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憨山德清
【一、如何修悟
若論此段大事因緣,雖是人人本具,各各現成,不欠毫髮。爭奈無始劫來,愛根種子,妄想情慮,習染深厚,障蔽妙明,不得真實受用,一向只在身心世界妄想影子裏作活計,所以流浪生死。佛祖出世,千言萬語,種種方便,說禪說教,無非隨順機宜,破執之具,元無實法與人。
所言修者,只是隨順自心,淨除妄想習氣影子。於此用力,故謂之修。若一念妄想頓歇,徹見自心,本來圓滿光明廣大。清淨本然,了無一物,名之曰悟。非除此心之外,別有可修可悟者。以心體如鏡,妄想攀緣影子,乃真心之塵垢耳。故曰想相為塵,識情為垢。若妄念消融,本體自現,譬如磨鏡,垢淨明現,法爾如此。
但吾人積劫習染堅固,我愛根深難拔,今生幸托本具般若,內薰為因,外藉善知識引發為緣,自知本有,發心趣向,志願了脫生死,要把無量劫來,生死根株,一時頓拔,豈是細事。若非大力量人,赤身擔荷,單刀百人者,誠難之難。古人道:「如一人與萬人敵」,非虛語也。

禪林塵宇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作者:佐欽白瑪格桑法王


   
  眾生的心存在於身體之中,而身體是在心識的二取迷妄貪執中產生。在這一世裡,身體和心是互相依賴而存在的,但是最初是由於心中出現迷妄之後才產生了身體。心中出現無明迷妄是直接因緣,父母精卵與中陰意識會合是間接助緣,然後是地、水、火、風、空與智慧等六界聚合,於是就出現了身體。這個身體一開始要經歷包狀、凝酪狀、塊片狀等次第形成的過程,最後到了分娩的時刻,業風把胎兒倒置起來,然後便出生了。
  
  依附於身體的心識是與氣合在一起的,眾生所見的現象在外面,心識在裡面,連接內外的中間業風成了心識乘騎的馬,心識騎著業風之馬奔馳於二取境界,從而墮入了無窮輪迴無始無終的迷妄之中。就這樣墮入輪迴迷妄中的人們,可以依靠密宗大圓滿法的深密捷徑心法來控制來去的業風,無需像小乘道法中那樣長時間在心念識網中用心從外面探索並依靠思索的禪定,大圓滿中的心法是用猛厲的方便法門在裡面直接體證勝義智慧的秘訣。
  
  「氣」分為命氣、上行氣、下洩氣、平住氣和遍行氣等五根本氣和分支氣,這些氣分別都在發揮各自的功能和作用,它們流過身體的所有脈絡之後,生命活動便得以維持。一晝夜十二轉氣中的呼吸次數是二萬一千六百次,呼吸氣中有業氣智慧氣兩種。瑜伽士依靠修持功力如果能把業氣淨化為智慧氣的話,就可以即刻得證圓滿佛果。
  
  氣與心識結伴而行的時候,一個作為因、一個作為緣而因緣會合之後,心識在氣的推送下遊行於五根境界中,從而墮入輪迴世間。純物質實體的氣和明瞭覺知的心識二者,猶如跛腿人和瞎馬結伴而行,如果能斷滅業氣而把氣都匯入智慧氣中的話,就可以消滅輪迴迷見,所以,修煉氣行就顯得非常重要了。在這裡,我要講述大圓滿法龍欽心髓中的「三無念」行修氣輪法。
  
  一、讓心專注於樂空無念:在寂靜祥和的地方,自己的身體要具足禪定七法的姿勢,觀想體內虛空如吹足氣的空心腸子,中脈猶如水柳枝條般筆直,脈管外膜猶如蓮花花瓣般細薄,其顏色猶如無雲晴天般湛藍,整個中脈猶如點燃油燈般明亮。具足這四個特點的中脈,上端在頭頂部位,上面有白色的杭(6)字,下端在臍下部位,有紅色的阿(14)字。在具足四行修中壓住上氣、提起下氣,觀想從臍下阿(14)字中燃燒烈火,火焰令上端的杭(6)字化成甘露聖液,當甘露下降的時候,注滿了四個脈輪及全部支脈,從中生出樂空智慧。然後,把心專注於心際白色的啊(2)字,讓細微的心念在其中斷滅,利用大樂方便法門來促生勝義空性智慧。這個法門要短時間、多次數地精進修煉,直至修煉成就。
  
  二、讓心專注於明空無念:先三放濁氣或九放濁氣,這樣可以放出污穢帶毒的濁氣。接下來吸入空氣的時候,觀想外在的執著見解都化成閃閃光芒,光芒與藍色天空和合,把這一切吸入體內之後,身體頓時充滿湛藍色。然後,把氣立即壓持在下面,稍微提起少量的下氣,把上氣和下氣會合在一處觀修,這樣能夠生出明空覺證。在這裡,很重要的一點就是當空氣寒冷的時候要把氣觀想為熱氣,空氣炎熱的時候要把氣觀想為冷氣。這個寶瓶氣是所有功德的源泉,因為,中脈為無上微妙之脈,故而不能在其中顯現覺見,此處把氣不吐放並吸持以後,氣流進左右二脈,到達中脈下端有咒字的部位,即類似臀部形狀的中脈末端,然後從那裡進入中脈的脈道內,這樣首先能生起正確的心念。當入、住、合三者的徵兆分別呈現出來時,中脈的第一個脈結被解開,氣從裡面流入之後會生出第一地的功德,氣心在其中留住之後會生出第二地的功德,氣心在其中全部和合之後會淨滅二取執著的心念,清淨如萬里晴空。當遍知功德全面擴增之時,暫時能助我們延年益壽、減少疾病、身體健康、還能走路如飛行……這些眾多的功德便是寶瓶氣修煉成功而產生的。蓮花生大師開示說:「因為修氣的功德都要從寶瓶氣中產生,所以修氣應主要修好寶瓶氣。」
  
  三、讓心專注於法性無念:身心要放鬆,眼睛停止轉動,在脫離所有的思想執著心念之中,非專心用力地持住氣,要讓氣輕鬆平行,這是微妙深密的心要秘訣。蓮花生大師開示說:「益西措嘉,切聽!身體跏趺坐以後,吸入少量的持命氣,稍微壓住上氣,中行氣置於臍位,這是智慧置於原位的氣修法,這將成為身修生起次第和心修光明法性等所有法門的助友,這也是自然而然地成就持住明點、引導明點、散佈明點三法的氣修法。它可以自動斷滅二取執著心念,能使心識脫離沉悶、昏聵、放逸三過患,並且會免除視力下降等五根的障礙,免受涎液病和膽病的折磨,能自動消除腹部悶脹,清除所有傳染疾病。這是壽命可與日月等同的氣修法,所以要觀想自身是本尊佛,身體不能搖擺彎曲,把氣平持在臍下部位,兩眼觀注虛空界,把心定在本原法界,這便是『大智慧氣修法』,也稱之為『心智分離的氣修法』。在修煉這個氣修法門的時候,腰要稍微向前傾斜,臍位部分要向前突出,在吸氣、持氣等過程中臍位一直要向前突出。能一心一意地修煉這個氣修法門,可以自然而然地引來上氣和下氣。在整個修煉過程中臍位一直要保持向前突出,因為突出的臍位將能作為心識的依所,觀想本尊也要在臍位向前突出中觀想,念誦心咒也要在臍位向前突出中念誦,觀修法性無念智慧也要在臍位向前突出中觀修。無論行、住、坐、臥等何時、何地、何種情況下,都不要脫離這個深密大智慧。」
  
  誠如蓮花生大師所開示的那樣,修煉這個平行氣不僅有助於修心,而且還能成為修取菩提正果中所有勝道的有力助緣,我們應知道其中具有深密重要的意義。
  
  從無始以來一直放逸無束的心,紛亂複雜而且又是各種念想的製造者,我們要把這個像野馬、像狂人般的心用各種方便法門來逐漸修煉調伏成可以輕易塑造的心,用三無念法門來修心之後,可以使心輕鬆入定在任何觀修境界裡,使心在無念虛空的境界里長時間入定靜住,這便是修煉成功的標誌。


禪林塵宇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洞山良价禪師初次拜謁雲巖曇晟禪師時,


就問道:「有情說法,說給誰聽?」


(有情是指有生命的人、禽獸、動物等)

雲巖禪師回答:「當然是有情聽。」

洞山良价禪師再問道:「無情說法時,誰能聽到呢?」


(無情是指山河大地和有生機的樹木花草等)

雲巖禪師:「當然無情能聽到。」

洞山良价禪師又問:「請問雲巖禪師,你能聽到嗎?」

雲巖禪師答:


「假如我能聽到的話,那就是法身,你反而聽不到我說法了。」

洞山良价禪師反問道:「為什麼呢?」

這時雲巖舉起拂塵,對洞山良价說道:「你聽到了嗎?」

洞山良价回答說:「聽不到。」

雲巖禪師說:「我說的法你尚且聽不到,何況是無情的說法?」






洞山良价禪師仍不明白,再問道:「無情說法出自什麼經典?」

雲巖禪師回答:

「《阿彌陀經》不是記載八功德水、七重行樹,一切皆悉念佛、念法、念嗎?


所以西方極樂世界裡,就連樹木花草都會宣說阿彌陀佛的佛法。」

洞山良价聽了,不禁失聲叫道:


「啊!是啊,是啊!」


意思是無情說法果然是有聖典根據的。

洞山良价禪師終於心有所悟,便作偈曰:


「也大奇!也大奇!無情說法不思議,若將耳聽終難會,眼處聞聲方得知。」

其實真正的聞法聽經,不一定用耳朵聽,眼睛也可以聽,


說法的人也不一定用口說,眼睛、耳朵、身體都可以說,


所謂六根互用,圓通無礙,那才是悟道的妙用。

所謂無情說法,見到天空的明月,忽然興起思鄉之情;


看到花落花謝,不禁有了無常之感;


「巍巍乎山高願大,浩浩乎海寬智遠」,


這不就是無情在跟我們說法嗎?

看到高山,我們就想到要高要大,看到大海,我們就想到要寬要遠。


因此,《阿彌陀經》說「情與無情,同圓種智」,就是這個道理

禪林塵宇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1.專誦一經     2.一日 幾遍     3.經文熟練     4.字當唸對
5.
速度宜穩     6.氣要順暢     7.口中甘露     8.心生恭敬


9.心生法喜    10.不起妄念    11.自然背誦     12.心開悟解



誦經十二步驟都要懂,就能誦到開悟。


1.專誦一經:有的人選誦好幾本經,有的人選誦一本經,我建議你專誦一本,除非已經誦得很習慣的不勉強,為什麼要專誦一本?它的利益在哪裡?因為一經通,則竅竅通,所以一悟了就悟了。那你誦那麼多經的意義是什麼呢!事實上還是要大徹大悟啊!所以誦一經能開悟,誦那麼多經也能開悟,但是誦一經比較容易契入,誦多經很難契入,除非這一經已經通達了。


我曾經遇過一位老和尚,此人誦金剛經差不多十七、八年。當我再遇到他的時候,已沒有誦金剛經,而是誦妙法蓮華經,我就問他老人家為什麼不再誦金剛經,他告訴我說:「金剛經我已經懂了!〈諸位,人家是真懂哦!〉所以我要選一本妙法蓮華經來誦。」諸位,如果你有這樣的氣魄也可以試試?自己懂不懂,應當很清楚。所以最好專誦一本經,如心經或金剛經…等,自己決定。當你要誦經的時候,妳先確定要誦哪一部經,如果連哪一部經都不能確定,就代表你內在不安穩,你的慾望很多。你一直在貪佛法、貪所有的功德,聽說唸哪部經、哪個咒、哪尊佛菩薩,有很大的功德力,你就通通都誦。


諸位,禮敬一佛就是禮敬諸佛,專誦一本經就是三藏十二部經都讓你誦完了,所以不要落入那種不正確的知見裡,心要專才能定。簡單比喻給你聽,現在一個靶心,你是射箭的選手,你只能夠專心射那個靶心,直到你百發百中,妳才有資格講:我可不可以射遠一點。再射,我可不可以再遠一點。要到這樣的程度,妳才有資格講,不要 十公尺 都射不到,就說我可不可以射 五十公尺 ,不能講這句話。連一本經你都不了解,那你要誦了三、四本經,不要這樣,甚至有的人清早誦一種,下午誦一種,晚上再誦另一種;或初一誦一種,十五又誦另一種,然後誦到很忙很累,所以各位要專誦一本經。


2.一日幾遍:你一天讀幾遍,這個很重要,以金剛經感應錄的例子,沒有人一天只誦一次的,最少每天10遍的,最多的一天60遍。一天60遍要多久時間呢?如果已背誦起來的人,一遍誦十分鐘,至少每天就要5小時以上啊!哪一個人心可以穩定5小時以上的,那這個人不簡單。但我的意思不是叫你要讀誦很多次,而是你自己要為自己做一個定課;定課是我每天一定要做的,我有多餘的時間再學別的或誦別的,就像心有餘力,則於學文。定課跟散課不一樣的,先規劃針對個人需要設計表格,就是○○人的定課,按照個人想要怎樣的修,來做這樣的功課,然後自己做這樣的演練,所以一日誦幾遍,以金剛經來說,奉勸各位一天最少誦3遍約1小時。其他內容較多的,如地藏經、六祖壇經,則一遍就可以。


3.經文熟練:如果唸很久,經文還不熟練,事實上是你唸起來沒有味道,舉個例子,假如請你們唱一首歌,如〈何日君再來〉,這首歌歌詞還記得嗎?若不記得,就拿歌詞給你看,請你唱。若你照著唱,事實上感情還是沒有辦法百分之百的表現出來,因為不熟,就無法將感情百分之百的表露無遺。同樣的,若你誦經誦到如行雲流水,自然就會有法喜;誦經誦到突然之間不見經,不見身,也不見人,那是個什麼情形,自己去體會。也就是說這經文你要相當的熟練,讀起經來身心才會投入。


4.字當唸對:是不是每個字都唸對,是不是每個字都沒有漏掉,還是多唸一個字,為什麼念經文最後都要再唸補闕真言,為什麼要再唸補闕真言,諸位你有把握每次唸都唸對,都沒有唸漏掉嗎?我們察覺到,幾乎每次唸都有這樣的問題存在,所以要選誦經這法門的人,你的誦經就要每個字都要唸對。先看到字,一字一字的唸,自然不會唸錯。


5.速度宜穩:我們常常會唸順,但速度不穩,我們比較熟的地方常會快速的唸過,這樣不對,要穩每個字都要穩,都要跟第一個字一樣的穩,往往我們熟悉的文章或句子,一下子就唸過去了,這是習氣,不能這樣習氣作祟,要有定力,所以在唸的當中全部要穩,但穩的時候又常常有個地方會斷掉,段與段之間會斷掉,會停頓一下。誦經要段與段之間速度要一樣,字與字之間速度要一樣,不能斷,尤其唸到斷句很明顯的時候常常會斷掉。


6.氣要順暢:最困難的,氣要順暢相當不簡單,所謂氣要順暢就是唸這本經從頭至尾,都不斷掉。舉個例子:你聽鄧麗君唱歌,她在換氣你聽得出來嗎?聽不出來嘛!不過我們一般唱歌換氣時,是聽的出來,如果大家一起誦經時,我們在換氣我們就不誦,對不對!會停 一兩 句沒誦。我的意思是,換氣要換到自然而不斷掉任何一句。所以稍有不順,就會斷句。每次唸一直斷氣,那這本經唸起來就會不順暢,如果唸起來很順利的話,那會身心都很舒服,就像打坐要數息,數息當中要本身要去調息,息調的好,坐起來很舒服,息調不好,坐起來相當的累。因此誦經要有訣竅:注意力擺在丹田不要出力(不是小聲)用丹田的力量,不要唸的很僵硬,要唸的柔軟,會愈念愈穩定。


7.口中甘露:在打坐時舌頂上顎,為什麼要舌頂上顎,好處為:(1)不會口乾舌噪,(2)不會上火。同理,不會誦經的人,很用力唸的人,誦一部經下來沒聲音了,尤其是大部經一次誦下來好幾個鐘頭的,一唸下來都失聲,而且邊唸邊喝水。如同爬山的人,真正會爬山的人很少喝水,同樣的道理,會誦經的人、會打坐的人,也是如此。舉個例子:現在要打坐四小時,心想沒好好的喝一下水,等下渴死了,真正會打坐的人,一坐下去,就會產生唾液,那唾液一直出來,就一直吞下去,一出來就吞下去,這樣就好了,所以懂這個方法口中甘露唾液自然會生起。



8.心生恭敬:做任何事態度是最重要的,這個態度會決定你剛才誦經有沒有意義。我們誦經完,一定會回向唸:「願以此功德,


莊嚴佛淨土。」是用你清淨的心,去莊嚴佛淨土;如果你沒有恭敬的心,你根本就不清淨,不但不尊重自己,也不尊重三寶,所以誦經要心生恭敬。


9.心生法喜:你有沒有誦經誦到法喜充滿?還是偶爾有,偶爾沒有呢?舉個例子:現在有一個神槍手,他應該百發百中,如果百發中,一發沒中,則不能稱他為神槍手。如果你能每次誦經,都法喜充滿,就如同那位神槍手般。但我們有時心情好,誦起來就法喜充滿;心情不好時,誦起來就不法喜。所以你誦經時,要常常法喜充滿,如果你每次誦經都法喜充滿,這表示你已進入狀況。


10.不起妄念:誦經不起妄念,誰能不起妄念?除非是個開悟的人,所以幾乎誦經都會起妄念,但你不用害怕妄念起,繼續誦你的經,甚至你還會邊誦時,邊想到誦完要做什麼事情!我們的心實在太不可思議,所以不起妄念是我們想要的結果,但是我們現在還會起妄念是很自然的現象,不要讓它困擾你,不要讓它產生挫折感。因為這是正常的過程!


產生一個念頭讓自己產生挫折感,這是最糟糕的念頭,不論是做事業,不論是做人,不論是學習,只要內心升起說:學那麼久沒效,那這個概念足以打敗你。愛迪生為了發明電燈,他做了1600多次耐熱材料和600多種植物纖維的實驗,才製造出第一個燈泡,換上我們老早沒耐性,所以知道起妄念就好,只要心存恭敬,繼續誦經,自然會降伏其心的。


11.自然背誦:我們常常看到不懂字的阿婆,跟著師父唸經,到最後整部經都背起來。常聽人說老人痴呆症,反而年輕人犯癡呆症,背都背不起來,阿婆為什麼可以背起來呢?研究的結果:當一個人懂文字,隨時要看都可以,但是對完全不懂文字的阿婆來說,當她在與別人讀經時,她會特別的專心,反而我們懂字的不專心。所以一個懂字及一個不懂字的人一起背大悲咒,大部分反而認識字的比較慢背起來,就是這個道理。


12.心開悟解:我們說修行,要修戒、定、慧,誦經時戒、定、慧三個同時俱足,三個全部都有,所以會開悟。為什麼?因為誦經時不會去犯戒,所以是能持戒;專心誦經,就是有定;經誦久了,其義自現,自然就有慧。


我聽一個老和尚說:「他金剛經不是看註解而懂的,是誦金剛經十幾年,有一天中午誦完金剛經後,自然就懂了。」諸位,這對知識份子來說最不能接受,為什麼?知識分子就是用意識心,要去理解佛法,舉個例子來說:過去學生時代,有的書或句子看不懂,直到出社會後,再看過去看不懂的書或句子,居然意思都懂了。一樣的道理,既然會懂,誦經文誦過好幾百遍,好幾千遍,有一天那個部分你突然會懂的。


諸位,會懂的意思,是你不能放棄,才有機會懂;如果你放棄,是沒有機會懂的。


禪林塵宇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我認為佛陀的教法,主要是「諸惡莫作、眾善奉行、自淨其意」,然而在日常生活實踐時,宜倒過來,是「自淨其意、眾善奉行、諸惡莫作」,怎麼說呢?


自淨其意就是內觀,其依據在南傳經典長部第22經的「大念處經」,其中以觀呼吸為首,依我現在的狀況,是以觀呼吸為所緣境,在日常生活中盡量保持觀呼吸。有些人不贊同這種做法,認為這樣平日生活就會不專心,三心二意,甚至我以前也沒辦法做到這點,因為過去的我只要工作、看書、與人對談,我就沒有辦法注意到呼吸,現在的我認為,就算沒有辦法全天候持續注意呼吸也沒有關係,只要儘量注意就好,慢慢練習,觀照呼吸的時間就會慢慢變長。雖然有人說這樣會不專心,工作、讀書、與人對談等日常雜務時,就專心做眼前的事,不用觀照呼吸,但是我覺得,就是因為觀照呼吸,才使我與這些日常雜務可以保持距離做適度的觀察,而不陷入執著貪愛之中,人們詬病這個方法的缺點,其實就是這個方法的優點。據我現在的了解,葛印卡、一行禪師及德寶法師都支持這樣的方法(葛印卡在其內觀中心中文網站、一行禪師在「正念的奇蹟」一書中、德寶法師在「平靜的第一堂課觀呼吸」一書中,均有提到這個方法),雖然不見得是唯一支持的方法,但至少是這些作者支持的方法之一。我並不鼓勵每個人都要用這個方法,畢竟每個人根器不同,適合方法也不同,但我鼓勵每個人平日持續觀照自己的所緣,在貪愛執著生起之際,就注意到它,單純且持續地注意其變化,這樣就做到「自淨其意」。


眾善奉行有兩點要注意的,第一,平日行為舉止即以只做有利眾生的事為生活指導原則,葛印卡強調不盲目做習慣反應(出處同前),阿姜念強調禪修時只做必要的事情,不必要的事情不要做(在內觀禪15個原則一書),就我的理解,就是在講「不善不行,所行必善」的道理,不要盲目做習慣反應,只要做事,就必是善事,所謂善事,也包括照料好自己,不麻煩別人,當然也包括做對別人有益的事。第二、「自淨其意」擺在「眾善奉行」的前面,就是強調做善事時,不可以摻有不善的動機,如果不觀照自己,就不會發現其實我們所做的很多善事,可能隱藏很多貪愛執著,例如他人稱讚、幫助別人的優越感等,所以,要避免不善動機的表面行善,一定要先自淨其意,方能眾善奉行。


諸惡莫作這是檢驗所行善事,會不會利益特定人,卻害了其他人,如果是這樣,則不能做。


禪林塵宇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 Sep 15 Tue 2009 21:57
  • 內觀

             


 


 



 




 


                 夫宴坐者,不於三界現身意,是為宴坐。

                             

                     不捨道法,而現凡夫事,是為宴坐。

                              

                       不斷煩惱,而入涅槃,是為宴坐。

                                 

                            若能如是坐者,佛所印可。


                                                                    維摩詰經弟子品


    

 二、制心


      昔佛在世時,有一道人,在河邊樹下學道。
        

      十二年中,貪想不除,走心散意,但念六欲,
        

      目色耳聲,鼻香口味,身觸心法;
        

      耳靜意遊,曾無寧息,十二年中,不能得道。

      

      佛知可度,化作沙門,往至其所,樹下共宿。
        

      須臾月明,有龜從河中出,來至樹下。
        

      復有一水狗,饑行求食,與龜相逢,便欲噉龜;
        

      龜縮其頭尾,及其四腳,藏於甲中,不能得噉;
        

      水狗小遠,復出頭足,行歩如故;不能奈何,遂便得脫。

        

      於是道人,問化沙門:「此龜有護命之鎧甲,水狗不能得其

 

      便。」
        

      化沙門答曰:
            

     「吾念世人,不如此龜;不知無常,放恣六情,外魔得便,形

 

      壞神去;
              

      生死無端,輪轉五道,若惱百千,皆意所造。宜自勉勵,求

 

      滅度安。」

        

       於是化沙門即說偈曰:
           

            「有身不久,皆當歸土;形壞神去,寄住何貪?
              

             心務造處,往來無端;念多邪僻,自為招患;
              

             是意自造,非父母為;可勉向正,為福勿回。
              

             藏六如龜,防意如城,慧與魔戰,勝利無患。」


             於是比丘,聞說此偈,貪斷婬止,即得羅漢道。
        

             知化沙門,是佛世尊;敬肅整服,稽首佛足。

                                                                   

                                                                       法句譬喻經

 

    

 三、觀心


       世間有情,一結斷時;餘一切結,皆亦隨斷。
         

       云何一結?是謂我慢。所以者何?

         

       諸所有結,細中麤品,一切皆以我慢為根;從我慢生,我慢

 

       所長。
        

       是故我慢一結斷時,餘一切結,皆亦隨斷。
         

       譬如世間樓觀中心,普為樓觀眾分依止;中心若墜,餘亦隨

 

       墜。
         

       如是我慢,諸結所依;我慢若斷,餘亦隨滅。

                                                                    

禪林塵宇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選佛場半坐半跑香制度的由來




選佛場半坐半跑香制度的由來


 


  今天來跟大家分享:「禪堂半坐半跑香制度的由來」。此內容是在佛學院打禪七時記錄下來的,因為當時帶領禪七的和尚是到大陸高旻寺受過嚴格訓練,也帶回大陸禪宗叢林的儀軌。


 


  因緣起於清雍正皇帝,要眾人推舉可承續玉琳國師法脈的人選,眾人推舉高旻寺的天慧澈禪師(為玉琳國師的嫡系)。


 


  雍正皇帝問澈禪師:「您是玉琳國師的嫡系,還記得國師的宗旨否?」


 


  澈禪師因為自己是癩痢頭,就摸了一下自己的頭後,說:「我有癩痢頭在!」


 


  雍正乃以配劍云:「割卻你的癩痢頭時又如何呢?」


 


  在皇帝脅逼之下,澈禪師驚不能答。


 


  雍正乃云:「君無戲言,說割就割,但五宮中有禪堂,限你七天作答,如仍答不出,就割卻你這癩痢頭!」


 


  在這七日中,雍正則天天派人到禪堂門外報時:


  已過一日,還有六日在!


  已過二日,還有五日在!


  已過三日,還有四日在!


  已過四日,還有三日在!


  已過五日,還有二日在!


  已過六日,還有一日在!


 


  就在這種威逼警戒之下,澈禪師不惶寧坐,而急跑起來!跑到第七天,因跑得太急,撞在柱上,豁然大悟!


 


  澈禪師求見雍正,雍正一見即說:「且喜您已識得國師宗旨!」


 


  故從此高旻寺,建立了「禪堂半坐半跑香的制度」。


 


 


  很令人驚心動魄的來由吧!雍正皇帝真是澈禪師的大善知識。記得主七和尚講完這個故事後,監香師打的更厲害了,因為我們在跑香時,監香師隨時會衝到你旁邊,果不其然的打下去!打的你念頭去,打的你必須把握當下!

禪林塵宇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若以禪心觀之,便可看見大千世界;
若以禪心品之,便可嚐出人生滋味。
生命的因緣法、生活的萬千相貌,盡在片刻茶香水色之間,
禪在何處?在每一口冷熱、甘苦的用心體會!



喝茶的人相信都曾有過這樣的經驗,隨著滾燙沸騰的煮水注入壺內,一股茶香瞬間盈滿周圍,輕啜一口熱茶湯,溫暖幸福的滋味立即湧上心頭!如此簡單的感動,存在於生活中許多不經意的片刻──工作閒暇的獨處、家人晚餐後的相聚時光、好友間的談天午後、賓客交流的真誠互動……透過平凡的一杯茶,我們的生命充滿了動人情調。

「喝茶」對東方人而言,之所以具有特別意義,是因為它可以是個人的、心靈的、具有私密情感的,也可以是大眾的、分享的、具人情趣味的事情,自然地與生活裡各種層次相連結,成為我們構築生命態度的素材之一。

有人說,東方人的性格就跟茶一樣,代表著清淨、理智與謙和,在世界上很難找到其他飲品能這麼透徹地映照出東方人的性個與情操。飲茶需心平氣靜,以求和外在環境相融相契、達到清凈、無我的美好感受,而這樣的精神境界正是佛教中「禪」的要義,一種淬鍊的、昇華的生命情懷。


宋代的圜悟克勤禪師(西元1063~1135 年)曾寫了一幅「茶禪一味」墨跡,體現出茶與禪的微妙關係,而「禪」的確也成為東方人理解茶道不可或缺的重要特質,就像今日日本茶道所講究的「和、敬、清、寂」,其實便是由禪的精神所發展出來的品茶方式,這種將信仰、生活融合在一起的生命態度,可說是東方美學中最殊勝的特質。因此,日本美學巨擘岡倉天心(1863~1913年)在他著名的《茶之書》中才會有如此心得:「茶的原理並不僅止於一般所言的審美主義而已,它與宗教、倫理合而為一,體現了我們對於天人合一的見解。」

相同的一杯茶,不同的人來喝有不同的感受,有人浮躁牛飲、有人感恩細品;有人覺得苦澀、有人則覺得甘甜。而就是透過喝茶這麼一件日常生活中的細微之事,我們得以觀照自心,覺察自己的生命步調、待人處世的態度和對世界的看法,進而省心豁達,喝出禪境。




是生活,也是藝術

然而所謂的茶禪精神,絕不是外相上的絕世獨立、脫離凡俗,相反地,它是與生活密切貼近的,甚至可以說,它就是一種生活態度。喝茶,從生活出發,不但為我們帶來許多生活樂趣,人們對茶的喜愛、欣賞更讓它成為一門藝術,深深地影響了我們看人、看世界的哲學,以及對美的感受。

中國茶聖陸羽(733~804 年),在《茶經》中,提出了喝茶之人必須具備「精行儉德」的性格,而唐代飲茶名士劉貞亮也曾提出《飲茶十德》的概念。茶,被中國人賦予「品格高尚」的象徵,自古成為文人雅士生活中展現自己、對他人表示認同的媒介物。宋代文豪蘇軾(1037~1101年)嗜茶成痴,一生中作過與茶有關的詩便超過八十首,其詩句「佳茗似佳人」不斷被後世茶人津津樂道,而以茶喻人、以茶喻世的傳統,也成為中國人生活中的特殊情趣。

進一步我們還把喝茶從生活哲學提昇至藝術的領域,喝茶又常被稱做「品茗」,在飲茶過程中從視覺、嗅覺和味覺都能帶給我們無數的享受和喜悅,這樣豐富的感受是其他飲品所無法取代的。長期研究飲茶藝術的徐國璽表示,喝一杯茶從品茶香、品滋味、觀茶色都隱藏著大學問;比方品香藝術中便有「湯面香、中香、冷香、茶乾香、溫潤香」等不同層次;品茗口腔藝術中有「香活甘稠潤津鮮美醇和韻勁」等多種滋味;而觀色藝術中又有「白色杯茶色紅、黃色杯茶色紫、褐色杯茶色黑、青綠杯茶色綠」等茶色美學,整個大千世界都隱藏在一杯小小的茶之中。

除了感官的覺知,飲茶藝術中也特別注重行茶儀態、節奏、空間布置和飲茶氛圍的契合性,不只要由茶觀心、由茶省身,也要由身心觀境,感受人境調和的靜謐與平和。雖只是飲一杯茶,人之情、藝之美、禪之心皆顯現其中。


飲茶飲出一顆禪心

就是喝茶這麼一件尋常的事,透過不同的心境、環境,令飲茶的人感受萬千,時光的流轉、生命的緣起緣滅,似乎在用心感受的瞬間,也變得透徹明白。

如同昔日,唐代的趙州禪師(778~897年)曾觀看著春天掉入河中的桃花花瓣,感受到因緣的無常變化,作了一首偈頌來表述自己當下的飲茶感受:「春風吹落碧桃花,一片流經十萬家。誰在畫樓沽酒處,相約來喫趙州茶。」

在若干年之後,同樣的景象也深深地觸動了宋代的松源崇嶽禪師(1132~1202年),而作了如此相似的詩句:「春風吹落碧桃花,一片流經十萬家。何似飛來峰下寺,相約來喫趙州茶。」當然,落在峰下寺的桃花瓣已非昔日的桃花瓣,禪師也非昔日的禪師,但飲茶的心情卻未曾改變!

一杯普通的茶,若以禪心觀之便可看見大千世界;一杯普通的茶,若以禪心品之便可嚐出生命滋味。而禪是什麼?禪又在哪裡?為什麼喝茶能成為禪?這個迷人的問題,總是在許多愛茶習禪的人心中回蕩,自古以來令無數人心嚮往之。


禪林塵宇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九  住  心 


一、內住:由「聽聞力」知修【止】法要,安坐修止,攝心繫緣,然定力小,散亂多,覺雜念叢生不斷,有如河流.

二、續住:多次勤修,由「思惟力」提起正念,逐漸進步,能於短時專住所緣,心無散亂,此時覺雜念如溪澗水,時隱時現.


        以上二種住心,散亂多,定力小,須用力攝心,名為「力勵運轉作意位」

三、安住:由「憶念力」,時時憶念所緣境,定力漸增,於雜念生時能較快覺知,攝心還住於所緣.

四、近住:由「憶念力」攝心,較前更進一步,於沉沒、掉舉生時,能即時覺知對治.


        以上二種住心,漸能攝心不散,自覺心如潭中水,無風不起浪,然尚有被沉、掉風動而不澄靜時,為隊治沉、掉而覺疲勞.

五、調伏:能以「正知力」調伏沉、掉,攝心不動,較長久入定,嘗受到入定的喜樂,而自然樂於修定.

六、寂靜:由「正知力」攝心入定,斷滅厭修情緒,心更寂靜.


七、最極寂靜:由「精進力」勤修,持續不懈,定力益增,自主情緒的能力增強,坐中能斷除貪欲、憂戚、昏沉等.


        從第三住心至此,坐中雖能持續入定,然定心尚有被沉、掉間斷之時,故名「有間缺運轉作意位」.


八、專注一境:由「精進力」勤修不懈,能任意入定,雖尚偶起雜念,起已即滅,雖仍須策勵其心,然沉、掉已不能為障,定心恆常相續,沉、掉不能使之間斷,故名「無間缺運轉作意位」.


九、等持:由不斷勤修的「串習力」定功純熟,達不須作意攝心,便能隨意入定、恆久不動之境,名「無功用運轉作意位」.

禪林塵宇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六  妙  門 


一、數息:徐徐調息,使呼吸出入自然深細,不急促,不結滯,然   後專注默數呼吸,一呼吸記一數,從一數到十,再從一數起.

二、隨息:一心數息,心無他念之後,可捨數息,僅微微觀注呼吸,隨呼吸出入.

三、:隨息功深,其心漸寂,自然不念呼吸,安住於無所念的寂靜境界.

四、:心久住於止,則易昏沈瞌睡,其時應立即警覺,提起精神觀照心息,復歸於止.

五、:修觀若久,則心易散動,其時應從頭修數息、隨息而復歸於止.

六、:心能長久安住於止而不昏沈者曰淨.

禪林塵宇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