靜坐


  對世間一些忙碌的人,心靜不下來的人,我們勸導他,一天有五分鐘、十分鐘的清淨心也好,對健康有很大的幫助。這五分鐘、十分鐘採取靜坐的方式,將整個身體放輕鬆,心裡「一念不生,萬緣放下」,沒有一個念頭,對於健康長壽很有幫助。真正修行功夫到家的人,一天二十四小時身心都是放輕鬆、沒有雜念,那是功夫成熟。他不但不老不病,也不死,這是實話

禪林塵宇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2) 人氣()

  • Oct 12 Mon 2009 23:08
  • 禪定



 


  「禪定」,就是胸有主宰,不會被外境動搖。六祖惠能大師在《壇經》中說:「外不著相謂之禪;內不動心謂之定」。《金剛經》中世尊教導須菩提尊者,教化眾生要守住一個原則,就是「不取於相,如如不動」。六祖所講的禪定,就是《金剛經》的這兩句話。什麼是「外不著相」?六根對外面的境界「色聲香味觸法」,絕對不會被境界所轉,絕對不會被境界所影響,這是「禪」。六根對外面境界,心地清淨,不起心、不動念、不分別、不執著,這是「定」。於是我們就懂得,「禪定」在哪裡修?在一切時、一切處、一切境緣當中學習。果然學成了,境界現前能夠不受影響、誘惑,能如如不動,你的生死就了了,六道輪迴就超越了。如果還會被境界誘惑,你出不了六道輪迴。


 

禪林塵宇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 Oct 12 Mon 2009 23:05
  • 拜佛

要的一個科目,其真正意義就是修平等心,消除傲慢的習氣。以我們最尊貴的頭頂禮佛最卑下的足,稱作「接足禮」。此修學的目標,在斷除我們驕慢(驕傲、怠慢)的習氣。我們對佛會行接足禮,對一般人不會,所以不起作用。因此,在佛堂是上課,學了要運用在生活當中。換言之,我們從早到晚見一切人、一切物,就像對佛一樣謙虛、卑下、尊重,以尊重佛的心去尊重一切眾生,乃至尊重一切惡業眾生,不分貧富貴賤,一律平等對待,這才能成就平等心。

  然而在事上要有差別,理上沒有差別;亦即形式上有差別,心裡沒有差別,這是菩薩。「佛法在世間,不壞世間覺」,你不能破壞了世間法。從世法來說,禮節有差等。譬如總統、普通信徒到我們這裡來訪問,我們各要用什麼禮節來對待,這就有差等。這個差等是無差等裡面建立的差等,所以差等就是無差等。因此,學佛要懂得出世法,也要懂得世間法;要懂得無分別,也要懂得差別等次。理上、心上決定沒有差別,在形式上有差別,你就做得圓圓滿滿,應付得面面周到。心上有差等,理上有差等,就錯誤了,你是凡夫,不是聖人。如果事上也沒有差等,你也錯了,你不慈悲,你破壞社會秩序,令人民無所適從。因此,理事如何圓融,要有智慧。

禪林塵宇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世尊看到我們迷得太久、太深,因而生起憐憫之心,幫助我們覺悟,教導我們修行。「因修萬行,果圓萬德」,因眾生之根性無量,所以佛為眾生演說無量法門,順眾生之根性教學,眾生修學才容易成就。一切法門之中,第一方便、穩當、容易的,無過於念佛法門。本經教我們念佛,至心稱名,與《無量壽經》講的「發菩提心,一向專念」無二無別。若眾生不能接受念佛法門,對其有疑惑,佛則再開其他方便法門。

  為何念佛法門是第一方便法門?佛說:世出世間一切法是「唯心所現,唯識所變」。又說:「一切法從心想生」,說盡了宇宙間萬事萬法之理。心能現相,相起變化乃心之作用,此心即是識心,也就是念頭。所以,佛教導我們念佛,念佛就作佛。《無量壽經》中又說,阿彌陀佛是「光中極尊,佛中之王」,念阿彌陀佛就成阿彌陀佛。明白此理,才會肯定念阿彌陀佛是第一,念念都是阿彌陀佛才是真正念佛人。

  念佛法門是道共戒,圓滿具足一切戒律,所以不會犯戒、破戒。得禪定是定共戒。定共戒不如道共戒,道共戒不如念佛所具足的圓滿清淨戒律。因為,念佛是與阿彌陀佛同心、同願、同德、同行,此乃真正大圓滿。

  佛教導我們修學念佛法門,要至心稱名、念誦。念誦就是讀誦大乘,而以讀誦《無量壽經》為第一。隋唐古大德說,一切經最後都歸結《華嚴經》,《華嚴經》歸結《無量壽經》,《無量壽經》歸結四十八願,四十八願歸結第十八願,即「十念必生願」。現在有人提倡本願念佛,本願特別著重在第十八願。完全依照第十八願念佛,能否往生?果能遵行,決定得生淨土。

  有人認為:「既然臨終十念、一念都能往生,平常就可以不必恪守戒律,反正臨終時念佛還能往生。」話雖沒錯,但臨終時有把握念佛嗎?頭腦能清醒嗎?我們仔細觀察,一些人臨命終時業障現前,一句佛號也聽不進;甚至一聽到佛號就生煩惱。這是我親眼所見。一生念佛,到臨命終時貪生怕死,不能放下,不願念佛,例子太多太多了。所以,本願念佛在理上講沒問題,事上就太難了!臨終往生是要具足善根、福德、因緣才行。古大德真是慈悲至極,勸勉我們不可存僥倖之心,否則最後必定落空。提倡本願念佛,捨棄戒行,此論似乎有理,事實上是完全錯解佛的本意,是在走險道!「願解如來真實義」,談何容易!是故,我們惟有腳踏實地、認真努力地修學,臨終往生才有把握。

禪林塵宇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念佛是戒定慧三學同時具足


  戒、定、慧,名為三無漏學。禪定是清淨心,六根接觸六塵境界,「外不著相,內不動心」,方是禪定。真正的功夫、真正的修行在哪裡做?在六根接觸六塵境界時用功夫。用念佛的功夫,念頭才動,即提起佛號,將念頭轉成阿彌陀佛,此為戒定慧三學同時具足。能轉就是守法,就是持戒。見到外面境界,順心的起了貪愛。貪心才動,用「阿彌陀佛」轉過來,就是持戒。見到不如意的環境,心裡不高興,也用「阿彌陀佛」轉過來。


  我們接受佛的教誨,依佛教導的去做,即是持戒。轉過來之後,對於一切境界不再理會,回過頭來念佛,即是修定。一心稱念阿彌陀佛,慧就在其中。淨宗修學之殊勝,是戒、定、慧三學一念完成,圓滿具足。然後處事待人接物,善意自然就會表現出來。修行功夫淺深,都流露在面孔、音聲、一舉一動之中。愚痴人看不出來;真正有智慧的人是瞞不過的,一接觸就知道。

禪林塵宇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阿彌陀佛怎麼念

  前清慈雲灌頂法師在《觀經直指》中說,業障深重的人,所有一切懺悔法都懺不掉的業障,還有一個方法可以徹底懺除,那就是「念佛」。念佛功德確實不可思議!

  有人問,到底是念「阿(音窩)彌陀佛」,還是「阿(音阿)彌陀佛」?「阿(音阿)彌陀佛」是梵音。佛教傳到中國之後,中國幅員廣大,方言很多,念「阿(音窩)彌陀佛」的人,坐著往生、站著往生的人很多。所以,我們不必執著音,要著重清淨心。音念得再對,不一定能往生,因為往生的條件是「心淨則土淨」。《阿彌陀經》講往生的條件是「深信、切願、持名」,持名念念不忘阿彌陀佛。所以,念「阿」可以往生,念「阿(音窩)」也可以往生。倓虛老法師是營口人,他念「阿(音窩)彌(音逆)陀佛」,他坐著往生。這就是說明心真誠,心真有佛。

  「念」字上面是「今」,底下是「心」,意思是我現在心裡有佛。念念有佛相還不行,只是種善根而已;要念念有佛心,我心跟佛心一樣。佛心是什麼?平等心。所以,我們的心清淨平等,這是念佛,念佛心。

  「願」,念佛願,把阿彌陀佛的本願變成自己的本願。我的心、願、解與阿彌陀佛的心、願、解相同,就與阿彌陀佛建立共識。也就是要把彌陀三經所說的道理,變成自己的思想見解。我們的「心、願、解、行」依照三經所說的修正過來,一切業障就徹底懺除了。

  我們平常念佛號,「心、願、解、行」都在其中,「信、願、行」三資糧也在一句佛號之中。不僅如此,「三學、六度、十大願王」都在這一句佛號。這一句佛號所含藏的意思無量無邊,所以名號功德不可思議!因此,念有會念,有不會念,不會念的是嘴皮上念,不相應;會念的,「心、願、解、行」統統相應。「一念相應一念佛,念念相應念念佛」,這是真正懺除業障,這是真實修行。

禪林塵宇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 Oct 12 Mon 2009 22:31
  • 念佛

二字將一切法都包括盡了。「真誠、清淨、平等、正覺、慈悲;看破、放下、自在、隨緣、念佛」,這一副對聯,任何一句都包括其他九句。真誠如果沒有清淨,就沒有真誠,沒有平等也沒有真誠,沒有放下也沒有真誠,沒有自在也沒有真誠。《華嚴經》云:「一即是多,多即是一。」上聯是存心,下聯是行事。佛法講心與行,「真誠、清淨、平等、正覺、慈悲」是菩薩心,「看破、放下、自在、隨緣、念佛」是菩薩行。這是我總結五十年修學的心得,學的什麼?就這十句話二十個字,我天天講經勸導大眾也是這二十個字。

  初學的念佛人,念頭才起,馬上就要覺察:「我這個念頭是正還是邪?」如果這個念頭是邪念,趕快要把它轉變成正念,這就是修行。這真正是轉禍為福,因為邪念是災禍,正念是福德。轉惡為善在念頭上轉,轉迷為悟也在念頭上轉,要轉得快,決定沒有疑惑。不但是轉禍為福,也是起死回生的關鍵。

  所以,以「念佛」做為總結。真正念佛,念什麼?就是念真誠、念清淨、念平等、念正覺、念慈悲,這是念佛之心;念看破、念放下、念自在、念隨緣,這是念佛之行。這是菩薩學處,一切時、一切處、一切境緣當中,我們當如是學,這叫真正念佛,一句佛號含攝世出世間一切法。

禪林塵宇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門裡無比殊勝的是淨宗法門,唯有念佛法門方能度苦難眾生。念佛法門所依靠的是淨土五經。

  淨宗的事理、因果,若不能透徹了解,則心無主宰。有人提倡本願念佛:「不必念佛,也不必持戒、吃素,只要發願往生就行了!」這害死人!依照《無量壽經》第十八願,臨命終時一念、十念都能往生。話講得沒錯。臨命終時頭腦是否清醒?若人事不知,佛菩薩來助念也不能往生。

  希望念佛的同修要回過頭來,依照印光法師的教誨:「敦倫盡分、閑邪存誠、深信因果、老實念佛」,這一生才能得度。禪定就是心有主宰,不聽信謠言。持戒、念佛決定是正確的,不食眾生肉是慈悲心。佛法是「慈悲為本」,怎能捨棄根本?忘失根本豈能往生?古人說,一天念十萬聲佛號,有口無心,喊破喉嚨也枉然!若心、願、行與阿彌陀佛完全相同,則是「一念相應一念佛,念念相應念念佛」。心、願與佛完全相違背,念十萬聲都不相應。阿彌陀佛的心願、解行在哪裡?在《無量壽經》之中。

  其他法門,要先解後行,淨土法門方便,可以先行,一面行一面求解。只有行不解也行,我們看到很多老太婆不懂經教,一句阿彌陀佛念到底,往生的時候站著走、坐著走。一句阿彌陀佛念定了,這種人是老實人。一天到晚妄想、分別、執著,就是不老實。不老實的人一定要求解。理論清楚、方法明白,佛號念得才相應。聽信謠言、邪說則不老實,到最後把自己這一生往生的殊勝因緣錯過了,甚為可惜!

  (節錄自《地藏經講記》14-12)

禪林塵宇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我們要記住「知恩報恩」。報父母之恩、報老師之恩、報諸佛之恩、報眾生之恩。世間人何以不知道報恩?不知道恩。能有報恩的心就是孝敬,「孝養父母、奉事師長」就做到了。在日常生活中,「斷一切惡、修一切善」,就是報恩。不斷惡修善,不改過自新,就對不起父母、對不起師長,即是不孝不敬。出家人若是不能作師、不能作範,就是不孝,是大不敬。「作師」,我們起心動念、言語造作,要做社會大眾的表率。若不如是便為不孝、不敬。我們做不到要找出原因,消除障緣,改過自新,才能從未度到已度,從未成就到已成就。要真幹!一定要覺悟,自己度自己,改毛病、改習氣、改心理,讀誦大乘,依教奉行,如此才能成就。

  若不能克服自己的障難、毛病習氣,繼續因循苟且,此生充其量只能與阿彌陀佛、釋迦牟尼佛、地藏菩薩結個善緣而已,當生不能成就。佛法確實是知難行易。釋迦牟尼佛講經說法四十九年,知難。行,乃一念之間。念頭轉過來就超凡入聖,轉不過來,是解得不夠透徹、不夠深入。行門要依靠解門,解得愈深,行得就愈周圓。能說不能行,只是依文解義,並未深解義趣。若能深解義趣,能說決定能行。

禪林塵宇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菩薩共同的大願,是四弘誓願。四弘誓願是從自性般若與慈悲之中發起來的。因為有智慧、有慈悲,見到眾生苦,無始劫以來墮在六趣流轉而無法出離,所以發起「眾生無邊誓願度」這一大願。在四諦法中,願依苦諦而發。我們的願是不是依此而發?今天眾生之苦,更勝於以往。物質文明的生活,增長了我們的貪瞋痴慢,使我們在六道受苦的時間加長,受的苦難更重。明白了事實真相,我們還願意到人間來投胎嗎?唯有覺悟的人,佛與大菩薩,才示現在濁世救度苦難眾生。故四弘誓願第一願,才是真正的本願。

  發願度眾生,自己一定要給眾生做榜樣。眾生受苦,是因為見思煩惱天天增長,佛菩薩要做出斷煩惱的好樣子,是故才有「煩惱無盡誓願斷」的第二大願。世間人不了解宇宙人生真相,增長貪瞋痴慢,不擇手段做一些損人利己之事。而事實真相是損人決定不利己,只有利人才會利己。世間人不懂因果定律,造極重的罪業。《了凡四訓》說:「一飲一啄,莫非前定。」「君子樂得作君子,小人冤枉作小人!」故佛菩薩在世間給眾生示現最好的榜樣。

  我們學佛也要為社會大眾做榜樣,建立德行才能被廣大的社會群眾敬仰。若自己德行有虧欠,縱使說真正的好話,別人聽了也會懷疑,不能相信、不能接受。是故未度眾生之前,先要示現德相。現在眾生貪心重,貪圖名聞利養、五欲六塵。菩薩示現首先放下名聞利養,捨棄五欲六塵,這是自利利他,成就自己,感化眾生。如果僅是講經說法,自己不能身體力行,就收不到廣度眾生之效。

禪林塵宇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