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 : 修行修心的方法 >>

修行修心 , 其實沒有其它方法 , 唯有在日常生活中發動光明的心念和行為而已 ! 一般人講到修行修心時 , 大家都承認修道修行 , 主要是要修這顆心 , 一般人不會否認不需要修心 . 可是 , 問題出在哪裡 ? 問題就出在 : 心是這樣想 , 話是如此說 , 但實際做出來的卻是另一回事 ! 也就是說 , 實際做的方式 , 往往並不是針對修心的方法 , 而是別的方法 , 於是 , 這裡就產生了矛盾 ! 所謂的修心 , 一般人講了很多 , 也舉了許多方法和內容 , 可是 , 最簡單也是最容易讓人了解所謂的修行修心 , 就是『發動光明的心念和行為』 . 這很容易讓人了解修行修心是什麼 , 而非靠複雜的解釋、而非靠宗教的模式和行為 , 也非靠神秘色彩的行為 , 才能叫做修行修心 . 然而所謂的修行修心 , 最容易讓人走偏或誤導的是 , 一般人都知道我要修心我要修行我要修道 , 可是面臨了一個最大的問題是『剛開始不知道從何下手 』 ? 這很容易讓人以為這是要去做一件很特殊的事情 , 卻不知道那個事情的目標、過程和作法 , 那要怎麼去做呢 ? 而當這種想法產生時 , 就已經踏出了錯誤的第一步 ! 為什麼呢 ? 所謂的修道也好 , 修行也好 , 修心也好 , 其實它都是一種很自自然然的過程 , 而不是刻意要去當作一件很特殊的事情來做的 .

現今的人 , 都把修行修心刻意的當作很特殊的事情來做、當作一個大功課去做、當作一個很大的議題去做去經歷 . 但是反過來想 , 很多人也沒有刻意要去修道 , 修行 , 修心 , 或者特別去做什麼 , 但卻在日常生活中 , 不斷的學著怎麼樣跟別人和睦相處、時時學著怎麼樣讓自己樂觀開朗、時時學著怎麼樣愛護別人關心別人、時時學著怎麼樣去除不好的脾氣個性等等 , 沒有因為信宗教或修行修心而去刻意的做 , 但實際上這樣的心念和行為 , 卻已經是在修心修行了 ! 反而一般『修道』者 , 把修行修心當成刻意的一件事情去做 , 而當刻意的在做時 , 其實已經失掉了本該出於自然的心念與行為了 !

因此 , 當刻意的心念言行產生時 , 其實就已經踏出錯誤的第一步 , 這是很重要的一點 ! 因此 , 既然它應該是出於純自然的狀態才對 , 那麼 , 什麼才算是自然的狀態呢 ? 一般光明的心念 , 日常生活中就可流露、產生 , 而不是在日常生活外去特別產生心念出來 , 也不是在日常生活中另外創造一種心念出來 ! 它是在日常生活中 , 就已經融入了、已經實踐了 , 是如此出於自然的狀態 . 但是很多人不明白這樣的道理 , 也或許是一時之間迷失了 , 因此造成有的宗教信仰者 , 不停的去求神拜佛、有的不斷誦經唸佛、有的依靠著唸咒、有的從早到晚朝山跪拜、也有的追求修煉道術道法之類 . 試想 , 這些有哪一個 , 哪一項 , 與發動光明心念有關 ? 其實沒有 ! 做了那些之後 , 脾氣是否變的更好 ? 是否變的更開朗 ? 個性有變的更關心別人嗎 ? 其實並不必然 , 因這兩者之間 , 並沒有必然的關係 . 所以修行修心這一點 , 基本上它並不是要靠著宗教現有的那些作法刻意的去做 , 它很好懂 , 在日常生活當中 , 自自然然的去做就可以了 , 不用把它刻意的當作修道去做 , 其心境的提升 , 就自然會出現 . 這個就是我所體悟修行修心裡 , 一個很基本的概念 , 特別指出它是自然形成的 , 不用太複雜 , 就是靠發動光明的心念和行為 , 如此而已 !  

 

<< 第二 : 光明與黑暗心念的內容 >>

什麼是光明心念的內容 ? 什麼是黑暗心念的內容 ? 一般我們都不會否認人應該要開朗樂觀、關愛別人、見義勇為、積極奮勵等等 , 這些都屬於光明的心念 . 而悲傷、憂鬱、不滿、不甘心、驕傲、恐懼、害怕、無奈、誇耀 , 憤怒 , 記恨 , 冷漠等等 , 這些都屬於黑暗的心念 . 這些黑暗心念和光明心念產生出來的行為 , 就是黑暗行為和光明行為 , 如此而已 , 所以它很好懂 . 然而 , 這個內容卻決定了一件很重要的事 . 平常我們對光明的內容和黑暗的內容 , 大部分的認知大家都有 , 可是都把它錯用到一個地方去 : 那就是以為只有作奸犯科的人才有黑暗心念 , 也只有這樣的人才會下地獄 , 而人只要做好事 , 不犯法 , 就不會下地獄 . 但其實 , 這是很嚴重的錯誤觀念 !

假如有一個人死了 , 他死於憤怒的狀態、恐懼的狀態、冷漠的狀態、驕傲的狀態等等 , 那麼這個人就會形成黑暗的心力 ( 來自偏執個性累積的黑暗心力 ), 而當這些黑暗心力累積到一個相當的程度時 , 這時候人的靈魂在宇宙間物以類聚的力量下 , 自然而然就會被牽引到黑暗的世界去 , 而沒有辦法返回天上界的故居 . 也就是說 , 會不會下地獄 , 和是否犯法 , 是否害人 , 並無必然的關係 ! 因此人間所認為的好人 , 不是壞人等這類的人 , 其實仍有很大的可能死後會下地獄的 ! 這點 , 是和一般人認知最大的不同 .

現今宗教界、佛教界、基督教界裡 , 基督教講『信我者得永生』 , 佛教講『六道輪迴』的問題 , 其實並不正確 ! 人死後的靈魂去處 , 基本上還是取決於死時 , 其心的狀態如何 ? 這才是最重要的 .  

 

<< 第三 : 發動光明心念與行為的方法 >>

光明心念的內容 , 其實不需特別用什麼樣的方式就能知道要怎麼去做 . 在日常生活當中、很多事情當中、與人的互動關係當中和事物當中 , 都可以從中學習的到 . 可是有一點很重要的是 , 光明心念與黑暗心念 , 和人生的幸福 , 有很重大的關聯 . 有些人遭遇不幸的事情 , 很容易怨天尤人 . 有些人接受宿命說 , 認為是上天注定、前輩子注定 , 是沒辦法的 , 這觀念其實都不對 . 人不管遭遇的不幸是什麼因素所造成 , 從現在這一刻起 , 不斷的開始充實自己心念的光明度 , 也會改變很多事情 . 當自己充滿了光明時 , 其實自己的磁場和氣也會跟著有所改變 , 如果這時大環境磁場不好、氣不好 , 也會因為自身的變化而避開災禍 , 即使避不開 , 也會降低自己所受到的傷害 . 那麼 , 光明的心念和行為要怎麼發動呢 ? 其實 , 兩千五百年前佛陀所講的『八正道』 , 是非常具體的實踐方法 . 一般人都知道 , 要樂觀 , 要開朗 , 要如何如何 , 可是在日常生活中要怎麼去做 ? 有時好像失掉一個可以依靠的東西時 , 就沒辦法很有系統的把一些事情 , 清楚的貫串起來去了解它的前因後果 . 但其實 , 佛陀所講的八正道 , 不但是教人怎樣去實踐光明的心念和行為 , 也是在教人怎樣去了解事情的前因後果 . 可是非常可惜的 , 現今佛門弟子真的在談八正道的少之又少 , 那都在做著些什麼呢 ? 唸經、唸咒、打坐、唸佛號等等 , 如此而已 !

現今很多的佛門弟子做的事情就這些 . 有時 , 雖然會辦一些課程 , 譬如金剛經、楞嚴經 , 心經等等佛學課程 , 但這些卻被當成一種學術在研究 . 雖然也講了很多的經典、舉了很多偉大的經典 , 但不管是哪一種 , 都很少有把八正道拿出來好好的仔細講一番 , 也很少有把八正道拿來當作每一天的精神糧食 , 並探討如何按照八正道所發動的光明心念和行為 , 每日去省思 , 哪裡做錯了 ? 哪裡做對了 ? 哪裡還做的不夠 ? 為什麼不夠 ? 八正道裡哪些要點還沒有把握住 ? 很少佛門弟子這樣做 ! 也有自稱信佛者 , 但不是真正的佛門弟子 , 使用另外一種方式 , 連誦經、唸佛也沒有了 , 那做的是什麼呢 ? 就只有專門念咒 ! 而咒 , 又不一定是正宗佛教的咒 , 有些不知是哪邊冒出來的咒 , 不知哪邊聽到的咒 . 而有的則在打坐冥想 , 卻不知是在想些什麼 . 於是 , 現今的佛門弟子、信佛但不是佛門弟子者 , 已很少有人將八正道當成每天實踐光明的心念、行為和精神糧食去做 , 這一點 , 正是當今佛教最大的偏差所在 .

此外 , 也許有人會有疑問 : 我不是佛門弟子 , 也不信佛教 , 我是信基督教 , 為什麼要拿佛陀的八正道來當作發動光明的心念和行為 ? 那又該怎麼做 ? 如果我要發動光明的心念和行為 , 沒有八正道不行嗎 ? 當然 , 八正道並不是唯一的標準 , 但佛陀所悟出來的八正道卻是很好的方法 , 並傳佈給大家 , 讓大家根據這很好的方法去吸收、發揮它很好的一面 , 作用在這裡 . 若是信基督不信佛陀 , 不以八正道來發動光明的心念 , 以耶穌所講的內容來發動光明的心念和行為 , 也是可以的 , 他們的理念是相通的 ! 它們只是表達的方式不太一樣 , 耶穌講『博愛、寬恕』 , 聖經詳細記載著博愛、寬恕的內容與做法 . 仔細去想 , 博愛是什麼 ? 博愛就是愛別人 , 博愛是先愛護自己才會愛護別人 , 會愛護自己又去關愛別人 , 這就是所謂慈悲的愛 , 就是佛陀所講的慈悲 , 兩者相通的 . 當自己學會關心自己 , 也學會關心別人 ; 學會約束自己 , 也學會寬恕別人 , 在認真實踐這些時 , 自然就不會記恨別人 . 當學會寬恕別人不記恨別人時 , 自然就學會關心別人、見義勇為 . 同樣的 , 當學會關心別人關愛別人時 , 自然就不會感到驕傲、自大、目空無人 . 因為擁有目空無人、驕傲和自大的人 , 是無法去關心別人 , 關愛別人的 . 同樣的 , 當學會關心別人關愛別人時 , 又怎會是一個很冷漠的人呢 ? 自然就不會了 ! 所以 , 仔細去想這裡面的一些細節 , 即使不是佛陀的弟子 , 按照著耶穌所講的那些細節去做 , 也是在日常生活當中實踐了相同的內容啊 !

這些偉大的天人導師 , 他們所講的心境、行為 , 所舉的方法雖然不同 , 追溯到最後會發現 , 這根源其實是一樣的 , 做到最後也會發現其實是相通的 . 更早時期時 , 耶穌之前的摩西 ( 分紅海出埃及 ), 當時所提的是『十誡』 , 也相通 , 只是每個當時偉大的領導者所誕生的地方 , 有各個不同的時空背景 , 因而提出的方式也就有所不同 . 摩西帶著當時的猶太人和埃及其它的人逃離埃及領土 , 到了今天中東這個地方流亡 , 因為當時帶的人數相當多 ( 幾十萬人以上 ), 在一個兵荒馬亂的時期 ( 被埃及軍隊追殺 ), 所以當時等於是一個很龐大的流亡群眾團體 , 摩西所提的是什麼 ? 提的是十誡 . 為什麼是十誡 ? 十誡就是誡律 , 當時是針對團體 , 是針對戰亂時期 , 所以偏重以戒律為主 , 用來做為一個團體的戒律 , 及生活上相處的依據和做法 , 這是因為時空背景使然 , 所以他才提出了這些 . 而耶穌處在的時空 , 當時人心墮落 , 猜忌 , 酷吏橫行 , 貪婪 , 腐敗的現象充斥著整個社會階級 , 所以他所提的就是博愛、寬恕 , 他是以嚴肅嚴厲的口語講著這些事情的 . 而佛陀特別強調人皆有佛性 , 眾生皆平等 , 為什麼 ? 因為當時他所處的時空背景 , 是一個充滿著種族歧視 , 階級意識與制度根深蒂固的環境 . 所以 , 他們三者所講的道理 , 雖然不盡相同 , 但實際上 , 三者的內涵卻是相通的 !  

 

<<第四: 魔的概念 >>

修行修心常常會去講到所謂的 「 魔 」 ,這在往後,我還會陸續補充說明,這裡只先做簡述. 修行時有些人對所謂的魔感到困惑 , 有的則會畏懼!其實 「 魔 」 可簡單分為兩類:

第一類是有生命個體的(靈魂個體): 這類有一種是地獄靈,人死後沒回天上而到地獄去,或從地獄脫逃作亂人間,沒有回歸自己原來在天上的家的靈魂,稱為地獄的靈魂,又叫地獄靈.另一種是動物靈,動物死後沒回到該有的地方,在四次元作亂,叫動物靈,嚴格來看動物靈其實稱不上是魔,只因它也在四次元作亂人間,廣義來講,也歸類在裡面,這是指有靈魂個體的,也是第一類所謂的魔.

第二類的魔,不屬於靈魂個體,它屬於心念所衍生出來的,那就是心魔: 心魔是什麼?有很多複雜的說法,其實 「 心魔 」 沒那麼複雜,簡單的看, 「 心魔 」 就是人的我執(對假我的一種偏執 、 偏執的個性).許多對心魔的描述,根據我的體驗,覺得那些內容有點失之偏頗,所謂心魔簡單的講就是 「 我執 」 .人遇到最大的障礙,所有魔障最大的障礙,其實不是那些地獄靈或動物靈,而是在心魔,在自己的我執,那是累世從宇宙創始以來一直累積到現在的偏差個性,不是一朝一夕養成的,這種偏差個性就是所謂的心魔,人最主要就是要克服這個.所以 「 魔 」 , 嚴格來看分為這兩類.

這裡先講動物靈,因人死後的靈魂比較複雜一點,動物靈比較單純一點. 「 動物靈 」 談不上是魔,只因動物死後有的不回到該有的地方,留在四次元跟著地獄靈一起瞎起鬨 、 有時則單獨捉弄人.因四次元比我們三次元高一次元,以牠們次元來看我們,一清二楚,人在想什麼 、 做什麼,也知道的蠻清楚,有的動物靈利用這種特性,變幻牠的外型,幻化成美女或 神明模樣 ,來迎合修道人的所想,所好! 所以很多修道人所謂著了魔道還不太清楚,就是這個道理,以為看到一些神仙菩薩,其實很多是動物靈幻化出來,牠們可以幻化成菩薩的模樣,看起來也是一副法像莊嚴,牠們可幻化成那樣,若沒有很足夠的心力,是沒辦法看穿牠們的.通常動物靈的能耐,比起地獄靈來,實在是小巫見大巫. 「 地獄靈 」 是人死後的靈,因人的心念本身比較複雜 、 精細, 所以可搞的模式就比較多,加上一個讓人感到痛心和無奈的事實是: 很多地獄靈可能和自己的往世有密切的因緣關係,可能是親朋好友(往世的緣份) 、 有的在天上界時,可能是鄰居(曾經一起轉世或先來到人間,不同時候轉世),但因墮落 、 偏執的個性造成,於人間死後到地獄去又脫逃出來,脫逃後就在人間作亂. 通常他(牠)們脫逃出來後找的地方有兩類,一類是因地緣關係,譬如哪邊最熟悉或最近,最先接觸到的就去那.第二類是因往世緣份的關係,譬如婆婆和媳婦兩人,倘若相處的關係很不好,不管誰對誰錯,如果婆婆帶著怨恨 、 不甘心 、 不滿的狀態離開人世,有很大的機率死後到地獄,如果安安份份待在地獄那就沒事(沒跑出來就沒事),若跑出來的話,通常會來找這媳婦,找這媳婦是不是要報復呢?有的是,有的不是,不管是或不是,找上門的通常都沒好事,絕對沒好事!既然會到地獄就代表當時她的心念不正確,不正確的心念跑來找你,怎麼可能會有好事?不會有好事的.所以一個是地緣關係,一個是往世的緣份關係,而這種關係,並不一定是人間的緣分才算,也有可能是天上界老家的鄰居,朋友,因他認得你(其他人他並不一定認識),所以就來找你.

另外,還有一種情況比較不一樣,是屬於比較有組織性的.譬如像黑社會幫派的這些人,若還是繼續為惡,通常死後當小弟的到地獄去還是當小弟,老大在地獄還是一樣當他的老大,這死後老大的靈一樣帶小弟的靈,藉由四次元空間作亂,這是屬於組織團體性的,但這種組織團體,還只是屬於一般性的組織團體,只不過是把人間醜惡逞兇鬥狠的一面,映射到四次元空間裡.

但另外,還有一種是俱有特殊性 、 針對性的組織,他們在魔界裡,專門針對轉生為人的光的天使,來誘惑和陷害! 這是什麼意思呢?佛陀 、 耶穌基督 與 摩西在天上界是非常偉大的靈魂,他們來人間指導人解脫心裡的痛苦,找回心靈原來的真我(真正的自我),他們不會一個人來,譬如佛陀來,會帶著他的幹部來,就像人間的公司或組織團體,譬如有個組織團體,有個慈善機構派人到非洲做救難工作,有領導者到非洲,不會只派一個人去,通常還會派幹部和隨行的左右手 、 助手,跟著他一起去非洲達成救助的任務.同理,這些天上界偉大的領導者,來到人間來教化人,也會帶著他們的幹部 、 左右手一起來到人間.這些幹部和左右手,一般都稱為 「 天使 」 ,我比較習慣稱呼他們為 「 光的天使 」 (光明的天使).這些天使的天上界來歷,從大阿羅漢,菩薩,大菩薩,如來,都有.而這些光的天使們,來人間協助這些偉大的領導者,有時並不只是協助像佛陀這樣的人,才來到人間.即使人間沒有像佛陀那樣偉大的人到來,他們也是一樣會來到人間的.所以這些光的天使可稱之為幹部(從天上界來協助我們的一群幹部或左右手),他們來人間的目的是希望能讓人間得到祥和,可是地獄界的這些魔,有組織性的大魔王會做一件事,就是去專門破壞光的天使的任務.當這群光的天使來到人間之前,也有他轉生的計劃,希望能按照計劃,帶給人間祥和.但地獄界的那些魔,會去探聽這些計劃內容,然後針對這些光的天使,進行各種破壞 、 攻擊 ,使出 各式各樣的手段.關於這部份,以後有機會再做詳細的描述. 當我們一般人,修行修心時,別忘了宇宙間存在著物以類聚的法則! 當人起了黑暗的心念時,記得 「 心念 」 是一種波動 、 一種念波,人起這種念波時,會感應到黑暗世界,至於會感應到哪類的黑暗世界,這就牽涉到發動黑暗心念時的內容是什麼,還有它的深度 、 廣度是什麼程度,就決定會去感應到什麼世界了!

「 心魔 」, 就是我執! 人不知累世以來多少世,最大且最難克服的障礙,就是心魔.前面提到的那些魔,只是一種干擾,只能控制短暫的一趟人生,但當人到地獄去再回到天上界時,就擺脫他們了.下輩子再來到人間時,等於從零又開始.從零重新開始,以後會不會被他們再找上,是另一回事,至少是從零 、 從一片空白開始.可是心魔(我執)卻不一樣,在人世間所累積的我執和往世所累積的我執,卻會不斷的加重 、 累計,就算死後能光明的回到天上界,或是先到地獄過活然後經過反省其非階段,再回天上界,其所形成的偏差個性,仍會不斷的被累積.若以數學的角度來看,當發動光明的心念遠遠大於發動黑暗的心念,就是正向大於負向,就有機會回到天上界,且我執(心魔)比還沒降生前消除了許多,就代表自己的心境已獲得提升,這一趟任務做的漂亮,已達成當初要做到的目標了,這就是它的最大不同點.我執會跟著人一輩子,這意味著心魔也會跟著人一輩子.除非人的心境達到另一種境界,沒有了 「 我執 」 ,才算是把心魔徹底的消除了! 但人要達到無執的狀態非常難(沒有任何的我執),只要是人,或多或少都會有.因為要真的達到沒有我執,通常那種心境就已達到: 宇宙即我 、 我即宇宙! 那種跟宇宙是一體,那種和宇宙已經完全融入的心境,據我所了解,幾乎只要是人,實際上都做不到! 能做到的,最多就只是去掉了許多的我執,然後不斷的改善,一直降低,每一天不斷的進步,每一年不斷的進步,每一生每一世都不斷的進步,這就很了不起了.所以,人所遭遇的最大問題,就是出在 「 我執 」身上 .

「 我執 」 是什麼?就是一開始講的 「 黑暗心念 」 ,它不一定和國法,道德有關.例如: 冷漠,驕傲等是一種黑暗的心念,它既沒觸犯國法,也扯不上道德問題,但它的的確確就是一種偏差(執)的個性! 人的個性因該是屬於在 「 中道 」 ,所謂中道就是很圓滿 、 合諧.我們人應該是很樂觀 、 開朗 、 互相合諧 、 互相關愛,不該很冷漠,不該驕傲,不該記恨, 不該懶惰等等 . 當人偏離了這些時,就叫做 「 個性上的偏差 」 ,就形成了我執.所以人的我執,不管是在修行 、 修心時,都是這一生當中或累世以來最大的障礙. 當人還俱有我執時, 就代表心魔還存在 . 假如這時受到心魔的干擾,會去聽到什麼 、 看到什麼幻境(所謂看到 、 聽到的幻境有兩種,一種來自黑暗世界的動物靈或地獄靈所幻化出來,一種是我執所變幻產生出來),這就是我執在強烈發作,這種就是黑暗能量的發作(這不是別人的,是屬於自己的),當自己心念裡黑暗能量的我執發作,就代表正在釋放黑暗的能量波,這時在物以類聚的作用力下,自然會感應到黑暗世界的種種.而感應到黑暗世界的種種時,並不一定就是引來那些動物靈 、 地獄靈,也有可能是引來一些黑暗界的景象或產生一些幻化出來的景象,讓自己產生一些錯覺.所以我執在發作時,的確會讓人產生一些幻境,而最明顯的例子就是 「 夢 」 .有的人會作夢,有的人會夢到一些很恐怖的景象,亂七八糟的 、 很沒有邏輯的 、 很沒有劇情的,做完後都會讓人很不舒服的夢. 「 夢 」 有好幾種,有一些是真實的(被帶到地獄界經歷一番或被帶到天上界經歷一翻),有的則只是感應,幻化出一些景象出

禪林塵宇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觀經》云,「淨業三福」乃「三世諸佛,淨業正因」。我們一定要認真去做到,把孝順父母的心推廣,去孝順一切眾生。諸佛如來確實是這樣修的,一切眾生都是我們的父母、老師。不但一切人是老師,樹木、花草哪一樣不是老師?六根接觸六塵境界,甚至一微塵、一毛端,我們觸目都能醒悟,那就是老師。看到樹,種子是信心,根是慈悲,樹身是智慧,枝幹是方便,繁密是五度。在在處處只要見到了,心裡都開智慧。惠能大師見五祖時說:「弟子心中常生智慧。」六根接觸外面境界都開悟,即是常生智慧。我們六根接觸外面六塵境界,順自己意思則起貪愛,不合自己意思就討厭,生煩惱。覺悟的人,六根觀六塵境界只生智慧,不生煩惱。

  佛經上告訴我們,自性具足一切法,即是寶,像大地含藏礦物寶藏一樣。大地含藏的寶藏用得盡,我們心性含藏的寶藏用不盡。要懂得開發!四大菩薩就是開發自性寶藏的四個法門;地藏菩薩的孝敬,觀音菩薩的慈悲,文殊菩薩的智慧,普賢菩薩的落實。四大菩薩教我們如何開發自性寶藏。這四個法門要同時用,缺一不可。佛在千經萬論中所說不外如是。諸佛菩薩明白了,落實就得受用,得的是大自在、大圓滿。我們迷惑顛倒,迷失自性,胡作妄為,所以搞六道輪迴,生死流轉,永無出期。

禪林塵宇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修行三大劫,悟在剎那間








  修行從初發心到成佛,需要三大阿僧祇劫的長久時間;雖經年累月的修持,但體證是當下的這一念心。猶如世尊夜睹明星,豁然大悟宇宙人生的實相奧祕,而證無上正等正覺,隨即宣說︰「一切眾生皆有如來智慧德相,但以妄想執著而不證得。」

  此諺語出自古德,參閱《虛雲老和尚年譜法彙》:「古人說:『修行三大劫,悟在剎那間。』功夫得力,一彈指頃,就悟過來了。」

  相似諺語如「迷在千生,悟在剎那」、「迷聞經累劫,悟則剎那間」、「千日學道,悟在一時」、「用功千日,悟在一時」。


禪林塵宇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3) 人氣()

       





大捨大得,小捨小得,不捨不得









  放捨諸緣,遠離名聞利養,則怡然自得;休息萬念,放下分別執著,則安樂妙得。我不捨財,財當捨我;捨此財已,歡喜無悔。如人遠行,身荷重擔,疲苦勞極,捨之則樂。在《龍藏‧0676‧57~58冊;佛本行集經‧卷三十一‧二商奉食品第三十五之一》中指出:「若得世間安樂者,遠離一切諸欲貪;捨於我慢自矜高,此樂最為勝妙樂。」

  捨者非取捨之捨,雖云捨名心不著。若能捨除取捨,即名為捨;以無得無依,故名為捨。取病若除,則無所捨。若能放捨外六塵、內六根、中六識,一時捨卻,無可捨處,是汝免生死處。

  在《大正藏‧1827‧42冊;百論疏‧卷一》中提到:「初則依福捨罪,後則依空捨福。」罪但捨不取,空無相但取不捨,福則亦取亦捨。為欲依福捨罪,故須修福;為欲入空,是以捨之。修善捨惡,破於無見;罪福俱棄,破於有見。始捨罪福,終辨破空,邪無不破,正無不顯,則義無不備。


禪林塵宇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行如風,立如松,坐如鐘,臥如弓








  闡述修道者具威儀之相,從舉止言談中表露無遺。唐代六祖慧能大師在《六祖壇經‧定慧品第四》中提到:「於一切處,行住坐臥常行一直心。」佛門制定禮儀,在行立坐臥中,必須隨時要求身除習氣、心有依處,做到身不踰矩、心不放逸。

  走姿應如徐風般的邁步直行,心不外馳,無有輕躁,常在正念;站姿應如青松般的昂然挺拔,常念供養,讚歎經法,思惟經義;坐姿應如大鐘般的端正平穩,諦觀實相,永絕緣慮,澄湛虛寂;睡姿應如彎弓般的右脇曲臥,調攝身心,不忘正念,心無昏亂。


禪林塵宇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老僧三十年前未參禪時,見山是山,見水是水;及至後來,親見知識,有箇入處,見山不是山,見水不是水;而今得箇休歇處,依前見山祇是山,見水祇是水。


禪林塵宇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佛在心頭坐,酒肉穿腸過

  比喻不須拘泥形式。參閱元代吳昌齡的元曲雜劇《花間四友東坡夢‧第一折》:「吾兄差矣。溪河楊柳影,不礙小舟行。佛在心頭坐,酒肉穿腸過。只管吃,怕怎麼?」

  世人認為只要在心地上用功修行,何必執著吃素,彼見梁代金陵寶誌禪師(又名誌公和尚)、宋代濟顛道濟禪師(又名濟公和尚)皆有吃肉之事,殊不知傳奇怪異的瘋癲和尚,遊戲人間,佯瘋賣傻,身癲心不癲。彼吃了死的,會吐出活的;你吃了死的,尚不能吐出原樣的肉。彼喝了酒,能替佛裝金,能將無數大木,從井裏運來;汝喝了酒,把井水也運不上來,何可學他?

  世間善人,尚不飲酒食肉,況為佛弟子,要教化眾生,而自己尚不依教奉行,則不但不能令人生信,反令人退失信心,故飲酒食肉不可學。世人不知所以然,不是妄學,便是妄毀。妄學則決定要墮地獄;妄毀則是以凡夫之知見,測度神通聖人,亦屬罪過。參閱《印光大師全集‧冊一‧卷一‧復龐契貞書》。

  亦作「酒肉穿腸過,佛祖心中留」。

禪林塵宇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要知「一切法從心







萬法皆空,因果不空



想生」,一切法本來都沒有,皆是心想變現出來的。世出世間所有的現象,皆是眾緣和合而生的,當體皆空,了不可得。但此現象會轉變,「因」是能變,「果」是所變;由於「因」變,「果」隨之變。因會變成果,果又變成因,因果循環,整個宇宙人生是刹那生滅的業果相續相,由此可知,因果轉變不空、循環不空、相續不空;因果闡述事實真相,是一個永恒不變的定律。

  在《龍藏‧0111‧31冊;涅槃經後分‧卷上‧遺教品第一》中提到︰「善惡之報,如影隨形;三世因果,循環不失。」如果沒有因果,不但沒有十法界,而且一真法界的依正莊嚴也不能存在。由於萬法皆空,故「應無所住」;由於因果不空,故「而生其心」。


禪林塵宇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一凝心禪。二制心禪。三體真禪。四方便隨緣禪。五息二邊分別禪。凡住心一境。名曰凝心。且如行者念佛之時。諦觀如來玉毫金相。凝然寂靜。了亮洞徹。名凝心禪。次前雖凝心。所習慣馳散。今制之令還。諦緣金相。名制心禪。復次前雖制心。得住定境。既非理觀。皆屬事修。今體本空誰制。無佛無念。名體真禪。復次前雖謂體真。猶滯空寂。無量名相。昧然不知。今以無所得而為方便。從空入假。萬相洞明。不為空塵之所惑亂。名方便禪。復次體真及以方便。各據空有。不離二邊。今諦觀靜亂本無相貌。名言路斷。思想亦絕。名息二邊禪。從淺至深。如是分別。原夫圓觀。亦無淺深。而淺深宛然。敘開念佛五門。第一稱名往生念佛三昧門。第二觀相滅罪念佛三昧門。第三諸境唯心念佛三昧門。第四心境俱離念佛三昧門。第五性起圓通念佛三昧門。諸佛大慈悲。常教敕說法諸菩薩等。以種種方便。令眾生易解。又自以種種方便。開示般若波羅蜜。以何義故。說是般若波羅蜜。佛言。欲令諸菩薩等增長念佛三昧故。以何因緣。令念諸佛。佛言。若念佛者。當知是人。即與文殊師利等無有異。以何故。此三昧者。諸佛世尊之所遊戲。首楞嚴等諸大三昧始出生處。是知將入諸佛法。方便誠多。若以一言而具眾門。無過念佛。所以者何。一切賢聖。皆從念佛而生。一切智慧。皆從念佛而有。假如十信菩薩及三賢菩薩。皆不離念佛念法念僧。乃至不離念一切種智。初地菩薩乃至八九十地菩薩。亦不離念佛念法念僧。乃至不離念一切種智。但以念知差別。隨義立名。眾生迷名。妄生異解。漂墜魔界。遂輕念佛之名。仍謂已修。別為勝業。為愍此故。今略言之。若論修因之人。不離三賢十聖。若論證果之者。即是諸佛如來。修因之人。繫心常思念十方一切佛。證果之者。又特啟此以為微妙清淨第一禪。是知易入而證深。無過念佛。嗟乎。末學之流。輕其易入。失其證深。為見所縛。良可悲矣。又諸佛以眾生樂稱諸佛名。生彼國者。則示以稱名往生門。眾生有樂[者*見]諸佛身。懼障不見者。則示以觀相滅罪門。眾生有迷心執境者。則示以諸境唯心門。眾生有計實有者。則示以心境俱離門。眾生樂深寂定。趣無生滅者。則示以性起圓通門。大哉世尊。善拔我等。開示一道直至菩提甚深法門。所謂念佛。唯有大智度者。生而知之者。深修定慧者。善經論者。請撿此門。與了義大乘等經。有收義不盡處。請試言之。是知稱一佛名。智深則深。一言而具眾門。信有徵矣。既敘五門來意竟。更敘入方便次第。假如行人口稱南無阿彌陀佛時。心必願生彼國土。即是稱名往生門。行者想像佛身。專注不已。遂得見佛光明。赫奕照觸。行者爾時所有罪障。皆悉消滅。即是觀相滅罪門。又觀此佛。從自心起。無別境界。即是諸境唯心門。又觀此心。亦無自相可得。即是心境俱離門。行者爾時趣深寂定。放捨一切心意意識。將入涅槃。蒙十方佛。加被護念。興起智門。行者爾時。於一念頃。淨佛國土。成就眾生。如何前四門所有功德百千萬分。不及其一。何以故。無功用位。能以一身為無量身。任運修習故。佛觀護故。諸佛法源。盡窮底故。普賢願因。悉圓滿故。本願力故。法如是故。即是性起圓通門。已上五門竟。


 


問。云何為一行三昧。答。大寶積經第一百一十六云。文殊師利白佛言。世尊。當云何修行。能速得阿耨菩提。佛言。一行三昧。善男子。善女人。修是三昧者。速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文殊師利言。云何名一行三昧。佛言。法界一相。繫緣法界。是名一行三昧。若善男子。善女人。欲入一行三昧。當先聞般若波羅蜜。如說修行。然後能入一行三昧。如法界緣。不退不壞。不思議無礙無相。善男子。善女人。欲入一行三昧。應處空閑。捨諸亂意。不取相貌。繫心一佛。專稱佛名字。隨佛方所。端身正向。能於一佛念念相續。即是念中。能見三世諸佛。何以故。念一佛功德無量無邊。亦與無量諸佛功德無異無別。如是入一行三昧者。盡知恆沙諸佛法界無差別相。此文良證。


 


問曰。人多畫像而以觀禮。有何聖教。答。大寶積經第八十九云。爾時大精進菩薩持畫佛[疊*毛]像。入於深山。寂靜無人。禽獸之間。開現畫像。取草為座。在畫像前。結跏趺坐。正身正念。觀於如來。諦觀察已。作如是念。如來是希有微妙。畫像尚爾端坐微妙。況復如來正遍知身。復作是念。云何觀佛。爾時林神知彼菩薩心之所念。白菩薩言。善男子。汝念云何觀佛。答言。若欲觀佛。當觀畫像。觀此畫像。不異如來。是名觀佛。如是觀佛。如是觀者。是為善觀。時大精進作如是念。我今云何觀此畫像與如來等。復作是念。如是畫像者。非覺非知。一切諸法。亦復如是。但有名字。如是名字。自性空寂。本無所有。如來之身。其相如是。畫像非證非果。非證者。非得者。非住者。非去來。非生非滅。非淨非色。非貪瞋癡。畫像非陰界入。非初中後。一切諸法。亦復如是。如來身相。亦復如是。如此畫像非覺非知非作。一切諸佛。亦復如是。觀如來身相。亦復如是。乃至六根。亦復如是。菩薩如是觀如來身。結跏趺坐。於三七日中。成就五通。供養諸佛。諸天散華。以為供養。為佛所讚。會中二萬人住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無量阿僧祇人住二乘功德。大精進者。釋迦牟尼佛是也。此文明矣。約四教者。夫心不獨生。必托緣起。行者念佛之時。意想為因。如來毫光為緣。亦名法塵。以對意根故。所起之念。即是所生法。觀此根塵能所。三相遷動。新新生滅。念念不住。分析方空。無佛無念。藏教小乘也。即觀念佛心起。能生所生。無不即空。妄謂心起。心實不起。起無自性。體之即空。所觀佛相。如鏡中像。虛空華。無佛無念。通教大乘也。即觀念佛心起。即假名之法。淺深洞鑒。無量名相。如觀掌中。了知此心。有如來藏。歷劫斷惑。方證真常。離邊顯中。無佛無念。別教大乘也。即觀念佛心起。即空假即中。若根若塵。並是法界。起一念亦爾。塵剎諸佛。一念照明。六道眾生。剎那普應。初即是後。今始覺知。如大福人。執石成寶。必無捨念。別求離念。即邊而中。無佛無念。圓教大乘也。瓔珞經明。頓悟如來。此之謂也。

禪林塵宇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修行如上百尺竿,往下容易往上難,其難如登天。無論遇到什麼境界,打不破境界,就很容易著魔障,其間只是一念之差。一念錯了,一念之邪,天魔外道便入你的心竅。若是正念,佛便與你合而爲一。所以六祖壇經說:「正念之時佛在室,邪念之時魔在堂。」便是這個道理。


只要有一點爭心、貪心、有所求、自私自利之念,魔便坐殿。如果你不爭、不貪、無所求、不自私、也不自利,什麼妖魔鬼怪也無隙可乘,沒辦法擾亂你。若你不和人鬥爭,魔便沒有你辦法。你不貪便宜,不貪神通或任何好處,他即使用虛僞的境界來誘惑你,也誘惑不到的。


再能內外都無所求,一切都忘了,忘人無我,把人忘了,我也忘了,人忘法泯。再不自私,對任何事也沒有自私心,不是說我要得到多一點利益,旁人則否。若能這樣,魔王也沒你法子。心裡也不盡想什麼對我有利益,那麼任何妖魔鬼怪的咒也不靈了。這是對付天魔外道最好的咒若能把這五點好好應用,什麼魔也沒有,也沒你辦法了。爲何他們有機可乘?只因你還有所求,有貪心,有爭心,有自私,有自利,他們便趁之鑽入心腑,令你頭腦不清,智慧亡失。

禪林塵宇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