沒有感覺,你就無法增長智慧;如果沒有錯,也就沒有對可言了,在你可以看見什麼是錯的時候,你必須要先看見正確的; 你要正確之前,必須先了解錯,事情就是如此。

    
對一位真誠修行的學生而言,感覺越多越好。 


 但有很多禪修者卻逃避感覺,不想要解決它們,這就好像不去上學、不聽老師的話的頑皮學生。 這些感覺正在教導我們,當我們認識感覺的時候,我們才算是在修習佛法。 在感覺中能保持平靜就如同了解這裡的猴子一樣──一旦你了解猴子是如何時,你便不會再被它們所煩惱了。

    
佛法的修習也是如此。 佛法並非遙不可及,而是與我們同在的。



長智慧;如果沒有錯,也就沒有對可言了,在你可以看見什麼是錯的時候,你必須要先看見正確的; 你要正確之前,必須先了解錯,事情就是如此。


    
對一位真誠修行的學生而言,感覺越多越好。 

 但有很多禪修者卻逃避感覺,不想要解決它們,這就好像不去上學、不聽老師的話的頑皮學生。 這些感覺正在教導我們,當我們認識感覺的時候,我們才算是在修習佛法。 在感覺中能保持平靜就如同了解這裡的猴子一樣──一旦你了解猴子是如何時,你便不會再被它們所煩惱了。

    
佛法的修習也是如此。 佛法並非遙不可及,而是與我們同在的。


禪林塵宇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靜止的流水---阿姜  禪師


 


 佛法不是關於天上的天使或這類東西,而只是很單純地關係著我們,關係我們當下的所做所為。 


 觀照你自己, 有時快樂,有時痛苦,有時舒適,有時悲痛,有時愛,有時恨......,這就是佛法。你看到了嗎?你應該認識這個「法」,你們必須閱讀自己的經驗。

    
在你能夠放下感覺之前,你必須先認識它們才行。 當你看清感覺都是無常的時候,就不會被它們所干擾。


 只要感覺一生起,只需告訴自己:「嗯...... 不穩定。」


 你可以與這些感覺在一起,而住于平靜,就如同看見猴子,就不被它所干擾一樣。 


 假如你知道感覺的真相,那就是知道佛法。你放下感覺,並且看清它們都絕對是不穩定的。

    
我們在這裡所說的不穩定,就是佛陀。 佛即是法,法即是無常性。


 不論誰見到事物的無常,就是見到它們不變的真理。 


 這就是法,而這也就是佛。如果你見到了法,你就見到了佛;見到了佛,你就見到了法。如果你見到「無常( aniccam )」,就會去放下事物,而不去執著它們。

    
你說: 「別打破我的杯子!」你能夠阻止會破碎的東西不破嗎?


 如果它現在沒有破,它未來也會破; 如果你不去打破它,別人也許會;如果別人不打破它的話,也許雞會啊!


 佛陀說,去接受這他洞澈了這些事物的真相,視這個杯子如已破碎了。 


 不論你何時使用這個杯子,都應該反觀它已經破碎了。 你了解這點嗎?


 佛陀所了解是:他在尚未破碎的杯子中,看見已破碎的杯子,一旦它的時間到了,就會破碎。 


 增長這種的了解,利用這個杯子,好好照顧它,直到有一天它從你手中脫掉...... 「碎了」,沒事。為什麼沒事呢?因為在它還沒破碎之前,你已看到它碎了。

    
可是,通常人們會說:「我很喜歡這個杯子,希望它永遠不會破。 」後來狗把它打破了,「我要殺了那只瘋狗!」你恨那只狗打碎你的杯子。 如果你的小孩打碎了它,你也會憎恨他。 為什麼會這樣子呢?


禪林塵宇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靜止的流水---阿姜  禪師


 


 因為你將自己給堵起來了,所以水無法流出去。你建了一個沒有疏水道的堤, 堤只會暴裂開來,對不對?


 當你築堤的同時,也要造一個疏水道,當水漲得過高時,水才能安全地流出去。 當水漲到邊緣的時候,就打開你的疏水道,你必須要有一道類似這種的安全措施。 「無常」就是聖者們的安全措施,如果你有這道「安全措施」,你就能安住于平靜。

    
行、住、坐、臥, 不斷地修行,以「念」來觀照和守護心,這就是「三摩地」和智慧。


   它們兩者是同一個東西,可是卻有不同的相貌。

    
如果我們真正清楚地洞察無常,就會見到所謂的。 


    所謂的是事物不可避免的,都必定會如此,不可能有例外,你了解嗎?


 只要知道這麼多, 你就能夠認識佛,就能夠真誠地恭敬

    
只要你不要將佛陀拋掉,就不會痛苦。 一旦你拋掉佛陀之後,你就會經驗到苦;一旦你丟棄對無常、苦和無我的反觀,就會有苦。 假使你能夠修行這麼多,那就夠了,苦就不會生起; 或者,如果它升起,你也可以輕而易舉地平定它,並且,它將是在未來不會升起的原因。 這就是我們修行的終點──苦不會再升起的境地。


 而為何不再升起呢?因為我們已經找出苦因了(samudaya,集)。

    
比方說,如果這個杯子破了,通常你會經驗到苦。 我們知道這個杯子將會是苦的起因,所以我們要從「因」中解脫出來。 所有的法(此指六塵中的法塵)的生起,是因為「因」的原故,而它們也必定會因為「」而消滅。 


   現在,假使「」是因為這個杯子的緣故,我們就應該放下這個「因」。 如果我們事前就能反觀這個杯子已經破了,即使它還沒破,「因」已經熄滅了。 一旦不再有任何「因」時,苦也就不能再生存,因為它熄滅了。這就是「滅」。

    
你不需要再超越這點,只要這樣就夠了,在你自己的心理思惟這點。 基本上你們都應該持五戒,以做為一個行為的基礎。 


 首先不必要去研究三藏,只要先專心在五戒上就可以了。 剛開始你會犯戒,但當你覺察到時,馬上停止,再回來建立起你的戒,也許你又會脫離軌道,以致于再犯另一個錯。當你覺察到時,將自己從新再建立起來。

    
修行是這樣子的:你的「念」會增進而變得更持續, 就如同壺裏滴出來的水滴一樣。 如果我們將水壺傾斜一點點,水滴會慢慢地滴出來,...... 滴!...... 滴!......
滴!如果我們將水壺再傾斜一點, 水滴會滴得更快,滴!滴!滴!


     如果將水壺再傾斜的話,「水滴」消失了,而水會像穩定的河水般流出。 


    「水滴到那裏去了?」


    它們那裏也沒去,只是改變成為一條穩定的流水罷了。


禪林塵宇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靜止的流水---阿姜  禪師 


 


    我們必須藉由「譬喻」來談佛法,因為佛法沒有任何形相。 


 它是方的還是圓的?


 你說不上來,唯一的方法就是透過譬喻來說明。 不要以為佛法離你很遠,它到處都與你同在。仔細看......, 一下子快樂,一下子悲傷,一下子又生氣......,這都是佛法,去觀察和理解它。


  無論是什麼造成苦你都應該去對治,如果苦還存在的話,就是因為你還沒清楚地了解它,所以再觀察一下。 


 如果你能夠清楚地了解,就不會痛苦,因為「因」不再存在了。  


 如果苦還存在,如果你還必須忍耐,那麼,那麼,你還沒有上軌道。不論你卡在那裏,不論你那時候有多麼痛苦,當下你就錯了; 不論你何時多快樂,你飄浮在雲端看~又錯了。 


 如果你如此修行的話,在任何時間、任何姿勢裏,你都有「念」。 有了正念和正知,你會知道對和錯,樂和苦。知道這些以後,你就會知道該如何去對治它們了。



    
我是這樣教坐禪的:是坐禪的時候,就去坐。 這並沒有錯,你也應該修習坐禪,可是, 禪坐並非只是坐而已,你必須允許你的心去經驗感覺,隨它們去流動並思考它們的本然。 你應該如何去看待它們呢?


 視它們如無常、苦和無我,一切都是不穩定的。


 「這好美啊!我一定要擁有它。 」那是不穩定的東西。


 「我一點也不喜歡這個」......,當下就告訴自己:「不穩定。 」這是真的嗎?


 完全正確,毫無疑問。但是試試將事物拿來當真......。 


 「我一定要得到這個東西。」你已經脫離正軌了,別這麼做。無論你有多喜歡某件東西,你都應該反觀它是不穩定的。

    
有某些食物看起來似乎很可口,但是,你依然應該反觀它是不穩定的事。 也許能確定, 它很好吃,可是你仍然必須告訴自己:「不穩定!」假使你想測驗一下確定與否,嘗試每天去吃你最喜愛的食物。 


 每天吃,想想看,最後你會抱怨說:「這道食物不再那麼好吃了!」最後你會認為:「實際上,我比較喜歡那道食物。 」那也是不穩定的啊!你必須讓事物隨它去,就如出入息一樣,吸入與呼出一定都要有,呼吸依賴於交替; 而一切的事物也依賴於這樣的交替變化。


 這些事物就與我們同在,沒別的地方了。 


 如果,無論行、住、坐或臥,我們都不再疑惑,我們將會安住于平靜中。 「三摩地」不是只坐著,有些人坐到他們掉進昏迷的狀態中,分不清南和北,倒不如死了算了。 別這麼極端!


 如果你覺得昏昏欲睡,就經行,改變1下你的姿勢。 增長一些智慧吧!如果你真的很累,那就去休息一下,只要你一起床,就繼續修行。


    別使自己掉進昏沉裏。


    你必須這樣修行,有理性、智慧、謹慎。


禪林塵宇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靜止的流水---    修行,從你自己的心和身開始,視它們如無常,其他的一切事物也都如此。 當你認為食物可口時, 就記住這點,你必須告訴自己:「不穩定的事!」你必須先打擊它才行。 可是,通常每次都是它打擊你,是不是?


    如果你什麼都不喜歡,你會因此受苦,事物就是這樣來打擊你的。 


   「如果她喜歡我,我也喜歡她。」它們又再次打擊我們,我們從來沒機會反擊回去。 


    你必須這樣來看待它:不論你何時喜歡任何東西,只要告訴你自己:「這不是穩定的事!」為了真正地見到佛法,你必須違反自己的意願。

    
在一切的姿勢    行、住、坐、臥......。你在任何姿勢中都可以經驗到嗔怒,對不對?


 你在走的時候、坐的時候、臥的時候,都可以生氣; 在任何姿勢中都可以經驗慾望。 因此,我們的修行必須擴大到所有的姿勢──行、住、坐和臥,而且必須定期的做。別光做表面工夫,真實地去做!

    
坐禪的時候,有些事物可能會生起,一波未平,一波又起。 不論這些東西何時升起,只需告訴自己:「不是確實的,不是確定的。 」在它抓著機會打擊你之前,先打擊它

    
現在,這一點是相當重要的。 如果你知道所有的事物都是無常的,你的一切思想,就會逐漸清晰, 當你反觀一切流失的事物的不穩定時,你會明瞭一切事物都是一樣的。 


    無論任何東西何時升起,你只需要說:「噢!又來了一個!」

    
你曾看過流動的水嗎?


 你曾看過靜止的水嗎?


 如果你的心是平靜的, 它會猶如靜止的流水。 你曾經看過靜止的流水嗎?


 你看!你只見過流動的水和靜止的水,對不對?


 可是,你從未見過靜止的流水。 


 它就在那兒,就在你的思想,法帶你到達的地方;


 即使心是平靜的,你仍然可以增長智慧。 


 你的心將如流動的水,但卻是靜止的。


 心幾乎完全靜止,不過卻依然在流動。


    因此,我稱它做「靜止的流水」。


    智慧可由此生起。


禪林塵宇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 Sep 28 Mon 2009 20:21
  • 願心



 


發好願甚至可以讓你在日常生活中進步。由於這一個願心,你真會發心致力於心靈上的修行。這不是一種嗜好,只有當想要做時你才做。要持之以恆。另一方面,小心,你不要逼得太緊。做過頭了,它可能會更像懲罰、折磨那樣。你會開始害怕發願,禪修只因為你知道你應該怎麼做,最後你會放棄的。發願要有長遠心。只要盡力做,不要期望太高。有這種規律性,心會習慣攀向更高的層次,更寬廣的經驗。過些時間,心的動能夠了,由於這種制約,它會衝過去,因為內心深處的願望,這個習慣會引導、使它實現。不發願的話,沒有心想進步,心不會累積足夠的「能量」條件。你可能不想要進步,定力也不會出現。


 


有種較深的禪修,不僅只是浮在水面隨波逐流。這叫做生活在邊緣上。在這裡,你試圖繼續活在這個現實世界和另一個世界的邊緣界線。在世俗以及究竟真實間。在有人和沒有人之間。在受不受障礙的影響,這兩種不同的層次間。正如先前所提到的,日常生活和密集禪修營的差別,在禪修營期間,你有許多的時間,可以進去較深層次的定力。當你走時,你不左固右盼,你視地七呎。當你觀腹部上、下時,不會有人叫你接電話,也不會有小孩子跑來,拉拉你的腳,扳扳手你的手。在禪修營中,你可以很奢侈,把所有的心力都投入禪修。那就是為什麼定力會爬升那麼快。在外邊,就沒那麼容易。不過,如果你是一位很認真的修行人,你會想有深厚的定力,以及盡可能寬廣的禪修經驗。這就意味著,要努力生活在邊緣上。


毗婆舍那的好處在於瞬間定。修寂止禪,你就不能這樣,你必須割捨掉世俗活動,來保持禪那和定力。當你從密集的寂止禪禪修回來,心會變得非常敏感。幾近於傷害。當你止禪出定之後,會覺得被感官覺目標炮轟。你可能就要跑回去住山洞和森林。入止禪深定期間,是非常寧靜的,好過唱卡拉OK,和其他世俗的五欲追求。


如果你想要平靜安定,你必須在隱遁處生活。止禪禪修不適於日常生活,因為當你涉入日常生活,你就失去了所有的定力。除非你當一個隱士,倒不一定要出家。


 


正念禪修是什麼?這種禪修是以有系統的模式來發展正念,它可以是強有力和敏銳地獲得內觀智慧,淨化我們的煩惱心,從苦中解放了我們。


最初,我們要有足夠的正念,阻止我們從事不正當的身業和語業。這被視為律儀。


過後,正念變得連續、強而有力,心可以保持一段時間的純淨,沒有煩惱漏。這是定力。


最後,它能變得敏銳,滲入身心過程的真實性。這是內觀智慧。


八正道中的戒、定、慧三學是相輔相成的。戒律是修定的基礎,正定是慧的基礎。當內觀智慧增長,律儀就更嚴謹。


所有這些聽起來很簡單,但是承擔的修行人知道,它是說時容易,做時難。它很耗時間和精力,因此必須做些犧牲。不過,你能確信,這是值得每一分努力的。我們需要累積許多毗婆舍那修行,以脫離輪迴。如果我們知道什麼是輪迴六道、三界諸苦,那我們就會精進不懈。


 

禪林塵宇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並不是很多人能夠這麼不屈不撓地禪修。它需要很大的決心。那要怎樣做?跟著這簡單法則。每天,特意正念一分鐘。如果你觀看腹部上、下六十次,它已經就超過一分鐘。如果你能一天禪修一分鐘,早上一起床、晚上睡覺之前做,那你肯定能禪修的比這個更久。如果你坐觀看腹部上、下六十次,你將感到平靜。然後接著再坐兩分鐘。如果你能禪修兩分鐘,你就能繼續坐到三分鐘。五分鐘之後,你可以覺得夠了,但是它已經對你的生活產生影響了。你以更愉快,更有正念的心來啟動你的一天的作息。祕方在啟動,發動引擎轉動。當天氣冷時,你大概不會想要禪修。但是只要啟動發引擎,它將繼續轉動一段時間。每天禪修可以影響到我們的日常生活,禪修可以保持到某種程度不退轉。即使它不深入,至少它擴大我們的經驗,建造穩固的基礎,因此當因緣許可,像密集禪修營一樣,我們的正念會迅速地進步。


有時,只透過每天的禪修,有些人會進步很快。這些人每天必定做功課。另一件事能促進「定課」型的禪修是定力,有助於迅速使心平靜下來。不太費力就能把躁動的心帶到平和。做些慈心觀,誦五到十分鐘遠離念頭,心就會平靜下來,那你就可以轉到毗婆舍那,沒有花很多時間。必須開展這種能力。那些熟悉唱誦的人,可以跟著錄音帶很有正念的誦,斬斷所有的念頭,因此他們一坐下,心就平靜下來,他們就能用正念來觀照。否則念頭跟忿恨一直闖入,當一個小時結束時,你或許才觀五分鐘上、下,就覺得累壞了。


如果你是一個很忙的人,在一天結束時禪修,那你就不需要做經行。如果在白天你是花了許多體力,你可能疲倦了。如果你實在很累,禪修之前先小睡片刻。忙碌的人最好的禪修時段是早晨。你已經有足夠的休息,心是平靜的。你要養成習慣早起,讓你自己有時間來禪修。否則如果你只有半個小時,在禪修結束之前,你將會想你今天工作上要做的事。


另一個對日常生活的正念有幫助的策略是,要有適當的計畫。當你的工作安排的井然有序,你不必那麼費心。如果你不必思考那麼多,心不會散亂流逸。把工作籌劃好,你才會有時間做有利益的事。

禪林塵宇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當你有足夠基礎禪修經驗,知道怎麼去平衡五根,你還能及時來修定。「定」實在是涵蓋很廣的範疇的禪修經驗。巴利的「定」有時指的是心一境性(ekaggata),或三摩地/三昧(samadhi),或禪那(jhana)。


要能開展定力,我們必須知道那是什麼意思。我們先來看正念。


在禪修營開始的時候,我們必需學會「正念」跟「沒有正念」的意義。沒有正念指的是沒有清楚的覺知心。正念指的是有清楚的覺知心。正念不單只是「知道」,它是「以著清明的心,正確地理解事物」。


禪修幾天後,你將會能夠理解這兩者的差異。當你沒有正念,它散亂、打妄想,心亂成一團。當你的心有正念,它是清明的,那你就可以適度地跟著目標。


接著出現的問題是,那你多有正念呢?並不難分辨正念強與沒正念。但是,你要知道如何分辨微細的正念與沒正念。這個狀況發生在較微細,較深層注意的集中狀態。當你學會如何分辨有無正念,下一步是分辨定力與正念。


定力通常指心一境性。這個字較寬廣合理的意義為,心力集中在目標上。雖然定力與正念是可以同時出現,不過這倒也不一定。


正念和邪定


你可以用寧靜、安穩的心,專注在目標上,或者你可以執取它,偏執成一門心思。如果你執取它,偏執它,緊抓不放,這是錯誤的修定或者邪定。這種定力是由執取、煩惱心而來。但是,當你以清明平靜的心,正確的專一心思,很穩固地專注,這是正定,定力是由正念而來。這是很重要的差異,因為你必需要確定你是在修正定,不是邪定。


當我們開始培育定力,這是很重要的,我們是在培育正定-清明覺知的定力或者是清淨心。當清淨心一集中,它就變得穩固、強而有力。就好像當明亮的燈光一集中,它變得有力、強烈,會使我們看見許多事物。


定力的重要觀點



1.寧靜


可以用一個較好的字彙,來描述寧靜,那就是平和。心是平和、寧靜,因為它沒有煩惱蓋。我們必須特別注意,在專注的過程,當我們說「觀照」,我們首先要有正念。它的前提是清明的覺知。不要過度關注要有強大的定力。重點是要有持續的正念。持續的正念專把心安住在較良善、清淨的狀態。它是柔軟、靈活、調伏的。那你就可以把它推更遠,到較深層次的集中心。


2.放棄粗糙的心所


這個是那些修練較高層次禪定的人運用的。在開展定力的過程,粗糙的活動會沒有,如尋或伺。當這個出現的時候,心會變得更微細、平和。


3.一境性


煩惱被覆蓋,平靜之後,一境性就跟著來。那意味著把心釘在單一目標上,不讓它飄移到其他地方去。當你可以這樣做,那就比較少波動,心就變得穩定、平和。


兩條不同的道路


你要選哪條路走,這依你要著重專注或正念而定。定力是心持續在目標。正念則是仔細觀照目標的特性。以下是它們的差異。


讓我們打個比方,拿面鏡子,放在你的臉的高度。當你拿著那面鏡子到你面前,你可以看鏡影看個老半天,那個就是專注-把心集中在目標上。如果你把心集中在同一個目標上,並且著重專注力,那你的禪修就是在開展止禪的道途上,它是進入集中心的深層狀態。


另一方面,當你把心集中在一個目標上,並且仔細觀察它的特徵,就是它在鏡子上出現的,譬如有長鼻子,有鬍鬚,齙牙,禿頭等等,你會知道這是張魔鬼的臉。你會問,「這張臉是什麼?是人臉嗎?」這表示你有仔細觀察過,你注意到鏡子中所有的特徵的性質。這個是正念。


當你記下所有的細節,那你就了解它的意思-它的精萃是,正念成為智慧。當你著重在正念,以正念仔細的觀察目標的特性,所有在那裡出現的不同事物,在那裡的所有過程,那心就會朝內觀智慧禪或毗婆舍那的方向行進。


當我們以安般觀出入息來做譬喻,你可以選的這兩種不同路徑就變得很清楚了。


有些人習安般是數鼻尖的出入息,並專注它。心會變得很平靜詳和。當定力深化,你會見到或感覺到那個接觸點,好像是軟軟的棉花球。你帶點正念繼續仔細的觀它,但是要著重在定力上。你會持續一段長時間,因為心是那麼平和、寧靜。那心就進入深定、寂止禪禪修。那個目標,因為心變得更深了,會變得更微細、更寧靜。


可是,如果你要從安般進行觀禪,它就不只是讓心靜止不動。你必需要推動心,要非常仔細地注意鼻尖所有的覺受。在那種情況下,你將會見到許多過程及變化,特別是那些與熱相關的要素,在鼻尖生起又滅去。


因此,你並不入純止禪的禪那,但是會朝內觀行進。


甚至當觀腹部上、下時,有些人傾向朝止禪的方向發展。這可能是因他們不著重正念觀照。而是著重在把心固定著,並跟隨腹部上、下。


通常當禪修目標的腹部上、下,它是較粗、變化較明顯。因此,它是被選來當開展觀禪較適切的目標。但是因為培育內觀的觀照很特殊,你會需要很多能量,有些人有時無法觀照它的變化。因此,他們只是專注,並且覺得平靜。


他們甚至於也能觀照到一些變化,它不夠。正念不夠,反倒著重、培育了定力,他們仍進入一種寂止禪禪修。


寂止禪及觀禪定力的型態及特性


止禪與觀禪兩者都可開展定力。都對它的目標培育心一境性或禪那,因為兩者都要把心持續在目標上一段時間,讓定力強大,以達成他們的目的作用。但是,他們並不全然相同。


專注就好像趕路一樣。當你朝北方趕路,你會見到一些特定的景觀。你往南走,你會看到不同的景觀。但是,你還是在路上趕著走。


使用不同的目標,你的進展,會以不同的方式呈現,達到不同的目的。讓我們再次重述這兩種禪觀差異的重點。寂止禪的主要目的在開發正定-注意力集中的清淨心。修練的結果導致深層的集中心或達安止定。


當這些再進一步的開展,它們會產生超自然能力-像是騰空飄浮,他心通,宿世通…等。在最後階段,因為心力集中的力量,你將會發現再生於梵天界。這些領域是在欲界天之上,很崇高、高層次的存在。


內觀禪或毗婆舍那禪修,定力是用來開展智慧,理解世間的特性,身心過程的特性。世間一切皆為身心過程。它們證達實相法及無常、苦、無我三共相。當你最後超越這些,心會跟絕對真實合而為一,恆常不變,不憑藉因緣法,或者如我們所說,永恆的寂靜。在那個階段,會永遠超越、捨離諸苦。


首先,你要理解目的不同。第二,禪修目標不同。止禪的禪修目標是個由心所造的概念(法)。它不是真實的。它是心造出來的東西。


但是觀禪,目標是真實的,就目標而論,是在觀照身心過程。心並不思考或造出真實法。是憑藉著目標的存在(來作觀照)。


因此,有兩種不同的目標。當你專住,跟緊和安住在目標上,五根機能是不同的。譬如,寂止禪,是以正念來支持,主要相關的機能是定力的一境性。


內觀智慧禪牽涉的主要要素是正念,及某些程度的精力,或者運用的活動比起止禪多。讓我們看一些案例來說明。


止禪有不同的(40)業處,依專注的所緣、目標而異。譬如慈心禪,當你專注在慈心,你心中憶念一個人。這個人是一個概念法。它在你心中的人是一種思考念頭。所以,你送慈心給這個人,你專注在這個人上,它是一個概念。


另一個純止禪業處目標是觀想(visualisation),譬如遍處禪(kasina)。遍處禪是觀圓盤,以光遍為例,當你觀想出一個光盤。你很清楚那個圓盤是心造出來,持續在那裡。所以,你心中那個想像出來的光盤是心造的,心想像出來、心創造出來的目標。它就像你在心中想像一幅畫一樣。


當你能夠在心裡造出那個目標後,觀想它並以正念把它維持住,會有很平和寧靜的感受,持續在那裡。如果持續夠久,你就忘了週遭的一切。你的心很平和、安靜,愈來愈微細。


當你的定力變得更強及更微細,目標也變得更明亮,更微細難察。結合就會來到,那時心和光盤合而為一。那一剎那,你就分不出這兩者,這是我們所稱的三昧,它是一種禪那。只要你還能有意識的覺知、分別每一剎那,那就還在近行定。只有當它好像沈進去,如同心全神貫注的在其中,它就像安止一樣。這種程度就很深了,好像你掉了進去,它非常寧靜、寂靜,這是一種不同型態的意識。


入了三眛,那一刻就沒有主客之分了。它可以被描述成睡熟狀態,不!比睡熟更深層。那當你醒過來或者說出定,你會知道觀想的特性,在那一段時間,你好像處於一種「沒有意識」的狀態。


毗婆舍那


毗婆舍那的目標是種真實法-如上、下,或是痛,它們是真實的感受。你不需要去思考它、創造它。它就是在那裡,雖然你得去找它。當你變得更能覺知到它的自相,你會注意到它不是一種靜止或靜態的目標。它會動、是動態的、變化多端,生起又滅去。


你愈能覺知它,它變動的特性會更清楚。它跟止禪的目標或觀想的目標不同,那種是定力愈深目標就愈靜、不動搖、靜止。因為無常性,毗婆舍那的目標會變動。當它一變動,苦和無我性也變得很清楚。你要不斷運用毗婆舍那專注力在變動的目標,直到內觀智慧生起。這個內觀智慧是要證得三共相,即無常、苦、無我。


如果毗婆舍那定力不能生起,那內觀智慧也不能生起。起始點通常是感受到無常。無常要被注意到,因為苦不只是一般的苦痛,而是無常苦(迫)它自己。無我是無我,它也是無常及苦。無常的感受,就如同你想理解移動或變動目標的特性。變動的是什麼?你必需能夠要控制你的心在變易。變動不是一個靜態的東西。它是個移動的,因此心要跟隨著變遷,並全神貫注在每一剎那的改變。因為正念是如此清明、敏銳,它證達變動的特性,因為它也是其中一部份。


如果你不能跟隨並融入其中,你如何能知道那是什麼呢?如果你不能跟上移動的目標,你怎麼能見到它是什麼?


經歷不同階段的毗婆舍那


毗婆舍那定力的本質是很殊勝的修行。另一種方式來描繪這種定力,它是就經驗來論斷的。定力可分為三種階段:


1.努力奮鬥期


奮鬥指的是你努力增強覺知,緊跟著目標。


譬如修毗婆舍那,你觀腹部上、下。你覺知著上、下,上、下。接著上、下沒了。你停了下來。然後你再繼續。你又停了下來。有時在上、下時,如果沒有正念,那只有緊繃。那你就必須要放鬆,再從頭來過。所以它是種奮戰不懈。


努力奮鬥是第一期,因為定力不深,是很辛苦的時期。努力奮鬥出現在禪修初期。任何定力由上、下開展而來,只是始初期定力。當你做夠了這種溫身型的練習,努力奮鬥,接著你進入另一個不同的階段,在那裡,定力奠定足夠的動能,它自己就能運轉了。


2.開航期


第二階段開航其就容易多了。較容易是因為在此階段,它就好像你坐在一條船上,你的船隨波逐流。定力在這個時刻,已被開展到某一層次,它好像有它自己的生命。它會移動。就好像當你做慈心禪,以你親愛的人為目標。慈心只是持續流動、流動、向前流動,就像在浪花裡。在觀上、下的情況,你的正念增強到它可以持續之後,它只是跟著上、下向前流動。如果上、下長的話,正念就以長的波浪,從頭到尾跟著流動。如果它短的話,正念就以短的波浪,從頭到尾跟著流動。如果上、下有跳動現象,正念就跟著跳。你不用費力拼老命了,因為它已經向前開航了。


3.覺得起飛了


第三階段是個覺得起飛的階段,「飛行並消失」,或者「下沈並消失」。通常經驗上是先起飛,接著下沈會跟著來。這是因為動能已經變得很順,很快,很容易,很多的喜樂會生起,很多寧靜感會生起。所有的東西都變得很輕。


因此,心起飛到一個較微細的目標。因為該目標較微細,心就進入較深的層次。當你移轉定力到一個不同的層面,它就好像搭飛機,心變得很微細,有時候好像沒有意識了。事實上它是定力的一種狀態,還有一個非常微細並已開展的目標在。有時候你會覺得-特別當目標是較重的-好像你要陷進去、沉入裡面。這是因為心和目標的結合,好像下沉。所以當你沉下去,它就好像你熟睡了過去。


事實上,你的意識和覺知都還在那裡,但是它們是不同的類型,一種較深的層次。因此,開航期或流動是比較像近行定。第三「飛行並消失」,或者「下沈並消失」(我並沒有說它是),是比較像我們所說的安止定。


因此禪修定力是動能的增強,緊密地朝目標移動。你最後會到哪?這依你的基本禪修而定,基礎觀照。譬如,當你做慈心禪,它是動能和慈心的波浪在持續不斷流動,進到更微細及更高層的境界,直到它和目標結合為一。


如果你念頭持續在其他事物上打轉,或者你有不同狀態的心境,那動能跟目標就不會這麼殊勝。要開展那種程度的定力是很困難的。並且,當你入深定,預計你只能以正念來達到那種深厚的狀態。


當你做慈心禪時,它是不會跑到內觀禪,因為所有的能量是慈心能量,不是覺知實相的能量。此外,慈心能量持續移動到你送慈心給他的那個人。同理,如果你做遍處觀想,那個能量會持續移動朝向觀想目標。


剎那相續地觀照以體驗真實法


如果你要體証實相-證三共相(無常、苦、無我)及涅槃,那一開始禪修的觀照,就必須是觀真實法。這動能奠定好。那就是為什麼你永遠要觀照每個當下、每個心念及身心過程,打從你清早起床,到入睡時分,不只是在經行時段,或坐禪行香,還要在每項日常活動,如吃東西、喝水等詳細觀照。所有的這些都是身心過程。觀照它們,專心一意在它們上,意義就是要時時刻刻觀照,它們是如何的生起,如何的滅去。甚至當坐禪時,雖然會有許多目標生起,(所有的這些也都是身心過程),只是單純的觀它們的生起及消失。


當你觀多了,心會更加專注在變化的特性。最後你把心導向在變化,身心現象的生滅。如果你不能把心導向在變化上,心不會流動,跟目標結合為一。如果它不專注在變化上,那你就無法證達任何東西。


毗婆舍那的殊勝


大多數的禪定只比寧靜多那麼點,它們是平和,有力。它們是很有用的,但是並不會導向解脫,因為定力開發並不會通達到那裡。


毗婆舍那的定力是很殊勝的。它並不是泛見的。專注在一個靜止的目標比專注在變動的目標容易多了。


當你看著身心過程的變化,它是不可避免的,你會遇到一些不舒服,以及壓迫。變化經常是與壓迫息息相關的。如果某些東西是很平靜、安寧,停留在那裡似乎是快樂的,變化是不會明顯的。


但是如果變化開始明顯,那它好像會很干擾,因此那會是很苦的。有個好的例子是氣動。如果動的厲害,你會覺得很困擾。如果微微的動,它就顯得平和多了。所以,當你觀變化,你無法避免不去觀不滿意以及壓迫。因為那樣,毗婆舍那的定並不是那麼愉悅地開始。因為變動的特性,它也不是那麼穩定地來開始。


儘管如此,它可以達成並且應該達成。否則不會證達任何東西。你必需理解這個,並且要有耐心。否則你會像大多數人的結局一樣,說:「喔!從這個我學不到什麼。我得到的所有東西就是苦、苦、和更苦。或許我該去睡覺。」


那些對這些感受,不屈不撓,有經驗的人,會理解毗婆舍那禪修的意義及目的。當然,有不同的層次的經驗,它們是不同的。


寂止禪不同層次的禪定


寂止禪禪觀,就經驗而論,它的差異是在不同層次的禪那。開始是近行定,接著初禪、二禪、直到第八定,心都是凍住(不動)的狀態。心凍住,全世界只有目標跟著你在一起。它會進入更深、更深層階段。通常人們的描述是,它好像進入一種空的狀態,因為目標很細,好像是睡熟了過去。


開始的時候,你也不太知道心在安止狀態,但多加練習,經驗多了,等你出定後,你會知道那是什麼。你會知道那個目標的特性,安止是全神貫注的。這跟憶念不同。在此,你知道心的狀態,意識的性質,心所以及相關的禪支。


這裡就五禪支而言,它是有差異的。第一個禪支是尋,把心投入它的目標的心所。第二個禪支是伺,讓心繼續專注於目標。喜是從目標獲得的喜悅。樂是從目標獲得的深深的平靜及快樂。一境性是把心貼在目標上。因為我們並不處理這個,不再贅言!


毗婆舍那的內觀智慧層次


然而,毗婆舍那的定力,經常是跟內觀智慧層次相關。毗婆舍那的定力愈多,它會帶來更多可專注於實相法的覺知。愈多定力在清明覺知,三共相的清明智慧就愈多。這是禪修者如何地去經驗不同的內觀智慧進展層次。最後這個會引導證入涅槃或無為法的狀態。現在定力的性質和不同類型的定力所關連的部份已經說明過了,讓我們來探討開發定力的禪修技巧。


與定力相關的禪修技巧



1.入定


第一個技巧稱「導向」 。它把心引領到意志集中的狀態來入定。它帶領著心進入安止於目標,並保持那個狀態。


首先要把心安置在目標上,並放下萬緣。只要把心放在目標上,並持續著。聽起來很容易,其實不然,因為人心是很複雜的。


有些簡單的事,我們可以做,以幫助我們禪修。首先,身體要舒適,那專注會容易一點。但也不能太過於放鬆,舒服到譬如說躺在床上。在你該禪修的時間,躺下是會睡著。身體放鬆舒適,要記得保持警覺。


痛、疾病或吵雜聲,都會干擾,讓禪修愈加困難。如果外面很冷,經行可能就比較難以進行。所以先確定你身體舒適,並選一個安靜的地方禪修。


第二,心裡要平靜。你不要起煩惱心。告訴自己不要執著、放下它。沒那麼難!想想那些在波西尼亞戰爭受苦受難的人,那些餓死在衣索比亞、索馬利亞的人,你就會理解,你問題不大。不要煩惱那些芝麻綠豆大、毫不相干的事。讓你的心平靜下來。


如果你有任何忿怒、仇恨或嫌隙妒忌,就像你扔掉燙手的洋芋一樣,通通把它們扔開。不要緊抓著垃圾,讓自己不快樂。


在你心靜下來,抵消煩惱的暗流、癖性、習氣等之後,心中有正念流動著。正念剎那剎那地增長,觀照這些事物。因此,心會習慣於正念觀照,而不再讓事俗煩惱事持續亂跑,跑個不停。當心習慣了正念觀照,這個時候,禪修的動能已經啟動的。當動一經啟動,你的身心會是平靜、安詳的。


因此,你要做的事只是把心導向目標。當你把它導向目標夠久,只要讓它持續著。不要去憶往過去,不要去想像、計劃未來,不要打妄想,忘掉一切。它就像你要去睡覺,只是你不覺得睏。你只是時時刻刻地觀照著目標。我保證一分鐘之內,你會得定。有時不到一分鐘,你就沈進去目標了。這就是所謂的把心導向目標。


當我們說,腹部上、下,只要持續那樣觀照,上、下並不需非常地清楚。它可以只是上、下地持續,因為我們現在不是在講內觀智慧。我們只是在討論定力。


不講「正在上升、正在下降」,你可以只用上、下來取代、標號。但是你必須放下萬緣。如果你執著身體,你會想:「如果我把身體忘掉了,我會瘋掉。」那當然你就不會跟上它的起伏。你會想說,我想睡了,那你就不會覺知到腹部上、下。


放下萬緣!不要煩惱時間跟地點。不要在乎你是誰。只要把心安住在那裡,保持下去,你的心就好像是在無風的夜晚,靜止、不搖曳的燭火般。把你的正念安置在腹部上、下。不要去管它是粗是細,只要覺知它。


如果你持續的夠久的話,你會得定。這是很簡單的。重要的是要奠定穩固的定力,持續不斷的流動,正念的動能得以不斷觀照。當你經歷過,你就能憶起你是如何入定的。那你就能很容易的在任何時間,進入那種層次。在獲得到入定的第一個技巧後,下一個技巧就是要住定。


2.住定


住定必需要練習。接著要講的是「準備」,再下來是「態度」。要讓專注力持續一段時間,是要有準備的,從足夠的初步練習和經驗來強化動能。


專注力要持續一段時間,你需要很多精力,所以你必須更仔細地增強動能,讓精力累積地足夠強。


在你能入定之後,那問題是「態度」。


「態度」,這裡指的是耐心。要有持續的耐心。它就像屏氣一樣。入定好像是做一個深呼吸,把氣屏住。它是像把心屏在一個特定的方式,因為如果你把它緊緊抓住,那正念不能持久。當你以一個輕鬆平和的方式來持續它,那它會持續久一些。你必須有這樣的態度,不要去在乎你要坐多久,也不要擔心時間。準備是很重要的。如果你想入深定,比方說三、四個小時,你必須把時間排在午餐以後的時段,那你就不用擔心午餐。否則你老是在想,「我不能入定太久。我會錯過午餐。」


你必須要把時間忘掉。你必須放下所有的憂慮以及深埋在心裡的所有的事物。如果你想入定,那就住定久一點。


如果你缺乏耐心,說:「喔!如果我住定太久,那我就沒時間增進我的內觀智慧了。」那當然,你不久就會出定了。那就是為什麼心態要調整正確來。


當你懂的定力的性質,以及有了正確的態度,就可以維持一段長時間,你應該有那種技巧的訓練,知道它會怎麼樣。我們如何住定一段長久時間呢?怎樣的心理狀態可以久住?怎樣的心理狀態不可以久住?當你了解狀況,你就可以住定久一點。


3.出定的技巧


接著,當然,另一個技巧是適時出定。這個問題不像住定那麼難。如果你能住定,那你應該能控制(好來)出定。你可以用正念來做。你在一個指定的時間出來。譬如,當你要入深定,說:「我將入定一個小時,或者一個半小時,或者一個小時四十五分鐘,或者一個小時四十五分鐘又三十秒。」當你的技巧熟練,你可以在分秒不差的時間出來。你也可以訓練你自己回應不同的情境來出定,譬如只要在午餐前出定,或者當某人(如師尊)召喚你。它就好像是設定程式,讓心來回應某些特定狀況。有這種技巧是很佔優勢的。


為了要證達內觀智慧,你要有足夠的時間、空間來滋養內觀智慧。它需清淨心以及定力。因此,你必須熟練入定、住定一段長時間的技巧。那你就要勤加練習。


禪林塵宇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我聞如是!一時,佛遊舍衛國,在勝林給孤獨園。


爾時!世尊告諸比丘:世間真實有四種行禪者。


云何為四?


有行禪者熾盛而謂衰退,或有行禪者衰退而謂熾盛,或有行禪者衰退則知衰退如真,或有行禪者熾盛則知熾盛如真


云何行禪者熾盛而謂衰退?


行禪者離欲離惡不善之法,有覺有觀,離生喜樂,得初禪成就遊。彼心修習正思:則從初禪趣第二禪是勝息寂。彼行禪者便作是念:我心離本相更趣餘處。失初禪。滅定也。彼行禪者不知如真,我心修習正思:快樂、息寂,則從初禪趣第二禪是勝息寂。彼不知如真已,於如退轉,意便失定,如是!行禪者熾盛而謂衰退。


復次!行禪者覺觀已息,內靜一心,無覺無觀,定生喜樂,得第二禪成就遊。彼心修習正思:從第二禪趣第三禪是勝息寂。彼行禪者便作是念:我心離本相更趣餘處。失第二禪。滅定也。彼行禪者不知如真,我心修習正思:快樂、息寂,從第二禪趣第三禪是勝息寂。彼不知如真已,於如退轉,意便失定,如是!行禪者熾盛而謂衰退。


復次!行禪者離於喜欲,捨無求遊,正念正智而身覺樂,謂聖所說,聖所捨,念樂住空得第三禪成就遊。彼心修習正思:從第三禪趣第四禪是勝息寂。彼行禪者便作是念:我心離本相更趣餘處。失第三禪。滅定也。彼行禪者不知如真,我心修習正思:快樂、息寂,從第三禪趣第四禪是勝息寂。彼不知如真已,於如退轉,意便失定,如是!行禪者熾盛而謂衰退。


復次!行禪者樂滅、苦滅,喜憂本已滅,不苦不樂,捨念清淨,得第四禪成就遊。彼心修習正思:從第四禪趣無量空處是勝息寂。彼行禪者便作是念:我心離本相更趣餘處。失第四禪。滅定也。彼行禪者不知如真,我心修習正思:快樂、息寂,從第四禪趣無量空處是勝息寂。彼不知如真已,於如退轉,意便失定,如是!行禪者熾盛而謂衰退。


復次!行禪者度一切色想,滅有對想,不念若干想,無量空,是無量空處成就遊。彼心修習正思:從無量空處趣無量識處是勝息寂。彼行禪者便作是念:我心離本相更趣餘處。失無量空處。滅定也。彼行禪者不知如真,我心修習正思:快樂、息寂,從無量空處趣無量識處是勝息寂。彼不知如真已,於如退轉,意便失定,如是!行禪者熾盛而謂衰退。


復次!行禪者度一切無量空處,無量識,是無量識處成就遊。彼心修習正思:從無量識處趣無所有處是勝息寂。彼行禪者便作是念:我心離本相更趣餘處。失無量識處。滅定也。彼行禪者不知如真,我心修習正思:快樂、息寂,從無量識處趣無所有處是勝息寂。彼不知如真已,於如退轉,意便失定,如是!行禪者熾盛而謂衰退。


復次!行禪者度一切無量識處,無所有,是無所有處成就游。彼心修習正思:從無所有處趣非有想非無想處是勝息寂。彼行禪者便作是念:我心離本相更趣餘處。失無所有處。滅定也。彼行禪者不知如真,我心修習正思:快樂、息寂,從無所有處趣非有想非無想處是勝息寂。彼不知如真已,於如退轉,意便失定,如是!行禪者熾盛而謂衰退。


云何行禪者衰退而謂熾盛?


行禪者離欲離惡不善之法,有覺有觀,離生喜樂,得初禪成就遊。彼思餘小想:修習第二禪道。彼行禪者便作是念:我心修習正思:快樂息寂,則從初禪趣第二禪是勝息寂。彼行禪者不知如真,寧可思:厭相應想,入初禪,不應思餘小想,入第二禪。彼不知如真已,不覺彼心而便失定,如是!行禪者衰退而謂熾盛。


復次!行禪者覺觀已息,內靜一心,無覺無觀,定生喜樂,得第二禪成遊。彼思餘小想:修習第三禪道。彼行禪者便作是念:我心修習正思:快樂、息寂,從第二禪趣第三禪是勝息寂。彼行禪者不知如真,寧可思:厭相應想,入第二禪,不應思餘小想,入第三禪。彼不知如真已,不覺彼心而便失定,如是!行禪者衰退而謂熾盛。


復次!行禪者離於喜欲,捨無求遊,正念正智而身覺樂,謂聖所說,聖所捨,念樂住空,得第三禪成就遊。彼思餘小想:修習第四禪道。彼行禪者便作是念:我心修習正思:快樂、息寂,從第三禪趣第四禪是勝息寂。彼行禪者不知如真,寧可思:厭相應想,入第三禪,不應思餘小想,入第四禪。彼不知如真已,不覺彼心而便失定,如是!行禪者衰退而謂熾盛。


復次!行禪者樂滅、苦滅,喜憂本已滅,不苦不樂,捨念清淨,得第四禪成就遊。彼思餘小想:修習無量空處道。彼行禪者便作是念:我心修習正思:快樂、息寂,從第四禪趣無量空處是勝息寂。彼行禪者不知如真,寧可思:厭相應想,入第四禪,不應思餘小想,入無量空處。彼不知如真已,不覺彼心而便失定,如是!行禪者衰退而謂熾盛。


復次!行禪者度一切色想,滅有對想,不念若干想,無量空,是無量空處成就遊。彼思餘小想:修習無量識處道。彼行禪者便作是念:我自修習正思:快樂、息寂 ,從無量空處趣無量識處是勝息寂。彼行禪者不知如真,寧可思:厭相應想,入無量空處,不應思餘小想,入無量識處。彼不知如真已,不覺彼心而便失定,如是!行禪者衰退而謂熾盛。


復次!行禪者度一切無量空處,無量識處,是無量識處成就遊。彼思餘小想:修習無所有處道。彼行禪者便作是念:我心修習正思:快樂、息寂,從無量識處趣至無所有處是勝息寂。彼行禪者不知如真,寧可思:厭相應想,入無量識處,不應思餘小想,入無所有處。彼不知如真已,不覺彼心而便失定,如是!行禪者衰退而謂熾盛。


復次!行禪者度一切無量識處,無所有,是無所有處成就遊。彼思餘小想:修習非有想非無想處道。彼行禪者便作是念:我心修習正思:快樂、息寂,從無所有處趣非有想非無想處是勝息寂。彼行禪者不知如真,寧可思:厭相應想,入無所有處,不應思餘小想,入非有想非無想處。彼不知如真已,不覺彼心而便失定,如是!行禪者衰退而謂熾盛。


云何行禪者衰退則知衰退如真?


行禪者所行、所相、所標,度一切無所有處,非有想非無想,是非有想非無想處成就。彼不受此行,不念此相、標,唯行無所有處相應念想本退具。彼行禪者便作是念:我心離本相更趣餘處。失非有想非無想處。滅定也。彼知如真已,於如不退,意不失定,如是!行禪者衰退則知衰退如真。


復次!行禪者所行、所相、所標,度一切無量識處,無所有,是無所有處成就遊。彼不受此行,不念此相、標,唯行無量識處相應念想本退具。彼行禪者便作是念:我心離本相更趣餘處。失無所有處。滅定也。彼知如真已,於如不退,意不失定,如是!行禪者衰退則知衰退如真。


復次!行禪者所行、所相、所標,度一切無量空處,無量識,是無量識處成就遊。彼不受此行,不念此相、標,唯行無量空處相應念想本退具。彼行禪者便作是念:我心離本相更趣餘處。失無量空(識)處。滅定也。彼知如真已,於如不退,意不失定,如是!行禪者衰退則知衰退如真。


復次!行禪者所行、所相、所標,度一切色想,滅有對想,不念若干想,無量空,是無量空處成就遊。彼不受此行,不念此相、標,唯行色樂相應念想本退具。彼行禪者便作是念:我心離本相更趣餘處。失無量空處。滅定也。彼知如真已,於如不退,意不失定,如是!行禪者衰退則知衰退如真。


復次!行禪者所行、所相、所標,樂滅、苦滅,喜憂本已滅,不苦不樂,捨念清淨,得第四禪成就遊。彼不受此行,不念此相、標,唯行第三禪相應念想本退具。彼行禪者便作是念:我心離本相更趣餘處。失第四禪。滅定也。彼知如真已,於如不退,意不失定,如是!行禪者衰退則知衰退如真。


復次!行禪者所行、所相、所標,離於喜欲,捨無求遊,正念正智而身覺樂,謂聖所說,聖所捨,念樂住空,得第三禪成就遊。彼不受此行,不念此相、標,唯行第二禪相應念想本退具。彼行禪者便作是念:我心離本相更趣餘處。失第三禪。滅定也。彼知如真已,於如不退,意不失定,如是!行禪者衰退則知衰退如真。


復次!行禪者所行、所相、所標,覺觀已息,內靜一心,無覺無觀,定生喜樂,得第二禪成就遊。彼不受此行,不念此相、標,唯行初禪相應念想本退具。彼行禪者便作是念:我心離本相更趣餘處。失第二禪。滅定也。彼知如真已,於如不退,意不失定,如是!行禪者衰退則知衰退如真。


復此!行禪者所行、所相、所標,離欲離惡不善之法,有覺有觀,離生喜樂,得初禪成就遊。彼不受此行,不念此相、標,唯行欲樂相應念想本退具。彼行禪者便作是念:我心離本相更趣餘處。失初禪。滅定也。彼知如真已,於如不退,意不失定,如是!行禪者衰退則知衰退如真。


云何行禪者熾盛則知熾盛如真?


行禪者,離欲離惡不善之法,有覺有觀,離生喜樂,得初禪成就遊。彼心修習正思:快樂、息寂,則從初禪趣第二禪是勝息寂。彼行禪者便作是念:我心修習正思:快樂、息寂,則從初禪趣第二禪是勝息寂。彼知如真已,便覺彼心而不失定,如是!行禪者熾盛則知熾盛如真。


復次!行禪者覺觀已息,內靜一心,無覺無觀,定生喜樂,得第二禪成就遊。彼修習正思:快樂、息寂,從第二禪趣第三禪是勝息寂。彼行禪者便作是念:我心修習正思:快樂、息寂,從第二禪趣第三禪是勝息寂。彼知如真已,便覺彼心而不失定,如是!行禪者熾盛則知熾盛如真。


復次!行禪者離於喜欲,捨無求遊,正念正智而身覺樂,謂聖所說,聖所捨,念樂住空,得第三禪成就遊。彼心修習正思:快樂、息寂,從第三禪趣第四禪是勝息寂。彼行禪者便作是念:我心修習正思:快樂、息寂,從第三禪趣第四禪是勝息寂。彼知如真已,便覺彼心而不失定,如是!行禪者熾盛則知熾盛如真。


復次!行禪者樂滅、苦滅,喜憂本已滅,不苦不樂,捨念清淨,得第四禪成就遊。彼心修習正思:快樂、息寂,從第四禪趣無量空處是勝息寂。彼行禪者便作是念:我心修習正思:快樂、息寂,從第四禪趣無量空處是勝息寂。彼知如真已,便覺彼心而不失定,如是!行禪者熾盛則知熾盛如真。


復次!行禪者度一切色想,滅有對想,不念若干想,無量空,是無量空處成就遊。彼心修習正思:快樂、息寂,從無量空處趣無量識處是勝息寂。彼行禪者便作是念:我心修習正思:快樂、息寂,從無量空處趣無量識處是勝息寂。彼知如真已,便覺彼心而不失定,如是!行禪者熾盛則知熾盛如真。


復次!行禪者度一切無量空處,無量識,是無量識處成就遊。彼心修習正思:快樂、息寂,從無量識處趣無所有處是勝息寂。彼行禪者便作是念:我心修習正思:快樂、息寂,從無量識處趣無所有處是勝息寂。彼知如真已,便覺彼心而不失定,如是!行禪者熾盛則知熾盛如真。


復次!行禪者度一切無量識處,無所有,是無所有處成就遊。彼心修習正思:快樂、息寂,從無所有處趣非有想非無想處是勝息寂。彼行禪者便作是念:我心修習正思:快樂、息寂,從無所有處趣非有想非無想處是勝息寂。彼知如真已,便覺彼心而不失定,如是!行禪者熾盛則知熾盛如真。


世間真實有是四種行禪者,因此故說。


佛說如是!彼諸比丘,聞佛所說,歡喜奉行。


 


 

禪林塵宇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YouCanDoit-你就可以做到
  行禪就是在你行走之際來實行禪定(修)。當你實踐行禪時,它將帶給你喜樂與平和。以全然放鬆的狀態小步行走,在唇邊帶著微笑緩步前行,打開心門來體會平和的覺受。你將可以真正感受到自我所處的泰然狀態。這樣的腳步將可是世上最健康、最無憂的人的腳步。所有的煩惱憂慮可在你步行之中脫落。學習以平和的心來到達自我解脫的方式走路。這並不難,你就可以做到。只要有些許程度的專注及向於愉悅的意念,任何人都可以做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GoingWithoutArriving-只是單純的步行
  在日常生活中,我們往常經常感到處處都是壓力,總是行色匆匆,然而卻極少問自己為何我們一定得如此呢?
  當你行禪之際,你是以漫遊的心態來走路,而沒有時間與空間上特定的目的和方向。行禪的目的就是行禪本身,重要的是步行,而非到達什麼目的地。行禪也不是為了某種特定目的,其本身即是目的。每一步都是生命,每一步都是平和與喜樂。這就是為何我們無須急忙匆促的原因,這就是為何我們要放慢腳步的原因。雖然我們似乎是往前步行,但由於並非受到任何目標所牽引,因此我們實際上什麼地方也沒去。如此一來,我們便能在步行之中會心微笑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Trouble--freeSteps-沒有憂慮的步伐
  在日常生活中,我們的步伐荷擔著很多的焦慮不安與憂懼。生命宛若一串連續不斷不安感受之鎖鏈,並因此而使得我們的步伐失掉了其原本的泰然。
  這世界真是美好!在各地有那麼多的大道小徑擁有自然天成的優雅景緻。你可知有多少兩旁長著翠竹或蜿蜒穿梭於稻田間的泥路嗎?你可知有多少佈滿五彩華美的植物並提供清涼與綠蔭的林道嗎?這一切都是為我們而備的,但因為我們的心無法無憂無慮,我們的步伐無法輕鬆自在,因此我們便無法來享用這一切。
  行禪便是學習回歸於安然悠閒地走路。記得當你一歲大時,是以蹣跚搖擺的步伐走路吧!現在,學習行禪正是要你再次地學習走路。然而,經過幾個星期的實踐,你將能平和舒適地踏出一步步堅實穩重的步伐。以下,我試圖寫一些文章來協助大家學習行禪,願你能成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ShakingofftheBurdenofWorries-抖落塵勞煩憂
  假如我具有佛之慧眼,能夠澈見所有事物,則我便能夠從你所走過的腳步中,辨認出塵勞煩憂的痕跡,就像科學家透過顯微鏡就能檢測出一粒水滴中所容含的眾多微生物一樣。讓你的足跡只存著輕安喜悅與完全自在的印記來走路。要做到如此,你應學習捨放-捨放你的憂愁、捨放你的不安。這就是行禪的奧秘。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WalkinginthePureLand-步行在淨土上
  假如我有超自然的力量,我將能帶你去造訪阿彌陀佛(Amitabha)的極樂淨土,或基督徒的上帝之天堂。我確信那兒的所有事物都是既美妙且清淨的,並有著華美的景觀。然而果真你到了那兒,那你的腳印會是如何呢?你能確信在淨土上你的足跡就不會顯出帶自這娑婆的憂懼與不安之印記嗎?  假如你攜著不安與憂懼的步伐行走在淨土上,你將染污了淨土,而破壞了其原有之清淨!為了善待淨土,你必須在這娑婆便能以平和無憂的腳步行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TheVeryWorldisPureWorld-這世間就是淨土
  我確信告訴你一個秘密,將不致冒犯佛陀或上帝。這個秘密就是:如果你能以平和且無憂無慮的腳步行走於這世間,那麼對你而言你將無須到所謂的淨土或天堂上去。這其中的理由很簡單,因為娑婆與淨土都是來自於心。當你處於平和、喜悅與自在之中,娑婆則轉為淨土,而實際上你那兒也不用去。能這樣,縱使我有神通力,我也無須去用它。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TheWorldContainsAlltheWondersofthePureLand-這世間已包含著淨土所有的華妙莊嚴
  要獲得內心的平和、喜悅與自在,你必須學習如何捨放掉那些造成你不快樂的憂悲苦惱。首先,你應知道所有你期盼在佛土上所能找到的華妙莊嚴,這世間都已含攝了。只因被我們的憂悲苦惱所掩蔽,以致於我們總是無法看見它們。
  我總認為我喜歡這個世間尤勝於淨土,因為我喜歡這世間所呈現的,如檸檬樹、橘子樹、香蕉樹、松樹、杏樹及柳樹。有人會說,在淨土有著可貴的蓮花池、七寶樹及黃金所鋪的路,還有很多很多天界的鳥。但我並不很喜歡這些。我寧可不走在鋪著金銀的道路,即使像這世間嵌著大理石的道路我都不喜歡走。兩旁有著青翠草皮的泥路才是我所愛好的,我喜愛碎石與落葉覆蓋著大地,我也喜愛矮樹、溪流、竹籬及船筏。
  當我還是個小沙彌時,我告訴我的師父說:「淨土上如果沒有檸檬樹,那我也不要去」,師父笑著搖搖頭。或許他認為我是個頑執的少年吧!然而他並沒有說我是對的還是錯的,後來當我習知這世間和淨土都是由心所造時,我是多麼的高興啊!因為我知道淨土上在四周佈滿泥路及綠草的地方同樣也有檸檬樹及楊桃樹生長著。
  我知道只要我清醒地保持正念,自在地步行,我便能找到我的淨土。這就是為何我無一日不行禪的原因啊!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TheSealofanEmporer-國王的印璽
  選一條良好的路來練習行禪,像沿著河畔、在公園中、在屋子頂樓的平台上、在樹林中或沿著一道竹籬,這些地方都很理想,但卻並非絕對必須。我知道有許多人在勞改營中,甚至在監獄的牢籠中行禪。如果路不會太粗劣或太陡,那是最好不過的。調慢步伐並專注在你的腳步,並清楚覺知其中每一個動作。以尊貴、平靜與安適的心情向前直行。當你踩在地上的每一個印記都要了了分明。要像佛陀那般地行走,就如同國王所頒布至尊的政令所蓋上的印璽般地來置放你踩在地面上的每一個腳步。至尊的政令會帶給人們幸福或不幸。它能展現加諸於人們的恩寵,也能摧殘人們的生命,而你的腳步也是能做到如此。如果你的腳步是平和的,那麼你的世界(間)也將擁有平和,而且只要能踏出一步平和的腳步,你就可以踏出兩步,甚至一百零八步平和的腳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YourStepsareMostImportant-你的腳步最為重要
  在你的生命中,什麼活動最為重要呢?是通過考試、擁有汽車或房子,還是在工作上獲得升遷呢?有那麼多通過考試的人,有那麼多購得汽車洋房的人,有那麼多獲得升遷的人,但卻仍無法讓他們自己具有平和的心、喜悅及幸福。生命中最重要的事就是去發掘平和的心、喜悅及幸福等這項寶藏,然後與他人或所有眾生共同分享這份寶藏。為了擁有平和及喜悅,你必須在你的每一步之中能真正成功地擁有平和。你的腳步就是最為重要,因為它們決定了一切。讓我燃著馨香,合掌地祈求你們的成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EachStepWillCauseaBreezetoRise-步步微風起
  有一處禪修中心,在其通往行禪步道的入口,立著一塊大石頭,上面刻有「步步微風起」等字,這是多麼壯闊、美妙啊!這清新的微風正是吹去在你生死輪迴中的煩擾惱熱,並為你帶來代表生命的喜悅與自由的和平與解脫之體驗。
  親愛的朋友,難道你不想以這樣的方式行走在我們的世界中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BeAwareinordertoLetGo-要解脫需覺知
  我們的生命繫縛著憂悲苦惱,而我們也想要擺脫它們。然而該如何做呢? 踏出堅穩、平靜的步伐,踏出勇敢的步伐。要明覺且意堅志強-清楚覺知憂悲苦惱之重擔,並對於你要捨放這些重擔之決心應意堅志強。問問自己:「為何自願在肩上置放這些重量?」
  要明白你確實攜著憂悲苦惱的重擔,而且要對自己慈悲。當你看到自己正朝向憂悲苦惱的一端前去時,便要感覺到這份慈悲。要瞭解憂悲苦惱是無法幫你解決任何問題,而反將障礙你的平和與喜樂。
  有了這樣的覺知,便要決心讓憂悲苦惱逝去。只要你想要,你便能做到,就如脫去雨衣並甩去貼縛其上的雨滴一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SmileLikeaBuddha-笑若佛陀
  當你揮別憂悲苦惱,臉上將會帶來微笑。這或許只是微笑的開端,但讓它保持在你的唇上,像佛陀那般的含笑吧!學著如佛陀那般的步行,如佛陀那般的微笑。這你就能做到的,何必等到成佛呢?要在當下便是佛!
  我已在〞正念的奧妙〞(TheMiracleofMindfulness)一書中談到含笑及其效用。這樣的含笑是覺知及平和法喜之果實,並且也滋養、維護這些覺知及平和法喜。這真是奇妙無比,不可思議啊!它不僅帶給你平和及喜悅,也帶給你週遭的人平和及喜悅。它將娑婆轉化成淨土。在你行禪時,別忘了保持你的微笑。它將使你的腳步保持在輕安之中,並給予你更多的覺知與平和喜悅。
  要了了分明於你的呼吸,它將滋養你的每一個腳步。對呼吸的明覺是維持你的正念及平靜的妙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TheStringofPearls-珍珠項鍊的串線
  你的微笑和平和的步伐是顆顆光亮耀眼的珍珠。它們雖然美麗,但卻相互分離。呼吸便是將這些珍珠串成項鍊而不再分離的串線。如能察覺你的呼吸,那麼你行禪的果實將是豐盛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Breath--CountingWhileWalking-在走路時數息
  有覺知的呼吸不同於無覺知的呼吸。當你覺知地呼吸時,你知道你正在呼吸。當呼吸長時,你知道呼吸長,當呼吸短時,你知道呼吸短,當呼吸平常時,你知道呼吸平常。你也許會問:「我怎麼有辦法同時注意到呼吸和走路呢?」,可以的,只要你將呼吸調成與步伐一致便可以。你可以透過數你的步伐而不是呼吸的方式來做到。也就是說,在一次呼吸之間以計算你共走幾步來估算你呼吸的長度。數數看每一次出息,你走了幾步,每一次入息,你又走了幾步。這是我十五年前剛開始行禪所使用的方法,現在拿出來與你們分享。
  當正常呼吸時,以比你平常走路更慢的速度來走,但也不能太過於慢。不要想要掌握你的呼吸,以這樣的方式走個幾分鐘,然後注意當你肺部充滿氣時共走了多少步,當你肺部的氣全消時又走了多少步。如此,你的注意力將同時包括呼吸與步伐,你也同時覺知兩者,其間之連結正是「數」,而你的微笑則會為你的步伐與呼吸帶來平靜與喜悅。它將協助你保持你的注意力,且它本身也是注意的一個對象,經過幾個鐘頭認真的練習後,你將發現呼吸、數、步伐及微笑這四者將融合在巨大且均衡的正念中。這正是實行行禪將四者合而為一所製造出來的定靜。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Pace-速度
  讓我來告訴你一些有關「數」的竅門。如果調整一下你的步行速度,你數的功夫會變得較為容易。你的呼吸或許無法長過三個步伐,或許僅能維持兩步半而已。碰到這種情形,你可以稍稍加快步行速度讓一次呼吸能包含三步;也可以放慢速度,讓一次呼吸內只走兩步。如此之後,便以這種新的速度來呼吸及數。
  出息或許會比入息還長,尤其是新的練習者。但經過幾次的觀察,你將能決定配合腳步之平常呼吸韻動。它可以是入息三步出息也三步(3-3),或是入息兩步而出息三步(2-3)。第一種情形是出入息均等,第二種情形是入息較出息短些。如果你是出息三步而入息兩步的話,那就要記住2-3是你呼吸韻動的類型。以這種方式來呼吸對你的肺是舒服的,而且可以走上一段長時間而不覺得疲累。
  當上坡或下坡時,你的呼吸可能會變得不規律,此時,則要配合當時你肺部的需要來調整呼吸的韻動。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GettingMoreFreshAir-獲得更多新鮮空氣
  再經過幾天之後,試試做這樣的改變:步行時,在每一次出息中多走一步。例如,你原來正常呼吸之韻動是2-2,那麼換成2-3走走看,並且重複四、五次,然後再回到原來的2-2類型。當你出入肺部的空氣較平常來的多的話,會使你感覺更健康。在平常的呼吸中,你從不完全地將肺部中的空氣排出,總會有一些積囤的空氣遺留在肺的底部,而當你在出息時,能多走上一步,那麼這些空氣則會被排擠出。但也不要超量地來做這種動作,四至五次就夠了,再多了便會使你感到疲憊。因此四、五次之後,便要回復為正常的呼吸韻動。再過約莫五分鐘後,再重來一次。請記住,是在出息時多走一步,而不是在入息時。
  這樣實行著幾天之後,你會想要在入息時也增加一步。你的肺似乎向你說著:「如果我們能採取3-3的呼吸韻動來取代2-3的韻動,我們將會非常高興。」試著這樣做看看,但必須要在那種意願很明顯時做。那麼這種改變將使你感覺很好。然而,要記得只能做個四、五次,就得回復2-2的韻動。幾分鐘後,先從2-3韻動開始,然後再做3-3之韻動。
  數月之中,你的肺將會更為健康,且你的血液循環且將更為順暢。昔日的那種呼吸習慣將會改觀。例如,從2-2的韻動變成3-3的韻動,並成為你行禪時新的正常呼吸韻動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Walking,Standing--EachActMaintainsOurWorkofRealization-行住坐臥了了分明
  我先前已建議大家要走得像佛陀,每一腳步都是佛陀所踩下的一般。如果每一步都能在地面上留下平和、喜樂,無邪的印記,那麼這世間便是淨土了!
  在一九六八年時,我有個機緣造訪釋迦牟尼佛曾住過的靈鷲山(LinnThuuMoutain)。我獨自走在他曾走過的泥路上,我佇立在他曾居住過的地方,我看到那個他曾多次坐在其上說法的石頭。我坐在那兒,觀看泛起紅霞的夕陽消失在地平線下,我知道他也看過這相同的太陽西下很多很多次。我覺得如果我無法站立、行走、坐下及觀看佛陀的所做所為,我也無法荷擔起如來的家業。而這對大家而言也是相同。如果你無法像佛陀那般地站立、行走、坐下及觀看,你也無法完成他的志業的,無法「滋養、稱美這神聖的種子,引領後世禮敬佛陀」。
  要實現喚醒別人的自覺,不是透過對經論的說教或闡揚,而是透過你所行走、所站立、所坐下、所觀看的方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ALotusFlowerBloomsBeneathEachStep-步步蓮花開
  藝術家或雕刻家完成一幅或一尊佛陀端坐在蓮花上的佛相時,它不僅只表達了他對佛陀的敬仰,而是盡其所能地來表達佛陀端坐時其內心的狀態:一種完全平和、無上幸福的狀態。我們一天都禪坐了好幾次,但我們之中卻很少有能夠坐得平和與自在的,很少人能夠像佛陀那般莊嚴地端坐著。我們大多數在坐過一段時間後便不耐煩,就宛如坐在熱氈上一般。不管佛陀是坐在草地上或岩石上,他看起來都像是安坐在蓮花上般地寧靜。
  當我初入修行之門時,我的師父教我在禪坐前先思惟這樣的念頭:「正身端坐!當願眾生,坐菩提座,心無所著」。只有我誦完上述的偈願後,才緩緩坐下。這便是學習像佛陀一般端坐的方法。
  我有個忠告要給淨土宗的佛教徒,那就是:當下此刻就要端坐在蓮花寶座上,而不需等到往生淨土時。要在每分每刻於蓮花中重生,而不需等到瀕臨死亡時。如果你能體會到在此刻便能重生於蓮花中,在此刻便能端坐在蓮花上,那麼淨土的存在對你來說將不再置疑。步行也是相同的!佛陀的誕生經常被描繪著他踩在地面上最初的七步,每一步在其足下都生起一朵蓮花。我們也應該讓我們和平的步伐引生朵朵的蓮花開放。下回,當你行禪時,請試著看清當你踩在地面的每一個腳步所引生的蓮花,一如剛誕生的佛陀那般!別以為這種觀想是無益的,如果你的腳步是寧靜的,那麼這些蓮花的綻放便是具有價值的。你便是佛陀,並且其他的每個人也都是佛陀。這不是我捏造出來的,而是佛陀親口所說的。他說眾生皆有覺悟的可能性(眾生皆有如來智慧德相)。練習行禪便是練習生活在正念中。正念(定)與覺悟(慧)是一體的,覺悟(慧)引生正念(定),而且正念(定)也引生覺悟(慧)。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TheMiracleisWalkingonEarth-不可思議的是行走於地面
  以自在、平和的心來行走於地面上是不可思議的。有些人說只有走在燒紅的火炭上、或走在釘上、水面上才是不可思議,但我發現單純地走在地面上才是不可思議的。當NeigeMarchand把「TheMiracleofMindfulness」這本書翻譯成法文,以「正念的奧妙」為其書名,我非常喜歡。
  想像你和我是兩位太空人,已在月球上登陸,並由於太空船的引擎壞到無法修復的地步,而發現我們無法再回到地球上,且在地球的控制中心派遣另一艘太空船來搭救我們前,我們的氧氣便將用盡,並僅剩下兩天可以存活,那時除了想到返回可愛蒼綠的地球並肩而行外,你我能想到什麼才能使心安住於平和與無憂之中呢?只有面對死亡,我們才會真正瞭解踏在這蒼綠的地球上的腳步是多麼地寶貴啊!  現在,讓我們想像自己是那些有幸得救的太空人,讓我們慶祝能再度行走於這可愛地球上之幸福與喜悅吧!在我們的每一腳步中來展現這份不可思議吧!我們的每一步都是一朵蓮花的綻放。
  持續這樣的練習,並覺知你的腳步正在創造種種的奧妙。擺在你眼前的世界是奇妙無比的。有了正確的知見及思惟,你將可以踏出在這地球上最無上幸福的腳步。
  每一步都要清楚覺知它是踩在地面上,而且是在廣大的地球表面,並要清楚地看到這是何等不可思議地存在我們週遭!
  在行走時,注意腳下你所將要踩下的地面位置,並在踩下時,專注地體會你的腳、地面及其間結合的關係。請把你的腳步想像成國王的印璽一般。在這禪修大廳中,當你行禪時,要記得以「國王的印璽」或「大地湧現」當做行禪所觀想的主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ChoosinganObjectofAttention-選擇一個專注的對象
  正念與平和是行禪的目的,因為其需要覺知,所以我們使用了了分明的呼吸、行走、數數及含笑。這四種要素帶給我們精神上的力量,他們就居住在我們身內,並顯示著那覺察與全知的心之存在。
  透過行禪,我們發現了Niem和dinh。Niem代表正念(mindfulness),dinh代表專注(concentration),兩者合在一起則指心處於穩定且集中的狀態-此時心無衝突、分散,而且覺知是隨時處於正道之上。
  要擁有寂靜與平和,你無須同時具足呼吸、數數、行走及含笑等四種要素。有很多時候是只要步行便足夠了,但如果正念在步行時難以維持,那麼便要使用其他的一、兩種要素了。
  每個人都能統合協調步行、呼吸及數數,但如果對其中一項過於注意,如步伐,那麼對呼吸及數數的覺知便會比較薄弱,就像開了暖氣機後之燈泡一般。不過這樣就可以,只要你繼續維持對你的腳步之覺知。
  你可能會問:假如我將所有心力全放在觀察腳步或行走時在腳步下所綻放的蓮花等這些事物上,那我怎能去體會到其他正在發生的奧妙呢!如沿路的竹林、風的移動或帶著香味的稻田等。的確,當你專注的範圍愈大時,你專注的焦點便會變得愈弱。要是你選擇蓮花,那就只對他們專注。如果你選擇大地,那就專注在它的顯現。只要你的腳步一踏在地面上,大地將像魔術般地自這些腳步下出現。你將可同時察覺到你的腳步與大地兩者。
 如果你願意去享受稻香、竹蔭、青草或雲朵,那就停下你的腳步。然後保持你對呼吸的了了分明,讓自己同時享受這一切。在唇上綻露微笑,且自然地保持它。一會兒後,再繼續你的步行,回復對你的腳步之專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UseWordsInsteadofNumbers-以文字取代數字
  在保持對呼吸的覺知上,你可以用字句來替代數字。例如,若你呼吸的韻動是3-3時,而且你是觀想腳步下所生起的蓮花,那你可以對自己默念「蓮-花-開,蓮-花-開」。若你呼吸的韻動是2-3時,則你可以默念「蓮-花,蓮-花-開」。如果是觀想大地的人,3-3的呼吸韻動可以默念「這-綠-地,這-綠-地」,5-5的呼吸韻動則可以默念「走-在-這-綠-地,走-在-這-綠-地」或是5-6韻動的可默念「走-在-這-綠-地,我-走-在-這-綠-地」等。
  找一些配合你的腳步的字,就像找一些數字一樣。對淨土宗的學徒,佛的名號可用「阿-彌-陀-佛,阿-彌-陀-佛」(對4-4韻動的人),或用「南-無-阿-彌-陀-佛,南-無-阿-彌-陀-佛」(對6-6韻動的人)。這個方法對那些單音節語系的人們是簡易的。然而,我也曾看到過西方人將其成功應用在他們的多音節文字上。他們使用一些句子如對6-6韻動的人說「Walk-ing-on-the-green-earth,I-walk-on-the-green-earth」。這些字句可將呼吸與腳步連結起來,並同時導致大地的升現。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TheFutureofHumanBeingsDependsUponYourSteps-人類的未來決定在你的腳步
  當你行禪時,請以自然的方式來行走。你無須合掌也無須扮個嚴肅的臉。在公園中或沿著河岸,選一條空幽的道路。如果是在禪修中心的話,那你隨時都可行禪,因為大家都知道你是正在行禪,所以也就不會去和你打招呼而干擾到你。如果在路上你遇到某人,你只消在胸前合掌即可,然後繼續前行。
  當我住在法國的Sceaux時,我習慣清晨與傍晚來行禪,鄰居的狗常會跑出來並且向我咆吠。當我停留在紐約Tremper山的禪學中心時,我帶領美國的學禪學生行禪,有一天早上,有隻狗也是對著我們咆吠,因為美國的狗和法國的狗都不習慣於人們沈靜且緩步的走路方式。如果你提起腳步快走,牠們會認為這是正常的,而不加注意。我告訴這些學生:「明年如果我再回來和你們一起行禪,這條狗在我們經過牠時,將不再對我們咆吠,因為牠將對這一年中你們每天的行禪感到習以為常,並對你們專注地行走的方式熟悉。」每位學生都同意我的說法。我想我們走路、站立、坐下及觀看事物的方式絕對會影響動、植物的。就是因為我們殺害它們或破壞它們的生存環境,它們才會絕跡的。而後演變形成的生態,現在則反過來傷害著我們。像被污染的飲用水及空氣已開始在人類的健康上取回補償的代價了!
  現今,我們製造超出為數五萬個的核子武器,已足以摧毀許多個如我們所能生存居住的地球。然而我們卻還繼續製造更多的核子武器,且好似這一切已無法停止下來。我們就像夢遊者一樣,不知道我們正在做什麼?也不知道將走向何處?人類能否從夢靨中醒過來則端看我們是否能以覺知及專注的步伐來行走。這就是為什麼我說人類的未來,亦即這地球上所有眾生的未來,決定在你的腳步上的緣故。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LetMeWalkWithYourFeet-讓我跟隨你的腳步走
  越戰造成越南人民身體與心靈上莫大的傷害。有很多佛教徒喪失了一隻手,而再也無法合掌來向佛陀問訊或彼此相互問訊。有很多人喪失了一條腿,而再也無法以蓮花座或半蓮花座的方式來坐禪,且再也無法實行行禪。去年,就有這樣的兩個人在結夏安居的期間來到PhuongVan寺禪修。我們必須替他們找出不同的方式來供他們禪修。當別人都坐在禪修大殿中木質地板上的坐墊上時,他們卻坐在置於大殿角落的椅子上。我向他們展示如何在坐墊上來實踐行禪:先挑一個實際正在行禪的人,並且跟隨著他了了分明的每一個步伐,最後與其結合成一體。以這個方式,他們也能在木質地板上踩出平和寧靜的步伐。雖然他們無法走路,他們也能自其步伐中踩出朵朵的蓮花。這兩個學生以這種方法一開始便做得很成功。在第一堂課中,我看見他們的眼眶中泛著淚光。
  你有雙手與雙腿,你能如蓮花含苞般地合掌,你能很簡單且舒適地行禪及坐禪,所以要認知你所擁有這麼好的福報。要成為一個正念覺知的行者,為你自己及為那些坐在椅子上,而跟隨你腳步的朋友好好行路。你可知你正為很多你的同伴們行走著!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WalkinginordertoFindPeace-為了尋找和平而走
  雖然自己一個人行禪較易於專注及覺察,但你也能和另一個人保持沈靜地一起行禪。每天清晨我都起得很早來行禪,而且在一天中只要一有五分鐘至半個小時的空閒,我會再用來行禪。行禪能帶給你和平、覺知及極多的喜悅。讓我們將地球上的每一條道路轉化成可以行禪的道路。如果你不實踐行禪,那你將無法受益,我也無法受益,而且所有有情眾生也都將無法受益。
  當你放慢腳步來行走時,起先你可能會感到不太平衡,像個嬰兒初初學步一般。但要跟隨你的呼吸,正念覺知地踩下你的腳步,那麼你將很快找到平衡感。注意觀察牛或老虎緩步行走的狀態,牛踩著非常乾淨俐落且尊嚴的步子,而老虎是溫和且優雅地移動著。如果能有規律地來練習行禪,你將發現你的步伐也會變得乾淨俐落、穩重且優雅!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WalkingsothatAllBeingBePeaceful-這樣行走將使所有眾生都平和
  在大清早或深夜時,戶外的空氣顯得格外清爽與潔淨。沒有比清淨的空氣更能滋養生命的能源了!當你行禪時,你將可吸入這份能源,並且使你的身心感到更為強壯。如果能經常性的行禪,則你的生命將逐漸的轉化。你的動作會變得更為輕巧敏捷而不拖泥帶水,並對你當下在進行的事情更為清楚覺知。在人際關係及下決策方面,由於有更好的洞察力及更大的悲心,你將發現自己更為沈著堅定。所有眾生-不論遠近、大小,也不論從日月星辰到枝葉蟲蛹,都將因你覺知的腳步而變得平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真愛來自你的正知正見
  在結束之前,我要吐露一些我心裡由衷的想法。我說過在這娑婆世間具足了淨土上所有的奇奧嚴妙。現在我則必須告訴你,這個娑婆世間其實是比淨土還好的,因為這兒有苦的存在。如果我躊躇於進入淨土,其不僅因那兒沒有楊桃樹及檸檬樹,更因彼處沒有任何的苦,佛陀第一個覺察澈見的就是苦的存在。如果你無法認知四聖諦中第一諦的苦諦,那麼你是無法真正成為一位佛教徒的。對苦的覺知會產生慈悲,而慈悲正是修道的願力。如果你不能看清這事實,不能瞭解這事實,那麼你的愛還不是真愛,其可能只是一時的激情、興奮或慾望罷了!
  在我去協助那些海上難民之後,我再度回到歐洲,那時我感到西方式的生命並不是生命,我對其感到陌生。看完那麼多受苦受難而能在海上存活的難民之後,我飛抵在巴黎的機場,並開車回家。在回家的路上我經過裝飾著五彩霓虹的城市與超級市場。這場景就好像走在夢幻之中。這世間的境遇為何會有這麼大的差別?這兒的人們正在霓虹燈下飲酒尋歡,而那些在海上的人們卻被殺、掠、淫、迫著。在真正覺知苦之後,我再次摒棄膚淺的生存方式。
  在佛土上,雖然阿彌陀佛和所有諸菩薩恆常地向我們提醒著四聖諦與八正道,然而佛法的字句又怎能取代這直接來自對苦的體受呢?在越戰期間,西方人能在電視螢幕上看到戰爭的景象,但我疑惑他們又能從其中真正瞭解多少呢?我同樣也看到這些畫面,而我並不認為這些畫面能真正傳遞其間真正的苦
痛。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Don'tIgnoretheotherHalfofyourPharmaTreasure-不要忽視了你法藏的另一半
  我想我們所在的這個娑婆世界是修行最好的訓練場。大乘佛教的師父常常用良善與美妙來描述佛法的寶藏。當他們說:「翠竹黃花無非妙道,白雲明月即是真理」時,在我們本具的特質中,其實有一半是被隱蔽的。我們本具特質的真面目,同時也包括貪、嗔、痴的泥沼與污水的!真理同時也是人們加諸於彼此的苦痛與傷害。在淨土中,天鳥的歌聲會演化成法音;而在這世間也是相同,鳥的歌聲一樣能宣露出我們本具的特質。
  有位老法師曾說過:「無始以來,有情眾生是不生不滅的」,他還作一詩偈為證:「春來之時,千花慶放,黃金鳥在綠柳間吟誦」,對我們而言,鳥兒的歌聲代表著喜悅、美好及清淨,並喚起我們生命中的活力與愛。但當我們再深觀一些,我們將會瞭解鳥兒的歌聲中同時也承載著苦痛的軌跡。有一天當我在林中靜坐時,因聽到一隻鳥的叫聲,突然間驚嚇了一跳,我清楚地看到隱藏在樹葉下或樹洞中的昆蟲也正和我一般地受到驚嚇。鳥叫聲會震懾這些昆蟲,正如人們聽到老虎的咆嘯而感到害怕一樣,也會引生恐怖與苦痛啊!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ChoosingBodhisaffvasasTravelingCompanions-選擇菩薩當你同行的伴侶
  踐行行禪將開啟你對存於這宇宙間的奧妙之視野。可以轉娑婆為淨土,擺脫憂傷煩慮,而帶來心的平和。當然行禪也會幫助我們看到、覺知到苦痛與煩悶的存在。當我們能了了分明時,我們便能看清生命中所發生的究竟是怎麼一回事。我經常告訴禪修的學生說:「如果不能看清在你眼前及週遭所發生的事物,你又如何能瞭解你的自性呢?要看見你的自性並非以閉起的眼睛來達到的,相反地,你必須張大你的雙眼,清明覺醒於這世上的真實狀況,這樣才能完全洞見你圓滿本具的法藏及法身,並將了解如炸葯、饑餓及對財富名利的追求等都與你的自性不相離的。」
  穿越帶有稻香的稻田小徑、沿途有竹蔭夾道的泥路、被暗灰乾燥的落葉覆蓋的公園...,這些都是可供你行禪的路徑,請好好享受其中。他們不會使你忘失正念,反倒會帶給你看清世間實相所必須的正念覺知。不論是小徑或是大道,這世上的每一條路都是行禪的路徑!即使是在貝魯特(Beirut)的偏闢小巷或在越南的公路,尚存有等待挖掘的地雷且可能取走孩童與農夫性命的道路。只要你是清楚覺醒的,你將不會躊躇於走入這些道路。  你將還會有苦,但你的苦痛並非來自於你自己的憂悲恐懼,而是源於你對有情眾生的慈悲,因為你已具有已覺悟的有情,亦即菩薩的悲心了!
  如此一來,這一路上你所具發的慈悲心將形成無數無量勇猛無畏的菩薩

禪林塵宇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所謂的入定是一切無念嗎?不知定相的人,可能在要入初禪時,產生了十六種特殊現象(見初禪之「十六觸」)之際還以為是「散心」升起而退墮,不明定學者,常常把「善根發相」的見佛顯像或宿慧空勝解視為解脫妙悟,其實還在欲界呢!

、善根發相
二、欲界定
三、未到地定
四、初禪(有覺有觀,不須段食,故無鼻、舌二識,唯有樂受,與眼耳身三受相應,喜受與意識相應)
五、二禪(無覺無觀,默然定。無前五識,僅有意識,有喜、捨二受與意識相應)
六、三禪:(無覺無觀,識受與二禪略同,但意識怡悅之相,較為淨妙!)
七、四禪:(無覺無觀,前五識俱無,亦無喜受,僅有捨受,與意識相應)


一個人在實修禪定時會碰到什麼狀況呢?所謂的入定是一切無念嗎?不知定相的人,可能在要入初禪時,產生了十六種特殊現象(見初禪之「十六觸」)之際還以為是「散心」升起而退墮,不明定學者,常常把「善根發相」的見佛顯像或宿慧空勝解視為解脫妙悟,其實還在欲界呢!
不論是修習「數息觀」或「不淨觀」,或是念住一處, 或是以佛號攝心,都能慢慢內心澄靜, 相應禪定。當然專修禪定還是有很多前行的,如懺悔業障、持戒清淨、深入經論、培福利他等,都是有助於定學的增上。但此處我們只言及禪定的層次。

一、善根發相
身心寧靜,尚未入定,還在散心,但會影響過去所修善境而呈現境相。此中又分報因與習因。報因是過去持戒、善行的善根浮現;習因不是看到某些善境界,而是自然而然地性格改變,如心調柔軟,慈悲一切,或引發過去宿慧,忽然看懂過去不能理解的經典。

二、
欲界定
三界中欲界有六天,色界十八天,無色界四天(共二十八天)。在欲界定中,心理上會有輕鬆之感,生理上則因定的過程中排除了很多身體上的障礙,所以身心同感輕利輕安;而欲界六天的心理過程就是欲界定。欲界定有一個特殊現象,就是「有法持身」!這是身心放鬆、氣機改善,身子自然挺直、久坐不累的狀態。好的「持身法」下座時身心如在雲裡,走起路來腳如踏在軟墊上。在到達欲界定前,若要細分,則仍可分粗住、細住二者,行者端坐攝心,氣息調和,內心澄淨安穩,其心在緣而不馳散,是名粗住;住此心後,恬靜更勝前,名為細住,因無明顯身心變化,故略而不述。

三、
未到地定
這時感到身體突然消失,或是頭消失、手不見-那不是真消失,而是以心眼觀察消失了!修「隨息法」者,有時會忽見自身五臟六腑;修「通明禪」者甚至能見皮膚每層結構膚腠,所以修持法門深度不同,造成現象也不一!內在結構在「未到地定」會消失是因為從有男女之別的欲界要進化到單性的色界天之過渡現象,此時不屬欲界,也不屬色界,所以不能長久安住,不進色界則退欲界!

四、初禪(有覺有觀,不須段食,故無鼻、舌二識,唯有樂受,與眼耳身三受相應,喜受與意識相應)
於未到地定,證得「十六觸」(前八項為「八觸」):一動、二癢、三涼、四暖、五輕、六重、七澀、八滑、九掉、十猗、十一冷、十二熱、十三浮、十四沉、十五堅、十六軟之成就, 是為「初禪發相」!行者於未到地定中,入定漸深,身心虛寂,內不見身,外不見物,經一段時間,定心不壞,守護增長;在此定中,忽覺身心凝然,運運而動, 乃因心漸微細,色界淨色觸及欲界身之故。若動觸起,或從頭、背、腰、肋、足等處,漸漸遍身,身內覺動而外無動相!當動之時,覺漸漸有身,如雲如影,宛如風發,微微而動;或從上發、下發、腰發,漸漸遍身。從頭至足,由上而發者 多成退分;從足而發者, 多成進分。初禪動觸發時有無量功德,略說有「十種善法眷屬」與動俱起。
一、定:指的是一心安穩,無有散動。
空:動觸發時,空心虛豁,無諸障礙之感
三、
明淨:清淨美妙,皎明無比。
四、喜悅:於所得法,心生慶悅。
五、樂:覺觸法娛心,恬愉美好。
六、善心生:生起慚愧、敬、信之心,慚念昔未得此妙法,以為慚愧;敬信一切賢聖,具深妙之法。
七、知見明瞭:不復惱迷,心解明利。
八、無累解脫:無復貪、瞋、痴、掉悔、疑等五蓋,離欲界諸障,入清淨大池。
九、境界現前:心與動觸諸功德相應不亂,初禪境界,次第現前。
十、心調柔軟:離棄欲界,心剛粗曠現象,心行調柔,能隨意舒卷!
以上「十種善法眷屬」與動具起,有無量勝妙功德,動觸發後,其餘諸觸,次第發起,皆為四大所生現象,如前所言「十六觸」。色界五陰,住欲界身中,由於粗細不同,故諸觸次第生起,即色界定法與欲界報身相觸,故十六觸次第生起,互為兼蓄。行者勿因法相煩雜,心生厭煩,須知此皆自心所現,但以境界不同,因緣交感,故境相萬別。

五、二禪(無覺無觀,默然定。無前五識,僅有意識,有喜、捨二受與意識相應):
而二禪,如得無漏正慧而入此定,名「聖默然定」。由初禪上修二禪,心理需具備「六行觀」,即在初禪之中:
一、 厭離覺觀:知覺、觀二法動亂,通惱定心,觀初禪為「下苦」。
二、 初禪乃由覺觀觸動而生喜樂之定,故名為「粗」。
三、 此覺觀之法,名為「外垢」,能障「二禪內淨」,名之為「障」。
四、 二禪「內淨安穩」勝初禪「覺觀動亂」之定,故當「攀上勝」。
五、 二禪喜定「內淨而發」,故為「微妙」。
六、 若得二禪,則心能出離覺觀障礙,名之為「出」。
二禪喜樂發起,不從外來,乃於一心澄淨,而生大喜美妙,清淨勝初禪;初禪從覺觀中生喜樂,與身體相應,而二禪之喜樂乃從心生,與意識相應,兩者不同。

六、三禪:(無覺無觀,識受與二禪略同,但意識怡悅之相,較為淨妙!)
欲得三禪,須觀二禪過失,訶責初禪之法。
二禪雖由「內淨」所生,然「大喜」湧動,定境不牢固,此時不生戀者,一心專念三禪功德,能捨「大喜」、「二禪默然心體」,如初禪時所用之法:
一、 不受不著。
二、 苛責。
三、 觀察分析而離二禪「大喜粗相」。

三禪乃世間第一大樂!禪發之時,若心沉沒,當用正念、精進、慧觀等法
,警策使起。若心湧發,當以「三昧法」攝心,使之靜定。若心迷醉,當念其後之大樂勝境及一切勝妙法門,自為醒悟,使心不著。

七、四禪:(無覺無觀,前五識俱無,亦無喜受,僅有捨受,與意識相應
四禪亦名為「不動定」、「捨具禪」,欲修四禪,當深觀三禪過患:辛苦勤求,獲得之後,必勤加守護,亦為之苦,一但定境退失,則再受諸苦,所謂「三禪中樂,無常動故苦」,以樂念覆蓋內心,使心念不淨。行者深見三禪大樂,後有大苦過患,應當一心厭離,求取四禪「不動定」!應用「不著、訶責、觀析」三法;使三禪境滅,至四禪方便定,而後豁然,定心安穩,出入息斷。四禪定發之時,與「捨」俱生,無苦無樂,空明寂靜,善法眷屬功德現前,但此時,心如明鏡不動,如淨水無波,絕諸亂想,無喜樂動轉之患,正念堅固,猶如虛空,名「世間真實禪定」,無諸垢染,而色法轉妙,內成就「淨色」之法,此時心中,無形無質,無諸色相,但以心中有淨色根,於空中對因緣時,能發種種妙色,可通「四無量心」、「八勝處」(八種能引發勝知見以捨棄貪愛的禪定)等色,不可以其不見諸色,而說是「無色定」,因虛空處定以上,一切色法都不現前,而現在一切色法,皆能自在得現。四禪為諸大禪定乃至成佛根本!在此禪中,如欲轉緣,學一切事,隨意成就;一切神通變化、演說勝法,莫不從此定出。
四禪總體而言,可以「十八支」來分辨諸禪之特性:初禪五支、二禪四支、三禪五支、四禪四支;以此等之功德法支持諸禪,故名為支。
初禪五支:覺(尋)、觀(伺)、喜、樂、一心(定);
二禪四支:內淨、喜、樂、一心;
三禪五支:慧(三禪樂極勝,為不染著故要正慧)、樂、捨(是行捨,非捨受)、念(三禪樂極勝,為不染著故要正念)、一心;
四禪四支:不苦不樂、捨(捨三禪之樂受)、念(念下地之過)、一心。
依大般涅槃經所說,初禪天人,心中有粗細思想,所以外面有火災(內有覺觀,外有火災);二禪天人,於禪定生喜樂心,所以外有水災(內有歡喜,外有水災);三禪天人,呼吸粗重,因此外有風災(內有喘息,外有風災);唯獨四禪,內外禍患,一切均無,為諸災所不及(內外過患,一切悉無)!四禪定力繼續細深,可深入「四空定」。
以上略舉欲界,色界定相,盼能有助於學者由定的嫻熟出入,而圓滿持戒,成就勝慧;因為定學為戒學與慧學的樞紐,無定之戒相必多持犯,無定之智慧多淪為空洞的理解,無法於身心細膩處起真實的反觀、針砭之受用呀!(參考資料:阿含文化「坐禪之道」,菩提書院印經會「菩薩的禪定」)

禪林塵宇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