癡愛與七趣流


慢見與五陰魔


說業報除戒障


辨心境除定障


 


初學禪定,得定境時,恍如忽到沙漠地方,一片廣漠無垠的境界,從未經歷,絕非人間尋常境地,在此時易起迷惑。從五陰漸次發現其境,從色陰境界起,至識陰境界止,皆是定心上所起之副作用。惑為聖境,即其魔邪。故除定障,非常切要。不生邪見,自能去除魔障。當觀一切法,本如來藏妙真如性,則一切障無從發生,無須對治。若心迷顛倒,即成障的根本。癡、愛,即貪、癡。經云:『如是地獄、餓鬼、畜生、人及神仙、天洎修羅,精研七趣,皆是昏沉諸有為相』。由癡、愛而有地獄、餓鬼、畜生、人、仙、天、修羅、七趣流轉。要免七趣流轉,應持淨戒;戒除貪、癡,返觀清淨自性。


 


五陰魔從慢、見起。增上慢得少為足,自以為證聖果,乃招魔事。於定心起斷常等之不正見,流入外道。經云:『魔境現前,汝不能識,洗心非正,落於邪見。又復於中得少為足,如第四禪無聞比丘,妄言證聖,墮阿鼻獄』。欲去五陰魔,應消除不正見及增上慢。修定的心,即是主人。主人若迷,邪魔之客即得其便。有空心,即有空境,覺悟無惑,庶無妨礙。經云:『由汝心中五陰主人,主人若迷,客得其便;當處禪那,覺悟無惑,則彼魔事無奈汝何』!


 


欲超出七趣輪迴業報,要去除殺、盜、淫三惑。經云:『欲得菩提,要除三惑;不盡三惑,縱得神通,皆是世間有為功用』。欲成就定、慧,要有正見,不起增上慢。經云:『魔境現前,汝能諳識,心垢洗除,不落邪見』。

禪林塵宇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二根本與真心論


七大與唯根論


十二類生與法身論


 


1.二根本與真心論 經云:『一者、無始生死根本,則汝今者與諸眾生用攀緣心為自性者。二者、無始菩提涅槃元清淨體,則汝今者識精元明,能生諸緣,緣所遺者』。緣所遺、謂覺知不到。又經云:『從無始來生死相續,皆由不知常住真心,性淨明體,用諸妄想;此想不真,故有輪轉』。此皆辨妄明真之真心論。全部經文中,有一貫的中心思想,即是常住真心,故本經以常住真心為基本。信解,即明常住真心之理;修行,即除常住真心之障;證果,即證常住真心之德。


 


2.七大與唯根論 地、水、火、風,稱為四大,並空大、識大、為六大。而此經特加根大為七大,以為唯根論之張本。經云:『如一見根,見周法界。聽、嗅、嘗觸、覺觸、覺知,妙德瑩然,遍周法界,圓滿十虛,寧有方所』!又云:『汝欲識知俱生無明,使汝輪轉生死結根,唯汝六根,更無他物。汝復欲知無上菩提,令汝速證安樂解脫寂靜妙常,亦汝六根,更非他物』。根大與修耳根圓通,有重大關係。此經說根、識,與唯識論所說界限不同。唯識論、識的範圍深廣,楞嚴經、根的範圍深廣。故唯根論與唯識論對立,以根來攝一切法。本人十年前曾作三唯論:唯識、唯根、唯境,唯根論是楞嚴經特異處,用根不用識,以現量六識,都攝在六根故。


 


3.十二類生與法身論 經云:『若此妙明真淨妙心,本來遍圓,如是乃至大地草本、蠕動含靈、本元真如,即是如來成佛真體;佛體真實,云何復有地獄、餓鬼、畜生、修羅、人、天等道』?十二類生包含金石土木、山河大地等無情之物。如是則有情眾生,生死流轉,可變為無情,此與他經論教義不同。惟楞嚴經確是佛說,僅根據點有異而已。眾生世界,即是如來成佛真體。譬如全海成風浪,風浪即在全海。法身成有情無情,則有情無情均即法身。故曰:『情與無情,皆成佛道』。

禪林塵宇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許多父母認為子女出家,比往生還令人難以接受。他們寧可接受自己的兒女往生,也不願意讓兒女出家。因為如果子女往生,至少不用再為他們操心,不會再有什麼牽掛;可是子女出了家,變成孤苦伶仃、無人照顧,最後還是得為子女掛心一輩子。一般人可能有這樣錯誤的想法。 其實,出家人既然離開俗家,對俗家的財產不會存有非分之想,不但不會像在家人一樣,想要爭父母的錢財而讓父母操心,反而還會照顧父母、親人。 父母健康,能夠照顧自己是最好,否則有俗家的兄弟姊妹能夠照顧父母也很好。可是如果俗家沒有人可以照顧, 父母沒有人依靠的時候,我們出家人是最可以依靠的。出家人除了自己以外,還有信徒、弟子,可以一起來照顧年老、生病的親人和父母,我們會盡兒女應盡的孝道與責任。 出家人因為出家了,對於男女的愛情,父母的親情,還有與子女之間的親情等俗情, 全部都擺下了,沒有牽掛,也沒有期待。我們不會期待父母給我們什麼、期待親人給我們什麼,因為出家就是將自己奉獻給三寶、奉獻給眾生。出家後三寶會照顧我們、僧團會照顧我們,一切眾生需要我們,就會照顧我們。 譬如我現在老了,沒有親人照顧,但是只要自己有道心,就用不著擔心。我在日本的一位老師曾勉勵我說:「衣食之中無道心,道心之中有衣食。」我們出家人只要能修行,就不怕沒衣食。靠修行讓自我中心的心少一些,讓奉獻的心多一些,這就是道心。 ----- 摘自聖嚴法師2004年2月19日出家體驗班「新生講習」

禪林塵宇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有情緒的人生才活得過癮?

從佛法的觀點來看,我們人是有情眾生,既然是「有情」,當然就會有情緒。我們也大都體會過控制不住情緒,反被情緒所控制的苦,甚至常常因為一時情緒衝動而犯了錯,事後卻又懊悔不已。

情有很多種,第一種是情操,例如哲學家的情操、藝術家的情操、宗教家的情操,以及政治家的情操。這些情操是理性的,對人、對世界、對自己都是有益的,如果一個人沒有情操的話,那就跟低等動物沒什麼兩樣了。

第二種是情感,情感是指與親人,或是與自己有關係的人事物之間,因為喜歡或是不喜歡而產生的感情現象。情感雖不如情操那麼高尚,但是人如果沒有情感,那就形同植物或礦物。只是情感是自私的,以自我的喜怒哀樂為依據,可以是善的,也可以是惡的,不是十分穩定;而情操卻是非常清淨,且非常和平、穩定的。

第三種是情緒,情緒是從情感而來,當情感不能宣洩、滿足時,心裡就會發生衝擊和困擾,因此產生情緒。情緒就像是暴風雨中的海浪,沒有理性、規律,而且波動非常厲害,只不過有的人波動很高,有的人較低一點而已。

情緒來的時候,就像無明火,會大哭也可能會大笑,甚至還會揍人,出現暴力傾向。所以,一個老是情緒用事的人比情感用事的人更糟糕,也非常可怕,不但造成自己的困擾,別人看到情緒衝動的人,也會敬鬼神而遠之。因此面對問題時,最好不要隨便動情緒。

但是有人會說:「如果人生活得毫無波動變化,好像未免太平淡而無味了。人生要有大悲大喜才活得過癮,所以有情緒也沒什麼不好啊!」

這種將人生的情緒起伏視為一種調劑的看法,實在是似是而非!試想每一次情緒的波動,身體的細胞不知道就要死多少,不但身體不健康,心理也不會健康。如果老是在大喜大怒、大悲大樂的情形下生活,是活不久的,一點也不划算。要讓自己經常生活在愉快平靜的情況下,情緒才會穩定,心理也才會健康。

要避免情緒過分的波動,首先就要明白情緒會帶給自己與別人災難的嚴重性,這樣才會懂得約束自己的情緒。情緒會帶來一波接著一波的壞事,就好像是高血壓會帶來生命的危險一樣,首先可能是中風,再來就是癱瘓,說不定接著就是死亡。所以預防自己情緒的產生,是非常重要的。

預防的方法,就是在情緒還沒有發生以前,能夠先察覺到自己已經快要動情緒了,在這個關鍵時刻,用觀念來化解,告訴自己動情緒是划不來的,因為最後倒楣的還是自己,甚至連他人也會遭殃。

除了運用觀念之外,一些修養的工夫,例如靜坐,或是經常默念「阿彌陀佛」、「觀世音菩薩」的聖號,也會很有幫助的。在情緒還沒有生起之前,念佛可以產生移轉作用,讓情緒轉換為一種念佛的清淨念頭,一種信仰的念頭。

然而,我們在運用觀念或方法的時候,也要明白目的不是在壓抑自己,而是要化解自己的情緒問題。其實只要我們不管它,不要老是在想這個問題,或是老想要衝過它、對付它、抗爭它,情緒反而都能很簡單地化解。


禪林塵宇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會失去的就安心讓它失去

要如何安心?第一、要能知足常樂。知足常樂,雖是古人說的,如今還是很有用處。事實上,人需要的東西不多,想要的東西太多,因而造成自己的忙碌、緊張,給自己帶來很多的壓迫感。如果我們能夠盡自己的力,能過什麼樣的生活就過什麼樣的生活,能夠得多少就得多少。這不是說應該得到的不要,而是不應該得到的,或明明知道目前得不到的,就不要執著一定要擁有;或明明知道非要取這樣的態度來生活,就會快樂一點。

知足並不等於放棄生存的權利,也不等於放棄工作的責任,更不等於放棄努力進步的機會,而是順應自然、適應社會,因應所處的環境,那麼,生活大概不會有太多無奈和痛苦。

第二,心要向內看,不要向外看。心老是向外看,就不會有安全感,因為心外沒有安全的空間,也沒有安全的時間,不可能有絕對安全的保障。譬如要出門時,為了交通安全,買個保險,是安全還是不安全?明明知道不安全,才需要有各種的保險,顧慮一旦遭遇意外,可以得到醫療的補償;萬一不幸死亡,家屬也能得到保險金,不至於立即陷入窘境。

安住當下的心

其實,生活要踏實,唯有自求多福。自求多福就是居安思危,心中隨時預備著,不安全的事會發生是正常的事。當然不發生最好,一旦發生了,也不至於手足無措。不要指望我們的環境會給我們安全,也不指望他人來保障我們。唯有自我追求內心的平安,比向外追求安全更可靠。若能時刻安住於現在的時間與空間,我們的心就更容易安定踏實。

第三,心中要有所寄託。這個寄託不是金錢、地位、名望等向外追求的東西,而是由自己內心創造出來的,如興趣或信仰。有興趣、信仰時,不管任何時候,心比較不會浮動,不會覺得無奈,無助。

興趣是可以培養的,例如文學、藝術、運動等,選擇自己比較契合的項目來培養。任何一種興趣都可能被培養起來。興趣可讓自己在無聊的時候、在無助的時候,過得舒適踏實。萬一真的一無所有,自己的興趣還在。

蒐集古董、郵票、硬幣、銀幣等,雖也被稱為興趣,但這種興趣是佔有的滿足。擁有的時候,覺得快樂;擁有之後,又想要更多。內心貪得無厭,永遠無法滿足,也不能從中獲得安定的喜悅。

禪林塵宇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信仰,是思想的,尤其是宗教的信仰。不管信什麼宗教都一樣,有一個宗教的信仰,是我們最終、最實際的歸屬。有宗教信仰的人,對死亡、對危險,不會有莫名奇妙的恐懼。譬如信神的人,認為一切都是神的安排,輪到我倒霉時,任憑我如何擔心也沒有用。如果信佛,則認為這是因果報應,因果沒有輪到我,不需要擔心,因為根本沒有事,如果輪到我,擔心也沒有用,我又何必擔心?對於死亡,信神的人說很好,可回歸天國;信佛的人也說很好,可以往生西方極樂世界。

因此,有宗教信仰的人,對於危險、恐懼、不安這種情緒,可以減少很多。在中國人的環境裡,因為儒家背景的關係,對於宗教信仰比較淡漠一點。但是,能培養出像孔子那樣偉大的思想修養,沒有宗教信仰也沒有關係,他本身就是一個宗教。如果尚未到達那種層次,人還是需要宗教信仰,讓我們能夠減少一點煩惱。

禪林塵宇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許多人認為享受人生就是吃、喝、玩、樂,如果真的是這樣,那麼所有的動物也都會吃、喝、玩、樂,那人不就跟動物一樣了嗎?那不叫做享受「人生」,而是享受「動物的生命」,糟蹋人生。

人的生命過程只有短短幾十年,如果把一天二十四小時分成三等分,每天工作八小時、生活八小時、睡覺八小時,生命之中真正能運用的時間其實是不多的,甚至可以說是太少了。就算活到一百歲,也有一半以上的時間花在睡覺、吃飯上。

吃、喝、玩、樂是動物的本能,雖然人也是動物,但人不僅僅是動物,還有身而為人的責任和義務,應該要好好把握和珍惜我們短暫的人生。因此,懂得把握我們所擁有的時間、環境條件,好好的運用它,發揮最高效用,那才是真正懂得享受人生的人。

但是對於一些只顧眼前利益的人,我們又會覺得:「這個人好現實喔!」

對他有利益的事,才會幫忙,對他沒有利益,或跟他沒有關係,他就不參與、不幫忙,那是由於對方過於自私、短視。

如果能把心量放大,觀念轉變一下,以眾人的利益為考量點,把現實轉成「實際」。珍惜現在,珍惜當下的生命,珍惜所有的時間,珍惜自己的環境,為增進社會大眾的福祉而努力,這樣的「現實」是不壞的。

可惜我們很多人是在憂慮、悔恨和驕傲之中過日子;或是活在幻想和回憶之中,沉醉在過去的豐功偉業中,緬懷自己曾經如何如何,做過什麼事,在什麼地方得意過。也有的人將生命的重心完全寄託在孩子身上,期待孩子有成就,以便炫耀自己的孩子怎麼聰明、怎麼伶俐。

人和人之間談論的往往也就是這些。成天和朋友東拉西扯,當面談不夠,還又繼續打電話談,一天的生活往往就這麼過去了。這究竟是享受人生,還是糟踏人生呢?

我們何不利用這個時間來與人為善、做義工、為社會服務、對人群關懷?那麼,我們不僅盡到做人的責任,也不會把時間浪費掉了。

但是珍惜時間並不等於拚命工作,而是需要完成工作的時候就全力以赴,該用頭腦思考的時候就用心規畫,需要休息的時候還是要休息,該放鬆時就放鬆,恰到好處的安排好。

祝福大家享受您的人生。享受人生就要珍惜人生,珍惜當下,每一秒鐘都不要浪費。因為人生苦短,每一秒鐘都是可貴的。社會整體的資源是由我們每一個人的資源累積出來的,我們每個人掌握現在、珍惜現在,就可以增加很多的資源,無形中也就為社會累積了無數的資源。

禪林塵宇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正法時期,佛陀住世說法,座下弟子很多是阿羅漢。在印度古老文化直到現在,仍是重男輕女的社會,據云印度女眾中出家為尼者極少,
       學佛信佛之善知識們,當然都知道佛陀是男人,並且在出家前,曾結婚生子。若無這些人生過程,佛也難悟出四聖諦、八正道、十二因緣的道理來。但是信奉佛菩薩的人,從不產生對佛菩薩是男是女的問題。
        淨土宗教義,凡奉佛之人,平生造善業結善緣的人,死後可往生西方享受極樂,並無男女之分。但是西方極樂世界卻全是男身,因往生女眾,用佛力或願力,可轉化成男身,往生極樂,因西方樂土中,是不容許男女並存的。
        法華經普門品,觀音菩薩因行化方便,可化為男身,亦可化為女身。
        維摩詰經,文殊菩薩問疾時,曾將阿羅漢由男身化為女身,使羅漢衣上天女所散花不墜地之事。
        佛畫中菩薩生鬍鬚者,屢見不鮮,入唐來觀音被畫成婦女披白紗之身形,那是因為在唐代永徽年間,印度妙善公主成道後,來東土行化。此後觀音都變為女身了。 
        關於佛畫中之「供像」,尚有諸多問題待討論;如肉髻、白毫、披髮、螺髮、佛結的手印、菩薩手(蘭花指法)、羅漢掌、力士拳、以及五官四肢、服飾、瓔珞、天衣廣袖、重彩、淡彩、白描等,都待以後討論。


 



 


觀世音菩薩為何常現婦女相?因為:1女人的苦難,自古以來,一直比男人多。2女人的特性,是慈和的,是柔忍的,例如偉大的母愛,在父性之中是不多見的。所以觀世音菩薩的應現婦女身,乃是藉女性受苦之多以表現菩薩的忍辱,藉女性的母愛以表菩薩的慈悲。

尤其是以女人之身更能深入婦女群眾,廣度多苦多難的婦女。同時,《維摩經》中有言:「先以欲鉤牽,後令入佛道。」婦女之身除了可度女人及兒童;示現美艷的婦女之身,尚可廣度男人,如同前面所說的魚籃觀音便是一例;當然,如果示現老婦人,則又可接近不同的群眾。

禪林塵宇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佛教講諸法無常,而且無常的東西時時變化、處處變化,整個宇宙處在錯綜複雜的情況下,因緣生、因緣滅,時時刻刻在生滅變化。所以,一定要講真理的話,無常大概就是真理吧!因緣的變化大概就是真理吧!但是堅持無常的觀念也是錯的。事實上有人誤解了無常,正確的解釋必須來自日常生活、人間現象,以及個人經驗的觀察,當你發現一切都在生滅變化之中,沒有永恆不變的東西,你就體驗了無常。

無常並不可怕,但一講到無常,一般人會覺得很悲哀、很落寞、很淒涼、很無奈。相反地,對禪師和悟者而言,他們的心胸非常開朗豁達,任何時地都很安穩自在,因此無常的現象在他們眼中非但不可怕,反如滿山繁花,一片織錦,又如山中澗水,明湛清澈。你要看無常嗎?這就是無常!你要找真理嗎?這就是真理!真理就是無常,無常就是真理;在那裡呢?處處皆是!

禪林塵宇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一位摩訶男長者,又稱為大明長者摩訶男長者,他平常念佛非常精進。有一天他請教佛說,他平常念佛那麼精進,萬一不小心在路上走被車子撞死。那時候臨終那一念,正念沒有提起來,萬一來不及念佛,他會不會往生到惡道去?佛就打一個比喻,說有一棵樹,他平常已經向東傾斜了,當要砍這棵樹的時候,不論你最後這一刀往西或往東砍,請問它最後倒向那邊?當然還是倒向東邊。

禪林塵宇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