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分類:無執自在 (49)

瀏覽方式: 標題列表 簡短摘要
                 
                                                                                         
                               















 



俗家人分別善人惡人而起憎愛,而出家人對善人是如此,對惡人也是如此,一律平等慈心,於好不起貪著心,於惡不起憎惡心。那些刺激我們的,才是我們真正的指導者,入寺沒刺激,便沒修沒行。不可起憎惡心,來分別那是惡人是壞人,是我們自己不夠那個道行來接納對方,不夠那個涵養來與人善處,錯是錯在自己的耳根眼根的分別業識,這便是我們與生俱來的習氣,我們就是被這些習氣障礙住。



禪林塵宇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心要怎麼修?就是沒有分別心,心淨則是佛。我們輪當執事人,與十方眾人接觸,就不能去分別對方,不論是俗家或出家,一律平等對待,不起分別心,我們度眾生,就是以這無分別的心在度眾。俗家人不曉得這道理,凡事論好論壞、分是非、別愛憎;而我們出家人,不論是對、是錯、是好、是壞,表面但唯唯諾諾,應付應付,不管是耳朵聽到的,眼睛看到的,心不起分別,不去執著它,這就是心出家。出家人如果還一天到晚,說這個人好、那個人不好,論是論非的,這就是身出家,心沒有出家。

禪林塵宇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出家要清閒,清閒即為貴,如何塵外人,卻入塵埃裏?
一向迷本心,終朝役名利,名利得到身,形容已憔悴。
況復不遂者,虛用平生志,可憐無事人,未能笑得爾。
拾得



 





心無罣礙,名為「清」;念無妄想,本自「閒」。有誰能出煩惱家,便是世間富貴人,故一語道破「出家要清閒,清閒即為貴。」若不知世事如幻,故有人我之爭,無事惹事,自找麻煩,如今怎會落得「如何塵外人,卻入塵埃裏?」


不明五蘊本空,六塵非有,故要“利”來滿足於我,“名”來炫耀於世,自迷不悟,為欲所牽,正是「一向迷本心,終朝役名利。」由於欲心不斷,為得名利權勢,故虛情假意,鞠躬作揖,送往迎來,片刻不閒;縱得短暫虛榮,也已精疲力盡,如同「名利得到身,形容已憔悴。」


日不可追,因追不到;空不可抓,因抓不著。一切夢幻,因緣假和,要及早覺醒,而知「況復不遂者,虛用平生志。」人因妄想,而盲目追求;但因執著,而戀戀不捨。所以感嘆!「可憐無事人,未能笑得爾。」若知三心不可得,則妄想自除;若悟無常不可求,則執著自破。


 


禪林塵宇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流水下山非有意,片雲歸洞本無心;
人生若得如雲水,鐵樹開花遍界春。
宋.此菴守淨





日出日落本乎自然,花開花謝本是常理。非人弄日,使其變化;非神主宰,讓花生滅。陰陽消長,成住壞空,是天道之循環,自然之法則,不是你我可以改變矣!


正如-流水無意往何方,只隨因緣任漂流;浮雲無心飛何處,只順因緣去飄蕩。無情如此,有情亦是,萬物如此,人事亦同。故云:「流水下山非有意,片雲歸洞本無心。」


人不知因緣,故刻意處世;因不懂隨緣,而到處攀緣,終究弄得精疲力盡,為塵勞所累。不明無為之妙,故有心造作,妄念不斷,執心越重,使得神識日益昏沈,為煩惱所苦。


若能觀雲水之道,悟緣起之理,則有意歸於無意,有心契入無心,就可隨緣而過,處處自在,故言:「人生若得如雲水,鐵樹開花遍界春。」

禪林塵宇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去年已過,今年將來;
今年轉眼也會過,來年亦會年年來。
不知何年無來去?


前世已滅,今世已生;
今世剎那也會滅,來世亦會世世生。
不知何世無生滅?


前生未知,今生無知;
今生時時造惡業,來生感果轉不停。
不知何生無輪迴?


小不明大,近不知遠;
寒冰怎知夏炎熱,麻雀豈知鵬鳥飛。
不知何時無愚癡?


人求名利,反誤一生;
利多再求也不盡,聲名遠播終會散。
不知何事無貪欲?


男歡女愛,愛恨情仇;
有情終究變無情,親家往往成冤家。
不知何愛無瞋恨?


讀書之士,恃才傲物;
會說卻是做不來,錯把知識當智慧。
不知何人無蒙昧?


瀟灑之人,故裝自在;
常言生死無所礙,遇境之時恐難安。
不知何念無虛假?


人怕生死,卻不解脫;
窮極一生逐虛妄,回頭反被無常追。
不知何處無顛倒?


眾多修行,花招百出;
皆是各唱自家調,談玄論妙無一用。
不知何法無高下?


縱有入道,成佛尚遠;
再修無量劫時間,且世世行菩薩道。
不知何心無退轉?


話說至此,還求何物;
人生無一物可得,夢中之人當覺醒。
那不知要求何事?

禪林塵宇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無」是苦,「有」是苦,有無皆是苦;無中生有,從有至無,有無盡無常。世人為何在有無之間打轉,總是陷入其中而不自覺。


在家之人---無子女的人,求菩薩賜給兒女,若子女不肖,則悔不當初;無結婚的人,希望有個家,若遇人不淑,則後悔莫及;無事業的人,想要有所成就,若發展不順遂,則得不償失;無房產的人,渴望擁有屬於自己的地方,若繳不出貸款,則遭銀行拍賣;無名利的人,莫不汲汲營營於追求,當有權有勢之時,則感到失去自由和快樂。


出家之人---無道場時,想建立道場;雖漸有道場的雛形,但後續經費仍然不足,幾經折騰,已是身心俱疲;當有莊嚴道場,卻人手不足無人治理,縱有信眾幫忙,也無人善加利用;若能好好辦道,信徒自然日益增多,但人多是非就多,將一處清淨的道場,變得烏煙瘴氣,最後道業不成,反成惡貫滿盈,真是事與願違。


凡夫處在「有」、「無」兩難,智者乃兩相無礙。「有」也好,「無」也沒關係,一切隨緣盡分;不取「有」,不捨「無」,「有」、「無」是緣起生滅的現象,故我們當以中道的智慧觀,來察覺這世間的變化,而非迷失於其中。若能明白此理,則能隨緣度日,隨順眾生,而得大自在,心卻無所得。


因此,大眾應於當下安住其心,明白因緣、條件,隨己之力,各盡其分。富貴安於富貴,貧賤安於貧賤;有安於有,無安於無。安心者有道,不安者無道,安於無所住,住於無所得,自然生其清淨之心,故「有」「無」皆無礙。

禪林塵宇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人都怕老病死,貪生怕死。老病死從哪裡來的?佛跟我們講得很清楚,根是三毒煩惱。貪瞋痴慢疑是我們內心的病毒,內有病毒,外面就很容易感染。清淨心裡沒有病毒,內裡沒有病毒,外面就無法感染,所以不會生病。現在身體不健康,如果真正肯修清淨心,他的病不需要醫藥治療自然會好。為什麼?根本已經改造了。所以,我們勸導一些繁忙的人,心靜不下來的人,一天只要有五分鐘、十分鐘的清淨心都很好,對健康長壽有很大的幫助。這五分鐘、十分鐘採取靜坐的方式,身體整個放輕鬆,心裡「一念不生,萬緣放下」。真正修行功夫到家的人,一天二十四小時身心都是放輕鬆的,都沒有雜念,所以他不老不病也不死。這是實話。

禪林塵宇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常樂我淨稱為「四淨德」。「常」是永恆不變,「樂」是離一切苦。世間人講的苦樂是相對的。常樂我淨之「樂」,是所有相對的苦樂皆斷盡。「我」是主宰、自在之意,真正做得了主,真正得大自在。「淨」是清淨,一塵不染,心地空寂。真心裡不能有一物,惠能大師講得很好,「本來無一物」。本來無一物,若在其中加進一物,就錯了。

禪林塵宇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有人問:「於一切法不分別、不執著,這樣的人與白痴有什麼兩樣?難道學佛都教給我們學白痴嗎?」當然不是!你看看諸佛如來、諸大菩薩是不是白痴?他在社會上,為一切大眾作師作範,種種說教有條有理,絲毫都不亂,他不是白痴。


  種種示現、種種言說裡有沒有分別、執著?沒有!永嘉禪師明心見性後,請六祖惠能大師為他印證,他確實明心見性。證明之後,六祖問他:「你還有沒有分別?」他答說:「分別亦非意。」六祖首肯,告訴他:「你如是,我也如是。」


  一切眾生的分別是意識,即第六意識;一切眾生的執著是第七末那識。佛菩薩教化眾生有沒有分別、執著?有,但不是第六識、第七識,他們已經轉八識成四智,所以他不是意。意有障礙,智沒有障礙,智就是《華嚴經》講的「無障礙法界」。分別沒有障礙,執著也沒有障礙,所以稱為「不思議解脫境界」。凡夫的分別、執著統統有障礙,所以造作罪業。佛菩薩的分別、執著沒有障礙,因為他分別即是不分別,他真的沒有分別。沒有分別為什麼分別?隨順眾生的分別而分別,不是自己的分別;隨著眾生的執著而執著,自己確實沒有執著。


  我舉個比喻來說。一般人說話分別、執著自己的意思,順著自己的意思就歡喜,不順自己的意思就生煩惱,所以分別、執著是造業。佛菩薩分別、執著為什麼不造業?佛菩薩像舞台表演的演員,他有表情、有說話,但不是自己說的,是劇本寫的。叫你此時手動一下,你就動一下;叫你說哪句話,你就說哪句話;叫你哭,你就哭一下;叫你笑,你就笑一下。他是表演,與自己毫不相干,這就是分別亦非意。所以,你看到他有分別、也有執著,但沒有出於自己的心,他的心清淨,從來沒有動過。心裡頭確實沒有分別、執著,所有一切分別、執著都是順著眾生,決不是自己的意思。這一個本事我們要是學到了,那個受用就真的快樂,離苦得樂,就與佛菩薩示現在人間沒有兩樣,都是遊戲神通。我們這一生來幹什麼?來唱戲、表演的,完全沒有自己的意思,完全是看到社會廣大的眾生,他們的起心動念、言語造作,我們自自然然的反應,絕沒有一絲毫的意思在裡面。

禪林塵宇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法身」。「法」是萬法,即一切法,包含宇宙之間一切理、一切事、一切現象、一切因緣果報,這裡面分類有動物、植物、礦物,除此三個之外,還包括一些自然現象。法的意思太深廣了,這是一個代名詞。所以,佛法無邊是真的,為什麼?法無邊。何謂「佛」?覺,對於一切法的智覺,當然也沒有邊際。法身是什麼意思?一切諸法就是自己的身,所以盡虛空遍法界是一個自己。禪宗大德在大徹大悟、明心見性之後,說出一句話︰「盡虛空遍法界是沙門一隻眼。」這個意思顯示他證得法身,他不是以為自己這個身是身,而是盡虛空遍法界都是自己,這就是證得法身。這個身有生滅,而法身常住,不生不滅。以法為身,法確實是身。怎麼是身?所有一切法,連這個虛空都包括在其中,都是自己心性變現之物;心包太虛,量周沙界,這是法身。法身坐什麼道場?法身是「非坐而坐」,無所不坐,這是法身道場。


 

禪林塵宇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貪瞋痴


  現在我們看到水災,佛告訴我們,水從哪裡來的?水從貪心來的。何以地球上的水這麼多?人的貪心太重,所以感得這麼多水,這才是真正的因素。火從何來?瞋恚心變現出來的,地獄、寒冰地獄都是一片火光。愚痴是風災。眼前災難,「貪、瞋、痴」是根本原因。佛家講的「大三災」(水、火、風),這個災難遍及三禪天。只有四禪不遭三災,因為四禪的福報大,四禪是福天。福從何來?貪瞋痴很薄,不足以造成災難。現今世間人三毒煩惱太重了,連學佛的人還貪佛法。佛教導我們斷貪瞋痴,不是教我們換對象,所以佛法也不能貪。《金剛經》云:「法尚應捨,何況非法」,法是指佛法;佛法也要放下,也不可以貪,何況世間法?佛法是緣生法,不是真的。真的什麼都沒有,真的沒有法。佛說了法,那個法都不是真的。再給諸位說,佛現了相,現相是假相,不是真的。真的身沒有相,現的都是假相。真心離念,念都沒有,哪來的相?

禪林塵宇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著有不解空,昧卻主人翁。


空有皆不住,即是大神通。


住空不知有,死水黑山中。


若人會此意,面向西看東。


 

禪林塵宇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禪密兼修之心宗,道理本不可說,今方便解釋其義,先將「禪」字略略說之。此「禪」字,或以為是六度中禪那之禪,或認為是六度之般若波羅蜜,其實禪宗之「禪」,統攝大度萬行,乃以心傳心之義。故永嘉禪師云:「頓覺了如來禪,六度萬行體中圓。」又有分為如來禪與祖師禪者,不知祖師禪與如來禪,同一心傳。禪宗乃釋迦佛於靈山會上,拈花示眾,獨傳迦葉尊者,名為西方初祖;歷代單傳,至二十八祖達摩大師,為東土初祖,代代相承,心心密付,所謂教外別傳。

 


佛法真理,離言絕相。禪宗直指人心,見性成佛,乃無上法門。初祖東來,即為此「心即是佛」一大事因緣故,但禪宗境界太高,根機鈍劣者,不但鮮有言下即悟,且多流為口頭禪。蓋末法時代眾生,大都業障深重,故兼以密;密仗佛力,禪憑自力,佛力自力,合而為一,方可應機,深入究竟。



禪密兼修之心宗,有通別兩義。云何通義?先釋心:禪乃自心,密乃佛心。佛心自心,本來一心,皆此妙明圓覺之心。次釋宗:凡以文字顯者為「教」,不立文字者為「宗」。禪宗不立文字,直指人心,故名為宗。密法雖有咒文,但循其音,不了其義,說等不說,有文字與無文字等,故亦名宗。所以禪密兼修,名曰心宗。云何別義?禪密各有其二:


 


首釋禪:一、依祖意。禪乃達摩祖師所傳之心法,不立語言文字,但以心傳心,故曰心宗。二、遵佛旨。釋迦佛說法四十九午,而自云未說一字,且於靈山會上,傳心迦葉尊者,囑曰:「我有正法眼藏,涅槃妙心,實相無相,咐囑於汝,勿令斷絕。」是此正法眼藏,即是實相無相之玄心,故曰心宗。


 


次釋密:一、總釋。《大日經》云:「云何菩提?謂如實知自心。」故曰心宗。又密咒亦名真言,梵音曰陀羅尼,即總持之義;一切密咒,皆諸佛菩薩微妙本心,密奧難知,可持而不可說,做曰心宗。二、別釋。密咒有八萬四千種,此六字大明咒,乃觀自在菩薩所說,是觀自在菩薩微妙本心,即諸佛之妙心,亦即眾生之一心,傳授六字大明,即是以心傳心,故曰心宗。


 



禪宗教外別傳,不依經教,不立漸次,即心即佛,所謂以心傳心。古德教人,多於喜怒哀樂之中,旁敲側擊,明啟暗逗,大機大用,無非使學人頓悟自心,舉足便踏入如來寶所,故名最上乘。然其流弊,易使學人淺悟即了,不復事修;或取靜為行,不知起用。密宗儀軌繁重,循序漸進,由小而大,不遺一法,不越一法,先修加行,然後傳本尊真言;復由念誦而觀想,漸及無相般若,以自力他力,歸入三密一如,即凡成聖。然其流弊,易使學人炫於神通,著入魔境,且製辦法器、莊嚴道場、供養上師等等,非富有資財而兼有閒暇者不辦。惟禪密兼修,取禪宗之自心是佛,實相無相,以救密法著相入魔之險;取密法之專重事修,藉不可思議之威力,感化有情,以濟禪宗淺悟即了,無相無得,不起度生之偏執。故禪密兼修,不偏執事壇,不具習漸次,只要根機相應,因緣成熟,無論貧富老幼,皆可修持。一面知道禪宗心即是佛,而不廢事修;一面知道密法以佛力加被故,心外有玄,而不著玄相,如此定能即身成就。末法時代,這才是應機普攝的法門。



密法雖有神通,須知此神通,是從微妙本心不可思議中生,仍是幻妄,學人千萬不可貪著。凡修密人喜說神通者,不但淆惑觀聽,且易入魔。古德云:「神通治病,皆聖末邊事。」當知密法功用,即凡成聖,不可言說,豈在神通治病乎!現在東密、藏密,風行全國,誠為佛法之勝緣,但學者每每貪多務得,接受一座法,尚未修得感應,又想第二法。今日來一金剛上師,去皈依;明日來一阿闍黎,亦去皈依,不知學到何處方是究竟?須知修密要一門深入,信師信法,更要始終不二,方能達到不可思議之境界。


 


佛說一切法門,究竟都歸一心,因眾生著相,恐其執著文字,乃於教外別傳,離言絕相,以顯心即是佛之體,特說密法,以示諸佛菩薩微妙本心之用。如來如此慈悲,以種種方便,顯示心要,而眾生是顯非密,是密非顯,自遺衣珠,良可悲憫!慧明現弘禪密兼修之心宗,是以禪為體,以密為用;以禪攝密,以密護禪,亦即以心攝心,以心護心。大家須知,禪也密也,其名雖二,其實則一;惟禪密兩宗,一則重悟,一則重修,禪密兼修,即應修悟並重。大家切勿謂禪乃頓悟,不待事修,須知理雖頓悟,事責漸修,何以故?風息浪未平,糞除臭味在,多生習氣,要修才能清淨。如黃金在礦,本質固然是金,但不採、不淘、不煉,即不能成為純金。六字大明,功德無量無邊,只要至誠專修,心念不二,自然有不可思議之力量,以消根本業障,而即身成就。若不能一門深入,差別心重,或不起大悲之心,均不相應。當知禪密兼修,以救世度生為心願,以佛心為自心,本尊是我,我即本尊,能發如此大心,自與諸佛菩薩以及本尊心心 相應,而心佛眾生,三無差別,故曰心宗。

禪林塵宇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如果作事只為了求回報,它只會帶來痛苦。


*修行不再為了得到什麼,而是為了放下!


*坐禪不是要"得"到任何東西,而是要"除"去所有一切。


*覺知者如實地徹見,而不因變遷的現象而快樂、悲傷。


*來是偶然的,走是必然的。所以你必須,隨緣不變,不變隨緣。


*你什麼時候放下,什麼時候就沒煩惱。


*人之所以痛苦,在於追求錯誤的東西。


*當你用煩惱心來面對事物時,你會覺得一切都是業障,世界也會變得醜陋可恨。


*若能一切隨他去,便是世間自在人。


*命運負責洗牌,但是玩牌的是我們自己。


*學習去辦認"欲望"和"需要"的不同。


*我的財富並不是因為擁有很多,而是我要求的很少。

禪林塵宇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順著生命的本質...發現愛和自由

 從現在開始,

選擇以輕鬆、甜蜜、欣賞 來創造彼此間的關係嗎?

相信 生命的本質裡有愛、有自由,

那麼很容易會活出這樣的態度──

用欣賞代替讚美,用自然的結果來代替處罰.,

關心.....卻不再擔心,

不管世俗的得、失、成、敗,都會寄予無限的祝福和....放心。

這是生命的本來狀況,

人不要跟自己過不去,

順著生命的本質去發展「愛和自由」,

而這個「愛」不是操控、侵犯與占有的愛,

「他就像一朵花,時候到了,

花自開、花自在、花自芬芳。」

這芬芳四處播送,與人分享,

時候到了自然凋謝,化做春泥更護花,

這是一個符合生命本質的愛的狀態,

「我愛你,但我不會操控你;

我邀請你,但我不會要求你、也不要脅你;

我參與你,但不會侵犯你;我陪伴你,但我不會評價你。」

人和人如此相待,就能真正的會心了。

那是一種最輕鬆、愉快的、自由的愛,

在這愛裡面沒有勉強、要求與期待,

就像花開花謝,靜靜讓人欣賞而不期待人們的讚美,

它自在芬芳、圓融自足,

所以你快樂我也會快樂,不會讓人產生罪惡感。

這種愛比較接近於「我的存在本身就是一種提供」,

而不是一種要求回報的付出。

禪林塵宇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在生活中,時常可聽到,某某人對某某人說:「我絕對不會原諒他的!」
他是如此怎樣的對待我,又如何的折磨我,等等....
諸此對話一定曾在大家生活中出現,然而,
心窄了點的朋友,總是不停的在訴說傷害過程。

固然,我們都該同情受害者所承受的傷害,他們是弱者,
必須讓朋友去安慰他,鼓勵他。
然而,問題是,當受害者一直重複的訴說受害過程,
聽者又該用什麼方式來幫助他呢?畢竟,該說的也都說了。
但,受害者依然故我的訴說過程。
我常在想,會不會哪天演變到最後,朋友失去了耐心,遠離了他,
而受害者依然仍不停的自限在傷害漩渦中,會有什麼後遺症呢?

當傷害已造成,的確什麼辦法都無法彌補的。
但,卻不是關閉靈魂窗口,鎮日自怨自艾。
而是更應該努力走出漩渦,想盡辦法途徑來磨掉破損的缺角。
世界之大,每一個人都是曾受傷過,
然而,看看世上仍舊有很多人願意走出傷痛。
只因為他們依然愛惜自己的羽毛,不停的找尋新出口,
來渡化掉悲傷,認真的看待生活,重新評估自己得失。
其實,一每個體,沒有人可以扶持你走出,力量只有自己去發揮。
當生活豐富了起來,我相信,這段傷痛將會慢慢的結疤。

用顆寬容的心,幫助自己走出心所造做的地獄。

禪林塵宇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心」是萬物之本,沒有把根本管理好,只管理枝末,人生怎麼會圓滿呢?能夠把自己的心管理好,心正一切皆正、心淨一切皆淨、心善一切皆善,這才是最重要的管理學。

佛陀設教,他就是倡導「心」的管理,所謂「佛說一切法,為治一切心;若無一切心,何用一切法?」人都有自私心,如果沒有把自私的心管理好,怎麼有「天下為公」的觀念呢?人都有疑嫉心,如果沒有把疑嫉心管理好,怎麼能以誠信待人呢?

此外,諸如成見、執著、愚癡、諂曲、慳吝、我慢等,都是心中的鬼怪,如果不加以好好管理,讓心中藏垢納污、百病叢生,又怎麼能夠服務公眾呢?怎能擔負起濟世的重任呢?

佛法把心比喻為猿猴、牛馬、盜賊,所謂「心猿意馬」表示我們的心像猿猴一樣,跳動奔馳不已;又像狂牛一樣,犯人禾稼;更如盜賊,不但搶劫別人的功德法財,也糟蹋自己的福德因緣。

俗語說:「上樑不正下樑歪」,心之不正,何能作眼耳鼻舌身的領導呢?何能讓眼耳鼻舌身成為善良之輩呢?當一個人連自己的身心都無法管好,又怎能管理他人之事呢?

我人之心,又如工廠。好的工廠出產好的產品;壞的工廠只會冒黑煙、排污水,造成環境污染。管理工廠很難,管理自心更難;若無佛法的戒定慧,何能將心管好?

我人之心,又如國王。普施仁政的國王,萬民受益;暴虐無道的昏君,百姓受害。所以,「心如工畫師,能畫種種物」,心的管理比任何學科都難修學;但是,若有禪淨的必修課程,又當別論。

修學「心的管理」這門學科,不能完全依靠別人,必得依靠自己,把自己的真心、慧心、慈心、信心、定心、忠心等,提昇起來,然後由這許多的善心、好心來管理自己、管理環境、管理事物、管理團體。平日我們參禪念佛、早晚反省、喜捨行善、克己利他,都是為了把心管好,不如此,又如何能修滿「心的管理」這門學科的學分呢?

禪林塵宇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時間...會帶走一切,卻帶不走刻畫在心中的回憶..
什麼都能挽的回,唯一的就是時間挽不回

對的時間遇見對的人,也有些人對的時間遇見錯的人,
然而那些給了承諾卻辦不到的人,
就稱為是 ...'對的時間遇見錯的人'

當那個錯的人消失,當然對的人不就出現了嗎?
或許沒有馬上,但也會慢慢在出現的
當你下次在去找他們時,那些承諾早就不能生效了!

如果真的遇見了真正對的人,時間會慢慢拖延一切,漸漸習慣?!
但如果對的時間遇見錯的人,只會承諾給了一堆,還不見得會去實踐

近來流傳的一句話
妳可以選擇愛我或是不愛我,而我呢?
只能選擇愛你或是更愛妳...

開始會是等於結束嗎?
永遠不會有人答的出來的一個問題..
灰色的邊緣...模糊的答案 永遠的不明確


禪林塵宇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因緣」就是自然現象


在佛法的修行方法中,有一種「因緣觀」,能幫助我們轉變觀念、破除執著,做出正確的決定,避免被七情六欲所困。

當我們面對各種誘惑或刺激時,無論產生的感受是痛苦或快樂,都要馬上想到,這些境界以及伴隨而來的感覺,只不過是物質彼此接觸後所產生的一種效果,並非真實的存在。例如,當我們看到一朵花時,不要立刻判斷自己喜不喜歡它,因為花僅是花而已,要將它獨立在所有價值判斷之外,才不會產生誘惑、刺激的問題。可是如果我們賦予它價值判斷,當「美」的念頭出現後,心想:「這個顏色好美!我從來沒有看過這麼美的花!」單純的物質現象就變成誘惑,因為有了「喜歡」的念頭,就會想將它據為己有,一連串的煩惱就會接連而來。所以,當我們看到一朵花時,念頭就要止於「這是一朵花」,而不要有好惡的分別。

有時我們以為自己喜歡某些事物,事實上卻不一定真的如此。有一年春天我到英國旅行,看見路旁花團錦簇,我覺得這樣的景色很美、很有意思,但是看多了以後,就漸漸覺得不稀奇,也就視而不見了!等我到達禪修道場後,那是一個乾乾淨淨的地方,只有草、沒有花,所以當有人摘了幾朵花插在瓶子裡、放在餐桌上時,我又注意到花了。於是我心想:「我究竟喜不喜歡花呢?」然後我再看看它,瞭解到其實並沒有所謂的喜不喜歡,從因緣的角度來看,花就只是花,除此之外,沒有什麼特別的意義。

任何事物都是因緣所構成,有因、有緣,當各方面條件聚合之後就會發生;當因緣不具足時,自然就消散了。一朵花也是如此,當它漸漸枯萎之後,就會被當成垃圾丟掉,此時已經沒有美不美的問題,只是一種自然現象而已。《紅樓夢》裡的林黛玉,把自己的生命和花朵聯想在一起,因為有這種聯想,所以產生了煩惱與執著。當她看到花朵掉落在地上,就會觸景傷情,覺得花朵好可憐。相反地,如果能夠獨立看待這些自然現象,花開時就是開,花落時就是落,知道一切都是因緣,就不會產生煩惱。

所以,聚是因緣、散也是因緣,所有的一切無論好壞,都是因緣。只要從因緣的角度來看待,世界上就沒有任何事物能夠讓我們產生煩惱、執著而感到痛苦了,當然,這是需要不斷地練習。例如,當我們看到了自己很喜愛,但並不是很需要的東西時,馬上用因緣觀來看,心想這個東西原本就是這樣,並沒有什麼特別的意義,我現在也不需要它,如此便不會受誘惑了。

當我們能夠分清楚自己和外在事物之間的主客關係,不讓自己與它產牛關聯性的想像,就不會有太多的執著。走進百貨公司時,看到很多美麗的服裝以及化妝品,但是我既不能穿、也不能用,所以它們和我沒有關係,既然和自己沒有關係,就沒有誘惑的問題。

分得清楚「沒有關係」和「有關係」就是因緣觀,但有些人不明白這個道理,有時只是覺得好玩,就想把自己不需要的東西帶回家。例如,有些人覺得飛機上的雜誌不錯,就把它帶回家,但帶回家之後卻不一定有時間閱讀。或是逛書店時,看到每一本書都喜歡,結果買了一大堆書回家,往書架上一放,從此就不聞不問。

一本書要從頭到尾看完才算是真正擁有,否則買再多書也都和你「沒有關係」。但我們總習慣向外攀緣,看到任何美好、漂亮的事物就想擁有,才會造成這麼多苦惱。因此,唯有明白因緣的道理,分清楚自己和外在事物之間的關係,才能讓我們免除誘惑及七情六欲所帶來的痛苦。


禪林塵宇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佛教興革漫言一、從幾點現象談起
現在的佛教界看起來是比過去興盛了,莊嚴宏偉的佛寺林立,度眾方式、慈善事業的多樣化,還有普遍流通的佛經論典,以及托現代科技媒體之福的電視弘法講經等等,在在都比以前資源貧乏,教義不彰的落後年代進步太多,然而,整體而言,仍有不足之處;嚴格來說,整個教界還是百廢待興的,我們說這樣的話,絕不是否定這十幾年來,教界四眾的耕耘成果,反倒是一種「求全之毀」,雞蛋裡挑骨頭的自我反省。茲將個人聞思所及的要點,簡述如下:
一、教義的俗化;二、智解與修證雙弛;三、以修福替代智證;四、錯誤的植福觀;五、缺乏各宗共揚的心胸;六、不同宗派的相互尊重;七、資源的共用與整合、分配;八、設立教界的共識團體;九、附佛外道的釐清
其中尤以「設立教界的共識團體」為要,教界不乏人才、物力、資源,然而各山頭,及僧俗團體間卻沒有一個整合的機構,導致無法整合紛歧的觀念及法規戒律的執行。在此謹提出概念性的觀念問題,希望有助於教界走出現前的窘境,凝聚同心,共同為佛教界盡一份心力。


二、教義的俗化
佛陀一代的說法,從最初的華嚴、阿含,到方等、般若、法華、涅槃,洋洋灑灑,瑰麗萬千,乃至後世的教分八宗:律宗、華嚴宗、天台宗、三論宗、法相宗、真言宗、禪宗、淨土宗,各有專修,闡揚奧義,然而時至今日,我們自稱為大乘佛法,卻可能對華嚴經中「十地品」的菩薩階位與證德一無所知;佛陀遺教「以戒為師」,但是卻不一定能嚴淨毘尼,由戒生定;法相宗「三界為心,萬法唯識」,我們卻不能實地反省「心所法」的煩惱(貪、瞋、痴、慢、疑、惡見)及隨煩惱(忿、恨、惱、覆、誑、諂等);或許是經典佛書得來太易,發心研究佛法的人如鳳毛麟角;或許是個人宿智因緣千差萬別,也多的是已身在佛門,卻萬般攀緣,心未出離之俗人。
在家居士不再熱衷於自力的修法及參與聽經,卻傾心於他力的超薦、祈福之活動,法師們也因信眾求法的需求低落而說法度眾的方式,皆偏向於初機的接引,長久下來,必然法義湮滅,教義俗化,甚至真偽不分!文化是一個國家的根本,教義卻是一個宗教的核心!一個俗化的教義,將不再突顯出宗教有別於他教的獨特性,與迥異而超脫於世俗觀念的真知創見;教義俗化的危機更甚於一個宗教的被滅絕!就如雖然印度的佛法已被印度教代替,仍能在佛法的第二祖國生根發展,倘若根本教義被俗化、混淆了,即使佛教之名仍存,也不過是披著佛衣的外道罷了。
所以當務之急,我們企盼整個教界能掀起參閱佛經原典的風氣,法師們能多多弘演法音,宣揚佛義。三藏十二部經典何其浩瀚,不要侷限於最常講的那四、五部經典嘛!雖說一門深入,其力專一,然而一經、一論、一咒、一佛號,何以畫釋迦四十九年說法之悲心深義呢?是否佛教各山頭、團體能凝聚共識,先列出「十部」學佛人必讀的經典,讓大家有個初學法門的下手方便呢?無暇就寺聞法者,也可以用小型精舍、小佛堂或讀書會的方式,研討法義,或是藉現代媒體之便的電視弘法教學也是很好的選擇啊!
「法門無量誓願學」不僅是自利利他的根本,更是續佛慧命,開發自性的不二法門!而俗化的教義,宛如慢性的自殺,會一點一滴斲喪掉佛法的命脈呀!


三、智解增上與修證圓融
我們都知道「深入經藏,智慧如海」,但是一般人難以深入經典的主因有三:(一)文言文的隔閡 (二)空義的難以理解 (三)法義的複雜緣起,難以總觀後,涵納內心。要如何克服上述難點呢?
(1)選擇一部好的佛經注釋:在看白話翻譯的同時,要回歸到佛經原文,因為解釋再詳盡的說法,都難以涵納原典的深義。
(2)多聞熏習:如果看了一本注釋後,仍無法瞭解內涵,可以重複再看一遍,或披閱另一人的注釋本,看看另外的說法,可有另一層面的理解,如果仍有疑問,可把疑句寫成便條紙,貼在牆上日夕參究(昔日圓瑛法師讀楞嚴時即以此法)或詢問法師。
(3)善加利用現代媒體功能的「電視弘法教學節目」:內舉不避親,在此我們仍是鄭重推薦「法界空中佛學院」,無疑是您深入淺出,廣泛瞭解佛陀法音的不二選擇。
很多佛弟子信佛,卻不一定學佛修行,這無異是「入寶山空手而回」,一般在家眾俗事繁瑣,要如何修持精進呢?
(一) 自訂功課
自訂早課或晚課,「一小時不嫌多,十分鐘不嫌少」,選擇與自身相應的法門,如持本尊咒、大悲咒;或誦持經典,用一週或二週讀完楞嚴經;或念佛,可利用計數器,一天能念上萬聲哦!走路、走樓梯、等電梯時也可念佛、攝心—做功課不在形式、時間,而在用心!
(二)修行的起步,在現實生活中反觀自省
首先不要因為自己要修行,讓身旁的親人跟著你修苦行,是慈悲,也是智慧的展現。其次,外在環境的配合度若不夠,就只能偏重內心的專修密行,不要說沒有時間,沒有空間修行,卻有一大堆的心力在修貪瞋痴的「三惡道往生法」。
每天總要「如廁」吧?你可看見「黃金先生」的無言之教?一切法悉皆敗壞、一切法外相虛偽呀!眾人聞之掩鼻的糞便前身,是我們耽著色香味美的佳餚!但我們總是本末倒置,進食總是考慮口腹之欲,不考慮濡養身體。
就是如此,將生活中的瑣瑣碎碎與法結合,那又何處不是道場呢?
(三)自我期許與「道次第」的瞭解
「既有志於聖道,為何不專心致志?」人心是有墮性的,因此,要自我期許,日進有功:這個月要看完「六祖壇經」,或我用一年的時間看完「華嚴經」;或是這禮拜每天打坐五分鐘,下禮拜增加到十分鐘,兩個月後,就能盤腿坐上一個小時用功了;諸如此類,自我排定突破的目標。
其次,要稍微瞭解修行過程中不同屬性的「道次第」(修行增上的先後次第過程),如從「欲界定」、「未到定地」到「初禪」至「四禪」的身心細微變化(參考法界月刊71、72期之定學淺說)之概況,乃至「聲聞四果」的斷德(雜阿含:初果—三結《身見、戒取、疑》斷;二果—三結斷,貪恚癡薄;三果—五下分結《三結加貪欲、瞋恚》盡;四果—貪恚癡永盡,一切煩惱永盡),「菩薩十地」(參閱華嚴經十地品)之證德等等。
(四)良師益友的砥礪增進
對於道心堅固,且空勝解(對根本空義的認知)具足的修行人,面臨一般性的內心瓶頸時,只要一念觀想佛,或望一眼上師,就自知捨離妄執了;一般人內省未深,我、法執重,透過群體共修的約束方式,不啻是一帖相互增長的良方,也是在充滿多重誘惑與變因的娑婆世界修法所必須的吧?
以上簡略要述了從「聞、思」的智解增上到「修」的修證圓融,只是希望學人能於佛法修學上有個下手處,在日常應對中能有自己的總持心法,從外相的迷執分別,進昇到內心的定慧成就!畢竟,佛法的重心還是在解脫道,其他的利他外行,雖也是菩薩萬行所要圓滿之處,然而「不識本心,學法無益!」「離體修法,菩薩萬行反成人天小果、有漏之因」,焉能以無窮之法身慧命,換取俗世的名利瑣事及小恩小德呢?


四、福慧雙修
「修福不修慧,大象戴瓔珞;修慧不修福,羅漢托空缽。」因緣果報的教義,不是為了嚇唬膽小眾生,而是如實的剖析了整個器世間的運行法則,以及讓我們能正視因緣的虛幻性,不起執著,不造諸惡,進而廣修善法,累積福德,自淨其意,妙智成就。
福德與智慧,是趨向菩提道的兩個輪子,也如飛鳥之兩翼,要福慧雙修,缺一不可。祇知廣修福德,布施行善,卻不修習無漏法,沒有智慧成就,來世可能如偈語所言,墮入福報具足的畜生道!反之,只知修慧學法,卻不饒益有情,行布施波羅密,廣結善緣,即使出世法的修行有成,世間法卻不得圓滿。
佛教的殊勝,在真實苦滅的解脫道,在成就萬德莊嚴的佛果--我們怎麼可以短見的只為來世的福報而行布施利他呢?布施時,除了三輪體空,沒有施者、受者、所施物之外,迴向眾生也是一個好方法!如此的布施,就不僅止於表相的物質轉移,也是般若的呈現(三輪體空)與華嚴的觀法(迴向法界眾生)啊!
初入佛門者容易有兩大執著,一是不知修慧,而以修福代替智證;一是未明道次第,執於一隅而盲修瞎練。發心非不善,智慧則欠缺!有心聖道者,於此善思維。


五、修福無法代智證
「佛法大海,惟信能入,惟智能度」。佛法的廣大精深、不可思議處,就算是修學多年的老參也難以盡其涯畔,又何以讓初學者於短期間內有所瞭解呢?所以說:「惟信能入」。然而初步的相信了,並不等於百分百的確信,要靠智慧的抉擇、正見的耙梳,在翦除荒煙漫草的煩惱惡習後,才能踏上了正修的第一步;至於之後的依教起行、解行相應,乃至行起解絕,整個身心的融入修行,起了樂、定、安、明、愛等覺受,就不得不偏重以智慧為修行前導了。
然而,一般學佛者,卻容易忘卻了學佛的重心,乃在透過不同法門之「自淨其意」;如念佛可收攝妄想,持咒可相應清淨,觀想能如法幻現,禪定能深觀無明,參禪能惟契真際,此皆修行之正行;唯有痛下苦功,才能得到徹骨徹髓的真實受用,哪裡可以用佈施的福德來充當自淨其意的功德呢?
修福的方法有很多,本意是基於慈悲心之予樂拔苦,如此而行財施、法施、無畏施便是不錯,倘若以佈施之福報為修行所依之最終目的,那就是斷喪了五乘法中的聲聞乘、緣覺乘、菩薩乘,而僅取那共通於一般宗教的人、天乘了!


六、各宗共揚佛法興
目前教界較多人修持的法門以淨土為主,當然尚有少數的密教、禪宗、華嚴、原始佛教的觀行…等等。雖然有人說佛法是純然的一味,不應該分門別派,但是因於每個人的根器與宿慧等緣起差異條件下,也不得不開展出從畢竟空起方便有的契入法門。
然而「有所利即有所弊」,這是緣起有限條件的使然,在無量法門中,既然無法面面俱到,祇能退而求其次,先求一門深入,再求觸類旁通,這應該是目前大多數學佛者共同的行徑吧!
只是單就一個「淨土宗」的修法而言,就有西方彌陀淨土、東方藥師佛琉璃光淨土,以及彌勒菩薩的兜率淨土等等。我們盡力勸導眾生修學求生西方淨土法門自無不可,但若自讚毀他,講唯有西方最好,東方、兜率(請見彌勒菩薩上生經)則不易往生,就是不明經義的方便說了;何以故?「是法平等,無有高下」,「不應於菩提起分別」故。單就一個淨土宗而言就有門戶之見,那些還沒有講到的禪宗、華嚴、天台、密教、原始佛教…等教派呢?豈不是要把佛教「分崩離析」了!
民主的風範是「我雖然不同意你的說法,但在不造成各方的傷害下,你有說這句話的權利。」對於「本是同根生」的佛法各宗派,對法義的包含與認定標準,應是高於世俗的民主涵養吧!常常我們連那些人天乘的其他宗教都不忍苛責了,怎可不明法義,如盲人摸象,而有「此是餘非」之說呢?是否正也突顯了末法時期的義學不彰與鬥訟堅固呢?

七、不同宗派相互尊重
「宗依法而立」,不同的宗派,必然有不同的教義偏重與宗趣,它代表了宗教廣度的契入方便與特一時空背景下的內〈人〉外〈環境〉發展因緣關係。各宗有別的本意,原是為了依循某一宗的大成就者所強調、歸納的創見為善巧方便,以期回歸本體,契入法性,卻因「本是同根生」的各宗各派著眼於教義的表相差異及爭取信眾、信徒等利害關係,而漠視了法義上的一致性〈同屬佛法之一支〉與整體性〈同是佛法的一部份〉。
一個宗派固然可以代表一小部分的佛法,但是一般人卻常把一宗之見看成全部的佛法!所以比較客觀的方法可以是:不把各宗各派看成單調平面性的佛法開展,而是立體性的整體架構。例如修學淨土法門,雖以持名、觀想、念佛融貫修法核心,然而由初到中至後的不同層次平面結構,卻不得沒有律宗的戒相持身,阿含、天台的禪觀學養,乃至禪宗的頓入實相或華嚴的事事無礙;主修是淨土,副修也不可偏廢而萬行融攝於主修之本行;因為它們都是幫助我們在不同層次、角度的身口意各方面更有全方位的反觀與成長!
然而凡夫心量卻容易得小為足,雖侈言「法門無量誓願學」、「廣施法門利眾生」,卻無法總持諸法,匯融歧義,反倒志心狹劣,見繁生退!倘能「以宗(實修)驗教(教理)」,則必不同於凡流以俗情附庸佛法;也因「一心精進於定慧,遂忘人我是非見」而「行起解絕」,踏上實修之途,不似一般著相馳求者,終日口說菩提、慈悲,心中卻貪瞋不減!抑或挾管見以論斷佛法,美其名為落實人間,卻以世俗標準或一己淺見去界定法教,皆是有目卻盲,有耳不聞之徒!自己內心駁雜的見地無法統一、於佛法又得不到絲毫的身心受用、於各宗教義亦理不出梗概大義、無法尋經就教者又缺乏由宗出教的參學魄力,該如何談及不同宗派的相互尊重呢?若有,也只是「鄉愿」式的茍同罷了。
其實沒有一個宗派能自外於其他派別的教義而成其大,每個宗派都是「曹源一滴水」,皆是真理的一部份,彼此尤應相互尊重,取其長補其短,放眼整個教界、整個時空的佛法慧命之弘揚,而不是目光短見地一心所及,僅是一宗、一己之道場,如此必然掠奪他利、毀傷他宗以成其大,分化整體而自斷手足,自趨滅亡之途!




 
 

禪林塵宇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12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