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佛教興革漫言一、從幾點現象談起
現在的佛教界看起來是比過去興盛了,莊嚴宏偉的佛寺林立,度眾方式、慈善事業的多樣化,還有普遍流通的佛經論典,以及托現代科技媒體之福的電視弘法講經等等,在在都比以前資源貧乏,教義不彰的落後年代進步太多,然而,整體而言,仍有不足之處;嚴格來說,整個教界還是百廢待興的,我們說這樣的話,絕不是否定這十幾年來,教界四眾的耕耘成果,反倒是一種「求全之毀」,雞蛋裡挑骨頭的自我反省。茲將個人聞思所及的要點,簡述如下:
一、教義的俗化;二、智解與修證雙弛;三、以修福替代智證;四、錯誤的植福觀;五、缺乏各宗共揚的心胸;六、不同宗派的相互尊重;七、資源的共用與整合、分配;八、設立教界的共識團體;九、附佛外道的釐清
其中尤以「設立教界的共識團體」為要,教界不乏人才、物力、資源,然而各山頭,及僧俗團體間卻沒有一個整合的機構,導致無法整合紛歧的觀念及法規戒律的執行。在此謹提出概念性的觀念問題,希望有助於教界走出現前的窘境,凝聚同心,共同為佛教界盡一份心力。


二、教義的俗化
佛陀一代的說法,從最初的華嚴、阿含,到方等、般若、法華、涅槃,洋洋灑灑,瑰麗萬千,乃至後世的教分八宗:律宗、華嚴宗、天台宗、三論宗、法相宗、真言宗、禪宗、淨土宗,各有專修,闡揚奧義,然而時至今日,我們自稱為大乘佛法,卻可能對華嚴經中「十地品」的菩薩階位與證德一無所知;佛陀遺教「以戒為師」,但是卻不一定能嚴淨毘尼,由戒生定;法相宗「三界為心,萬法唯識」,我們卻不能實地反省「心所法」的煩惱(貪、瞋、痴、慢、疑、惡見)及隨煩惱(忿、恨、惱、覆、誑、諂等);或許是經典佛書得來太易,發心研究佛法的人如鳳毛麟角;或許是個人宿智因緣千差萬別,也多的是已身在佛門,卻萬般攀緣,心未出離之俗人。
在家居士不再熱衷於自力的修法及參與聽經,卻傾心於他力的超薦、祈福之活動,法師們也因信眾求法的需求低落而說法度眾的方式,皆偏向於初機的接引,長久下來,必然法義湮滅,教義俗化,甚至真偽不分!文化是一個國家的根本,教義卻是一個宗教的核心!一個俗化的教義,將不再突顯出宗教有別於他教的獨特性,與迥異而超脫於世俗觀念的真知創見;教義俗化的危機更甚於一個宗教的被滅絕!就如雖然印度的佛法已被印度教代替,仍能在佛法的第二祖國生根發展,倘若根本教義被俗化、混淆了,即使佛教之名仍存,也不過是披著佛衣的外道罷了。
所以當務之急,我們企盼整個教界能掀起參閱佛經原典的風氣,法師們能多多弘演法音,宣揚佛義。三藏十二部經典何其浩瀚,不要侷限於最常講的那四、五部經典嘛!雖說一門深入,其力專一,然而一經、一論、一咒、一佛號,何以畫釋迦四十九年說法之悲心深義呢?是否佛教各山頭、團體能凝聚共識,先列出「十部」學佛人必讀的經典,讓大家有個初學法門的下手方便呢?無暇就寺聞法者,也可以用小型精舍、小佛堂或讀書會的方式,研討法義,或是藉現代媒體之便的電視弘法教學也是很好的選擇啊!
「法門無量誓願學」不僅是自利利他的根本,更是續佛慧命,開發自性的不二法門!而俗化的教義,宛如慢性的自殺,會一點一滴斲喪掉佛法的命脈呀!


三、智解增上與修證圓融
我們都知道「深入經藏,智慧如海」,但是一般人難以深入經典的主因有三:(一)文言文的隔閡 (二)空義的難以理解 (三)法義的複雜緣起,難以總觀後,涵納內心。要如何克服上述難點呢?
(1)選擇一部好的佛經注釋:在看白話翻譯的同時,要回歸到佛經原文,因為解釋再詳盡的說法,都難以涵納原典的深義。
(2)多聞熏習:如果看了一本注釋後,仍無法瞭解內涵,可以重複再看一遍,或披閱另一人的注釋本,看看另外的說法,可有另一層面的理解,如果仍有疑問,可把疑句寫成便條紙,貼在牆上日夕參究(昔日圓瑛法師讀楞嚴時即以此法)或詢問法師。
(3)善加利用現代媒體功能的「電視弘法教學節目」:內舉不避親,在此我們仍是鄭重推薦「法界空中佛學院」,無疑是您深入淺出,廣泛瞭解佛陀法音的不二選擇。
很多佛弟子信佛,卻不一定學佛修行,這無異是「入寶山空手而回」,一般在家眾俗事繁瑣,要如何修持精進呢?
(一) 自訂功課
自訂早課或晚課,「一小時不嫌多,十分鐘不嫌少」,選擇與自身相應的法門,如持本尊咒、大悲咒;或誦持經典,用一週或二週讀完楞嚴經;或念佛,可利用計數器,一天能念上萬聲哦!走路、走樓梯、等電梯時也可念佛、攝心—做功課不在形式、時間,而在用心!
(二)修行的起步,在現實生活中反觀自省
首先不要因為自己要修行,讓身旁的親人跟著你修苦行,是慈悲,也是智慧的展現。其次,外在環境的配合度若不夠,就只能偏重內心的專修密行,不要說沒有時間,沒有空間修行,卻有一大堆的心力在修貪瞋痴的「三惡道往生法」。
每天總要「如廁」吧?你可看見「黃金先生」的無言之教?一切法悉皆敗壞、一切法外相虛偽呀!眾人聞之掩鼻的糞便前身,是我們耽著色香味美的佳餚!但我們總是本末倒置,進食總是考慮口腹之欲,不考慮濡養身體。
就是如此,將生活中的瑣瑣碎碎與法結合,那又何處不是道場呢?
(三)自我期許與「道次第」的瞭解
「既有志於聖道,為何不專心致志?」人心是有墮性的,因此,要自我期許,日進有功:這個月要看完「六祖壇經」,或我用一年的時間看完「華嚴經」;或是這禮拜每天打坐五分鐘,下禮拜增加到十分鐘,兩個月後,就能盤腿坐上一個小時用功了;諸如此類,自我排定突破的目標。
其次,要稍微瞭解修行過程中不同屬性的「道次第」(修行增上的先後次第過程),如從「欲界定」、「未到定地」到「初禪」至「四禪」的身心細微變化(參考法界月刊71、72期之定學淺說)之概況,乃至「聲聞四果」的斷德(雜阿含:初果—三結《身見、戒取、疑》斷;二果—三結斷,貪恚癡薄;三果—五下分結《三結加貪欲、瞋恚》盡;四果—貪恚癡永盡,一切煩惱永盡),「菩薩十地」(參閱華嚴經十地品)之證德等等。
(四)良師益友的砥礪增進
對於道心堅固,且空勝解(對根本空義的認知)具足的修行人,面臨一般性的內心瓶頸時,只要一念觀想佛,或望一眼上師,就自知捨離妄執了;一般人內省未深,我、法執重,透過群體共修的約束方式,不啻是一帖相互增長的良方,也是在充滿多重誘惑與變因的娑婆世界修法所必須的吧?
以上簡略要述了從「聞、思」的智解增上到「修」的修證圓融,只是希望學人能於佛法修學上有個下手處,在日常應對中能有自己的總持心法,從外相的迷執分別,進昇到內心的定慧成就!畢竟,佛法的重心還是在解脫道,其他的利他外行,雖也是菩薩萬行所要圓滿之處,然而「不識本心,學法無益!」「離體修法,菩薩萬行反成人天小果、有漏之因」,焉能以無窮之法身慧命,換取俗世的名利瑣事及小恩小德呢?


四、福慧雙修
「修福不修慧,大象戴瓔珞;修慧不修福,羅漢托空缽。」因緣果報的教義,不是為了嚇唬膽小眾生,而是如實的剖析了整個器世間的運行法則,以及讓我們能正視因緣的虛幻性,不起執著,不造諸惡,進而廣修善法,累積福德,自淨其意,妙智成就。
福德與智慧,是趨向菩提道的兩個輪子,也如飛鳥之兩翼,要福慧雙修,缺一不可。祇知廣修福德,布施行善,卻不修習無漏法,沒有智慧成就,來世可能如偈語所言,墮入福報具足的畜生道!反之,只知修慧學法,卻不饒益有情,行布施波羅密,廣結善緣,即使出世法的修行有成,世間法卻不得圓滿。
佛教的殊勝,在真實苦滅的解脫道,在成就萬德莊嚴的佛果--我們怎麼可以短見的只為來世的福報而行布施利他呢?布施時,除了三輪體空,沒有施者、受者、所施物之外,迴向眾生也是一個好方法!如此的布施,就不僅止於表相的物質轉移,也是般若的呈現(三輪體空)與華嚴的觀法(迴向法界眾生)啊!
初入佛門者容易有兩大執著,一是不知修慧,而以修福代替智證;一是未明道次第,執於一隅而盲修瞎練。發心非不善,智慧則欠缺!有心聖道者,於此善思維。


五、修福無法代智證
「佛法大海,惟信能入,惟智能度」。佛法的廣大精深、不可思議處,就算是修學多年的老參也難以盡其涯畔,又何以讓初學者於短期間內有所瞭解呢?所以說:「惟信能入」。然而初步的相信了,並不等於百分百的確信,要靠智慧的抉擇、正見的耙梳,在翦除荒煙漫草的煩惱惡習後,才能踏上了正修的第一步;至於之後的依教起行、解行相應,乃至行起解絕,整個身心的融入修行,起了樂、定、安、明、愛等覺受,就不得不偏重以智慧為修行前導了。
然而,一般學佛者,卻容易忘卻了學佛的重心,乃在透過不同法門之「自淨其意」;如念佛可收攝妄想,持咒可相應清淨,觀想能如法幻現,禪定能深觀無明,參禪能惟契真際,此皆修行之正行;唯有痛下苦功,才能得到徹骨徹髓的真實受用,哪裡可以用佈施的福德來充當自淨其意的功德呢?
修福的方法有很多,本意是基於慈悲心之予樂拔苦,如此而行財施、法施、無畏施便是不錯,倘若以佈施之福報為修行所依之最終目的,那就是斷喪了五乘法中的聲聞乘、緣覺乘、菩薩乘,而僅取那共通於一般宗教的人、天乘了!


六、各宗共揚佛法興
目前教界較多人修持的法門以淨土為主,當然尚有少數的密教、禪宗、華嚴、原始佛教的觀行…等等。雖然有人說佛法是純然的一味,不應該分門別派,但是因於每個人的根器與宿慧等緣起差異條件下,也不得不開展出從畢竟空起方便有的契入法門。
然而「有所利即有所弊」,這是緣起有限條件的使然,在無量法門中,既然無法面面俱到,祇能退而求其次,先求一門深入,再求觸類旁通,這應該是目前大多數學佛者共同的行徑吧!
只是單就一個「淨土宗」的修法而言,就有西方彌陀淨土、東方藥師佛琉璃光淨土,以及彌勒菩薩的兜率淨土等等。我們盡力勸導眾生修學求生西方淨土法門自無不可,但若自讚毀他,講唯有西方最好,東方、兜率(請見彌勒菩薩上生經)則不易往生,就是不明經義的方便說了;何以故?「是法平等,無有高下」,「不應於菩提起分別」故。單就一個淨土宗而言就有門戶之見,那些還沒有講到的禪宗、華嚴、天台、密教、原始佛教…等教派呢?豈不是要把佛教「分崩離析」了!
民主的風範是「我雖然不同意你的說法,但在不造成各方的傷害下,你有說這句話的權利。」對於「本是同根生」的佛法各宗派,對法義的包含與認定標準,應是高於世俗的民主涵養吧!常常我們連那些人天乘的其他宗教都不忍苛責了,怎可不明法義,如盲人摸象,而有「此是餘非」之說呢?是否正也突顯了末法時期的義學不彰與鬥訟堅固呢?

七、不同宗派相互尊重
「宗依法而立」,不同的宗派,必然有不同的教義偏重與宗趣,它代表了宗教廣度的契入方便與特一時空背景下的內〈人〉外〈環境〉發展因緣關係。各宗有別的本意,原是為了依循某一宗的大成就者所強調、歸納的創見為善巧方便,以期回歸本體,契入法性,卻因「本是同根生」的各宗各派著眼於教義的表相差異及爭取信眾、信徒等利害關係,而漠視了法義上的一致性〈同屬佛法之一支〉與整體性〈同是佛法的一部份〉。
一個宗派固然可以代表一小部分的佛法,但是一般人卻常把一宗之見看成全部的佛法!所以比較客觀的方法可以是:不把各宗各派看成單調平面性的佛法開展,而是立體性的整體架構。例如修學淨土法門,雖以持名、觀想、念佛融貫修法核心,然而由初到中至後的不同層次平面結構,卻不得沒有律宗的戒相持身,阿含、天台的禪觀學養,乃至禪宗的頓入實相或華嚴的事事無礙;主修是淨土,副修也不可偏廢而萬行融攝於主修之本行;因為它們都是幫助我們在不同層次、角度的身口意各方面更有全方位的反觀與成長!
然而凡夫心量卻容易得小為足,雖侈言「法門無量誓願學」、「廣施法門利眾生」,卻無法總持諸法,匯融歧義,反倒志心狹劣,見繁生退!倘能「以宗(實修)驗教(教理)」,則必不同於凡流以俗情附庸佛法;也因「一心精進於定慧,遂忘人我是非見」而「行起解絕」,踏上實修之途,不似一般著相馳求者,終日口說菩提、慈悲,心中卻貪瞋不減!抑或挾管見以論斷佛法,美其名為落實人間,卻以世俗標準或一己淺見去界定法教,皆是有目卻盲,有耳不聞之徒!自己內心駁雜的見地無法統一、於佛法又得不到絲毫的身心受用、於各宗教義亦理不出梗概大義、無法尋經就教者又缺乏由宗出教的參學魄力,該如何談及不同宗派的相互尊重呢?若有,也只是「鄉愿」式的茍同罷了。
其實沒有一個宗派能自外於其他派別的教義而成其大,每個宗派都是「曹源一滴水」,皆是真理的一部份,彼此尤應相互尊重,取其長補其短,放眼整個教界、整個時空的佛法慧命之弘揚,而不是目光短見地一心所及,僅是一宗、一己之道場,如此必然掠奪他利、毀傷他宗以成其大,分化整體而自斷手足,自趨滅亡之途!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禪林塵宇 的頭像
    禪林塵宇

    無限延伸~幻之無界~~~本~~

    禪林塵宇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