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增平                 經常聽到說:「茶禪一味」或「禪茶一味」,是茶意禪味還是禪意茶味?真正的「禪味」不僅僅是坐禪之後飲茶來說,真正意義上的禪味是無時無處不在的,也就是古德所說的:「青青翠竹,儘是真如。鬱鬱黃花,無非般若。」這個時候,天地之間都是禪味;茶味亦復如是,不需要等到煮水瀹茶,三杯入口之後,才有感覺。茶人心中時刻空明清澈,了無一芥,如此修持,必然能頓悟此中真意;再進一步說,茶人若能以天地為茶器,以眾生為茶品,以慈悲為八功德水,以茶侶為布施,以持戒為茶規,以忍辱為茶候,以精進為三昧真火,以禪定為茶法,以般若為茶心,那麼茶道當下可成,這個時候茶就是禪,禪就是茶,佛法映於茶湯,茶湯顯示佛法,看佛陀於靈山會上拈花示眾,就能了然於心。在這種情況下,「禪茶」、「茶禪」、「禪˙茶」、「茶˙禪」,是不需要分的,也不必分,如此,才是真正的「禪茶一味」、「茶禪一味」。

茶、禪、道,本來即是同根同源,互為因果,相輔相成。茶的內涵是動靜、靜動的結合;禪的內涵是外靜內動的「靜動」;而道的內涵是外動內靜的「動靜」。

茶之所以形成「茶禪」、「茶道」,理由是非常充份的,站在什麼角度來看茶,茶就現身在那個方向,「茶禪一味」是如此,「茶道一如」一復如是。                                       

中國禪宗形成後,因著禪修而飲茶,相沿成習,潛移默化,飲茶成為佛教叢林的宗門規式。《百丈清規》規定叢林禪茶及其做法次第,由於坐禪易致昏沉,所以「皆許其飲茶」,百丈禪師有:「吃茶、珍重、歇」三訣;唐皎然飲茶詩有「三飲便得道」的說法;劉貞亮飲茶有「十德」;《五燈會元》記載,有所謂:飯後三碗茶的和尚家風,以茶敬客,更是寺院的常規,茶在唐代已經是僧伽生活中不可或缺的東西。唐‧封演《封氏聞見記‧卷六》:「開元中,泰山靈巖寺有降魔師,大興禪教,務於不寐,又不夕食,皆許其飲茶,人自懷挾,到處煮飲,從此轉相仿效,遂成風俗。自鄒、齊、滄、棣,漸至京邑城市,多開店舖,煎茶賣之,不問道俗,投錢取飲。其茶自江淮而來,舟車相繼,所在山積,色額甚多。」茶不但與顯教、漢傳佛教,即使密教、藏傳佛教,也都有密切關係。所以,坐禪飲茶、密禪供茶、參禪味茶,三者既有相聯的共同點,由坐禪飲茶到茶事融入佛事,列進宗門法規,乃至以茶作為密教供品,用以供佛齋僧,禪門茶風興盛。

坐禪用茶的最早記載,一般說是在《晉書‧列傳第六十五  藝術》:「單道開,敦煌人也。….日服鎮守藥數丸,大如梧子,藥有松蜜薑桂茯苓之氣,時復飲荼蘇一二升而已」。僧人坐禪修定,須持齋戒,由戒生定,由定證慧。唐代茶道,多與佛教食法相關,稱為「吃茶飯」。唐代飲用的是餅茶,以煮茶法來飲用,飲茶為茶湯,像藥湯一樣。佛教叢林過午不食,只允許飲茶助修。趙州公案說「喫茶去」,道理在此。趙州從諗禪師不僅自己喜歡吃茶,還經常以「喫茶去」三字接引學僧,這句禪語、法言流布天下叢林。南宋時,浙江餘姚徑山寺茶飲盛行,有一套嚴格的飲茶程式,據說日本茶道就是從這裏傳過去。飲茶的真正目的是為了參禪證道,佛教認為,茶有三德:「坐禪時通夜不眠,滿腹時幫助消化,茶且不發」,是禪門修道的最好輔助;於是,高僧大德將「平等」、「真切」、「精微」而又空靈的禪門精神貫注於茶道中,這對中國茶道的形成和發展起到了關鍵性的影響和作用。

中國茶文化誕生在兩漢之際,隨著華夏文明的發展,演變到唐代茶文化興盛。茶文化的發展隨之的製茶法,由唐代餅茶、宋代團茶、明代葉茶、至清代的工夫茶;飲茶法從唐代煮茶、宋代點茶、明代泡茶、而清代沏茶;茶由藥用而飲用、而藝用、而禪用;由上層社會的「雅玩」入俗為民間開門七事「柴米油鹽醬醋茶」;茶滲透在文化生活上而產生茶具、茶廠、茶行、茶室、茶館、茶經、茶書、茶詩、茶畫、茶歌以至茶道,不一而足。以茶待客,以茶會友,以茶定親,以茶饋禮,以茶貿易,民情風俗,均與茶不可分離。茶文化為中國傳統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中國以茶入禪形成「禪茶文化」,茶文化傳入日本,使日本有了「茶道」;傳入英國而催生了歐洲「下午茶」;於是,歐美有了「基督禪」一派,可以說是禪茶文化發揮了重大影響作用。

自古禪茶不分家,茶與佛家如來禪、秘密禪、祖師禪三種禪定都結下不解之緣,賦予了禪茶文化極為豐富的內涵,使世俗間的飲茶活動逐步昇華為佛門的茶道。茶與佛家關係密不可分,茶文化的興衰與禪文化消長至為密切。茶文化在明清之後曾經衰落,禪宗也於此時期匿跡,茶的興衰期與禪的隱顯期,恰好不謀而合。弘揚佛法與弘揚茶道,兩者可說相輔相成,喝茶者從中體悟禪法而入道,參禪者從喝茶中了悟佛法,喝茶者因而提昇到精神層面,參禪者更能參透佛法妙境;因此,茶文化,禪文化,融和而成「禪茶文化」,是中華民族對世界文明的一大貢獻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禪林塵宇 的頭像
    禪林塵宇

    無限延伸~幻之無界~~~本~~

    禪林塵宇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