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密是觀想的作用, 就諸佛而言, 他們一切心意所生, 都是無住生心, 都是依止於大悲, 願力與智慧的結果. 對眾生而言, 其心意是造作的. 密宗就利用這樣的緣起, 建立了和諸佛心意相應的最快速, 最殊勝的方法, 這就是觀想的作用. 但是我們一般以為觀想只是觀想佛的身相, 尊形, 其實這是没有了知觀想真正意義. 

觀想應該是以般若空性為主體, 再加上本尊的觀想方法; 如果没有以般若空性為主, 如此觀想釋迦牟尼佛或天神, 這二者差別並不大. 所以觀想的基礎在般若空性, 是觀慧作用; 一定要以空性如幻來觀想才是. 觀想者是空, 所觀想的佛是空, 而觀想的作用也是空, 這三輪體空的體會, 三者相應而能如幻現起, 這才是觀想的智慧. 

觀想本身分為次第觀照和現前觀照. 次第觀照, 就是透過事部, 行部, 瑜珈部和種種次第生起, 到最後的完全相應, 與佛相應; 相應時, 我們從虚空中如何觀種子字, 如何轉觀, 最後現起佛身. 這是次第觀照. 但是不論次第觀照或現前觀照, 起始一定是觀想. 

一般生起次第的本尊觀想方法, 是先觀想種子字, 然後種子字變成蓮花, 蓮花上顯現月輪, 月輪上現起本尊的種子字, 種子字再轉成本尊. 次第的觀照作用是首先我們必須了解: 要從虚空中要現起觀想, 是從性空如幻中而生起的觀想, 否則在本然無有的虚空中,為什麽要生起一個觀想呢? 如果缺乏性空的因素, 又如何能如幻現起觀照? 所以初始一定要建立在般若空性中, 這是密教行者要仔細思惟的. 因為大部分的人只純粹觀想而已, 並没有體會到性空的立場, 而這樣的觀想所現起的本尊如果是没有力, 没有作用還不會產生太大的影響, 如果有力, 有作用則反而會成為障礎, 所以一定要體悟這般若空性. 

在空性之後所現起本尊的種子字, 即代表本尊, 這樣的現起是有其意義及修行的因緣條件, 這是從虚空中, 法性中所出生的緣起祕密. 密教依此般若空性的祕密以及緣起上的袐密, 兩者交織而成為不同於印度門婆羅門教的本尊觀. 比如說[阿]字本不生, 把阿字觀想成釋迦牟尼佛的種子字, 每一尊佛菩薩用其種子字來現起, 這樣的現起因緣是代表著他特殊的願力, 因緣, 見地而形成. 但是有時兩位菩薩會有相同的種子字, 這或是同一個菩薩在不同傳承有不同的種子字示現, 這是視其因緣而有所不同. 若一位密行者是依傳承來修習, 那麽他就必須依於儀軌來修持. 這是次第觀照的方便, 是般若空性和緣起祕密交織而成的, 次第觀照一定要匯歸於空性之中. 

當我們次第觀照修習純熟之後, 自然就會生起現觀. 現觀是在一彈指中就是現起本尊. 而自生本尊修習純熟後, 在一彈指中起現觀, 我們就是本尊, 這本尊觀是自生本尊和法爾本尊相應相攝, 而這相應相攝也是從如幻中產生. 

雖然不必要刻意有如幻的意念產生, 但是要有現前的體悟, 如是才能如實現起如幻的本尊. 而且本尊觀成時, 即要迴破自心, 是連如幻的自心都要如幻掉. 如此本尊則能現起大作用, 這時不只是本尊入於行者之身, 行者入於本尊身, 二者相互融攝此時行者即成就本尊. 這是意密觀想最後所要成的. 

意密觀想是三密中最高的方便, 力量也是最大的. 但是在修行時最基本的是佛的身語意三密和我們的三業相應, 我們要了解三密雖是分開的, 但最主要的還是意密的作用. 從另一方面而言, 身密本身也要具足意密的作用; 真言, 語密也要有意密的作用, 不然只有外相有佛的樣子, 而內在郤無有佛的內容, 這其實是没有作用的. 所以意密還是三密中最重要的. 

三密相應有一個很重要的口訣, 就是[入我我入]. 這個法門是: 我們觀想佛菩薩的身, 語, 意三密進入我的身, 語, 意三業, 就是[入我]; 觀想佛之心入我之心, 佛之語入我之語, 佛之身入我之身. 而[我入]是行者經由[入我]的修法之後, 清淨的身, 語, 意進入淨土中實報莊嚴的本尊的三密. 行者入於本尊的身, 語, 意, 進入之後則自然前安住. 

或許有人在此會認為: [我怎麽敢入於佛身! 佛進入我身是可以的, 我怎敢入於佛身呢?] 在此要如實知曉: 一切現空如幻, 佛的根本智一切平等, 佛之身入我身, 我之身入佛身, 本來是現空如幻的. 佛之身與我之身都是空性, 如果不是本然現空如幻, 心, 佛, 眾生三者是如幻平等的, 否則我們在此是無法修持的; 因為只要有我執的心, 下劣的心在作崇, 我們就没辦法除去下劣心意識的執著, 而無法修成三密相應; 所以我們藉由修習[入我我入]來現觀成就佛的三密.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禪林塵宇 的頭像
    禪林塵宇

    無限延伸~幻之無界~~~本~~

    禪林塵宇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